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和《三國演義》中的袁紹都有哪些共同之處?

騎蝸牛走高速


項羽與袁紹共同比較一下真是同路人。他們有四點相同,不足之處,大家補充吧。

項羽

袁紹

  • 一是出身好,長的帥,有才氣。

項羽是楚大將項燕之後,出身名門。項羽身高八尺,力大無窮,雙手能舉鼎,提起項羽,周圍的青年無不挑大拇指。

袁紹是四世三公,出身多牛啊,袁紹長英氣逼人,很有威嚴,並且對人和氣,在青年中人緣那是鋼鋼的。

  • 都在少年時牛逼哄哄的

項羽一天看見秦始皇遊會稽,那陣勢大的了不得,但項羽說了一句牛逼話,彼將取而代之。

袁紹與董卓共商國是,董卓想顛覆大漢王朝,袁紹當場拒絕。董卓拔刀說,小子,想試試我的刀快不快。袁紹也拔刀說,汝刀快,吾刀非快也。

  • 都幹過沒有腦子的事

項羽最有名的莫過於鴻門宴,好容易把劉邦請過來了,一摔酒杯,抓住劉邦殺了不就完了,歷史又要重新寫,結果讓劉邦一表演,不忍心殺了。唉!

袁紹幫大將軍除皇帝跟宦官之禍,要把宦官全殺絕,在京城只要嘴上沒毛就殺,許多青年要自露形體才過關,後又請董卓進京,把洛陽變成一片火海,歷史罪人。

  • 最後的結局都是一個比一個慘

項羽與劉邦在垓下決戰,遭遇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殺愛人逃到烏江自刎而死,無顏再見江東父老呀!

袁紹與曹操在官渡之戰,誰的話不聽自以為是,被曹操火燒烏巢之後,攜長子袁譚落荒而逃,餘二子袁尚袁熙都被人砍死,一家人被滅門。

霸王別姬

袁紹之敗


孟墉


二人皆出身名門,名門出身之人往往過於自負,也就是剛愎自用,聽不進他人的意見,不能接納別人,缺乏容人之度。其次,二人都不能讓手下的人才人盡其用,自己陣營的人才都轉投了敵方陣營。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正如劉邦在漢朝建立之初曾經說過的那番話:要說運籌建策於帷幄之中,而決勝於千里之外,那我比不上張子房;要說管理國家,安撫百姓,源源不斷地保證物資和糧食供應,那我也不如蕭何;至於統領百萬大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那我更比不上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豪傑之士,我能夠恰當地使用他們,這才是我能夠奪取天下的根本道理。項羽有一個范增而不能信任,這才是他敗給我的根本原因。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冬瓜愛剪輯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剛看到這個問題愣住了,仔細想想項羽和袁紹可能有如下共同之處。

1、兩個人出身顯赫

項羽是楚國貴族將門之後,項羽爺爺項燕是楚囯名將,曾打敗秦將李信的進攻。

袁紹出身於汝南袁氏,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

2、兩個人都存在婦人之仁心態

項羽婦人之仁,鴻門宴放走劉邦,導致最後敗於劉邦。

袁紹,官渡之戰,由於心疼小兒子生病,不聽從田豐建議,丟失進攻曹操的良機,導致最後被曹操打敗。

3、兩個人相貌都很英俊

項羽力能扛鼎,高大威猛。

袁紹一表人才,外表出眾。

4、兩個人的掘墓人都曾是自己戰友

項羽和劉邦以前同在楚懷王、項梁手下為將,共破秦軍。

袁紹和曹操是少年夥伴,同在東漢朝廷為官,共同討伐過董卓專權暴政。

5、兩個人都有問鼎天下機會和實力

項羽曾擊敗秦軍主力,分封十八路諸侯,當西楚霸王。

袁紹曾佔據冀州、幽州、青州、幷州四州之地,是實力強大的地方勢力,有爭奪天下的實力。

6、兩個人都存在政治方面短板現象

項羽不成熟殺害義帝熊心,使劉邦找到了攻擊項羽理由。

袁紹不接納漢獻帝,喪失了政治優勢。

7、兩個人不善於聽取正確意見

項羽集團范增、陳平、韓信等都是出類拔萃人才,提出許多建議項羽不釆用,最後陳平和韓信投奔劉邦集團,項羽失敗。

袁紹手下能人很多,沮授、田豐、張頜等等都很有水平,袁紹忠奸不分,斷事不明,不善於納諫,結果失敗。


大白白野


項羽和袁紹相同之處在於:

第一、兩者都是名門之後,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之孫,後隨叔父項梁參加了反秦的農民起義軍,憑藉卓越的軍事才能,在群雄中脫穎而出,成為秦末亂世的一代梟雄。袁紹更是東漢末年老牌權貴士族子弟,袁氏一門,四世三公,在當時軍閥割據的情勢下,的具有很強的號召力。

