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一等奖作品,大家看看怎么样?

职场墨子


看到这个问题的邀请,我也进来发表一下看法,不管兰亭奖不兰亭奖,就事论事。

这三张作品的作者,都力求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书法的“拙”之美,以拙为美,始于清代朱耷、郑板桥,兴于今。可是,带有“拙”之意味的书法不见得都能有美感,“拙”也有可能成为拙劣,也就是丑。

第一张,原谅我着实看不懂好在哪里。从字形和章法布局来看,作者肯定有练过书法,但从笔画上看,基础似乎一点都不扎实,明显运笔不稳。字的笔画里带有隶书和篆书的写法,大概这就是所谓的创新吧!


第二张,咋一看,让我联想起张旭的《古诗四帖》。不过这作品看起来乱七八糟,作者在写的时候应该没有喝醉酒,更没有处于癫狂状态,却要涂成这样,明显做作。有些草字虽然让人难以识别,但字形笔画美观,而此作品看起来丑,还有浮躁感。从作品左侧的小字可推测,作者平时写字不怎么认真。

第三张,我记得“八大山人”朱耷的书法风格差不多就是这样,看来作者在书法方面的造诣还是不错的。不过刻意处理的地方太多,失去了自然书写的意味。


倚斋听风雨


兰亭奖之玩儿,辱名。余虽不才,随手写的大家看一下,形神优劣?自由人去评说。



侃人生1


兰亭奖与国展对书法的推移,起不了多大作用,因为在当下的书法艺术已起裂变性发展推移,飞速地进入书法线条艺术时空观,书法已不再是单单的传统意上的书法。

从王冬龄,梁幸明,曾翔,白砥,梁小钧等人书作来看,书法艺术已进入书法艺术时代。

梁幸明纯粹是一位书法玩家状态,自创“密草”书风。







B门201209


真不知道怎么说,如果你说第一幅所谓的“隶”书到底凭什么获奖,那评委圈子肯定会说你们根本不懂什么叫书法艺术……但是我们找遍传统书法理论的所有病灶特点,他都具备。我想这就是作者反其意而获奖的理由吧?你看:柴担、鹤膝、墨猪、鼠尾、拖塌、软弱、怪异……集尽恶札之能事,偏偏逢凶化吉拔头筹。人家就是以毒攻毒的高高手,深得皇帝新装之道中三昧。就像西毒欧阳锋,虽然臭名卓著,但也跻身四大高手之列。到底是艺术之兴,还是艺术之幸,值得深思……



翰墨因缘


我这字写得如何?




张京刚


虽然本人不是任何地方和国家级书法协会加持过的会员,但是从九岁开始至今,断断续续一直有在练习毛笔书法近三十年,仅从个人非书协专业审美的眼光看:

①第一幅字:浓墨重彩的去画字,完全脱离了书写✍的蓝本,太过僵硬,如同刚开始学习写✍字的幼童👦的字体!如果你是想返璞归真🎍,大可不必如此矫揉造作!!!看右边小楷及标题,可以看出功底还是相当可以,如此的去书写一幅参赛作品,如果不是想隐藏实力,大有拍丑书大行其道流行之风马屁🐴的特大嫌疑!

②第二幅字:不知道该大师用的毛笔🖋笔头秃了,还是书写✍的时候沾墨完笔尖没有捋顺,总之影响了你的书写✍效果,你的草书草的真的像野草疯长,但是让你意外的是你的浓墨和灰白体竟然折服了评审!

③第三幅字:客观评价,字体单个来说行云流水,经得起考验,美中不足字体的排列稍过整齐显得呆板,如果错落有致的话,整体作品审美应该不会差!

个人拙见!!!





开封府衙


献丑了



孙野壹


总体都不错。我的看法是:隶书章法差点,太满。草书转折生硬,墨色单一沒有变化。手扎很好,没啥毛病!当下国展水评也就这样。





云雪书画


这三件书法中前二件极做作之能事,后一件稍好,但时代压之,所以书写总以做作小气为美,非要东倒西歪,似大厦之将倾。这类败笔连天的恶札竟能获奖,可见书风之衰,书协之失!





王乃栋说书画


这几幅兰亭奖的获奖作品,具有代表中国当代书法作品的一些特征。至于作品的优劣高低,不能用简单的好与坏来进行区分。

我们知道,现代的书法界,整体上被人们批评的比较多。中国书协的一些书法家他们的丑书怪书,在整个书法界造成了一些比较恶劣的影响,局部上是持否定态度的。

不过我们也要动态的看这一现象。书法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各种书体几乎没有太大的空间发展。后人只能在前人的书法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变化,加工和改造,最好创造出来属于自己的具有一定风格的书体。

显然这个过程,其前提条件依然是以中国传统书法为基础的,后人的创作,无论是书写哪一种风格的作品,他们都是从以前那些书法家或者是他们的碑贴作品中吸取营养的。你提供的这几副作品中,第一副是隶书与篆书的结合,后两幅是行草书。从整体来看,他们并没有脱离了中国传统书法的特征。尤其是与近代的明清时候的书法家的书体风格有相似的地方。

不过从这几幅参赛作品来看,他们的作品显然是娇柔造作的比较多,也就是说重视了形式的美观,重视了一种装饰的变化。尤其是第一幅的第一个字儿,故意把这个字儿涂的一团黑,根本看不出来这个字,更不用说具有书法美,这样的作品,好像是随心而欲,自然而然书写出来的。但是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写一幅法作品,不可能第一个字儿就写错了。这种故意做作的书写是让人厌恶的。第2幅作品中国现代书法的一些特征。其实也是具有这方面的毛病。

纵观现代书展的一些特点,大家都心照不宣,有一个共同的发现,那就是为了展览而故意去制作一些作品。中国书法兰亭奖作为书法最高一种荣誉,每一次比赛的时候,人们都要提前进行非常充足的准备,一幅作品要经过数10次的反复修改创作,而看第一幅作品,故意把第一个字写错,显然不是为了心情或情怀而写,而是为写而写。

当然,这几个书家他们的书写水平还是有值得赞赏的地方,至少基本功是下过功夫的。

但是,中国书法剑走偏锋,以邪功来赢得功成名就,实际上是走上了不归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