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这段对话,你觉得小赵做得对吗?如果你是小赵,你怎么办?

纳税人:我要找张科长,有些事情需要咨询他。

小赵:你去办公室找一下他吧。

纳税人:他不在办公室。

小赵:我也不知道去哪了,要不你明天再来。

请找出小赵的不足之处有哪些?如果你是小赵,你会怎么办?


看一看这段对话,你觉得小赵做得对吗?如果你是小赵,你怎么办?


这是一段纳税人与税务局工作人员之间的对话,这段对话在某些地方估计少量存在,算是比较现实的一种情况。

有事情找科长,小赵叫去办公室找,看起来也是对呀,小赵又不是张科长;科长不在,叫人家明天再来,看起来也是对的,因为纳税人找的是张科长办事,又不是找小赵办事。

其实,这段话里涉及到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首问责任制和“最多跑一次”。

首问责任制度规定:群众来访时,机关在岗被询问的工作人员即为首问责任人。要求首问责任人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或要求,无论是否是自己职责(权)范围内的事,都要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对职责(权)范围内的事,若手续完备,首问责任人要在规定的时限内予以办结;若手续不完备,应一次性告之其办事机关的全部办理要求和所需的文书材料,不要让群众多跑或白跑。对非自己职责(权)范围内的事,首问责任人也要热情接待,并根据群众来访事由,负责引导该人到相应部门,让来访群众方便、快捷地找到经办人员并及时办事。

材料中,纳税人虽然不是来找小赵的,但是小赵是首问责任人,应该做到主动热情招呼,了解纳税人具体办理什么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如果是自己不能处理的,也要做好相应的记录,为后期张科长了解情况,处理问题提供便利。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通过“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的服务模式创新,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实现“最多跑一次”的行政目标。

材料中,小赵问都不问纳税人来办理什么事情,就直接让纳税人明天再来,这明显是让纳税人跑多次,违反了“最多跑一次”的规定。

同时,我们从小赵冷淡的处理方式中知道,他缺乏对纳税人及其诉求的重视,存在高高在上的官本位思想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混日子心理,主动作为主动服务的心态还没有扭转过来。

如果我是小赵,我会怎么办呢?

首先

,热情接待,端茶倒水,让纳税人坐下,了解纳税人来单位的目的。

其次,了解到纳税人是来找张科长的,我会向纳税人表示歉意,向纳税人解释张科长暂时不在,并具体了解纳税人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最后,视具体情况设法帮纳税人办理好相关业务。

1、如果纳税人办理的业务,在我的范围之内,我会为他办理好;

2、如果纳税人办理的业务是其他科室的同事可以处理的,我会带纳税人到相关的科室,请其他科室的同事为纳税人办理好;

3、如果纳税人的业务只有张科长可处理,我会详细记录下纳税人所办理业务的相关情况,并请纳税人留下联系方式,承诺张科长回来后,会第一时间联系纳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