生命的长度有限,有的人成功一世,而有的人却失败一生

前段时间,我在卧薪尝胆干一件事,基本上关闭了一切与之无干的事,包括写作。但最近,在写手圈里看到一篇叫《吃得苦中苦,大多是人下人》的文章,犹如一声惊雷划过沉寂的天空,一声怒吼打破吓人的宁静,一条活鱼跃动了沉寂的死水——于我心有戚戚焉,心中顿时积起块垒,波澜涌动,不吐不快!

确实,很多人吃了一辈子苦,却只能一直屈居人下!这是刻薄的活生生的现实,更是很多人的无助与无奈——努力无用,奋斗枉然。

生命的长度有限,有的人成功一世,而有的人却失败一生

任何光芒都阻挡不了你的才华


在有限的生命长度里,充分利用好每一寸光阴、每一分力量

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一将功成万骨枯才是奋斗和成功的真相,那些末路花开、苦尽甘来的励志名言不过是成功学的麻醉剂,以及二愣青年的“精神摇头丸”而已,并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比如沈从文先生写了很多书,被退了很多次稿,最终成了大文豪。但我认识的一位朋友,写了几十部小说却没有一部成功出版。这两个故事都真实,也都特别现实。

或者有人可以说,那位写了几十部小说没有出版的朋友,可能坚持还不够,如果再坚持一下写到一百部,说不定就成功了呢!拜托,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坚持也是有限度的,但老天爷给你的时间也就那么多,你总有一天会死去的。

这个世界上,绝对有一件事情可以阻止你继续追求一切,那就是死亡!

如果每个人的生命都如“上帝”一般遥遥无期,我相信,人与人之间关于学识、才华和聪明才智的差距,都将失去意义。

生命的长度有限,有的人成功一世,而有的人却失败一生

行之有效的努力能让你事半功倍


这就像一个人,如果一直连续不断地买彩票,只要存在概率,总有一天一定会中得头奖,因为无期无尽——无限长的时间足够抵消那些吓人的概率。

但是,生命的长度有限,所以有的人成功一世,而有的人却失败一生。

这么说的意思是,一个人奋斗是需要技巧的,我们应该极力去避免那些莫名其妙的弯路,在有限的生命长度里,充分利用好每一寸光阴、每一分力量

能吃苦不是什么本事,可能只是别无选择,会吃苦才是本事

我曾经在不同的单位混迹过,当过劳模,也结识过劳模,但当我开始创业(卖猪肉)走进市井之后,结识了形形色色的人,才发现那些小贩和农民才是真正最勤劳的人。


生命的长度有限,有的人成功一世,而有的人却失败一生

五颜六色的蔬菜水果像极了多彩的人生


比如,我的猪肉店旁边水果店的赵老板,作为家庭性经营的典范,他每天凌晨两点钟就起床去批发市场,回来吃完早饭大概是七点左右,然后他就开始用摩托车给客户配送,一直到下午才完工。完工之后,回家给孩子做晚饭,孩子去上自习,他就开始睡觉了。

这就是他的一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周而复始,没有周末,也无所谓节假日,除非生病倒下绝不停工。

还有周边的一些农民,为了卖一些自家种的菜,清早五点就已经把菜运到市区了。我想,他们肯定是连夜把菜从地里采下来,然后连夜送过来的,其中的辛苦自不待言。

试问,他们的付出程度,与我们很多单位评出的这样的先进、那样的劳模比如何?但是,这样的吃苦对于进步本身是没有意义的,甚至也与他们能不能吃苦毫无关系。只因为,这就是他们的生活,这就是他们谋生的方式与手段,他们别无选择。

这样的苦,他们可以吃一天,甚至可以吃一年,也可以吃一辈子。而所吃的这些苦,按照常规,永远也没有机会转化为他们过上好日子的积累。所以,吃得苦中苦,并不一定会成为人上人,而这样的吃苦方式,绝对不是转化为人上人的条件。


生命的长度有限,有的人成功一世,而有的人却失败一生

蔬菜水果经过加工可以让自己身价倍增


因为,这样的吃苦与成为人上人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这就好比你想去北京看长城,却在原地踏步一样。他们能吃苦,却不会吃苦,甚至不知道如何去吃苦,只是在承受苦难而已。

对于很多人来说,承受苦难与追求梦想和努力奋斗毫无关系,那仅仅是他们生活与生命的一个状态。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成为人上人,更大的机会是苦难地度过一辈子——因为,这样的苦难不能积累成为他们有朝一日量变引起质变的巨大能量。

就像我之前一直说的一样,这叫低水平重复。对于低水平重复,你能奢求最终的结果会有多好,高度会有多高吗?原地踏步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依然留在原地。


生命的长度有限,有的人成功一世,而有的人却失败一生

每走一段路程,请回过头来看看身后的风景


我们很多人,依然对坚持奋斗与吃苦耐劳抱着更多的信心与期待

奋斗与坚持,始终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词汇之一,吃苦耐劳也是十分美好的品德。

但是,我们往往忘记了一个前提:我们如果想要到达成功的彼岸,或者尽可能地接近心中那个美丽迷人的目标,我们的吃苦最终会成为击穿成功壁垒的武器,唯一的条件是让奋斗与坚持有效!

如何让它们有效?答案很简单:目标正确,方向正确,为了这个目标吃足够多的苦。什么是足够多的苦?就是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并且不厌其烦地进行足够多的重复。

明人胡寄垣自勉联写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被很多人当成励志名言,写在书的扉页,挂在房屋的正中央,贴在床头,朝夕

修习


生命的长度有限,有的人成功一世,而有的人却失败一生

坚持有效的积累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财富


孟子也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很多哪怕从来没有好好学习语文的人,基本上都能记住这几句。

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在咱们国人中大概是说得最多的励志名言,没有之一。但又有几个人愿意深究其中的深意呢?

关于吃苦奋斗的例子很多,头悬梁锥刺股就不用说了,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卧薪尝胆人人皆知,苏廷吹火读书,常林带经耕锄,李密牛角挂书,董仲舒三年不窥园,陆羽弃佛从文,万斯同闭门苦读,唐伯虎潜心学画,屈原洞中苦读,司马光警枕励志,厉归真学画虎,沈括上山看桃花,徐霞客志在天下,陆游书巢勤学,顾炎武读破万卷书,王羲之磨穿铁砚,贾逵隔篱偷学,宋濂冒雪访师,陶弘景菜园求学等也广为传诵。

这些例子最核心的精髓是,他们所吃的苦和付出的努力都在围绕着目标进行。


生命的长度有限,有的人成功一世,而有的人却失败一生

每天制定一个小目标写在笔记本上,保证完成它


结语

所以,孟子那些话最核心的其实是最后一句“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什么意思?字面解释就是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换言之,有效积累。

如果科比的努力用在写小说上,他哪怕看尽了洛杉矶二十四小时的风景,也不可能在球场上叱咤风云;如果莫言的努力用在了写诗歌上,哪怕他付出再多,也不可能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是的,你的努力,必须是好钢用在刀刃上,越磨炼,越锋利。

若非如此,缘木求鱼,南辕北辙,哪怕使尽浑身解数也于事无补,毫无意义。即便吃再大的苦,一事无成,甚至搞得头破血流那也是活该——前提错误,就已经丧失继续讨论的必要了。



作者:三月楚歌《你的生活要有仪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