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大开始说话算正常?

生命就是一部奇书


(耳赵问答190616)一般来说,多数孩子是在一岁左右有意识的叫爸爸妈妈以及一些日常用品,两岁左右可以使用简单短句,三岁左右应能使用较复杂的句子和陌生人交流。当然,也有少部分正常儿童的言语功能要略晚一些,所以民间才有“贵人语迟”的说法。


是不是贵人这个无法判断,但如果孩子的言语功能明显晚于同龄儿童,需要尽快进行听力功能的检查,尤其是孩子日常生活对外界声音信息的反馈迟钝,甚至是无反馈的时候,需要在一岁之前明确,如确有问题,尽早干预,还有挽回言语功能的可能。

除了听力功能以外,孩子中枢系统的功能也对言语功能有着重要影响,相比听力功能下降,中枢系统的问题更为复杂,干预的效果也很不理想。


耳科赵医生


大家好。我是一名语言康复老师,从事语言康复17年了。

小孩子一般什么时候开始说话,这个每个孩子都会有一定的差异,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首先,我先讲一下,一般孩子的语言发育情况。

一般孩子,10个月到16个月,开始叫妈和爸,开始学说话。80%的孩子基本上会符合这个规律。

其次,一些孩子会由于生理上或成长环境的影响,语言发育偏早或偏晚。

语言发育偏早,这是好事,也没有什么问题,这里我就不说明了。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语言发育比较晚的孩子,一般什么时候开始说话。

根据我多年语言康复经验,语言发育偏晚,分一般偏晚和严重偏晚。

一般偏晚,指比同龄孩子语言发育晚6个月到2年时间。这种孩子一般2-3岁开始说话。

一般偏晚的孩子,问题不是很大,大部分过上一段时间,孩子语言会自然发育,家长不用过分担心。只有一小部分,是由于生理或智力原因造成的,这个必须得进行专业语言康复训练。

严重偏晚,指孩子的语言发育时间晚于同龄孩子2年以上。这种孩子一般4-5岁才开始说话。

这种情况,往往孩子生理上或智力上都有问题,这个比较麻烦,必须进行专业语言康复训练,否则孩子可能就一辈子不会说话了。

最后,我认为,一般孩子10-16个月开始说话,晚一点的孩子,2-3岁开始说话,严重偏晚的孩子4-5岁才开始说话。

大家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关注我,给我留言,我们一起交流。


东方春光语言康复训练


我是一位二胎妈妈,我家大宝是8个月开始会说话的。刚开始的时候大宝只会说“妈妈”、“奶奶”这两个词。

差不多一岁的时候就会说“爸爸”、“爷爷”、“姥姥”···这些两个字的词语。

一岁半的时候,会说很多很多词语了,但就是不会说句子。我当时还说“宝宝什么时候才会说完整的一句话啊”。

一岁八个月的时候,突然有天大宝说“妈妈,我要吃饭饭”。我和老公都很惊讶,这是大宝会说得第一句话。

到两岁左右的时候,大宝就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晖雪琳源




我家两个孩子,老大是女儿,说话挺早的,因为在孩子刚刚生下来,我就一直对孩子进行语言培训,每天都会对着她说话,我婆婆天天都对我不置可否,说我是对牛弹琴,这也是两代人育儿的代沟,我看了她的做法和态度,更加坚定了孩子我自己来带的想法。



我的女儿因为有我在天天引导,进步地很快,不到一岁左右就能叫爸爸妈妈,我对她进行数字和数量的培训,经常教她一个两个的概念,让她分清楚一和二的区别,她对数字很敏感,数学一直学的很好。

老二是儿子,我按照对待老大的方法,也对他进行语言培训,儿子不到一岁就开始说话了,语言很早,相对来说,他走路就比不上说话了,一岁三个月的时候,才开始走路的,当时爸爸妈妈已经叫的很通顺了。



TT社会问答达人


大家好,我是美小护喵一喵。作为两个孩子的宝妈,至今记忆尤深的,是我的两个宝儿第一次开口叫妈妈!

我女儿今年六岁,过完暑假就上二年级了,女儿是八个月的时候开始发音,大概九个月的时候已经可以很清晰的发出妈妈这个伟大的音节了;儿子两岁半了,至今还在家里瞎晃荡,幼儿园都没得上,无业游民一个。我儿子说话比我女儿晚,十个月的时候可以很清晰的说出妈妈这个音节。

正常来说,大部分的宝宝从六七个月的时候开始试着发音,主要是单音节,就是啊,嗯,爸,妈,打,大,等。这时候宝妈们要注意引导,经常挑逗宝宝,比如不停的和宝宝说话,用很夸张的嘴型缓慢的对宝宝发出各种简单的音节,如啊,妈,打等。当宝宝有意识或无意识发出声音的时候,要对宝宝充分表达你的喜悦,比如,亲亲宝宝,对宝宝拍巴掌等以示鼓励。

