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撫順“八景”文化 探索文化旅遊發展新模式

以“八景”的形式概括名勝古蹟,是古今士林通用的藝術手法。筆者是一名普通的園林綠化和公園管理方面的從業者,同時也是一名城市文化旅遊工作的參與者,在工作中瞭解到了撫順市渾河公園“八景”,深受啟發。出於對“八景”文化的好奇,收集了很多“八景”方面的資料,希望能夠為轉型中的撫順在文化旅遊方面提供些素材,進而為撫順發展全域旅遊拓寬渠道。

一、何謂“八景”及其由來

所謂“八景”,是我國古代約定俗成的一種風物景觀,也是人文文化的一種歷史體現,更是對一個地方典型的自然和文化景觀的統稱。一般以八項最具地方特色的景觀組成,並以四字命名。前1至2字表達景點原名,後字表達景觀及情懷。它雖然不能包括區域內風光的全貌,卻具有地區一定的代表性。

八景不是定數,只是一個概數。可以是十景,亦可以是十二景,甚至更多。

八景文化,在我國有一千多年曆史,是一個勝意盎然,韻味悠長的文化。南宋時出現了“西湖十景”,金朝時又出現了“燕京八景”,“羊城八景”等。在我國曆史上的很多地方,大到一個地域、一個城市,小到一個村鎮、一座寺廟,甚至一個家族,都多有“八景”之說。在撫順,1989年市政府規劃建設渾河公園時,也在規劃中提出了“渾河八景”。

二、撫順市的“八景”所處位置及其含義

城鎮的“八景”文化,它往往點出了當地城鎮的出眾特色,突出了這座城鎮的歷史價值和文化性格。筆者經過收集和查找相關資料,整理了撫順市境內有多處與“八景”文化有關的地點和名稱。

一處位於:新賓永陵地區。根據《興京縣誌》記載新賓永陵地區流傳著二種“八景”,而且均已永陵名列“八景”之首。

《興京境內八景》之一為:納綠春蔭、界凡夕照、牛棲邊月、蛟蟲朝雲、山寺聽鍾、渾河喚渡、洞泉飛瀑、山麓讀碑。

《興京境內八景》之二為:陵山春色、皇寺晚鐘,砥柱擎天、蘇河喚渡,筆錄摩天、山洞藏溪,浮水穿山,暖泉凍樹。

以上兩種“八景”都把永陵啟運山做為首景,吟詠它如詩似畫的美麗風光。其它景觀雖然不是直接寫永陵,也與永陵有密切關係。如:牛棲邊月的黑牛石,在永陵之北四十餘里,巨石如牛,昂然橫臥,頭西尾東,回首內顧,神情逼肖,長三丈餘,高約二丈,其色深黑,以方位而論,正對啟運山後。道光皇帝東巡曾到此,並留有題句。(皇寺晚鐘、山寺聽鍾)均寫的是永陵以東十二里的“皇寺”鳴鐘的情景。

三處位於:在高爾山風景區山上。筆者整理出相關的“八景”有:土門疊翠、松林杏雨、萬山朝塔、蹬道流丹、鎖陽槐蔭、禪堂松兌、柳塘春絮、唐屋賞嬌。

另外,在二十世紀初,渾河南岸的千金察,逐漸取代撫順城而成為繁華的市鎮中心。一些地主鄉紳和騷人墨客,便將景色秀美,風景如畫的千金山地區譽為遊覽勝地。當時即有“撫順八景”之稱,其中的“金山春綠”和“大悲梨花”,就是當時的八景之二。其他六景已無從考據。

除此之外,當時的撫順城也有八景(或謂十二景),分佈在城市的四周,這一切體現著規劃師們的匠心。只是這些八景早已不復存在。

從以上實例中我們不難發現,不管是最早的“瀟湘八景”,還是後來的“永陵八景”、“燕京八景”等,基本上都包含著三個方面的主要內容。

一是自然景觀,既包括山川河流、芳草花樹等“固態”的自然物質資源,也包括日月星辰、風雪煙雨等變化莫測的自然景象,此外還考慮到了春夏秋冬及晨夕光影的更替變幻,充分地展現了大地景觀的豐富多樣及美妙佳境。

二是人文勝蹟,包括儒、道、佛及地方信仰的建築遺蹟,以及相關思想理念和神話傳說,如永陵八景中的“皇寺晚鐘”和“山寺聽鍾”。

三是富有地方情韻的日常生活景觀。

以上三個方面,既是八景構成的主要內容,也是八景的文化精神,集中起來可以歸納為三點:一是對大自然美妙風光的熱愛;二是對地方人文勝蹟及美好生活的彰顯;三是表現出景緻、詩情、畫意、人文之間的息息相通。