第二、兩者都是手握一手好牌,卻被弱勢的對手逆襲,最終一敗塗地。

項羽無論在兵馬數量、戰術素養,還是佔據的領土地域,都要優於劉邦,然而在戰略上的剛愎自用,戰術上的當斷不斷,用人失策,導致勝利優勢一步步被侵蝕,最終烏江自刎。袁紹同樣類似,當時與袁紹爭奪北方的曹操,無論擁兵數量,版圖格局,還是戰戰役形式,都處於絕對劣勢,但袁紹猜忌多疑,不容許攸之策,被曹操火燒烏巢,官渡大敗,從此失去了黃河以北的大片領地,成就了曹操問鼎中原,狹天子以令諸侯的霸主地位。

第三、兩者性格都屬於優柔寡斷,傲慢自負型人格,也就是典型的情商低,不懂人情世故,聽不進良言勸諫,恣意妄為,項羽羞辱韓信,令其投在劉邦帳下,拜上將軍,最終領兵擊敗項羽。而袁紹偏聽讒言,猜忌許攸,令其倒向曹操陣營,獻計火燒烏巢,最終鬱鬱寡歡,含恨而死。




茶香妙道


項羽,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秦亡後稱西楚霸王,與漢王劉邦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最後兵敗 垓下,在烏江 自刎而死。袁紹,河南汝南人。東漢司空袁逢之子。東漢末年軍閥,曾與董卓對立,被推舉為關東聯軍首領。在漢末群雄割據的過程中,袁紹曾統一河北。但在與曹操的官渡之戰中大敗,後病逝。

其實袁紹與項羽相比,不論帶兵打仗、行軍佈陣、衝鋒殺敵任何一方面,都沒有可比性,袁紹是難望其項背的。但是要說項羽與袁紹有什麼共同之處,我認為有以下三點:

一是家世出身都非常顯赫。項羽的爺爺是楚國的大將項燕,項家原本是封地在河南的貴族後裔,項家世代為楚臣,他名字前邊“項”字,就是他家族的封地。 袁紹出身於東漢後期一個勢傾天下的官宦世家"汝南袁氏"。從他的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親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將。

二是志向追求都非常遠大。項羽曾與其叔叔項梁觀看秦始皇南遊浙江會稽時,說過:“秦始皇是可以被取代的。” 後來項羽扶持楚王,自滅秦後,自立為西楚霸王,但是後來因為為人處事不行,又沒有帝王之能,導致兵敗。袁紹 在漢末群雄割據的過程中,先佔據冀州,又先後奪青、並二州,並在易京之戰中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統一了河北,勢力達到頂點。從中可以看出,這兩人都是亂世將才,都想為實現自己的志向而追求。

三是胸懷器量都非常狹小。項羽兵多將廣,他自己還有萬夫之勇,一點不謙虛,帶兵看不起韓信,用兵看不上英布,而且還死要面子,有婦人之仁,最誇張的是還猜疑亞父范增,不敗才怪。袁紹雄據河北,佔據冀、青、幽、並四州,天下九州,他獨佔四州,而且自古燕趙多義士,後來被推舉為關東聯軍首領討伐董卓,可見袁紹實力多麼雄厚。但是後來,不聽田豐、荀諶、許攸等人進言,在官渡之戰中敗北。後來西晉陳壽評價說:“昔項羽背范增之謀,以喪其王業;紹之殺田豐,乃甚於羽遠矣。”說的非常透徹。




大兵小張


二人皆出身名門,名門出身之人往往過於自負,也就是剛愎自用,聽不進他人的意見,不能接納別人,缺乏容人之度。其次,二人都不能讓手下的人才人盡其用,自己陣營的人才都轉投了敵方陣營。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正如劉邦在漢朝建立之初曾經說過的那番話:要說運籌建策於帷幄之中,而決勝於千里之外,那我比不上張子房;要說管理國家,安撫百姓,源源不斷地保證物資和糧食供應,那我也不如蕭何;至於統領百萬大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那我更比不上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豪傑之士,我能夠恰當地使用他們,這才是我能夠奪取天下的根本道理。項羽有一個范增而不能信任,這才是他敗給我的根本原因。




