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为什么那么毒?

BoBo胡说


蝙蝠为什么这么毒?毒的不是蝙蝠本身,而是蝙蝠身上携带的众多的可怕的病毒,据了解,在蝙蝠的身上存在马尔堡病毒、SARS、MERS、埃博拉病毒、汉坦病毒、狂犬病毒等一百余种病毒,虽然身上携带了那么多的病毒,但蝙蝠自身并没有发病。据另一项研究报告,在全世界的200余种蝙蝠身上共计发现了4100余种病毒,这是非常惊人的,单从数据上来看,蝙蝠可以被认为是移动的病毒库,蝙蝠确实非常的毒。

虽然蝙蝠携带了那么多种病毒,但蝙蝠并不是害虫,反而它还是益虫,因为蝙蝠在吃害虫方面食量惊人,蝙蝠有两种,一种是食虫蝠,一种是食果蝠,食果蝠专吃一些果实,食虫蝠是食肉的,在食虫蝠中还有一种吸血蝙蝠,吸血蝙蝠的寿命比较长,平均寿命可达12年,在一只吸血蝙蝠的一生中,总计会吸食血液达100升左右。食虫蝠会吃蚊子、夜蛾、金龟子等害虫,那些食量大的蝙蝠在一个小时内就可以吃掉600只蚊子,在蝙蝠捕食的几个小时里,可以吃掉3000只蚊子以及其它害虫。

蝙蝠为什么可以携带那么多病毒,自身却没有发病呢?

这个还要从蝙蝠的演化过程中找答案,蝙蝠是哺乳动物,从不能飞到能飞是有一个演化过程的,而恰恰正是由于这能飞的本领才导致了蝙蝠可以携带这么多病毒而不发病。

由于蝙蝠能飞导致了蝙蝠需要提高新陈代谢率以维持体温,提高新陈代谢率之后导致的结果是氧化应激水平也会升高到很高的水平。氧化应激又是怎么回事呢?氧化应激是生物体内氧化与抗氧化出现失衡的表现,生物机体表现出氧化,而氧化是生物机体出现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蝙蝠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为了对抗氧化应激,蝙蝠在演化路途上具有了DNA损伤修复能力,我们知道,DNA是细胞的基础,细胞又是生物体的基础,当DNA发生损伤时,机体往往就会出现毛病,比如癌症,衰老也是导致的结果之一。

当蝙蝠具有了DNA损伤修复能力之后,就像是增添了一个BUFF一样,蝙蝠不仅很少很少得癌症,寿命也显著地增加了,就蝙蝠这个种类来讲,平均寿命可达10-20年。

由于蝙蝠的能飞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最终被DNA修复能力解决了,这时候蝙蝠也就没有了负担,体温可以始终维持在40摄氏度左右,40摄氏度对于人类来说那就是发高烧了,应该紧急送医的,但是对于蝙蝠来说,这就是家常便饭了,这样对蝙蝠也是有好处的,因为那么高的体温对于病毒可以起到抑制作用。

不仅如此,蝙蝠还拥有超强的免疫应答系统,在微妙的平衡下使病毒存在但不会发病。

为什么蝙蝠身上可以携带那么多种病毒呢?

这与蝙蝠自身的特性有关,比如蝙蝠的寿命很长,又喜欢群居,一个山洞里可能会住着成千上万只不同种类的蝙蝠,种群间的交流以及蝙蝠还存在迁徙的习性,这同样也导致了病毒的交流,这使得蝙蝠成为移动的病毒库。

虽然蝙蝠是移动的病毒库,但是蝙蝠是益虫,它吃害虫的本领就连杀虫剂也比不了,而且蝙蝠也是食物链中不可缺失的一环,是生态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科学船坞


现在城里很少看到蝙蝠了,我们小时候倒是常见。那时候窗户不像现在封得严严实实,偶尔晚上有蝙蝠进到家里来,大人说它们爱吃盐,到家里来偷盐吃。有时候飞进来没来得及飞出去就会缩成一小团,胆大的孩子把它拉开好长的翅膀,长相特恐怖。一般很少会伤害它,把它扔出去它会飞走。我们本地土话叫它:盐老鼠。

那时候还不知道它有这么多病毒,它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但听说它吸动物血。我姥姥村里老人们讲曾经有头牛被蝙蝠吸血后死了,那家人舍不得丢掉死牛,就把牛肉自己吃一部分、一部分给亲朋,结果吃牛肉的人都死了。小时候我在姥姥家呆的多,从听了那个传说后就对蝙蝠特恐惧。还记得老人们讲那头牛是因为被蝙蝠咬了鼻子才死的,要是咬了别的部位不会死。现在想起来还是特恐怖。

