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故事:尊嚴的危機:口袋裡的錢少,骨子裡的尊嚴更稀缺

01.

上小學的時候,班裡有一個同學家裡條件不好,他父親有病,母親在外打工,日子過得很艱辛。

家境雖然貧困,但同學家的桌子總是擦得一塵不染,地掃得乾乾淨淨。他爸爸是陝西人。有一口威嚴、洪亮的秦腔。而這位同學,儘管一身舊衣服早就洗得發白,卻永遠穿戴得整整齊齊,一絲不苟。

故事:故事:尊嚴的危機:口袋裡的錢少,骨子裡的尊嚴更稀缺

現在想起他家那簡樸的陳設,用“清貧”二字形容一點兒也不為過。但是他家窗明几淨,堂堂正正,正是貧而不賤的真實寫照。且有一股尊嚴所在,不食嗟來之食,不以媚色示人,任何人見他,得敬他三分才是。

這樣的人在我們周圍處處可見,他或者是朝氣勃勃的菜農,或者是精神抖擻的搬運工。他們面目明朗,每天都幹著平凡的工作。

02.

後來,我和這位同學成了好朋友。有一次,我和他去參加一場演講活動。快開場了,可門外還站著一大堆人。一問,才知道活動組委會為了安全,不能讓更多的人入場。我倆進到會堂,發現空間很大,可以讓更多的人進來,把椅子挪一挪,就能騰出位置讓其他人有地方站。

正當大家動手搬座椅的時候,現場的保安人員突然大喝起來:“幹什麼!統統不許動,放回去!”態度相當粗暴。不論我如何解釋,保安充耳不聞,場面開始變得有點混亂。這時,管理人員聞聲而至,我告訴他:“你的保安罵人!”於是,他對著保安隨手一指:“你!退下!”保安頭脖子一縮,無聲無息地退回了原位,就像清宮裡的太監一樣,一下子又變得卑微起來。這時,旁邊一位觀眾說:“他沒有罵人。”

沒錯,那位保安的確沒開口罵人,他只不過是有點兇,說話有點暴罷了。這裡,保安把自己放大了,不知道他們那高高在上的優越是從哪兒得來的?

03.

幾天之後,我和朋友在一家餐館吃飯,去洗手間的時候,路過一間房門半開的包間,裡頭傳來陣陣怒吼。我看見,一個喝紅了臉的人正在痛罵一個低著頭的服務員,他吼道:“我這身衣服你賠得起嗎?你老闆還得叫我一聲爺呢!你馬上從這裡滾蛋!”

故事:故事:尊嚴的危機:口袋裡的錢少,骨子裡的尊嚴更稀缺

貧富差距使得很多弱者連飯碗都很難保得住,更不用說要保住自己的尊嚴了。

那麼,我們的社會能夠維護他們嗎?不能。在車站廣場前驅趕民工的公安可曾顯示過尊重?在街道上追打小販的城管可曾表露過善意?尊嚴的分配讓窮人與弱者的尊嚴,如他們口袋裡的錢一樣少得可憐。

04.

人變得孤立了,人與人之間的友善被割斷了,傳統文化中的守望相助退化成了冷漠相對,剩下的是權力的大小,財富的多少在發揮作用。

弱者飽受欺凌,並不表示欺人的強者就因此得到尊嚴;任何一個剝奪他人尊嚴的人,都不可能是一個體面的君人。

故事:故事:尊嚴的危機:口袋裡的錢少,骨子裡的尊嚴更稀缺

難怪現在很難看見“清貧”了,這也是我同那位同學友情長存的原因。

不但清貧稀缺了,而且連“富貴”也乎近消亡。富貴富貴,既富且貴,有多少富人身上帶著貴氣呢?相反,俗氣更多罷了。

社會前進了,經濟發展了,可尊嚴,卻沒有降臨到窮人與弱者身上,更有意思的是,現在的富豪和強者也不見得很有尊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