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武将阵前交锋,通名报姓用的是“普通话”还是方言?

kokoroO


肯定是方言。

汉末三分时代,两军打仗是很讲规矩的。正常情况下,程序是这样的。

两边排好队列,队伍中有大车,车上架着大鼓,指挥官招呼鼓手咚咚咚地敲起来,军乐队吹吹打打,在音乐的伴奏步向前挺进,双方逐步接近。这叫“闻鼓而进”。


有经验的将军估计距离差不多了,弓箭手从阵中跑出来,向敌方放箭,箭落在地上,双方就把握住了安全距离,不能再前进了,再往前就白挨一箭,怨不得别人。这叫“射住阵角”。

然后战将就向主帅请令,请求出阵与敌人单挑,如若胜利了,这是首功,在功绩薄上排在最前面的醒目位置,上级看到了,给予表彰,还给发奖金。为鼓励将士踊跃战斗,第一个出战并取胜者往往有额外奖励。

双方派出的战将到了阵前,不能马上动手,要搞清楚对方是谁,你不问清楚,即使打赢了,你回去怎么交待?主帅问你打败了谁,你说不清楚,功劳薄上怎么写?


所以要通名报姓。知道了对方的名字,赶紧回头告诉记录员,这是某某某,是什么地方的人,什么官衔,在功劳簿上就反映得详细一些。

举个例子,通过“温酒斩华雄”这个桥段,咱们来说说具体的战斗过程。

华雄率兵前来,到十八路诸侯寨前挑战,诸侯们正在商讨,袁术背后“骁将”俞涉请命出战。

俞涉策马来到阵前,与华雄有一段距离,双方要通名报姓,那边华雄背后有自己的旗帜,上写“华”字,华雄又刚刚获得晋升,以前是“骁骑校尉”,现在因战功被董卓拔为“都督”,这值得骄傲,所以华雄报名是“都督华某”。

华雄是西凉人,带点甘肃口音,但通过旗帜和官衔,“都督”这两个字也很容易听懂,所以俞涉明白了,和自己对战的是个大官。


而俞涉是淮南人,南方口音,但书中说他是“骁将”,进入了将的行列,背后也是有标有“俞”字旗帜的。古人自我介绍称字,不称名,只有长辈称呼晚辈可以叫名,当然,皇帝也可以叫臣子的名。其它时候要称字。

俞涉,字什么,咱们不清楚,但根据他的名,可以编一个,诗经中有“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那么俞涉的字就可以是“子淇”。

俞涉报号就是“袁术帐下骁骑校尉俞子淇”。

华雄吩咐记录员把这些信息都保存下来,然后上去与俞涉交锋,两人开打,俞涉确实不是对手,“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

诸侯盟军中第二个出场的就是名传千古的“上将潘凤”了。他是冀州刺史韩馥的部下,论军衔他是上将,明显要比俞涉高出两个档次来。

潘凤字什么咱们也不清楚,仍然给他编一个,《论语·微子》有言:“凤兮凤兮,何德之衰。”那么潘凤又排行老三,他的字就是“叔德”。


潘凤出战,报号为“冀州上将潘叔德”。河北话属于北方方言,华雄还是可以听懂的,就采集了这个有效信息。

当然,打起架来,军衔和名字都帮不上忙,潘凤的情况很不妙,也壮烈了。

这就轮到关羽出场了,他的通名报姓是个大问题。

首先,不能报军职。关羽此时只是一个“马弓手”,如果告诉华雄,正如袁术所言“必被华雄耻笑”,华雄会乐得跌下马去。

再者,还不能报籍贯,关羽是解州人,他是个逃犯,如果关羽报“汝识得解州关某否?”华雄会说:“当然识得,在城墙上的通辑令上见过。”关羽这就是自取其辱。

关羽也不能拿出以往的战绩来吓唬敌人,以前他只斩杀过一个黄巾军小首领程远志,如果关羽说“你知道黄巾军程远志吗?”,华雄就说“认识,以前在涿州城东门外卖油条的,他怎么啦?”关羽能说“我把他杀了”吗?

