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 毒︱關於罌粟花,你知道多少呢?

石泉公安提示:罌粟是重要的製毒原植物,國家明令禁止種植。目前,罌粟即將進入成熟期,請廣大網友注意發現識別,若有相關線索,請立即向公安機關舉報。舉報電話:

110,0915-6328642。


如何識別罌粟?

罌粟是罌粟科植物,是製取鴉片的主要原料,同時其提取物也是多種鎮靜劑的來源,如嗎啡、蒂巴因、可待因、罌粟鹼、那可丁。學名“somniferum”的意思是“催眠”,反映出其具有麻醉性。因罌粟擁有製作毒品的危險性,卻又有製作藥物及生產罌粟籽的價值,故在世界很多國家被規範化地種植。

一、一般選擇較為偏僻的院落或田間,在人跡罕至的溝壑、灘塗、山地、林地等易於隱蔽地點,廢棄廠區、廠房、大棚內,或與其他農作物套種,不易被發現;罌粟種植喜陽光,城市裡還有人種在自家花盆裡,擺放在陽臺上。

二、罌粟花以白色或紅色最為常見,也有花朵為藍色或暗紅色、紫色。


三、在北方,5月-6月正是罌粟結果時,果實明顯,圓形或橢圓形,不常見,很容易辨認,與其他作物差別很大。


四、罌粟果皮顏色與冬瓜類似,表面光滑,有的罌粟果已經做割漿採集,表面有深色刀割痕跡。


五、成熟的罌粟果實內,有大量種子,新鮮果實內種子為白色,經晾曬後的罌粟殼,果實為深土黃色,種子為深灰色。


罌粟的危害

罌粟是提取毒品海洛因的主要毒品源植物,長期應用容易成癮,慢性中毒,嚴重危害身體,成為民間常說的“鴉片”。嚴重的還會因呼吸困難而送命。它和大麻,古柯並稱為三大毒品植物。所以,我國對罌粟種植嚴加控制,除藥用科研外,一律禁植。

食用罌粟的危害:由於罌粟苗和罌粟殼中也含有嗎啡等生物鹼,長期食用此類食品,人會出現和吸毒類似的症狀。如發冷、出虛汗、渾身乏力、面黃肌瘦等,嚴重者人體中樞神經也遭受傷害。不同人的體質不同,對於敏感體質的人群來說,食用含有罌粟的食品,確實會上癮。食用罌粟幼苗能預防和治療感冒純屬誤解,對身體危害很大。


非法種植罌粟需承擔的法律責任

一、根據《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條規定:非法種植罌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的,一律強制剷除。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一)種植罌粟五百株以上不滿三千株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數量較大的;

(二)經公安機關處理後又種植的;

(三)抗拒剷除的。


二、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七十一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三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非法種植罌粟不滿五百株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原植物的;

(二)非法買賣、運輸、攜帶、持有少量未經滅活的罌粟等毒品原植物種子或者幼苗的;

(三)非法運輸、買賣、儲存、使用少量罌粟殼的。有前款第一項行為,在成熟前自行剷除的,不予處罰。

石泉公安在此提醒:種植、貯藏、銷售、使用罌粟均屬違法行為。禁種鏟毒,人人有責。請廣大網友注意發現識別,若有相關線索,請立即向公安機關舉報。舉報電話:110,0915-6328642。



來 源:禁毒大隊提供 注: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