蝙蝠在地球上存在了八千多万年之久,它是地球上唯一进化出翅膀的哺乳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它的食物链不断扩大,蔬菜、瓜果、昆虫,吸动物血甚至吃同类。食物混杂以后自身携带的毒素不断增多沉积,居科学家证实,蝙蝠身上携带博拉、马尔堡病毒,SARS、MERS冠状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等等众多病毒,堪称自然界的毒王。而它自身却在漫长进化当中产生超强的免疫力,它体内的病毒对它自身并无感染力。

然而,蝙蝠却是益虫,在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各种食虫类蝙蝠能消灭大量蚊子、夜蛾、金龟子、尼姑虫等害虫,一夜可捕食3000只以上,对人类大有裨益。

蝙蝠昼伏夜行,一般生存在野外,跟人类交集并不多。只要人类不去招惹它,它伤害到人类的几率微乎其微。偏偏就有一些不知死活的人要去吃它,以身试毒,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害人害己的!

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界的生灵,对天地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不然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甚至是自取灭亡!人类是时候反省了……


幸福大姐


其实蝙蝠也很无辜,它是世界上最古老哺乳动物之一,在美国发现的最早蝙蝠化石可以追溯到5000万年前。优胜略汰适者生存,蝙蝠面对一次次自然灾难,也练就特殊适应能力繁衍生存,如今除南北极外,几乎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

也许源于蝙蝠生活环境阴暗潮湿肮脏容易滋生病毒,而且它们还喜欢群居挤在一起生活,也使其容易吸附病毒。甚至蝙蝠身上病毒,一半以上都是足以致人丧命的烈性病毒。

比如死亡率高达90%以上的埃博拉出血热病毒。还有最近发现的冠状病毒以及SARS病毒虽死亡率不高,可其超强的传染性也足以使人望而却步。

当然蝙蝠身上还有狂犬病毒、尼帕病毒以及中东呼吸症等近130种危及人类生命的病毒,我就不再一一列举,简单说蝙蝠确实是“病毒之王”,可其却练就百毒不侵的功能,与病毒和平相处。

至于蝙蝠为何百毒不侵,其实皆源于它是唯一能飞翔的哺乳动物。

首先,蝙蝠飞行时,就比奔跑的哺乳动物消耗更多能量,由此就需要超强代谢率来维持飞行。而动物代谢率高,就要损伤动物本身组织细胞。于是蝙蝠为适应飞行要求,就在进化中逐渐形成超强修复DNA的本领,也就相应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并时刻处于待命状态。

蝙蝠这种自身免疫功能其实就是遇到病毒时,能在极短速度内释放一种叫做α干扰素的信号分子,告诉其他细胞在病毒入侵之前“做好战斗准备”。蝙蝠免疫系统在将病毒拒之门外之时,又分泌一种可以抑制炎性反应的因子,使其遇到病毒很少发生炎症反应。

其次,蝙蝠抵御病毒不止免疫系统一个高招,其飞行时高达40℃的体温也足以杀灭病毒某些活性。还有蝙蝠睡眠时间长都是抗病秘籍。

不过蝙蝠虽说时刻待命与调节得当的免疫系统,可以抑制病毒,但它们也给了病毒一个适合的寄宿环境,练就了双方共处能力。

由于蝙蝠亦是哺乳动物,与人类有相近的亲缘关系,因而人类容易感染蝙蝠身上病毒。

可如果人类感染了这些病毒,只会临时分泌干扰素启动自身免疫功能,而人类免疫系统还在冷启动中,病毒早已长驱直入使病情迅速恶化。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爆发尼帕病毒、2003年爆发SARS疫情、近几年非洲频发埃博拉出血热,以及今年的新冠疫情,追溯感染源头皆是从蝙蝠而来。

那我们要消灭蝙蝠吗?可这一切并不现实,蝙蝠不仅数量繁多不易消灭,而且它们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特殊调解作用不容忽视,还有其吃虫能力,不知可以让我们节省多少农药呢。

更何况蝙蝠并未主动将病毒传染给人类,只是默默的吃着自己喜欢的昆虫与小型节肢动物。如果不是人类侵犯破坏了蝙蝠栖息地,又怎会染上致命烈性病毒呢?