三、保護、利用好“八景”文化景觀的重要意義

時光流逝,經過歲月侵蝕,城市和文化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城市的八景早已不復存在,還有一些因為區劃的變化已經不能代表如今城市的風貌,比如渾河八景在城市改造過程中已經消失,有些也只剩滿目遺蹟,讓人唏噓;還有的景觀蕩然無存,如:永陵八景。有的景觀空間日益縮小,有的人景效應強度已大大降低,勢難恢復和重現,既使恢復重現修舊如舊,但不能恢復歷史。城鎮景觀和歷史文化遺蹟一旦遭到破壞,尤其是自然景觀如地形、岩石、天然植物群落等,以及它們天然的分佈和組合,就無法恢復,城鎮的歷史文化價值大打折扣。

所以,保護利用好城鎮“八景”文化(包括歷史文化遺蹟、園林、建築、自然與人文名勝風景區),是人們享受生活美好,是城鎮的居民、遊人與大自然精神交往的理想場所,是陶冶情操,激發靈感,抒發情懷,增強心志,創造社會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源泉之一,是進行自然科學研究、教育的實驗室和博物館,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天然課堂,它曾孕育和啟迪過無數歷史名人。

曾有不少有識之士把遊歷史文化遺蹟、園林建築景觀、自然與人文名勝區、名山大川視為“行千里路,讀萬卷書”,以悟天地之正氣、人間之道德、行為之準繩,作為啟迪人生、增長才乾的一種途徑。

城鎮景觀文化對淨化人們的心靈,增強愛國情懷,弘揚民族精神潛移默化的影響,更是難以估量的。正因為如此,我國曆史上都非常重視城市景觀和名山大川風景名勝的保護、利用和開發。古建築專家陳從周先生說:“我國名勝也好、園林也好、景觀也好,為什麼能這樣勾引無數中外遊人百看不厭呢?風景絢美固然是重要原因,但還有個重要因素,即其中有中華文化、有中華歷史。

四、如何挖掘、保護、利用好撫順的“八景”文化

現在撫順乃至全國上下都在傳統文化、工業遺址保護、鄉村旅遊、紅色旅遊等開發利用上大做文章,這種現象固然很好。但是我們卻忽視了撫順“八景”文化的內容,甚至大多數市民根本就不知道撫順的“八景”。

1、近年來,國內許多城市都確立了“城市以文化論輸贏”的城市發展理念,通過政府牽頭、群眾參與評選出了城鎮新“八景”文化景觀。在保護利用好原有城鎮景觀的基礎上,建構出一批反映時代風貌的城鎮新景觀,以滿足城鎮居民和遊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時至今天,不少地方重定“新八景”,賦予新的風物內容和時代精神,這種“舊瓶新酒”的做法,應予肯定。如,澳門首次評定“八景”,是在上世紀90年代,然而2018年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後,於2019年5月對澳門“八景”進行了重新定義。

2、新時代下的“八景”文化現象,是一種獨特的城鎮文化,大力開展頌詠歌賦自己家鄉的優美景觀和地域特色,展現自己城市的建設成就,具有積極的社會現實意義。筆者認為經當地和過往的知名人士和文人騷客題詩留記後詩詞歌賦,既反映了當代城鎮建設的風貌和成就,也留下許多豐厚的城市發展變化的文史資料。城鎮的“八景”文化景觀得以留傳後世,城鎮得以名揚四海,這樣的文化“軟”投資可謂價值無量。

3、撫順市其城鎮歷史與文化源遠流長,留下了眾多珍貴的歷史文化遺蹟,為撫順的“八景”文化提供了許多素材,特別是清前文化、滿族文化、雷鋒精神、紅色文化、工業遺產文化、大夥房水庫等自然風光,構成了撫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和旅遊資源的獨特優勢。因此,希望撫順市開展了“撫順八景”徵集評選活動,集中展現撫順最具代表性、最具文化韻味的地域景觀,有利於提煉撫順的地域文化特色,進一步擴大和提升撫順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全力塑造美麗撫順城市新形象。

4、在確定的每個八景所處位置要設立標誌,包括“八景”名稱、含義、簡介等。如圖:現存渾河八景標誌:

通過撫順“八景”的創建,充分挖掘撫順的景觀潛力,形成既有歷史遺蹟,又有傳統與自然結合的多維度縱橫景觀體系。

“八景”文化景觀是現代城市的標誌,是華夏壯麗河山的縮影,是國土景觀資源的精華,是反映現代國家精神文明和科學文化水準的窗口。當前,要挖掘、整理、建構撫順城鎮“八景”景觀文化,對城鎮景觀文化內涵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去浮燥、精雕琢。在突出以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生態優先的原則下,大力營造具有撫順特色的生態環境,努力把撫順建設成高效、繁榮、文明的東北區域性中心城市和國家級旅遊城市。

恢復撫順“八景”文化 探索文化旅遊發展新模式


恢復撫順“八景”文化 探索文化旅遊發展新模式


恢復撫順“八景”文化 探索文化旅遊發展新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