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徑平均工資對今年退休人有什麼影響?

牧馬陳


放心。全口徑平均工資,對今年退休新人沒有什麼影響,養老金不會降低。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從今年開始,各地開始使用全口徑平均工資來核定社保繳費上下限。很多人關心,全口徑平均工資降低後,那麼會不會影響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呢?

什麼是全口徑平均工資?

所謂全口徑平均工資,也就是全部城鎮單位單位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也就是包括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

之前核定社保繳費上下限和計發養老金是依據的“小口徑”平均工資,也就是城鎮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

小口徑平均工資也就是城鎮非私營單位的平均工資是比較高的,把水平比較低的是私營單位平均工資拉入進來後,形成全口徑平均工資,這樣一來,全口徑平均工資是低於小口徑平均工資的。

例如,北京2017年職工平均工資超過10萬元,最新公佈的2018年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94258元,不足10萬元,下降了不少錢。

全口徑平均工資會讓養老金降低嗎?

按理來說,以後計發養老金,改為依據全口徑平均工資,相對於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全口徑平均工資下調,是會影響養老金待遇的多少的。

於是,很多新退休的退休人員非常關心自己的養老金會不會受到影響?

不過,這個大可放心,國家也給出了定心丸,因為已經明確,國家將出臺養老金計發辦法的過渡性政策和措施,從而確保新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待遇保持平穩過渡。

北京市人社局也說了,北京市回將制定並實施相關養老金計發辦法,確保養老金待遇水平不降低。

確保養老金待遇不降低,這也意味著,全口徑平均工資對於2019年退休人員來說,並沒有什麼影響,養老金並不會因此降低,大家不用過度擔憂,可以把心放在肚子裡了。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留言討論。


思之想之


樓主你好,全口徑的平均工資是指什麼呢?就是說,之前我們的社保待遇都是按照非私營企業的社會平均工資來作為社保的繳費基數來繳納我們的社保,不但是繳費社保是按照這樣的一個基數來選擇的,而且我們退休人員退休金的計算也是按照非私營企業的社會平均工資來計算自己的一個退休金待遇,所以說非私營企業的社會平均工資就等同於社保的一個基數。

從今年開始,那麼社保綜合降費方案當中明確提出,今後社保的繳費基數將採用私營企業和非私營企業加權的一個全口徑平均,工資來計算社保的繳費基數,那麼這就意味著什麼呢,就意味著今後不再單獨的採用非私營企業的社會平均工資,而採用私營企業和非私營企業加權的一種平均計算方式,也就所謂的全口徑計算那麼我們的這個社保繳費基數相應的也會降低一部分,因為非私營企業和私營企業相比,它會平均一下這樣的一個繳費基數。

我們的退休養老金會不會受到影響呢?實際上以往退休金的計算都是按照非私營企業的社會平均工資來計算的,那麼今年2019年退休人員的退休金待遇明確指出,將採用遺忘的一個計算辦法,也就是說還是按照原有非私營企業的社會平均工資來計算退休金,所以說今年退休人員的退休金不會受到變化,那麼未來退休人員退休金將會採取一種過渡性的辦法,具體過渡性的辦法還沒有出臺,所以說我個人認為不會影響到退休金的一個待遇。


社保小達人


嘿嘿談談我的看法。

今年是社保重新進行調整的第一年。大體來說有兩個變化,一個是降低了全國的企業繳費的比率,另一個就是繳費基數的變化。

先說第一個企業繳費的比率。這次主要是降低全國的繳費比率。這裡有兩個重點,一個是全國的。因為現在全國各地由於經濟發展不均衡,或者由於鼓勵企業發展,有很多地方的鼓勵或者不同的政策執行。全國各地的繳費比率實際也是不一樣的,這次就是降低了全國統一的繳費比率。對於原來執行標準繳費比例的,這次會有降低。但是對於,原來繳費比例就低的地方,這次則要調高比率,所以各地對報銷繳費比例調整感受是不一樣的,大部分是降低,有的地方反而提高了。另一個就是這次調低的企業繳費比率,而不是個人的繳費比例,所以從個人角度來看,感受不明顯。