我们还是对自然多一些敬畏,给彼此多一点距离吧。


岁月静好一世晴天


蝙蝠是出了名的多种人类病原菌及病毒携带者,蝙蝠在进化过程中似乎被设计成大自然微生物的完美载体,相当于自然界病毒的一个蓄水池。蝙蝠携带至少60多种影响人类的病毒,如狂犬病毒、拉沙病毒、埃博拉病毒、SARS、亨德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以及尼帕病毒等等,这些病毒都会对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但是这些病毒对蝙蝠本身没有影响。

蝙蝠的寿命相对较长,尽管蝙蝠体型相对矮小,但它们可以活10年以上甚至达20年。蝙蝠是唯一的飞行哺乳动物类,飞行的能力使其有机会与许多不同的动物接触,这增加了它们接触到的病原体的机会。此外,蝙蝠也喜欢在栖息时互相依偎,这让病原体在彼此之间轻易传播。

尽管有许多危险的病原体在体内繁衍生息,蝙蝠却长期不会生病被病原体杀死,这主要是因为蝙蝠已经进化出了复杂的防御机制对病毒产生抵抗力,目前科学家的解释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蝙蝠的飞行能力导致了防御机制的形成。飞行需要大量的能量,也产生大量的能量浪费,为了防止多余的热量破坏DNA,蝙蝠进化出了对自身携带的许多病原体的免疫力。因为病毒完全依赖宿主来复制和生存,这需要特定的条件才能完成。然而当蝙蝠飞行时,体温可以达到40摄氏,这种高温可以杀死很多病毒,这使减少了蝙蝠体内的病毒丰度。

其次,与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其他动物相比,蝙蝠对感染的炎症反应较低。在人类和其他动物中,感染引起高度炎症,炎症可以对抗感染,炎症的增加会导致内脏器官的损伤,加速衰老和与年龄有关疾病的发生。但是2019年发表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即使在蝙蝠体内的病毒水平很高,其炎症反应蛋白NLRP蛋白仍然相当不活跃。结果导致蝙蝠的炎症和内部损伤都减少了,对病原体有更高的耐受性。

越来越多的蝙蝠新型病毒正在流行,这主要是人类对蝙蝠原始栖息地的入侵的后果。由于经常接触人类宿主,病毒突变跨越了物种屏障,从蝙蝠传播到人类身上,然而考虑根除蝙蝠是不可行的,也是愚蠢的,蝙蝠是农业生态系统重要的害虫捕食者和授粉者。


科学闰土


哺乳类动物给人的印象是不会飞。

但知道这个冷知识:蝙蝠属于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后,应该改变这个印象了。

蝙蝠有哪些毒?

第一毒,有眼睛但几无视力却能“看见”,这个其实不是毒,而是蝙蝠的生物特性。正是因为这个特性,决定了它的基因在进化中对病毒有天生的免疫能力(机理复杂不赘述)。

第二毒,由于蝙蝠栖息在阴暗潮湿角角落落,这些地方极容易滋生病毒和细菌,蝙蝠自身具有天然的免疫抗菌能力,但同时也成了多种人畜共患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够携带数十种病毒,而自身几乎不受感染。

相对于人类健康来说,这是对人类健康有危害的真正的毒。

2017年12月7日,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研究员、新发传染病中心主任称,蝙蝠是SARS病毒源。

新近发生的新冠病毒(2019-nCoV),有研究人员发现其进化邻居和外类群都在各类蝙蝠中有发现,由此推测2019-nCoV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

蝙蝠身上的毒不会直接传给人类。传给人必须要有中间宿主,这个中间宿主就是与蝙蝠经常生活在一起的某些野生动物。

这些感染了蝙蝠身上某类病毒的野生动物,在感染后还可能导致病毒发生变异。

带着病毒的野生动物与人接触,就会让人发生病毒感染。

蝙蝠有毒,但并不直接危害人类,而是通过与蝙蝠共生一起的野生动物与人类接触,再传染给人类。

蝙蝠有毒是天然的属性,这也是广大科研人员在对蝙蝠的深入研究后获得的认知。

我们老祖宗由于认识能力有限,把蝙蝠当作“福星”吉祥物。

现代人类在上世纪研究蝙蝠,虽没能发现它带毒,但发现它有利用回波探测距离功能,根据这,发明了雷达。


布衣吴新建


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蝙蝠上了黑名单,成了万恶的小动物。

其实不然,蝙蝠并不坏,也不是什么有害的小动物,恰恰相反,打从小时候开始,我就知道蝙蝠是一种归类算得上好的小动物,因为它可以吃害虫,可以吃蚊子。在我们老家,蝙蝠和燕子一样,是坚决不能吃的东西,我们老家的老话讲,吃了这些东西会“伤天理”,就是因为它们是有益的,它们不祸害东西,而且还吃老鼠吃害虫等。