影視人生之路


我不知道作者君為何要拿項羽跟袁紹相提並論,這倆人分明是一文一武。

如果非要說有何共同之處,那就是都曾有一統天下的機會,可惜他們都霸氣側漏,被狡詐惡徒給擊敗。

二人都出自世家。

司馬遷《史記》:項氏世為楚將,封於項城,故姓項氏。

項羽祖父項燕曾為武安君,大破李信二十萬秦軍,與王翦六十萬秦軍戰而敗,乃楚國中流砥柱。

叔父項梁曾為楚國反秦先鋒,亦是楚國中流砥柱。

項羽接過其叔父反秦大旗,在內有宋義、楚懷王,外有二十萬秦軍的情況下反敗為勝,先尊懷王為帝又殺之。

可惜項羽大肆拉攏六國貴族,又太相信自己的兵力,在不斷的戰爭中丟掉民心,損兵折將又無新鮮血液輸入,最終兵敗如山倒。

袁紹同樣出自世家,四世三公,家世顯赫,以文傳家。

袁紹弱冠為濮陽長,後守孝六年,接過黨人反抗閹宦的大旗,雖然借何進之手除掉閹豎卻引來董卓的虎狼之師。

袁紹為反董聯盟盟主,這點跟項羽很是相似。

而後並韓馥,吞公孫瓚,一統河北。

袁紹同樣是世家的代表,反而都不太注重民生與新鮮血液,在內鬥中敗給曹操。

說到二人的敵人,也都很相似。

劉邦以無賴之名傳世,因善用人而崛起。

曹操頂著閹豎之名,以唯才是舉奠定自己的基業,也正是靠著會拉攏人而打敗曹操,一統中原、河北。





繡衣老王


說實話,這兩人不同點遠遠大於相同點,如果一定要講共同點,講幾點無關痛癢的吧:

一、祖上都是顯赫貴族。袁紹四世三公,項羽則是名將之後。

二、都曾是一方諸侯,而且都是自封的。袁紹自封大將軍,項羽自封霸王。

三、都從巔峰迅速隕落。袁紹漢末曾經擁有最強大的軍事力量,文臣武將如雲,具備問鼎天下的第一實力,但是由於自身無能,官渡戰敗後很快就掛了。項羽也是,曾經有能力一統天下,但由於選擇了錯誤的道路,被劉邦逮到機會,兵敗自刎烏江。

四、都愛老婆。袁紹出征帶老婆,項羽也有這嗜好。

五、政治能力都比較低。袁紹更多的依靠祖上的聲望取得政治地位,自身的政治能力一般。項羽靠軍事起家,在政治上簡直就是一塌糊塗,離開了范增後,項羽很快就走下坡路了。

六、都好面子而猶豫。

曹操評價袁紹幹大事惜身,見小利而忘命。反觀項羽,破釜沉舟,勇冠三軍,創造了各種軍事奇蹟。而袁紹在兵力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卻被曹操打敗,兩人軍事能力真是天上地下。袁紹為人比較陰險狠毒,項羽雖然也狠,但光明磊落。


博士祭酒張大帥


我是沙灘陽光飛,很高興和朋友們探討項羽和袁紹這兩位歷史人物。

項羽和袁紹,都是一代梟雄,雖然一文一武,都出自世家。

項羽,大名鼎鼎的西楚霸王,是一個有英雄情結的人。項羽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的代表人物,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曾經指揮了鉅鹿之戰等幾場浩大的戰役,並且取得勝利,最後在楚漢戰爭中兵敗自刎於烏江。

宋朝的李清照曾有詩讚美他的英雄氣概: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袁紹,出身名門望族,諸侯世家。是三國權臣,軍事家,三國時代前期勢力最強的諸侯,自封十八路諸侯的盟主,統一河北,最後,官渡之戰中大敗於曹操。沒有逃脫死亡的命運。

在那個命運多舛,諸侯爭霸,狼煙四起的年代,項羽和袁紹雖然都是一代梟雄,擁有雄厚的實力,擁有百萬大軍,但最後都以失敗告終,在歷史的長河中永遠畫上了句號。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


沙灘陽光飛


這個問題很有趣,因為角度。如果把“袁紹”換成“呂布”,就遜色多了。好,開始答題:

他們最大的共同點,就是:1、有王者之實力、無王者之結局;2、都是人中龍鳳,但都遇到神一般的對手;3、都缺少一點點運氣。

至於細節,不必多展開,其它回答夠詳細的了。

1、項羽破釜沉舟、鉅鹿大戰之神威,震動天下。西楚霸王、人人敬畏;鴻門宴上,殺劉邦如殺一隻雞;楚漢相爭,除最後一仗,其實也沒輸過。那怎麼敗了呢?

嘿嘿。劉邦,在實力夠強以後,是神一樣的對手。這點很容易忽略。一個簡單的例子。後趙石勒,一代人傑。事蹟自行百度。他親口說:“吾若遇高祖劉邦,當南面以君事之;遇光武劉秀,則當逐鹿中原、一決雌雄”。

2、袁紹的形象,被《三國演義》大大丑化了。他不僅四世三公,而且會盟諸侯討董卓,群雄公認的領袖。手下謀臣勇將,多如牛毛;佔據大半個北方,實力超群。那怎麼敗了呢?

其實很難說清楚。一是曹操更厲害、更狡詐。比如搶先“奉天子以令不臣”,而且極善用兵;二是運氣太不濟。勝負最關鍵處,許攸投降,燒了糧草,導致軍心打亂,官渡慘敗。

我們太習慣於,根據勝負來評點人物。這很像做股評。覆盤時、總能找到漲跌的充分理由;要是預測明天呢?就基本抓瞎。其實,歷史是有眾多偶然的;而且“偶然中”,未必就一定有“必然”!至於咱們印象裡,項羽的形象就是高大一點,袁紹總要醜陋一點;《三國》小說家言,姑妄聽之吧。不必太當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