第二個就是繳費的基數。其實如果比例降低了,但是基數不降低或者提高了,最後的結果不一定降低了。什麼意思,繳費數=基數*繳費比例。所以之後又基數和繳費比例的乘積降低了,繳費數總額才可能降低。北京為例,下調了繳費基數,也是由於核算口徑產生了變化。

自2019年7月起,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繳費基數下限標準為3613元,上限標準為23565元;工傷保險繳費基數下限和上限標準為4713元、23565元。

以最受關注的職工養老保險來說,養老保險按基數上限的最高繳費金額為5655.6元,其中個人繳納1885.2元;按基數下限最低繳費金額為867.12元,其中個人繳納289.04元。

北京2019年社保繳費基數也將迎來7%的下調,月繳費基數從去年8467元下調至7854元,大約回落到了2017年7706元的水平。

社保繳費基數的下調是因為就業人員平均工資計算口徑的調整。北京人社局網站在公佈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同時,也公佈了今後北京市工資數據發佈的新變化。今後,人社局按照國家降費率工作部署,調整社保繳費基數政策,發佈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

5月30日,北京市人社局發佈的《2018年本市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情況》稱,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的通知》要求,以本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加權計算,2018年本市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94258元,用於作為核定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繳費基數的依據。

通過與最近兩年的繳費基數對比可知,從7月1日起實行的2019年的社保繳費基數94258元,低於2018年的101599元,回落到了2017年的水平(92477元)。


但是總體來說,北京的很多人還是感覺工資沒有那麼高,被平均了。


想聽我就說007


這是值得深思與探討的一個現實課題,我擬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論述與說明:

一.先講為什麼的問題?啟用全口徑平均工資,它是相對於“小口徑”平均工資,即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而言的。由於加入了城鎮私營單位平均工資這個平衡因素,故全口徑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比“小口徑”平均工資水平降低了許多。很顯然,以此為依據制定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它明顯降低了社保繳費的門檻標準,有利於擴大社保“安全網”的覆蓋面,也較多降低了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負擔。

二.再講是什麼的問題?啟用全口徑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它的現實意義與遠期作用,顯而易見,不容置疑。可以預期,採用全口徑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由於絕大多數參保人員的自然繳費基數沒有變化,不受絲毫影響,而且與全口徑平均工資相比較後的本人繳費指數,反而會相應有所提高,這個必然變化與既定趨勢,事實上可以對沖採用全口徑平均工資後,導致退休人員養老待遇有所降低的問題。這樣,就可以起到某種抑制與平衡作用。

三.最後講怎麼樣的問題?上述分析與解讀,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基本講清楚了,採用並啟動全口徑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前因後果與利弊得失,這對於人們理性、客觀看待這一新舉措,將會是一個新的視角與啟發。可以這麼說,現在大多數省、市、自治區已明確今年退休人員養老金計發,仍然繼續使用“小口徑”平均工資作為計算基礎,待國家新的過渡辦法出臺後再做調整。這樣做,進退有據,實事求是,既不影響退休人員仍繼續按較高基數,計算給付養老金,也為後續調整預留了一定空間。

感謝閱讀,請點關注!歡迎廣大讀者和網友朋友們批評指正。


劉正民


什麼“全口徑平均工資”和“小口徑平均工資”?降低“社保費率”?就是在搞亂基本養老保險,在破壞基本養老保險的收入支出平衡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中規定的是“職工平均工資”,它應當是社會統籌、個人繳費、基本養老金計發等的繳費基數和待遇基數。

根據目前基本養老金計發公式,必然影響今年、明年和去年之間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除非規則隨人隨意改變,而沒有法律約束。


偉大的長征


這個問題比較新穎,有點意思,願意來分享個人的想法。

第一,什麼是全口徑社會平均工資。

過去我們講的社會平均工資,實際上這是按照“小口徑”來統計的,主要統計對象包括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職工的平均工資,佔全國大多數職工的城鎮私營,民營單位未納入統計口徑。“全口徑”統計包括城鎮所有企業事業單位在崗職工,包括民營企業、私營企業職工全部納入統計範疇。由於“小口徑”統計單位在崗職工工資相對比較高,所以社平工資也相對比較高,“全口徑”後,不少民營單位的工資比較低,全社會平均加權後,整個社會平均工資比過去的小口徑統計將有大幅度的下降。

第二,全口徑統計社平工資,主要是降低社保繳費。

在今年三月召開的全國兩會期間,對降低社保繳費降費提出了目標,國務院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措施,將單位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從20降為16%,這對降低用人單位繳費成本,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是具有重大作用的,但是對於個人繳費部分,明顯的變化就是改變社平工資的統計辦法,由原來的“小口徑”統計社平工資,改為“全口徑”的社平工資來作為繳費基數,這樣不管是單位繳費還是個人繳費,繳費基數都將降低,達到了減費降稅的目的。

第三,實行“全口徑”社平工資作為繳費基數後,退休金會減少嗎?

