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法、考证、辞章”,散文之集大成者,桐城派何以名声不显?

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伴随历史逐渐流传到今天,其意义也不断丰富。中国人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是我们能在历史不断的发展中,不断前行的动力。

譬如诗词歌赋,作为文学的载体,他所传扬的中国古文化,历经千年的变迁,至今读起来仍记忆犹新,他不但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色,更体现了中国人不断进取的精神。

“义法、考证、辞章”,散文之集大成者,桐城派何以名声不显?

先秦时期文学奠定了中华文化之根基

散文,是不同于诗歌的另外一种文字体现形式,只是相对于诗歌而言,散文往往晦涩难懂,因而流传度并不是很广。在以往求学的生涯中,我们接触过的现代散文有不少,一部分诸如朱自清、鲁迅等著名的散文大家,作为一种起源于先秦时期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化发展的进程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义法、考证、辞章”,散文之集大成者,桐城派何以名声不显?

桐城风光

清初时期,一安徽桐城一代文学大家们,如方苞、刘大櫆等人,由于其文章自成一格,在中国散文发展的历史上独树一帜,因而被后世称之为是桐城派,后来大部分的流传于世间的文章并非完全是桐城人,但因其文章具有显著的特点,因此也被归类为桐城派的一部分。但就是这样一个著名的文学流派,自清代消亡以后,逐渐的偃旗息鼓,以至于不为人所知,让人颇感遗憾,究竟桐城派的发展历经了怎样的变迁?

桐城派起源和明清时期社会环境

古代散文发展也历经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先秦时期诞生,到两汉时期,散文的创作形式逐渐增多,到唐宋时期,散文的发展真正达到了一个巅峰。明代以后,由于辞藻华丽的台阁体文风盛行,因而逐渐的出现以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后七子,他们提出的观点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义法、考证、辞章”,散文之集大成者,桐城派何以名声不显?

李梦阳书法

提出文章复古的观点,在明代散文发展的历史上,颇有些矫枉过正的意味,至少在当时有很大一部分人为了刻意追求古人思维而创作出来的文章,但拟古这样一种散文创作手法,在当时却有一定积极的意义。桐城学派也于此时诞生,其代表人物,有方以智(四公子之一)、钱澄之,主张古文复兴。而追求古文复兴,并非是一味的追求古人思维心境,而是要恢复文章的精气神,简而言之就是“言之有物”。言之有物的特点,贯穿了整个桐城派文学的发展,成为其最主要的思想情感。

“义法、考证、辞章”,散文之集大成者,桐城派何以名声不显?

方以智(1611-1671),明末四公子之一

而真正将桐城派继承并发扬光大的,是康熙年间著名的文学家戴名世,他本身也出身于桐城,除了主张古文复兴运动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义理”,反对过分华丽的辞藻修饰,并认定“自然流淌之文”,才是文章的最高境界。

所谓“自然流淌之文”,是一种直接将个人情感留诸于文字,由于表达的是真实的情感,因此文章也显得格外真实动人,并且戴名世还认为,一篇优美的文章,一定具备三要素“道、法、辞”,即中心思想、文章结构、语言三者都必须完美统一。

“义法、考证、辞章”,散文之集大成者,桐城派何以名声不显?

戴名世(1653~1713),清初著名文学家,因卷入南山集案被杀

由于戴名世出生时满清已经入关,然而由于清初时期政治生态并不稳定,尤其是康熙、乾隆年间文字狱的盛行,戴名世后来因为南山集案被斩于世,但在其生前,与方苞等人谈论文章创作,若有若无流露出来的思想,为桐城派的发展奠定了深远的基础。

桐城派文学兴起与衰落

(1)桐城派文学兴起

方苞(1668-1749)是后世公认的桐城派开山鼻祖,事实上因为南山集的问题,方苞也于康熙五十二年下狱,因李光地的求情得以免死,这一态度的根本转变,是桐城派在清代盛行的缘由之一。作为桐城派的创始人,除了古文复兴和义理的主张外,由于方苞本身是程朱理学的拥趸者,因此在文章的创作上,以遵循儒家经典为理论随处可见。方苞的文风大多刚直,语句简练,这和他本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义法、考证、辞章”,散文之集大成者,桐城派何以名声不显?