八个月之后的宝宝已经开始有意思的去学习发音了,这个时候的宝宝最喜欢看的就是妈妈的嘴唇,因为声音是通过嘴巴发出来的,宝宝对声音很感兴趣,对声音的来源更感兴趣。他会通过模仿你的唇形,尽自己的努力去发出和你一样的声音。这个时候的宝宝,已经会简单的说出称谓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等。也有的学习能力比较强的,能够说出更多的词语甚至简单的对话。

宝宝真正意义上的正常开口说话,普遍在一岁左右,主要表现就是,会说几个简单的字和称谓,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理解大人说的话并做出回应,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我们和宝宝进行社会性沟通的开始!

大部分的孩子在一岁半的时候已经可以自主的去学习语言,并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两岁的宝宝有的说话很少,但是你会发现,他能够听懂大人说的话,也会给出相应的回应。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说话有早有晚,作为妈妈的着重点在于,孩子能否听懂大人说的话,能否给出一个相应的回应就可以了。我姐姐家的小女儿,三岁之前只会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些简单的词语。当时可把我姐姐急坏了,每天都要和女儿说话,但是没有用,孩子还是自己玩自己的,一张嘴依然就那几个词,渐渐的我姐也不管了。现在我这个侄女上三年级了,学习成绩相当不错,特别是语文,这反差大吧!

关于孩子几岁说话算正常呢?也许重点不在说话,重点在于孩子能否听懂大人的话,并做出回应,这个是最重要的,因为有的孩子不爱说话,不是不会说话。

但是如果两岁左右的孩子还无法听懂大人说的话,而且没有相应的回应。这个时候妈妈们要注意了,最好是去医院检查下,看一下听力方面是否存在障碍。如果听力正常的话,听取医生的意见看是否需要去做一下心理方面的咨询。

宝宝开口叫妈妈,妈妈听了心欢喜。抱着宝宝一顿亲,亲的宝宝哇哇叫。


美小护喵喵妈


现在很多家长都很困惑,我家孩子两岁了怎么还只会叫爸爸妈妈啊,甚至到了三岁了,还是这种情况,有些家长急的茶不思饭不下的赶脚,经常到邻居那里打听消息该怎么教孩子说话,可是还是没有得到改善。我们来看看正常孩子是怎样的一个情况呢?正常婴儿一般在7—8个月的时候就会模仿声音,一般一岁左右会叫爸爸妈妈,一岁半会说十来个字,能听懂简单的指令,2岁左右一般会问简单问题,3岁左右一般基本表达自己的思想,凡是落后四五个月甚至落后1—2年才有这些表现,都应该看作是发育迟缓的信号。

孩子语言发育迟缓的十征兆:

1过了说话的年龄仍不会说话

2 说话晚或很晚

3开始说话后,比别的正常孩子发展慢或出现停滞

4虽然会说话,语言技能较低

5语言应用、词汇和语法应用均低于同龄儿童

6只会用单词交流不会用句子表达

7交流技能低

8回答问题反应差

9语言理解困难和遵循指令困难,

10换音障碍;G和D发音混淆

吃饭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发育迟缓的孩子。有的家长平时不注意孩子的饮食,使得孩子不仅在吃饭上不如意,更是在身体上备受折磨。今天就给大家讲解一下发育迟缓的孩子在饮食方面的几大注意事项。

饮食方面的几大注意事项:

1

消化吸收特点

由于口腔闭合能力差,经常流口水,使食物消化的第一步受到严重影响,影响一些营养物质的摄入。还有就是因为患儿多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每天运动量少,肠胃蠕动少,胃液分泌少,大多数孩子经常便秘,食物的营养吸收受到较大影响。

2

营养需求特点

大多数孩子易出汗,每日丢失钠、钾、钙较多。少活动,日浴时间不足,使孩子容易缺乏维生素D,经常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维生素缺乏者比较多。

3

饮食营养补充

在饮食方面要多注意,少量多餐,每天喝1至2次淡盐水以补充水及电解质。饮食要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纤维素,含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的平衡膳食。还应补充钙与维生素D,以防骨质脱钙,疏松。

4

饮食特点应该具备四大特点:烂、细、鲜、软

在煮食物的时候必须要煮烂,不能太大太粗太硬。在吃某些水果和豆制品时,要注意细,可将几种水果一起榨汁饮用,使水果颗粒细小,易吸收,易消化。由于孩子发育迟缓,难吞咽,食物要软,吃鸡蛋最好吃蒸蛋,煮菜粥的话,最好把蔬菜切成菜末。每天吃的东西还要保持新鲜度,确保营养要素的充足。

