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过春天》青春视角下的另类成长路:单非家庭少女的身份认同

导语: 谁的青春不迷茫,对生活失去动力、对学业失去兴趣、对人生失去憧憬,美好的青春岁月,却充满了叛逆和彷徨。青春的悸动和痛楚,不光是表现在真实而残酷的层面,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在一段青春经历中同样表现得深刻而形象。一个青春少女,面对破碎的亲情、脆弱的友情和朦胧的爱情之时,她会选择怎样的一条另类成长之路呢?2019年3月1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的一部青春题材片《过春天》,以独特的电影风格在青春的视角下揭露一个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港深两地单非家庭和双非家庭的生活现状。在这样的故事题材和社会背景下,以写实的镜头记录一段冒险的青春故事,代入感很强。青春文艺片的模板,波澜不惊的故事套路,却关注不为所知的特殊群体,绝对真实震撼。

提到青春的迷茫,很多人都是深有感触。当个人的想法与现实格格不入的时候,莫名的失落感和彷徨便紧随其后,残酷的青春岁月里有种人生不能承受之重。当一类特定群体的青春故事融入社会题材时,这样就显得生动真实比较具有代表性。青春期里的叛逆和矛盾,在游离于法律边缘的行为中体现出来,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并没有掩盖青春的无奈。

导演白雪凭借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力,远离影视圈十年归来的首部电影作品,让人为之惊喜。她跳出原有青春片千篇一律的套路,走出校园回归社会,在真实的社会环境里讲述一段青春成长经历。青春时期由单纯变得成熟,人生历程由家庭教育缺失滑向走私犯罪的道路,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沉重的。

但就电影题材来讲,选择港深两地的单非家庭作为关注群体,上升到生活和法律层面,讲述一个少女的另类成长故事,还是比较新颖的。它真正深入青春女孩的内心世界,关于青春和成长非常贴近现实生活,给观众的是一种别样的体验和思考。在国内外影展上也是表现亮眼,不仅拿到了平遥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女主角两个重要奖项,还成功入围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新生代单元,电影无论是质量还是社会意义还是得到认可的。

一个讲述女孩在家庭和社会的夹缝中坚强求生存的故事,一部带有港味的国产青春片,在注重描述人物内心成长过程中,孤独女孩的青春萌动和社会的残酷无情,跃然于大屏幕上。

单非家庭、水客身份、港深双城记,青春故事中不同以往的社会化标签

电影《过春天》青春视角下的另类成长路:单非家庭少女的身份认同

时代变迁下的特殊家庭模式,改革浪潮下产生的单非家庭,在青春角落里被遗忘的少女,游走在刺激而危险的刺激地带。这些社会元素结合到一起,比任何青春题材电影来得真实,也更具有社会教育意义。青春只是一个美好的外衣,最内核还是最真实的社会话题和最具争议性的特殊群体。

当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遭遇香港水客这个身份认同,在游走于香港和深圳两座城市之间进行学习和生活时,以他们的视角比较写实地描述水客群体的生活,让观众更加立体地认识这个另类群体。港深两地市井小民的生活,平淡而稍起波澜,表面光鲜身份之下是一段昏暗的经历。

电影《过春天》青春视角下的另类成长路:单非家庭少女的身份认同

虽然故事本身在某些方面会陷入所谓的俗套,但是这个青春故事在真实的社会化标签之下显得非常深刻。男女主角演绎得很不错,立体地将所代表的人物形象地展现出来,对情绪和感情表露也是拿捏得恰到好处。在满满的青春气息下,把社会角色定位描绘得细腻而真实,没有过度解读的痕迹,做到这一点还是很不错的。

从女性的视角和敏锐洞察力解读一种社会现象,聚焦一处灰色地带,关注一类社会群体,做到了面面俱到,不缺失任何一处细节,这就是立足细腻观察中的尖锐分析。在写实化的镜头语言下,深入角色人物的内心世界,上演一出单非家庭少女养成记,让观众感受青春生活中的爱与痛。

破碎的亲情、脆弱的友情、朦胧的爱情,真实残酷的青春元素

电影《过春天》青春视角下的另类成长路:单非家庭少女的身份认同

二十多岁的女演员黄尧饰演16岁的少女佩佩,这本身对演技和细节把握上就是一个挑战。在电影里,她并没有把这种年龄差表现出来,反而演绎得很不错。特别是在暧昧的情感表达上,没有刻意表演的痕迹,没有过于成熟而是将那种朦胧感用一种别样的风格展现了出来。

女主佩佩是一名16岁的中学生,家境不好,父亲事业落魄,母亲对她不管不问。但是她看似普通的家庭经济条件下却有不同的生活,在深圳生活,在香港读书,成为穿梭于港深两地的常客。和很多女孩一样,他表现出对物质和金钱的渴望。破碎残缺的亲情关怀下,她利用空余时间打零工挣钱,为了凑足去北海道看雪的机票钱,她无形之中成为水客群体中的一员。