所以关羽的内心是很矛盾的。通名报姓时,他只好说“关某”。

关羽身份低微,背后肯定没有人扛着“关”字将旗,他是运城人,运城这里人说话发音比较口轻,关羽又害羞,声气不足,他说“关某”,华雄就听不清是怎么回事。

华雄为了让记录员能在功劳簿上记得明确一些,到底是怎么个名字,什么军衔,华雄只好往前凑了几步,“你说啥尼?再讲一遍?”

关羽又重复一遍,华雄还是没搞懂,就又策马往前凑了几步,还把头侧过来,伸长脖子把耳朵伸过去,“啥尼?啥尼?听不见?”

这下坏事了,本来关羽就窝着一肚子火,华雄又把脑袋瓜子越凑越近,还偏侧过头去,关羽恼羞成怒,干脆举起青龙偃月刀,“我教你问!”

“喀嚓”,华雄就输掉了性命。


馋嘴肥猫铲史官


我国古代的说话方式有两种,一种白话文与现在的普通话差别不是很大,特别是经过1919年五四运动后,用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另一种就是文言文,相对白话文,文言文比较生涩难懂,普通老百姓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唐朝时期,唐代起文学大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使古文读起来更通俗易懂。那么三国时期,武将在两军阵前交锋,通报姓名时用的是“普通话”还是“方言”呢?我个人认为都不是,应该是一种通俗一点的古文。

首先,普通话是我国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三国时期的人物不可能去说普通话。看过老版和新版《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老版本里面刻画的人物说话都是文绉绉的,“之乎者也”“是也”“非也”“休矣”等,主要还是以文言为主,力求还原当时的三国面貌,真是下足功夫,所以可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新版的主要以白话文为主,力求观众能看懂剧情,加上改版比较多,多受诟病。

其次,方言也不太可能。举例来说下,曹操是安徽亳州人,如果曹操讲亳州话,手下除了曹操同乡,其他人肯定听不懂啊,想象一下,曹操如果说亳州方言,是不是很搞笑。我接触过亳州人 亳州方言短时间内很难听懂明白。再说两军对峙,话不可能说那么多,只要知道对方是谁即可,随即展开厮杀,所以我估计应该是通俗的古文。举例“你乃何人,吾不杀无名之辈”“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等,这样的古文大家都能听懂明白。如果是这样“我乃燕人张飞,敢不敢与我决战”,这样的话说出来连基本的气势都没有了。

综上,古文也分为好几种,一种适合公卿士大夫上流社会交流的文言文,一种适合下层社会交流的通俗版的文言,也可叫做简易版文言。至于三国时期阵前交战所说的我觉得是通俗版的文言,而不是所谓的普通话或地方方言。


爱说历史的紫气东来


文|涛说乱世史|

我认为是“汉朝通语”为主;即“汉朝普通话”为主,或者以“战场通语(战场中间话)”为主。


1、“古汉语标准语”推测脉络

古汉语语音研究是个天坑,专家学者都意见不一;如有专家认为,“雅言(周)——通语(汉)——官话(存在朝代有争议)——普通话”,就是我国标准语的脉络;有专家却否认此观点,认为口语非常灵活,脉络应该多彩多样,更加丰富才对。


(古汉语标准音推测脉络 ▲)

专家吵成一锅粥,我们还是先看热闹吧。

2、方言的热闹——汉朝的《方言》


题主问三国,我们就实际看看三国的语音。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就是我们学习汉朝方言的著作(以下简称方言)。这本书传说是西汉末年辞赋家杨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作品,为中国第一部汉语方言词汇集,被誉为“悬之日月而不刊”(刊,“掉下来”),在世界方言史上也有重要地位。

(今人关于《方言》的校释汇证 ▲)