短期來講,是沒有任何影響的,目前養老金計算中的社會平均工資,還是按照小口徑統計的社平工資來作為計算依據,今年的養老金計算,是按照2018年的社會平均工資來作為計算依據,所以今年退休的人員是肯定沒有影響的;但是從今年開始由“小口徑”變成了“全口徑”,明年及以後養老金的計算如果按照“小口徑”計算,還是沒有影響,如果按照“全口徑”來計算,那是肯定有影響的,至於過渡性的辦法如何制定,全國各地的政策是不統一的,還有待觀察。

綜上所述,由“小口徑”社平工資變為“全口徑”社平工資後,短期內對養老金的計算方式沒有改變,因而沒有任何影響,今後如果按照“全口徑”計算的社平工資來計算退休金,那是有一定影響的,但是會有一個過渡性的計算辦法,總體來說,應該沒有什麼影響。


幫兄愛唱歌


根據今年4月份,國務院發佈的《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實施方案》,今年社會保險徵繳方面出現了一個大的變動,就是我們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的核定,由原先的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改為全口徑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了。平均工資口徑變化有什麼影響呢?

第一,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變動。

目前,我們的社保繳費基數一般都是按照上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來確定。但是我們在統計社會平均工資的時候,又會面臨這兩種口徑。一種叫做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另一種叫做城鎮私營單位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

在過去絕大多數地區都是按照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作為標準繳費基數,按照60%~300%核定上下限的。

比如山東省2017年社會平均工資是5775元,這樣2018年繳費基數上下限就變成了3456元到17325元。

青島市一直是按照全口徑社會平均工資核定的繳費基數上下限。青島市2017年社會平均工資是5309元,那麼2018年的繳費基數上下限是3185元到15927元。比山東省要低的多。青島市2018年全口徑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是5733元,而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高達7570元,私營單位只有4336元。



北京市也是這樣,2018年的社會平均工資是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高達12147元,而使用的全口徑社會平均工資只有7855元。這樣2019年的社會平均繳費基數就達到了7855元,比2018年的社保繳費基數還要降低百分之八。即使從7月1日開始實行,預計也能為企業降低負擔40億元。

使用全口徑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下限大大下降,參保的靈活就業人員負擔也會大大減輕,有利於提升我們社保覆蓋範圍。

第二,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會受影響。

但是我們的養老金計算會受到影響。養老金包括基本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

個人賬戶養老金,跟個人賬戶的累計餘額有關。而個人賬戶的累計餘額,跟每年個人的繳費基數有關。如果我們按照較低繳費基數繳費,退休待遇肯定會有所下降,這也是大家能夠理解的。



但是,過去我們計算基礎養老金的時候,都是要按照上年度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來計算基礎養老金。按照60%基數繳費15年,退休養老金待遇可以領取12%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使用社會平均工資口徑的問題,直接影響著基礎養老金高低。

國家明確各地要出臺有關養老金計算的銜接辦法,確保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待遇不降低。一般來講最合適的方案就是,過去按照城鎮非私營單位社會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上下限的年限,繼續以城鎮非私營單位社會平均工資為標準計算養老金。而全口徑社會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上下限的年限,使用全口徑社會平均工資為標準計算養老金。

綜上所述,其實不管怎樣國家都會設置較為妥善的政策過渡實施方案,確保大家的退休待遇不降低。尤其是已經退休的人員,我們養老金增長的平均幅度仍然會保持5%的水平,和2018年增長比例一樣,這是在2018年的基礎上上漲,真正的幅度還略有提高。


