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找到了:願每一個孩子都能與父母相伴而成長



春暖花開之時的又一個闔家團圓!


據廣州市公安局新聞辦公室:3月4日,增城警方在上級公安機關的指揮和梅州警方的支持配合下,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終於找到了15年前在增城被拐的少年申某。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找到了:願每一個孩子都能與父母相伴而成長


2005年1月4日,剛剛滿週歲的申聰被兩名男子搶走。


為了尋子,申軍良辭掉了工廠經理的工作,每年都要來廣東三四趟,花光了所有積蓄,還欠下了好幾十萬元外債,原本完整幸福的家庭生活也變得破碎不堪。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找到了:願每一個孩子都能與父母相伴而成長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找到了:願每一個孩子都能與父母相伴而成長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找到了:願每一個孩子都能與父母相伴而成長


在得知兒子找到的消息時,父親申軍良這麼說:15年來,日思夜想,走遍了大半個中國,雖然每一次在媒體鏡頭前,我都堅強的說:“我相信我的兒子一定會回來”,但是內心的絕望沒有人能夠真正體會。5年多了,我終於圓夢了!我想大家都會為我而感到高興!我終於可以驕傲的說一句:


大家好,我是申軍良,申聰的爸爸。我的兒子找到了!


這逝去的15年的時光啊,又怎是一兩句話能夠概括的,自責,絕望,終日咬噬著他們,將他們的心咬的支離破碎、遍體鱗傷。


電影《不可思議》裡有一句經典臺詞:為人父母,哪怕一秒鐘沒有看好孩子,這也是自己的責任。


當孩子走丟後,在茫茫人海中,他們明知自己的寶貝還在人間,卻永生無法相見,那是怎樣一種痛徹心扉的絕望!


他們的心情,正如一位丟失了孩子的媽媽說過的:


我有時羨慕那些喪子的家庭,他們的痛苦會隨著時間而流逝。人世間最大的痛苦,不是面對死亡時的內心絕望,而是人之將死,內心卻仍然抱有希望。

\u0006

貳 每一個走失的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的絕望深淵


每個孩子,都是家中的寶貝,是父母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掉了的心肝寶貝。有孩子的家庭,才有快樂,而孩子走丟了之後,帶給全家的,是絕望的深淵。


這個孩子叫陶付,至今未能找到。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找到了:願每一個孩子都能與父母相伴而成長


為了尋找兒子,陶付的父親當起了“摩的”司機,騎行整整56萬公里,繞了大半個中國。他的車後座上,永遠綁著一大摞尋子啟示,每到一處,就張貼一張。


這一找就是十多年。


最終,他因常年在外奔波,生活艱苦,同時患上了前列腺癌、骨癌、肺癌晚期…積勞成疾,命不久矣的他,坐在輪椅上,依然每天唸叨著:


兒子都沒找到,我怎麼能死了,我不能死啊!


在生命的最後時間裡,他坐著輪椅,一條街一條街的挪動著,想讓更多的人能夠看到他的尋子啟示。


臨終前,他對妻子說的最後一段話就是:


老婆,我這輩子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找到兒子,我可能堅持不到找到他的那天了。如果不能找到他,我一輩子都不會安心的。


因為心願未了,這位父親走的時候,眼睛都沒合上。


“寶貝回家”的創始人張寶豔說的:失去孩子的父母只有尋子的路上,才會覺得對孩子有一個交代,才會感到有那麼一絲絲的心安。


可是,這個路啊,何時才是盡頭!


叄 每一個回家的孩子,卻回不去自己的生活


有些孩子,真的幸運,他們在離開家後,還能夠再次團圓,能夠回到父母的懷抱。


但是,這些已經被歲月打上深深印記的孩子,能夠重新融入這個對他來說陌生的家庭,享受父母的呵護嗎?


長壽女子張慧歷經5年,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兒子。但是,她說:一個曾經破碎的家庭,要重新粘合在一起,還有許多路要走,這可能比尋親的路,更難。


小華回來後,這個家庭並沒有大家想象當中的大團圓結局。


因為長年的尋親,這個家已是家徒四壁。可是,找回來的兒子因為長年生活在海邊,吃慣了海鮮,更喜歡吃肯德基。這位貧困的母親怎麼努力,都無法達到兒子的生活水準。


小華總是埋怨這裡生活上的種種不習慣,最讓小華不滿的是家裡居然沒有車,還要走路去店裡。而這個店也不是自家的。為此,小華已經和母親張慧吵過一次架。“他說話一快了,普通話都不講,就講福建那邊的話,我也聽不懂。”張慧說。


生活習慣上的不同,讓張慧很痛苦。自己的兒子,怎麼就變成了這個樣子。對於這一切,張慧更加痛恨拐走自己兒子的人販子。張慧說:要不是他們,這5年,我不會受這麼多苦,家裡也不會窮成這個樣子。


回到家的孩子,若想融入這個家庭,成為這個家庭的血液,就像張慧說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這條路,無論對家長,還是對孩子來說,都異常艱難。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找到了:願每一個孩子都能與父母相伴而成長


肆 結語


每年的5月25日,是國際失蹤兒童日


這或許是所有的人最不願意面對的一天,也是他們最痛恨的一天。


這一天,意味著還有很多孩子還沒有找到回家的路,有很多父母在期盼團圓,有很多家庭在等待重逢。


因此,作為家長,請緊緊抓住孩子的手,別讓他們離開我們。


有人曾說:保護孩子,無論多麼小心都不為過。


因為,那一個一瞬間的不留意,帶來的,將是一生的悲痛。


願一個孩子,都能在父母的陪伴下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