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梅姨案”尋子15年父親與兒子見面倒計時:給他準備了最好的口罩

  荔枝特報專稿 記者/周詩婕 孟煦 

視頻/奚宇

  3月6日晚間,一條非疫情類消息衝上熱搜第一。“被梅姨拐賣15年的孩子找到了”,很多網友用的都是驚歎號。

  與此同時,尋子15年的父親申軍良的電話被打爆了。“想對所有關心我的人說聲抱歉,上千個電話湧進來,我的手機卡死了,關不掉,點不了,真的感謝”。3月6日晚上10點抵達廣州,申軍良和妻子、弟弟一行在高速上開了20多個小時。接著是馬不停蹄的行程:在醫院核酸檢測,託人買衣服,商量明天的計劃,還有接受記者們的採訪……

  “梅姨案”沸沸揚揚的那段時間,記者曾在濟南採訪過申軍良。憧憬起申聰找到後的場景,申軍良曾說,至少會有十多家媒體來見證。尋子15年,申軍良和很多記者成為朋友。儘管是疫情期,記者抵達廣州某旅館時,已在門口看到多家記者守候。大家帶著行李和設備,心照不宣地等待。走廊上但凡有一點響動,整排都是開門探出頭來的聲音。記者在深夜終於等到了姍姍來遲的申軍良,他穿著拖鞋,帶著口罩,疲憊、亢奮又期待,“等這一天真的太久了”。

  

“給他準備了最好的口罩、最全的衣服”

  距離和申聰見面不到8小時,申軍良早已對這遲到了15年的團圓演習了上百遍。他告訴記者,在高速上的20多個小時,一直在和家人憧憬未來。“我們幾乎沒停過,一直在聊,要先帶他去哪裡玩,給他買什麼東西。他習慣了南方,愛吃南方的東西,走的時候多買些回去。他愛吃的那樣東西,先買回去,以後沒有了,記住這家的電話,每月打款讓人家郵寄……”這是申軍良曾無數次來廣州的旅途中最開心的一次,從不主動觸碰有關申聰話題的妻子也活絡起來。他們的未來裡開始有申聰,一家人的心結都慢慢解開。

  等這一天,申軍良等了15年,接著又因為疫情煎熬了45天。他原本在1月21日得知消息,卻因為春節和疫情無法來廣州推進。“真的每一天都很焦急。找孩子的15年,我沒睡過一天安穩覺,這些天就更睡不著了”。申軍良告訴記者,他擔心孩子,也擔心疫情。“每天都在看廣州的新增病例。孩子還在廣州呢。直到看到廣州的疫情回落、穩定,一顆心才慢慢放下來”。雖然申軍良的臉上掛著的一次性外科口罩看起來戴了很久,但他驕傲地跟記者透露,找人買了好幾只最好的口罩,都給兒子留著。

  為了迎接兒子回家,整個春節,申軍良和家人都在忙著籌備。“他的床鋪了個遍,幾年前都弄好了。來之前,賣衣服都不開門,買不到小孩衣服,焦慮得不行。昨天來之前,知道警方這邊要開始行動。一早就問專案組,申聰多高、多重、多胖,趕緊給他買衣服,裡裡外外買了一身”。申軍良有些難為情,“雖然欠著外債,但還是想盡自己的能力給孩子更好的,希望他能穿上我們給他買的這一身衣服”。

  “我還沒想好見面後要說點什麼”

  這遲到15年的團圓令人充滿期待,但也不是沒有忐忑。“見了面肯定想帶他回家。但是他會不會抗拒,會怎樣,說實話,都不知道”。申軍良坦言,見了面要對兒子說什麼,還沒有想好。但他很想給兒子一個擁抱。

  申軍良透露,春節期間,警方已將申聰的照片發給他看過。“他就跟學步車上一個樣,圓圓臉,像他媽媽,還是小時候的樣子”,申軍良感慨,“如果我之前見到他,我肯定一眼就能認出來”。在廣州大街小巷跑了15年,最終申聰在梅州被找到。警方通報裡寫道,其在深圳務工的養父母也被帶回協助調查。“我還沒跟他養父母溝通過,這之後肯定有很多工作要做”。

  15年,申聰從1歲長到16歲,從襁褓嬰兒到少年郎,如今已讀初三。“他會不會排斥我們。雖然是他親生父母,但這麼多年沒見過”,申軍良不是沒想過最壞的打算,但眼下他還是期盼著明天(3月7日)的會面,渴望著這一家人遲到了太久的團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