蝙蝠和其它的野生动物一样,它们自身就会携带大量的病菌,并不是说蝙蝠这种动物本身就毒性大,而是有些病菌喜欢侵入它们,就像登革热喜欢依附于蚊子,鼠疫杆菌喜欢到老鼠身体一样。只要是野生动物,都是病菌喜欢藏匿的温床。非典选择了果子狸,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选择了蝙蝠,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病毒选择其它小动物,这个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说,为什么我们提倡不要食用野生动物,原因也是基于此,食用野生动物,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范畴来讲,是一种不文明的表现,从健康的角度来讲,它也潜伏着大量的风险,和人相比,野生动物更容易被病菌感染,更容易传播,因为它们不像我们,可以有医疗保障,可以有免疫检疫,防范新型病毒的能力强,野生动物永远是不会有检疫的,因此风险性就大。


元芳有看法


蝙蝠是最古老的哺乳动物之一,在大约500万年的漫长进化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

而蝙蝠所携带的一些病毒,如亨尼帕病毒、狂犬病毒等的起源可以推测到那个时候,这可能意味着,蝙蝠与这些病毒抗争和共存的历史已经非常久远,它们彼此之间有了很好的适应。

同时蝙蝠是一种群居动物,且种群数量非常巨大,这种高密度的种群之间的接触也使得病毒在蝙蝠之间能够迅速的传播,而由于数量巨大,在淘汰了对病毒比较敏感的蝙蝠之后,依然会有很多对携带的病毒具有耐受性的蝙蝠存活下来。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约140种蝙蝠病毒,尤其是2009年以后,新发现的蝙蝠病毒更多,涉及了21个科23个属,除了我们所熟知的狂犬病毒属、亨尼帕病毒属、冠状病毒属等,还有蝙蝠肝炎病毒、逆转录病毒、瘟病毒、轮状病毒、流感病毒等等。一种蝙蝠不仅能携带多种病毒,而且一种病毒可以存在于多种蝙蝠体内。

蝙蝠作为自然界巨大的病毒储存库与公共卫生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SARS以及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生,大家在遇到新型传染病时都会联想到蝙蝠。的确,我们也在蝙蝠体内找到了这些相关病毒,但蝙蝠在这些病毒的传播和储存上所扮演的角色并不十分明确,也就是说,传播链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不清楚。


那么我们能做什么呢?

其实很多蝙蝠的自然栖息地原本同人类距离较远,可以说是井水不犯河水,但由于人类活动范围无限延伸,人类不断的探索和开发自然使得蝙蝠栖息地不断缩小,甚至逐渐融入人类的活动范围内,这种交叉和融合,毫无疑问的增加了蝙蝠病毒散播的机会。

不仅仅是蝙蝠,我们应该始终对自然存有敬畏之心,保护自然环境的平衡,还蝙蝠一个自然宁静的栖息地。


谢谢,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


咚咯隆咚


蝙蝠并不毒,它只是个”会飞的病毒库“,毒的是寄宿在蝙蝠体内的病毒。其实蝙蝠体内的病毒对于人类来说也不毒,因为蝙蝠体内大部分病毒并无法直接入侵人类体内的细胞。

病毒库形成的原因

  • 病毒的来源

蝙蝠是最古老的哺乳动物之一,早在五千多万年前就已经有了蝙蝠的身影。由于时间久远,谁还不多带点毒呢?用蝙蝠的话来说:你们人类才几百万年,我碰到的毒,比你吃过的盐都多。

生物体内多少都带点毒,并且有的病毒还对宿主有益,比如说人类体内的大量”噬菌体“,每一种细菌,都会有相对应的噬菌体来对付它,人类就靠它来平衡体内的菌群。不过如果某种细菌对宿主是有益或者说是必须的,那么当这个生物感染了人类对应这个细菌的噬菌体,那么对于生物来说就可能是致命的病毒。

除了历史悠久,蝙蝠属翼手目,是哺乳动物中数量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类群。数量大不要紧,关键它们还住得密。一个山洞顶上就是黑压压,密密麻麻的一片,和人类遇到病毒就隔离戴口罩正好相反。它们这种群居方式,真的是恨不得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赶紧传播开来。