电影《过春天》青春视角下的另类成长路:单非家庭少女的身份认同

孙阳饰演的阿豪,真正的身份是一名水客,利用这个身份在港深两地走私手机,通过倒卖赚取差价,成为他营生的一种手段。帅气的他救了落水的佩佩一命,在机缘巧合之下与佩佩成为工作搭档。在相处的过程中,佩佩对阿豪产生了好感,产生的少女悸动对朦胧的爱情有了憧憬,也让阿豪无意中卷入了落入俗套的三角恋之中。

电影《过春天》青春视角下的另类成长路:单非家庭少女的身份认同

汤加文饰演的阿JO是佩佩的好朋友,用现在流行的叫法就是闺蜜。她们一起上学、互诉心事,成为无话不谈的搭档。不过,她与佩佩最大的区别还是在家庭和身份上,香港本地户口,家庭条件优越,性格活泼开朗。两个女孩在物质追求上想法一致,还有了一起去国外看雪的约定。这种建立在懵懂青春上的友情是脆弱的,一旦有了利益冲突,最受伤害的还是佩佩。

另类青春成长路,单非家庭少女的身份认同,深刻而警醒

电影《过春天》青春视角下的另类成长路:单非家庭少女的身份认同

这部电影的特别之处在于有浓重的港片味道,除了大部分的粤语对白和具有代表性的香港街景,更是以一种更为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香港社会生活中的世间百态。在青春的框架下逐渐完善对另类少女的成长路的描绘,整体上以一种清新感去诠释现实主义下的青春味道。

女主角的父亲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女儿的成长,她的母亲则沉湎于麻将桌,不知道女儿此时所面临的困境,不顾及女儿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种家庭亲情教育的缺失在佩佩走上犯罪道路之间形成某种必然关联。

电影《过春天》青春视角下的另类成长路:单非家庭少女的身份认同

正是单非家庭这种畸形的家庭组合形式,让这类家庭的子女虽然享有旁人羡慕的身份,却没有让他们得到想要的生活。贫困、孤独、缺少关爱和安全感,使他们的另类青春成长路显得坎坷无比。试想一下在这个非正常家庭生活长大的孩子,他们空有一个所谓优越的身份,却还是在社会边缘挣扎,不去走私手机也会误入其他歧途。

电影《过春天》青春视角下的另类成长路:单非家庭少女的身份认同

现实社会中,生活总是充满了艰难,光鲜的外表之下也有各自的难处。就像女主角一样,她有父母,但是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她有香港居民身份,却还是在艰难的困境中挣扎,其中物质条件的匮乏是最直接的。这样的尴尬身份给她的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甚至产生了迷茫。

利用特殊的身份进行伪装,让女主角在水客身份的自我认定上越发强烈,也让他在走私的犯罪道路上越走越远。当然,青春期的感情的萌芽和发展,让她感受到了温暖和安全感,原生家庭缺位和失去情感寄托,对一个青春少女的打击是致命的,这一点让整个社会的认知深刻而警醒。

青春无悔,另类的成长经历带来沉重的社会命题

电影《过春天》青春视角下的另类成长路:单非家庭少女的身份认同

从一般意义上看,提到青春,人们自然就会想到那些美好的东西。人生最美好的岁月,释放年轻的活力,在卿卿我我中品尝谈恋爱的甜蜜味道。轻松上学、尽情地玩,谈恋爱,这些仿佛都是青春期里的必备内容。但是你曾想过,还有一部分因为家庭和各种原因躲在生活中的不起眼角落,勤工俭学,挣生活费。没条件去做那些美好的事情,但是起码他们奋斗过。毕竟,他们比普通人更勤奋,努力过就没有遗憾,毕竟,在他们的青春字典里,没有失败。

电影《过春天》青春视角下的另类成长路:单非家庭少女的身份认同

真正做到青春无悔,就要认清每个人自身所面对的现状。总有些人因为自身各方面的原因,没有享受到青春带来的快乐和轻松,却在打工挣钱中体会生活的艰辛。他们的另类成长经历让他们承受了来自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如果没有正确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那么对他们的人生道路选择来说艰难而复杂,成为一个巨大的社会难题。

电影《过春天》提供了一个特殊的青春视角,直面单非家庭和子女这个特殊群体,用一个讲述处于社会灰色地带的水客的生活故事,展现其深刻的社会视角和巨大的勇气。本片对现实而懵懂的青春的解析面面俱到,题材新颖且显得很真实。在一个沉重的社会题材上却用贴近现实生活的镜头和带有美好希冀的口吻去展现青春的真实状态,难得而可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