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對蝦養殖,六種水質異常的預防和處理方案

南美白對蝦屬熱帶蝦種,適溫條件下人工養殖僅需90天即可上市,在這90天裡,養蝦需要時時關注的就是水質。蝦諺“水好蝦好”,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養殖一點通在指導蝦農養蝦時發現,良好水質的營造、維持是養蝦技術的重點,也是難點。下面我們總結了南美白對蝦養殖過程中易出現的四種異常水質和處理方法,分享給大家,供養蝦朋友們參考。

南美白對蝦養殖,六種水質異常的預防和處理方案

水色急劇變化

水色是判斷蝦塘水質最直觀的指標,是蝦塘浮游生物質和量的綜合反映。黃綠色或茶褐色是南美白對蝦養殖比較理想的水色,是由硅藻或綠藻所反射形成的。前期浮游動物遠超過蝦苗的攝食能力,此階段水中浮游單細胞藻類會被富餘的浮游動物大量攝食掉,單細胞藻類減少後,會降低蝦塘造氧功能(因為蝦塘水體中供蝦呼吸的溶解氧主要由浮游單細胞藻類光合作用產生),水色開始變的渾濁和清白,影響對蝦的正常生長。

處理方法

1、適當補水、施肥,對水中藻類結構進行調節,使綠藻或硅藻重新成為蝦塘中的優勢種群,並形成一定佔比數量。

2、若是純淡水養殖,為維持水體微量鹽度,以滿足南美白對蝦生理需要,還可添加適量的粗製海鹽或海水晶。

3、施用生石灰和沸石粉,以調節水色,水體透明度保持在30-40cm,穩定水的PH值在7.5-8.8。

南美白對蝦養殖,六種水質異常的預防和處理方案

氨氮偏高

氨氮指標上限為1.0,超標則對南美白對蝦類有毒害作用,需及時處理。氨氮偏高在採用地下水養蝦的早期、水源差、藻相不正常較易出現。主要原因是外源入塘的氮太多、有益菌培植差、藻類活力差。

處理方法

1、解毒抗應激:第一天上午先用有機酸先解毒,兩小時後用葡萄糖5斤/畝·米潑灑;

2、增氧改底:第一天晚上補鈣,開足增氧機;

3、補菌培藻:次日上午用芽孢桿菌打氧潑灑。

南美白對蝦養殖,六種水質異常的預防和處理方案

地衣過度生長

對蝦放養早期經常會遇到的另一個問題是塘底地衣(有些地方稱滸苔)的過度生長,特別是夏秋季天氣炎熱,此時光照強、水溫高,加上蝦塘注水過淺,或是蝦塘水質沒有培養好,這一切都為塘底地衣提供了良好的生態條件。地衣過度生長對對蝦養殖有兩大影響:1、嚴重影響對蝦的活動和攝食,造成飼料浪費;2、地衣與有益藻類爭奪水中營養,加大凋節水質的難度。

處理方法

1、天氣炎熱時投放是苗,注水保持水深1.2-1.5m,儘快施肥,控制好水質,抑制地衣生長。

2、若地衣已經大量滋生,務必進行人工撈除配合施肥培水進行控制,人工撈除宜在晴天中午,其它時間段易造成對蝦缺氧浮頭。

3、撒播粒狀含氯消毒劑在地衣著生區域,當消毒劑沉降到塘底後,會自行溶解而揮發出藥效,使地衣基部枯死,1天后,成團的地衣將浮上水面,人力撈除。

南美白對蝦養殖,六種水質異常的預防和處理方案

有害物質超標

蝦塘水質要求亞硝酸鹽0.02-0.09mg/L;氨態氮0.3-1.9mg/L。養殖中後期,天氣的變化易導致藻類非正常突發性死亡,水體溶解氧含量突然急劇下降,有害氣體上升,有害細菌和致病菌滋生,嚴重惡化水質。若處理不及時易導致南美白對蝦浮頭、病害發生,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處理方法

1、全塘潑灑芽孢桿菌或枯草桿菌等微生態製劑,飼料中加拌活菌劑及時分解塘內有機物,對蝦塘底質進行改良、淨化水質。

2、使用水質改良劑(如沸石粉、活性碳、陶土、爽水寶等),能吸附蝦塘水體中的亞硝酸鹽、氨氮、硫化氫等有害物質,緩解水質惡化對對蝦造成的危害。

3、合理進行補水、換水,最好排掉水質差的水,注新鮮水入塘,並正確使用增氧機。

南美白對蝦:南美白對蝦的五個養殖優勢,日常管理注意事項六要點。

南美白對蝦養殖,六種水質異常的預防和處理方案

水體分層

蝦塘水分層是表底層顏色不一致,常表現為底層水濁、表層水綠,在養蝦中後期和冬棚蝦塘中易出現。原因大多是密度過大、藻相老化。預防主要就是控制密度、提高藻類活力兩個方面。

處理方法

1、提高溶氧:第一天加增氧機,晚上潑灑過氧化鈣1Kg/畝·米;

2、清理老藻:次日使用10%的聚維酮碘溶液50ml/畝·米;

3、潔淨水體:第三天可用沸石粉1Kg/畝·米;

4、及時培水:第四天可用芽孢桿菌+乳酸菌培養益生菌。

南美白對蝦養殖,六種水質異常的預防和處理方案

藍藻爆發氾濫成災

藍藻又稱藍綠藻,養殖中後期,蝦塘下風處水面常會漂浮著一層翠綠色的膜,我們一般稱為“水華”。“水華”產生的原因是飼料投餵量過大、排洩物及殘存飼料降解轉化過程中,使蝦塘有機質含氮量升高、水呈鹼性(PH值為8-9.5)。藍藻的大量繁殖導致對蝦瘋狂攝食卻又不易消化,進而造成飼料富餘量進一步增大。蝦塘水體缺氧會導致藍藻大量死亡,藍藻死亡後的富含的蛋白質易分解,同時產生大量有毒羥胺、硫化氫,引起嚴重的“泛塘”事故。

處理方法

1、水質調節,需要經常加註清水進行置換,可控制藻類繁殖;高溫季節,要密切檢測蝦塘氨氮含量並予以控制,可定期用EM菌、光合細菌等處理池水。

2、當蝦塘藍藻大量繁殖時,宜在晴天中午排放塘水(最好在下風口),儘可能降到最低水位,一般可排到塘水1/3左右;然後用硫。

3、在蝦塘下風水面用密眼篩絹網人工撈取藍藻,亦可局部潑灑硫酸銅、育菌寶或硫酸亞鐵合劑,對藍藻予以滅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