巧不巧的蝙蝠还会飞,并且有的蝙蝠还有季节性迁徙的习惯,这导致蝙蝠活动范围大大的增加,往回带毒的数量和几率就增大了。结果就是一只蝙蝠感染病毒,很快一个山洞里,几百万只,甚至几千万只就都感染上了。由于蝙蝠无药可治,也无院可医,就比谁身体素质好,一身毒全靠扛。这个时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就上演了,扛过去的蝙蝠就属于优良品种,继续繁衍,把优良的扛毒基因传承下去。经过大量病毒几千万年的精挑细选,蝙蝠成为了“带毒”小达人。

可以说时间久远,数量大,还会飞,是蝙蝠体内带毒数量多的原因。有的人可能有疑问,它们总碰毒,就没有一种病毒能让它们全部灭绝吗?也许在历史长河中,某个病毒可能导致蝙蝠大量灭亡,但是它们没有灭绝是肯定的,因为现在还有呀。蝙蝠之所以没有被病毒灭了,不仅仅是数量,还得益于它们强迫的体质。

  • 强大的身体素质

科学家研究表明乌龟活得长久是因为新陈代谢慢,鲸鱼长寿心跳一分钟是个位数。与之相比蝙蝠的优秀特质又凸显出来了,别看蝙蝠带一身毒,有的蝙蝠的寿命可以超过30年,并且心跳次数每分钟超过1000次,简直就是个怪胎。

只有超高的新陈代谢才能匹配上它的飞翔的技能,因为剧烈的飞翔需要大量并快速的能量输出。暴力输出与速度兼具,一般游戏,像王者都不能设计这样的角色,有失平衡,这简直就是外挂呀。因为需要这样的新陈代谢能力,所以细胞需要超负荷工作,导致了蝙蝠拥有超强的细胞修复能力,还包含了超强细胞中基因的修复与复制能力,这两方面一个可以抑制病毒在蝙蝠细胞中获取自我复制的原材料与能量,另一方面抑制病毒潜入到遗传物质中进行复制。结果就是导致病毒一直都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数量之内,病毒自己之能勉强维持生活,更别提要掀起多大浪。

  • 发烧体质

除了超强的修复能力,为了达到高强度的新陈代谢,细胞中的线粒体活性还要跟得上才行,因为线粒体是能力输出的关键,活性高的办法就是温度升高。所以蝙蝠还拥有了和鸟类一样的体温,恒定在40度左右。长期的“发烧”也间接增加了它们对病毒的抵抗力,减少了蝙蝠体内的病毒丰度。

  • 免疫系统

有人可能会问,人类抵抗病毒和疾病,免疫系统是关键,那蝙蝠免疫系统是不是也超级强?其实正好相反,蝙蝠的免疫系统超级弱。也可以说是蝙蝠免疫系统属于正常,反而是人类的免疫系统太过于强了。人类的免疫系统碰到不认识的病毒的时候经常会有过激反应,比如和病毒干得难解难分时,连没感染病毒的细胞都会清楚,造成免疫系统失调,这也致死的关键之一,就像这一次病毒的来临。网上有个段子:免疫系统对患者说,你和病毒只能留一个。

蝙蝠的免疫系统相对比较柔和,因为体质的关系,病毒丰度都在掌控中,免疫系统也就不用大动干戈,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病毒进入时,由于免疫系统的“不作为”,细胞只能跟病毒慢慢磨合,从而增加了蝙蝠对病毒的耐受性。

总总原因造就了蝙蝠百毒不侵的体质。

无辜的蝙蝠

  • 没有交集

就像文中开头时提到的,一般来说蝙蝠大概率不会直接传染给人。首先蝙蝠都居住在深山老林之中跟人类的并无交集。

  • 人类的“钥匙”

其次病毒能否入侵关键是看能不能打开生物体内的细胞膜,进入细胞才能完成入侵。而细胞膜表面都有一种叫做“受体”的看门大爷,病毒只有交出正确的“通行证”,才可以打开细胞膜的大门。生物与生物之间细胞膜的“受体”并不一样。入侵到人类细胞,就需要人类细胞的“通行证”。蝙蝠碰到和它有交集的果子狸时,正好体内存在变异的、可以进入果子狸体内的SARS病毒”通行证“。

  • SARS案例

果子狸因为某种原因和人类又有了交集,同样病毒需在果子狸体内继续繁殖变异,当病毒变异出可以打开人类大门的“通行证”时,跟人类一接触,人类就中招了,这就是SARS的来源。