从常见词汇,我们看几个汉朝方言的例子(古人单字为词,所以下面单字居多了):

(1)知: 党、晓、哲;

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

(2)好: 娥、泽、媌、姣、姝、妦、妍。

娥、泽,好也。秦曰娥,宋魏之间谓之泽,秦晋之间,凡好而轻者谓之娥。自关而东河济之间谓之媌,或谓之姣。赵魏燕代之间曰姝,或曰妦。自关而西秦晋之故都曰妍。

(3)爱:怃,煏、怜、牟

怃,煏、怜、牟,爱也。韩郑曰怃,晋卫曰煏,汝颍之间曰怜,宋鲁之间曰牟,或曰怜。怜,通语也。

怎么样,有点晕吧。

譬如说“美好”这个词,汉朝通语叫“好”,这个全国人民都明白,今人也明白;但要说“娥(秦晋方言)、泽(宋魏)、媌(河济之间)、姣(河济之间)、姝(赵魏燕代)、妦(赵魏燕代)、妍(西秦晋之地)”,可能只有当地人全懂,今人就更难懂了。


简单的书面语“知道”、“美好”、“喜爱“,大统一的汉朝,口语表达竟这么多!为什么会这样?


3、人类的发音能力很强,不该被限制;


我们常用的汉字,估计有7000个左右;但古书中汉字,估计超过90000(差了一个数量级);而有人能同时掌握多地方言、多国语言,也只开发了人脑的一部分语言天赋;人类不满足语言的限制,于是发明了歌唱,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天赋;而人类歌唱的频率,也只占宇宙声音频谱的一小部分!


我这里只想明确一点,秦汉统一书面汉字,让不同语音的中国人,能有统一的文字互相理解,功劳伟大;但是,单纯的表音(英语等腓尼基字母)、表意(汉语为代表)都有缺点!


4、放到三国战场,极有可能有“战场黑话”、“战场通语”,“战场中间语”


再说回三国战争问题。上战场打仗为主,不是打屁聊天,尤其需要简明准确。譬如汉朝管遵命的叫“诺!”,一支军队中,你非得整出来7、8中差异太大的说法,下达命令都得头痛死。


到了通名报姓这一环节,涉及敌对多方;即便方言不同,也很可能用汉朝通语交流,或是通俗的古文,大家都能懂;毕竟字是死的,人是活的,极有可能发明一种混杂多种语音的“战场中间语”交流。


不信我说存在“战场中间语”?看下面这几幅图片,看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怎么向老美喊话(图片来自网友)。




汉语和英语都有中间语,中式英语(中国味的英语),何况汉藏语系内部!三国打了几十年,大家战场上通名就算说方言,也有大致的折中让对方听懂,称之为“战场中间语”,应该可以吧?


涛说精彩历史


每个朝代的普通话基本都是以国都的方言为基准的。

早在周代,《周礼》中就规定镐京话叫雅言,即普通话。孔子讲学就是用的雅言。

这之后每个朝代,官话都会随着国都的迁移而改变古代有当时的标准音,春秋时的普通话,叫做"雅言\

郭小妮观历史


应该是地方普通话,[大笑][大笑][大笑]小南蛮,报上名来,我的刀下不死无名之鬼![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老张185926980


讲广东话,丢那妈。


梁以荣


唱戏用普通话,实际喊杀。打仗没有啰哩巴嗦时候。

杀死敌人,保存自己,流失如雨,枪阵似林,那来的通名报姓。帅旗明示作战将帅,大鼓传令明罗收队,一切都简单明了杀杀杀。


ww3721王建文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得去穿越回三国那个时代去两军阵前听一听,哦,听说美女如云,别被貂蝉和小乔她们给迷惑住了,乐不思蜀……记得穿越回来!


落魄军魂2018


用粤语,毕竟粤语是古汉人语言,普通话只是野蛮游牧民族语言


用户3171182105821


运城话骂曹操肯定好玩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