桐城派始祖像

虽然方苞为公认桐城派开山鼻祖,但实际上他的文章被人诟病颇多,语言虽然足够的简洁精炼,但是却不够大气,连同为开派始祖的姚鼐也认为方苞文章细微之处颇有欠缺。然方苞的文风却开创了桐城派,尤其是他所提出的“义法”,后来桐城派文学创作的纲领,这不能不说也是奇事一件。

(2)桐城派文学发展

姚鼐(1732-1815)是桐城派文学发展时期的鼻祖,姚鼐所处的时代和方苞完全不同,清中期以后,由于满清入关日久,因此社会风气也逐渐的开放,加上朝廷统治的需求,程朱理学逐渐成为朝廷济世安民的理论基础,而桐城派文学则为程朱理学的发扬提供了几个广阔的平台。

“义法、考证、辞章”,散文之集大成者,桐城派何以名声不显?


“义法、考证、辞章”,散文之集大成者,桐城派何以名声不显?

桐城派

方苞本人就是一个虔诚的程朱理学拥趸者,这和他忠贞耿直的性格不无关系,但方苞所处的时代,使得他无法更好的发挥,而这一时期的姚鼐就接过了这面大旗,除了继承了发扬了方苞“义法”主张外,姚鼐还提出了“考证"、“辞章”。

在姚鼐和方苞之间,刘大櫆(1698-1780)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姚鼐所继承方苞的思想,基本上是师从刘大櫆得来,并进一步发扬的。

“义法、考证、辞章”,散文之集大成者,桐城派何以名声不显?

《古文辞类纂》

最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姚鼐编订了《古文辞类纂》,这是一本汇集了从战国时期一直到清代著名文学家所创作的作品,并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不仅仅是收录了这些文章,姚鼐还在其中细致的做出了圈点和评语,为桐城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标准的范例,随着这本书的盛行,使得全国开始风靡桐城派文学,形成

“家家桐城”、“人人方姚”的局面。

(3)桐城派文学衰落

鸦片战争以后,清代社会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西方列强的入侵,带给整个社会纷乱的局面,而这一时期桐城派扛纛之人,无疑是曾国藩

“义法、考证、辞章”,散文之集大成者,桐城派何以名声不显?

曾国藩(1811-1872),清末四大名臣之一

曾国藩本人并非是桐城派嫡系弟子,而是自身潜心求学,坚持和发扬了桐城文学的主张。曾国藩本人无意间开创了桐城文学末流学派,尤其是从曾国藩以后,桐城派也因为理念的不同逐渐分为不同的派别,不过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由于这一时期社会处于剧烈的变革时代,读书人开著逐渐的寻求为国家排忧解难的方法。

“义法、考证、辞章”,散文之集大成者,桐城派何以名声不显?

严复像

不过本身作为末流学派,实际上桐城派在清末时代的变革中,已经很难跟得上潮流,尤其是仍然坚持方苞“义法”的主张。

义法本身是脱胎于程朱理学,是方苞立世的根基,然而由于时代的不同,程朱理学已经失去了其对社会的价值。而在末流时代,也有一部分的桐城派作者,如严复等,不拘泥于义法的纲领,借鉴西方的思想文化,开社会风气之先河。然而由于本身社会剧烈的变革,使得桐城派逐渐的没落。

结束语

桐城派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的代表,他的兴衰和社会变革有很大的关系:

从文学的角度上来讲,桐城派所提出一系列创作的纲领,为后世划定了一个典范,使得文学创作的形势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即便是传承到今天,这些纲领仍然有很大值得借鉴的意义。

从时代的角度上来讲,由于桐城派过分拘泥和守旧,其本身发展和兴盛,是出于统治者维护统治得需要。尤其是伴随着科举制度,而一旦社会产生剧烈的变革,如果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那么他也将变得不再为统治者需要。

虽然了解桐城派文学的人并不多,但不代表他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至少在当代,仍有不少代表桐城派文学的人,他们仍旧努力并且不断发扬着,在这个新的时代,继续发光发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