暖心人社


樓主你好,全口徑平均工資對於今年退休人員有什麼影響?實際上這個全口徑,平均工資對於社保的繳費基數會產生一個影響,但是並不會影響到今年的退休人員退休金的計算方式。所以說今年2019年退休人員,還是按照以往非私營企業的社會平均工資來計算退休金的待遇。

那麼今後的退休人員,實際上也不會一下子改變自己退休金的計算方式,他會採取一個過渡性的辦法,就是在這個若干年當中,採用一個循序漸進過度的辦法來逐步達到全口徑工資,計算自己退休金的待遇,所以說大家不必要擔心這樣的一個問題,實際上對於自己的退休金的待遇,並不會造成太大的一個影響。

所謂的這個全口徑社會,平均工資影響最大的一個方面,就是作為我們的企業在職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來交納職工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為他們受到的影響相對來說是比較大的,因為這個全口徑的社會平均工資,相對於之前的非私營企業的社會平均工資要低一部分,所以在這樣的前提下,那麼我們所交納的社保費用都會是有所降低,不論是企業單位也好,還是個人也好,都會是有所降低,但是不會影響到自己的退休金待遇的。


懂社保


全口徑平均工資對今年退休人有什麼影響?

無論是企業退休職工還是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計發辦法都與社會平均工資相關聯。

今年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一方面實實在在降低了企事業單位繳納養老保險的負擔,但另一方面由於原以城鎮非私營企業平均工資調整為全口徑平均工資,會導致繳納社會保險相關的基準數據調低,必然影響到養老金。

主要影響三個方面:

一是在職時繳納社會保險的基數部分人員會降低。這裡所說的降低,是指與過往的按城鎮非私營企業平均工資為基數的數據相比,並不一定是今年的繳費金額比去年降低,這點要注意。必須會影響到部分人員的社保繳費金額減少。這樣,個人賬戶金額變少,會影響到未來養老金的金額。

二是在核算養老金待遇的計發公式中,有一項最為重要的參數,即退休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原來使用的是城鎮非私營企業平均工資數據,而以後如何變化,國家層面及各省出臺的政策對此並未明確。

三是現在退休的人員,多數還可能會有過渡性養老金。在計算過渡性養老金時,也會用到社平工資數據,是用全口徑數據還是按以前的方式,也暫未明確。

不過,今年退休的人員不用擔心,因為出臺的政策中明確了,確保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待遇不降低。


老王觀職場


這個問題對今年退休的人應該沒有影響,但是養老保險費用降低後,很可能會對將來養老金髮放產生一定影響。

問題的起因是降低養老保險費用。

今年兩會期間,國家明確為企業減負,其中重要的有兩條:一是單位繳費比例降低到16%,二是繳費基數按照全口徑平均工資計算。

所謂全口徑平均工資,是相對原來的“小口徑”平均工資而言的,“小口徑”是指城鎮非私營企業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全口徑”則是在“小口徑”的基礎上,把城鎮私營企業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也納入了。一般說來“全口徑”數額會比“小口徑”低,所以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養老保險繳納數額,減輕單位和個人負擔。

不會對今年退休的人有影響

因為養老保險繳納變少了,有人擔心會不會對退休後的養老金有影響,這是很正常的思維邏輯。但是,對於養老金髮放怎麼改變,現在並沒有權威的說法,在政策沒有明確之前,養老金的計算方法不會改變,今年退休的人仍然按照原來的計算方法,因此實施全口徑平均工資對今年退休的人是沒有影響的。

對將來退休的人有影響但不是很大

首先這次降低的養老保險費用主要是單位繳納部分,這部分屬於統籌部分,也就是所有繳納養老保險的人共同分享的部分,本來就不足,而且是循環滾動的,國家會通過將國企股份納入、增加財政投入等辦法彌補,因此不會因為降低到16%就會產生重大影響。

其次,個人賬戶繳納部分會受影響,但是也非常有限。個人繳納部分會納入個人戶專戶管理,一般是按130個月平均計算發放,如果退休是你個人賬戶有13萬,那麼這部分每月大約發放1000元。按全口徑繳納養老保險後,對這部分會有一定影響,但是本身你自己少交了,而且差距非常小,所以影響也微乎其微。

因此,除非國家有明確的文件說養老金髮放政策有變化,只有制度沒有改變,發放標準就不會變,對退休金的影響也是非常小的,不用過多擔心。

以上回答希望對您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