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幾本戰爭題材的圖像小說

因為最近對圖像小說的迷戀,所以忍不住找了許多經典的圖像小說來讀。

戰爭,是文學作品的母題之一,在最集中的時空內,肆無忌憚釋放那些邪惡正義、是非善惡等等標籤壓抑下的巨大能量。用突破人類承受極限的惡意,去追問個體、國家、族群、人類種群等等等無數個層級之上,那些關於生存和生命最極致的問題。

戰爭似乎離我們很遠,然而歷史總反覆證明,戰爭的發生,其實只在一個瞬間,它離我們很近很近,甚至,戰爭本身就是歷史的常態,和平反而轉瞬即逝。

每一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眼審視著戰爭,而戰爭又審視著我們每一個人:如此可笑的人類啊~~

關於戰爭,小說提供了歷史記錄無法承載的細節,而圖像小說,則由於極度精煉的圖像和文字,在無數的宏大敘事之外,為這一題材延展出了新的可能。

遺產

[新加坡]露圖·莫丹

後浪出版公司

推薦指數:★★★

分享|几本战争题材的图像小说

個人感想

曾經飽受戰爭傷害的人們,如何努力在50多年後走出戰爭陰影的故事。其實個人不太喜歡這本書,因為太政治正確了,但老奶奶的形象刻畫卻異常有趣。

伊比庫斯的預言

[法]帕斯卡爾·拉巴泰

後浪出版公司

推薦指數:★★★★

分享|几本战争题材的图像小说

個人感想

腳本是著名俄羅斯文學家阿·托爾斯泰的同名短篇小說,小說本身就非常好,俄羅斯民族天然的原罪意識,讓這本書無比壓抑與深沉。作者的畫也非常完美的配合了腳本,更用一種法國人特有的略帶嘲弄反思精神,為這本小說注入了異質的厚重與冷酷。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家門前正在修路(最近3個月不知為什麼走到哪裡都在哐當哐當大搞施工,從廣州到深圳),從窗口飄進來的瀝青味道伴隨著嘈雜的噪音再加上書中扭曲的黑白線條,我承認整個過程我都想嘔吐——這大概就是作者想表達的吧?

即使在地獄裡,都會有想踩著別人以別人的血肉為餌料想爬到高位的人,那超越人類極限的旺盛生命力,真讓人情不自禁的欽佩與感動。即使這一切都是狂妄的臆想,類似精神病的分裂和偏執,然而——這就是人類啊。

阿蘭的戰爭

阿蘭的童年

[法]埃曼努埃爾·吉貝爾

後浪出版公司

推薦指數:★★★★★

分享|几本战争题材的图像小说分享|几本战争题材的图像小说
分享|几本战争题材的图像小说

個人感想

阿蘭並沒有真正上過戰場,阿蘭並沒有殺過一個人,然而阿蘭幾乎具備了人類最可貴的所有品質,當然,他資質平平、也懦弱,也自欺欺人,也逃避,也不斷走上歧路……只是阿蘭永遠保有了那份追求真理和美的純粹與熱情,所以,他總在同情、追尋,反思,向上……

戰爭成全了美國大兵阿蘭,一個戰爭中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戰爭的烏雲或許籠罩了他一生,他卻用自己的思考,努力超越了世間所有的殺戮,擁有了最高貴純澈的靈魂。

如果一定要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樣除了拷問罪惡,還非要拷問出罪惡下最純真的靈魂,那麼,戰爭的意義,或許就是讓更多像阿蘭這樣的人,涅槃重生吧?

柏林·石之城

[美] 賈森·盧茨

後浪出版公司

推薦指數:★★★★★

分享|几本战争题材的图像小说

個人感想

中文版只出了第一本,就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大師級作品了。希特勒上臺前的1928年,柏林,形形色色的人以及他們的人生——從底層為了生存苦苦掙扎卻心懷希望的小人物到高層那些看似呼風喚雨醉生夢死信心滿滿的大人物,無數交織的人生之路和看似不經意的人生選擇,騷動、狂亂、每個人自以為是的正義和理想……這些,終將匯成所有人的命運洪流:納粹即將上臺,二戰即將拉開帷幕。然而, 在時間的那個節點,幾乎沒有人,對此哪怕有一絲一毫的想象和警覺。

我們想知道,為什麼會出現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這樣的畸形怪胎,為什麼人類可以這樣極致的醜陋、墮落與赤裸裸的邪惡,更無法理解,那些身處其中的人,為何那麼理所當然的,被那樣的“未來”所鼓動而心甘情願犧牲一切——我想,所有經歷過二戰的人一定會從心底質疑人類的愚蠢,然而,看過《柏林》之後,就會深深感到,這樣愚蠢的,可能是今天我們每一個人。