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在蝙蝠体内的病毒是很稳定的,繁殖数量和速度都被抑制。但是当病毒入侵到其他生物身上时,其他生物并没有相同的体质,所以病毒的变异与繁殖能力大大提高,产生可以入侵人体病毒的几率也就大大增强了。这种不稳定不仅仅说的是果子狸,还有人体,当病毒在人体中大量繁殖时也会产生大量变异,这些变异会使得原本就束手无策的免疫系统,雪上加霜,对救治人员来说难度也会大大增加。

为何频繁施毒

像MERS、SARS、埃博拉等等这些病毒本不应该存在于人体内,因为病毒的终极目的是共生。长久以来,病毒已经在地球这个大生态系统中磨合的很好了,遵守着大自然规则,井水不犯河水,为近几十年病毒却频频发生呢?我只能说,由于现代人类的发展越来越好了,对领地的扩张,对自然的规则无视,吃了不该吃的东西,干了不该干的事,所以有毒的不是蝙蝠是人类自己,是自己把自己坑了。


科学美少男


因为蝙蝠被称为堪称“天然病毒库”,自身会携带各种各样的病毒,但自己不会患上这些病原体在其他动物中引发的疾病。

其实主要有这几点:

1、蝙蝠种类太多,这就导致病毒携带丰富多彩。比如蝙蝠还是狂犬病的天然寄主和传播者。

2、种群庞大,广泛的分布在世界各地,比如一个山洞的蝙蝠可能有几千只到几百万只蝙蝠,这就导致病毒在它们相互之间互相感染与交流。

3、迁徙,庞大的种群加上习惯性的迁徙,助长了病毒的散播。

4、寿命长,蝙蝠活的非常长,这就导致了相互之间病毒传播的机会更多。

5、蝙蝠与人类同属哺乳动物,这意味着人类从蝙蝠身上传播病毒,没有难度。

7、超强的免疫力,这使得蝙蝠新陈代谢非常快,细胞的损坏速度也很快,它们进化出了强大的基因修复功能,并有着抑制入侵者的特殊细胞,使自身的免疫功能非常强大。

8、更恐怖的是在蝙蝠体内的病毒适应了蝙蝠体内的高体温不被清除,所以人类感染了之后的发烧就没有什么用了,反而导致自己受伤。所以蝙蝠病毒有很大杀伤性,所以能感染人类的蝙蝠病毒都致死率高。


科技之窗


大实话:蝙蝠本身到不毒,只是携带的病菌太多了。

最近冠状病毒的事情真的可以说是搞得大家心情都很低落,而目前来说,最有可能的病毒源头就是蝙蝠了。很多人不禁要问,为什么野生动物那么多,偏偏就蝙蝠身上有这病毒呢?这其实解释的话也是挺好解释的。

其实蝙蝠早在恐龙时代就已经存在了,并且在哺乳动物中,蝙蝠是仅次于啮齿类动物的第二大哺乳动物类群,不过,由于蝙蝠的生活习性问题,所以大家平时也都看不到他们。但是,所以对蝙蝠的了解也就比较少了。

那么,为什么蝙蝠会携带这么多病毒自己却没事呢?这个其实就是蝙蝠长期进化的结果了,因为蝙蝠一般是没有人养殖的,大多也都在野外生存,在自然选择的情况下,蝙蝠体内就会对这些病毒产生抗体,这些病毒自然就对它无可奈何。比如说,我们会看到老鼠就能够在肮脏的下水道里生存,但是,人就不能,这是一样的道理。

然后就是蝙蝠的活动范围非常大,因为蝙蝠是有翅膀的,这就决定了蝙蝠可以像鸟一样飞到很远的地方,而对于一般的爬行动物来说,顶多也就是在某地区的一片林子里面活动,但是,蝙蝠则可以跨越各种界限。所以就导致了蝙蝠会在其他地方携带上病毒进入另一个地区进行传播。

而从万物相生相克的原则上来说,一个东西在原产地会有天敌,但是,在其他地方可能就没有天敌了,所以蝙蝠就很容易携带各种病毒在各种地区进行传播。不过,一般情况下,蝙蝠的生活范围都是在深山旷野的洞穴里,是远离人类生活区的。所以,只要没有人故意去将其带进人类的生活圈,也不会有什么事。

但是,就是有一些喜欢猎奇的人会去招惹这些玩意儿,因此也边有了我们最近看到的景象。所以,还是希望大家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图新奇,吃一些稀奇古怪的动物。

有理有据,实话实说,关注:大实话。让我们一起用理性的视角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