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巢湖:黄麓芦溪嘴

本文节选自《湖与山——明初以来巢湖北岸的聚落与空间》

最为典型的“九龙攒珠”村落,以张家疃村为代表,它坐落于巢湖北岸的黄麓镇境内,是一座六百年历史的古老村落。村庄南北方向约730米,东西方向550米,村庄建成区总面积23公顷。解放前约有400户,1000多人口,生产方式以农业为主,同时也是较大的商品集散地。张家疃所处的地点,名“芦溪嘴”,这是一处从巢湖北岸下杨村位置向湖中延伸的砂石滩(图4-1)。这处砂石滩,因长满芦苇得名,康熙《巢县志》记芦溪嘴云:


魅力巢湖:黄麓芦溪嘴

图4-1:芦溪嘴残留的柳树和岸滩 资料来源:作者拍摄


“芦溪嘴,在焦湖北岸,近白露花塘,两河之间,有长碛入湖中十数里,东西往来船只必迂道避其浅,古时生芦苇,满碛最为盗船藏奸之薮,嘉隆间,每患盗,扩而去之,苇无遗根再育,因禁舟载芦苇过湖,恐有飞子播湖中十也。尹士达不察,因土语之讹,遂定名曰卢杞嘴,后又相袭,附会又言某处是卢杞宅,卢杞井,又某处是卢杞花园。讹以传讹,可胜继乎?”[1]


这处向湖中延伸10余里的沙石滩。在康熙《巢县志》和光绪《庐州府志》中都表现的十分明显,康熙《巢县志》中,在烔炀镇和中庙之间,画出一处绵长的沙滩深入湖中。而光绪《庐州府志》,则不仅详细记录了芦溪嘴在花塘河和“一路河”的位置,还将芦溪嘴深入湖中的状态表现出来。值得注意的是,芦溪嘴的顶端,有一座庙宇。这处庙宇情况已无法考证,但可以据此肯定古人有通过芦溪嘴向湖中行走的可能。这种情况状况从张宗室内讲的一个故事中可以窥知一二:


“据说很久以前,巢湖岸边有一户人家十分有钱,有天生了一个男孩。那个男孩一生下来特别丑,有会相面的先生看了,就说这个孩子将来是个奸臣,一定会祸乱天下。于是家人决定让奶妈把这个孩子给扔到外面。奶妈抱着男孩一路向巢湖岸滩走,打算把它扔到湖里淹死。结果一路走,巢湖的水就一路往下退,奶妈一直往前走了好多里,水就退了好多里。于是那个地方就有了一个露出水面的大埂,那个大埂就是后来的芦溪嘴。奶妈没有办法,就把男孩抱回去。后来天下就大乱了。”[2]


魅力巢湖:黄麓芦溪嘴


讲述者张宗室无法回忆男孩的名字,但从康熙《巢县志》和故事里“芦溪嘴”的得名的因果来看,估计主角正是卢杞。这条从“芦溪”演变成“卢杞”的浅滩,建国后因下游修建水闸,为涨水所淹没,从目前尚存留的残迹判断,其大致走向,应和巢湖南部槐林、高林一带的入湖浅滩方向大体一致,并呈遥相呼应之势。这条浅滩实际构成了东部巢湖水域的一处奇异地理景象。而它顶端的小庙,估计靠近巢湖东部湖水的中心位置。


魅力巢湖:黄麓芦溪嘴



[1] (清)于觉世编.巢县志[M].康熙十二年,卷二十。

[2] 2016年访谈于张家疃,访谈对象:张宗室(93岁),农村干部。


最忆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