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當你感到絕望時,怎麼辦

一、電影發燒友阿山哥

在我還很年輕還在家鄉的小鎮生活的時候,鄰居阿山哥對我說過一句簡單至極的話:電影能讓我們學到很多東西。

這句話讓我銘記至今。

然而,真正體會這句話是很久以後的事。

在我印象中,阿山哥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電影發燒友,現在的我與之比較,也自愧不如。

那時候電腦還沒有普及,看電影都是用DVD放映機。阿山哥的臥室床頭、書櫃、牆邊疊滿了DVD塑料盒。我還能記起他整理影碟時,硬質塑料封殼互相碰撞所發出的悅耳的聲音。

我也依然記得在初中某個暑假,在他家看了好幾部《哈利-波特》系列中的電影,其中就包括《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當你感到絕望時,怎麼辦

那時候我的閱歷還不夠豐富,理解力有限,只為《哈利-波特》呈現給我們的新奇的帶有異域特色的魔法世界、刺激的騎魔帚飛行、暗影幢幢的冒險而激動不已。也就是說,我只把它當做獵奇的故事來看。

今年的國慶假期,歷經了多年不算愉快也不算不愉快的社會生活之後,似乎來自某種感召,我重新看了《哈利-波特》系列的電影,對這系列的電影,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二、《阿茲卡班的囚徒》說了一件什麼故事?

《阿茲卡班的囚徒》是《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的第三部。

阿茲卡班是關押魔法世界犯人的監牢。其中有一個臭名昭著的囚犯,叫做小天狼星布萊克。某一天,報紙登載,小天狼星越獄了。

在十二年前就是小天狼星把哈利父母的行蹤出賣給了伏地魔,導致父母命喪黃泉。

報紙還提到越獄後的小天狼星將會找哈利-波特,為伏地魔報仇。而守衛監獄的攝魂怪也出動搜尋小天狼星,亦正亦邪的他們無端端地盯上了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當你感到絕望時,怎麼辦

懷著多重的恐懼,哈利-波特開始了第三年的魔法學校生活。

欲知後事如何,還是那句話,請看電影。

三、我是這樣品《哈利波特》的

佛家有這樣一個說法,我們所處的世界其實是我們內心的投射,只能通過了解內心才能瞭解這個世界。

我不是佛教徒,不知道這句禪語是否正確,但我很喜歡,所以對於一些事物,我往往用這個角度來解讀,電影也不例外。

我們可以把哈利-波特的世界看作是一個人的內心世界。

哈利-波特有兩個好朋友,一個是赫敏,另一個是羅恩,也有一個死對頭伏地魔。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當你感到絕望時,怎麼辦

哈利-波特代表著一個人的勇敢、堅韌的品格,赫敏代表這一個人的智慧與刻苦,羅恩代表者一個人的友好和軟弱。伏地魔代表這一個人的自私、專橫和權力的渴望。

哈利-波特與伏地魔的戰鬥可以看作是人性中的善戰勝它的惡的過程。

四、哈利-波特為什麼最後沒有變成伏地魔

哈利-波特有很多能夠變成伏地魔的理由,畢竟他倆有太多的共同點:都是孤兒、都有被冷漠對待的童年、都很聰明、對魔法技能知識充滿無比的好奇心……

但哈利-波特還是活成了一個出色的孩子。

究其原因,哈利-波特在出生後一年多的時間裡能夠和父母親密接觸,得到了父親和母親的充足的愛。雖然後來父母去世,但這種愛為他後來的人格成長傾注了肥沃的養分。

這也符合心理學上的假設。我曾在一本叫《心理學與我》的書中讀到過,一個剛從母體出來的嬰兒在幾小時內非常需要和母親的親密接觸。雖然嬰兒還不懂,但能感覺到。這對與他後來的自信、韌性的影響非常大。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當你感到絕望時,怎麼辦

也有一項心理調查顯示,同樣是遇到挫折,從小受到父母關愛的人會更加主動應對困難,排解的方式也更加的積極,例如他們會通過運動或者其它更有意義的方式來排解。與之相反的人,往往會一蹶不振,通過喝更多的酒和抽更多的煙來逃避。

電影中有一個很棒的場景:

黑魔法防禦課老師盧平教導哈利-波特“守護神”咒。這咒語非常厲害,遇到敵人的時候,它會像盾牌一樣保護自己。要召喚出這咒語的力量,裡面要想起非常快樂的回憶。哈利-波特通過想起和父母的相處而成功駕馭了這道魔法。

這場景一方面說明了哈利-波特遇到那麼多的逆境卻依然不屈不撓的原因;另一方面對我們現實生活中面對逆境的隱喻。

我們可以這樣解讀,敵人比喻這我們生活中的困難,這困難有時候讓我們痛苦、無望。我們能克服這道困難,是因為我們曾經經歷快樂的、別人的愛,這些會讓我更加有韌性、更加的堅強以及不折不撓。

當然,朋友們對哈利-波特的愛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五、看電影有什麼用?

我被問得最多的問題是,看那麼多的電影有什麼用?

它教會不了我們如果做生意、如何賺錢、如何做編程等謀生的技能。

但通過電影,我們能夠認識到什麼是勇敢、真誠、善良、不屈不撓等品質。這雖然很抽象,我也曾經一直輕視,但與這社會接觸得越久就越覺得這些看似無用的素質真的很重要。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當你感到絕望時,怎麼辦

就是因為這些故事(自然包括電影了)隱喻了我們的生活,把生活中抽象的心理以具象的方式呈現在我們面前,幫助我們去尋找在人生某個階段丟失了的自我碎片。

謀生技能只能保證你的生存,而這些抽象的品質卻可讓你過好這一生。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當你感到絕望時,怎麼辦

五、阿山哥的後來

有一天,阿山哥的父親林伯從打工的外地回來了。過幾天,我們聽到他家裡起了爭吵。接著,一累累DVD影碟被林伯從四樓陽臺灑到樓下去。那震耳欲聾的聲音讓人聽起來甚是可怕。

後來,我聽說是因為阿山哥讀書不佳、高考考得不好,林伯發了怒。

後來的後來,阿山哥跟這父親到了外地打工。我和阿山哥也漸漸疏遠了。年關回來,我們偶爾在樓道間打照面,但也只是匆匆點頭而已,我們之間的溝壑已經大到再也找不到可以作為談資的共同話題了。

後來的後來的後來,我離開了那座小鎮,去了廣州讀大學。

沒有後來的後來,家鄉小鎮的那棟住宅樓被徵收拆遷了,住戶們箱林子裡的小鳥各自飛。我沒辦法在家鄉買房子,算是成了沒有根的飛蓬。那些人那些事變得白茫茫一片真乾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