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恨父母,也不要自断经脉

在咨询室里,每触及与原生家庭有关的议题时,经常伴随两种画面。


一种是,中年母亲在哀哀哭诉:即将成年的儿子几年前辍学在家,闭门不出,整日沉迷网络。更让她伤心的是,儿子动不动就发脾气,经常用很难听的词汇骂她,有时还动手打她。她在家里小心翼翼,生怕哪句话不当就激怒了他。


另一种是,成年孩子在愤怒地控诉父母:5岁时,父母把她丢给爷爷奶奶,对自己不管不问;8岁时,被一个男同学打,回家告诉父母,反而被父母臭骂一顿;13岁时,一个男生给自己写情书,被班主任发现告父母,母亲骂她“不要脸”……


但这两种诉说,有着不同的情感底色。父母对孩子,更多的是伤心与自责。孩子对父母,更多的是怨恨与愤怒。


你想要的是疗愈自己,还是惩罚父母?


我见到不少对父母充满怨恨与愤怒的孩子。


说是孩子,已不准确,因为他们都已成年。他们走进咨询室,想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才能从原生家庭的创伤中走出来?


了解他们的成长史,他们大多的确有一个很艰辛的童年。不少人在成长中,持续遭受父母的情感忽视、精神虐待、身体暴力或人格羞辱。让人不禁感叹:他们能活成现在这个样子,真是很不容易!


这样的父母毕竟是少数,如果详细了解的话,其中有些人可能是人格异常。更多的时候,父母对孩子的伤害是无心之举。


一个7岁的男孩,因为肥胖笨拙,一次被几个同学嘲笑推搡。他哭着回家告诉父母。父母以为是小孩子之间的调皮打闹,根本没当回事。父母的无所谓的态度,成为他内心过不去坎。


还有些时候,父母对孩子的伤害是情绪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