它的幽靈從未消失。

戰俘營回憶錄·1680天

戰俘營回憶錄·歸來

[法] 雅克·塔蒂

後浪出版公司

推薦指數:★★★★☆

分享|几本战争题材的图像小说分享|几本战争题材的图像小说

個人感想

並非所有人都擁有像阿蘭那樣純潔的心靈,法國大兵勒內·雅塔就一生再未走出過在戰爭,直到臨死前,他依然呢喃著將德國人碾成肉團的恐懼,一直徘徊在桑布爾河和瓦茲河之間那條可怕的運河岸邊。他永遠無法忘記,在戰俘營的1680多個日夜,飢餓、糞便和汗水尿水的臭味、更能啃噬人心的,卻是懷疑、憤怒、憎恨——作為一個驕傲的法國人,他自願從軍,卻以最快的速度敗亡。“我憎恨全世界……我恨我們的長官、恨法國軍隊、恨法國!我有殺人的慾望!”這似乎成為了他活下去的最大動力……

他憤世嫉俗,並不試圖和殘酷的現實和解,嘲弄一切,看不慣所有……然而,他從未放棄,從未絕望,他似乎比任何人都更懂得愛恨,懂得善惡。

……這部作品來自於一位真正的大師。畫面和故事本身都做了極其細緻的設計:父親與兒子的對話,兒子對父親的懷疑,父親的自我辯解和有意隱瞞。黑白,逐漸變成彩色……每一幅畫面承載著無數的細節……這些都構成了文本以外的無數重空間,也讓這本小說散發著別樣的魅力。

法國往事

[法]法比安·努瑞文

[法]西爾萬·瓦雷 圖

後浪出版公司

推薦指數:★★★☆

分享|几本战争题材的图像小说分享|几本战争题材的图像小说
分享|几本战争题材的图像小说分享|几本战争题材的图像小说
分享|几本战争题材的图像小说分享|几本战争题材的图像小说

個人感想

亂世之中,人人都是齏粉,沒有人無辜。

然後了?

是選擇原諒?背叛?憎恨?破壞?絕望?窮追猛打?還是……

為了生存,人可以出賣靈魂,然而一旦出賣,無論用什麼樣的代價,也無法贖回了……

戰爭,給了人性充分展現的舞臺,所有的顏色,都一筆筆塗抹在這面巨大的油布之上,然而這個世界,真的永遠都是灰色的啊!

毫無疑問是一部偉大的小說,作者也展現了超強的漫畫分鏡能力和語言能力,只是相比同類題材,個人覺得這種呈現方式不夠完美,這個故事似乎更適合電影與文字小說。

燕子的遊戲

[黎巴嫩] 澤娜·阿比拉赫德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推薦指數:★★★

分享|几本战争题材的图像小说

個人感想

一本簡短的,像是隨筆的圖像小說,沒有悲傷,沒有憤怒,甚至沒有一點自我憐憫。炮亂下的街區一個普通的夜晚,所有的人,麻木又清醒的面對著隨時到來的生死……

這本書只是個簡短的片段,但勝在實在非常真誠。另外,就是畫面非常美,富有民族韻味的同時,也很有設計感。

攝影師

[法]埃曼努埃爾·吉貝爾(編繪)

[法]迪迪埃·勒費伍爾(攝/口述)

[法]弗雷德裡克·勒梅西埃(繪)

後浪出版公司

推薦指數:★★★★☆

分享|几本战争题材的图像小说

個人感想

《阿蘭的戰爭》的作者,和《阿蘭的戰爭》一樣,比起其他戰爭題材的作品,這本書顯得恬淡、從容,似乎說了很多,似乎什麼也沒說——作者似乎並不喜歡驚心動魄的描述那些殺戮、醜陋、生死的震撼,他始終固守著一份最微妙的單純去看待這個世界。

然而,中東越來越濃的血腥似乎本身成了對這份單純的嘲弄。我們為什麼會走到今天?我們是不是還應該相信人類?

我喜歡書中的攝影作品,我也情不自禁的喜歡《攝影師》中略有些高韜的純淨,在篤信弱肉強食、叢林法則,宇宙是個黑森林之類的人類“智慧”前,我願意轉過身去,去相信人與人之間的善意即使在最邪惡的戰爭前也不會消失,這份善意也終將維繫我們的世界走向安寧。

哪怕,我們會為這份天真付出生命的代價。

為什麼明知道會毀滅一切,人類還是不斷髮動戰爭?或許是因為,人類本身就是一個非理性的物種吧,但人類的可貴之處卻在於,明知道一切轉瞬即逝,明知道自身的荒謬無恥,卻一次次試圖在灰燼、瓦礫、狹縫與流沙之上,建築起那些美麗的“幻象”——

人性本惡,但人終究崇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