注意孩子的平日饮食,均衡营养,荤素搭配,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饮食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孩子恢复健康的第一步。


小雨育儿教子


我的宝宝开始说出第一个词语时比较早,大概是在六个月的时候,那时候会叫我“妈妈”了,而且发音还算清晰,能够听懂具体意思。后来,也陆续学会了“爸爸”和“娃娃”一词,一直还算发音清楚。后来,就步入了学习停滞期,开始裹足不前,也不愿意学习新词语。

虽然我们说的话宝宝都能够听懂,他也能准确地反应,并点头或者摇头表明自己的态度,但对于说话却显得一点都不积极,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意思,也不学习新鲜词语和句子。总之,就是特别沉得住气,但我还是坚持和他说话,教他说话。现在一岁多了,也具备了说话意愿,喜欢“哇啦哇啦”地说一大通,但就是听不懂他具体想表达什么意思。

但就目前的状态看,应该还是想说话并乐意表达,但需要家长积极引导,起码是鼓励他主动表达。如果孩子到了两岁左右还是不会说话的话,就得带着宝宝去咨询专业医师,看看是何种原因导致他不愿意表达。



育儿阶梯


爱因斯坦三四岁才会说话,所以,早晚说话和智力没有必然关系,个体差异,普遍讲,女孩比男孩说话早。

我家是双胞胎男孩,现在两岁半,弟弟相比哥哥,每个敏感时期都早半个月左右。弟弟十个月左右第一词是 nei nei 不知是说 奶奶 还是 牛奶。 后来一着急就开始蹦出 ma ma 。一岁左右后都是单字,单词,大概一岁六个月的时候就可以接唐诗了。

总体来说,小孩开头的早晚和天性有关,我的原则是顺其自然,没必要太在意早晚,但语言环境还是很重要的,引导说话,最开始我是不停的教 a o e ,然后多对话,多绘本,讲故事等等。现在不仅能明确表达意思的同时还能蹦出新词语和新句子。


在路途遇见Terri


我家女儿现在十一个月,还不会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只会自己叽叽哇哇乱说些我们也听不懂的话。但哭的时候和女儿会蹦出妈或爸音,但是是无意识的。前两天和她去体检,医生就说她语言发育太慢,别的小孩七八个月都已经开始会叫爸爸妈妈了。可是我们这里的说法都是小孩一岁才开始学说话。医生说得还挺严重的,我就咨询了我姐姐和身边的朋友,都认为这个时候还不会说话也没什么大不了,我才觉得放心点。平时我上班她奶奶带,奶奶不是本地人不会听当地话,加之本来就不多话,平时带女儿说得话也不多,我觉得可能跟这个有点关系!

做妈妈的肯定希望早点听到宝贝叫自己妈妈。但我现在也只能多开口跟她说说话,希望能早点激发她说话潜能吧!


悠然成长


大部分孩子2岁可以说话,当然也有个别孩子会3岁才开始说话,也没什么毛病。

往往男孩子会在2岁后开始说话,个别3岁以后说话的也往往是男孩子。

我所接触的孩子中,女孩子1岁半基本就能很流利地说话了,有的会唱歌了,有的已经能背古诗了,甚至有的已经可以说英语了。这让孩子说话晚的家长很是着急,也让会说话的孩子的家长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孩子比别人聪明。

其实,男孩语言发育明显比女孩要迟缓。因为男孩子要比女孩用在发育骨骼和肌肉上的时间多,所以表面上看女孩往往表现的更出色。5岁男孩的语言水平才相当于3岁女孩的语言水平。

怎样做才能促进孩子张口说话呢?

首先,家长要给孩子说话的机会。由于家长已经能心领神会孩子的举动,往往孩子一个眼神就知道他想要什么。在孩子不会说话的时候,家长已经习惯了直接把孩子想要的东西拿过来。

但是现在,如果想让孩子开口,就要停止这样做了。家长要问孩子想要什么,并鼓励孩子说出来。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做是非题,可以问他:“你是想喝水吗?如果想喝就说喝,不想喝就说不。”如果孩子用点头摇头回答,你其实是知道他的答案的,你引导他说:“你想喝水,就说喝。”

刚开始引导的时候孩子不习惯用嘴说,张不开嘴,会迟疑,会希望你能不用他说就拿过来。家长要坚持住,哪怕孩子只发出一个类似的声音,就可以满足他。这时孩子是很有成就感的。然后再拿孩子平时爱吃的零食引导他说“吃”,当孩子通过语音的表达得到零食后,他会很乐于玩这个新游戏。慢慢地他就愿意开口说了。

其次,家长要注意自己说话要讲解些。不能想以前说话那样随意,因为孩子会跟家长学。如果家长说总是“把那个拿过来,不这个放进去。”那么别指望孩子表达清晰,因为孩子学到的就是“这个”“那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