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勝的梁山座次排名為何在林沖之上?

納蘭談史


在水滸傳中,林沖在梁山也算是元老級別的人物,火併王倫之後,先後擁護晁蓋、宋江兩任梁山之主,同時為梁山立下很多功勞,林沖在梁山不僅資歷老、而且武功高強。



但是在梁山大聚義之後,林沖的排名卻在關勝之下,在梁山五虎中,林沖也是居關勝之下,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林沖和關勝的武都很高強,可謂是不分伯仲、各有千秋,但要論出身背景,林沖雖然禁軍教頭,但關勝不僅是軍官出生,而且他還有一個光環,就是關勝是武聖之後。

讓關勝在前也可以相對提高梁山的地位。

其次,梁山前四位是梁山的領導層人員,宋江、盧俊義、吳用和公孫勝。而後面的第五、六位,就是馬軍統領軍隊的頭領。

林沖雖然在梁山人氣高,若單輪衝鋒陷陣林沖不輸關勝。但是馬軍頭領要帶兵的,不僅要武功高強,還要深通用兵。這一點關勝是勝過林沖的。


關勝不僅武藝超群,而且很會用兵,這樣的人做馬軍五虎之首,對梁山還是有好處的,也便於宋江的指揮。

最後,關勝最馬軍五虎之首,更便於宋江指揮。因為宋江一直在籌劃招安之事,而宋江知道林沖是非常反對招安的,而關勝是忠義武聖之後,他是希望招安的。

只招安一事,關勝就和宋江是相同的想法,如果讓林沖做梁山五虎之首,那就不便於他指揮,在招安時也會有些不便,而關勝做梁山五虎則不同,他會非常支持宋江的。


所以,關勝在梁會的排名會超過人氣很高的林沖。不過林沖雖然不想招安,跟宋江想法不同,但因為林沖在梁山的地位,林沖在梁山還是排在第六位、馬軍五虎第二位!


中孚鑑


關勝能排在林沖前面其實很簡單。只要想一下就可以知道。

現在對林沖鳴不平無非是說說關勝出場晚,排名壓過林沖。這裡有一個前提就是用原著去解釋座次。而實際想想梁山好漢那麼多人,還要排個前後,是一個無比浩大的工程,應該是將座次人物全部都排好了,再去往水滸傳裡寫故事。說白了,座次一開始就設計好了,原著是後寫的。現在原著中的一些功勞本領只是輔助,只能見證排名,而做不到影響排名。

看到大刀關勝會想到誰啊——關羽。關勝不僅用青龍刀還是關羽的後代,活脫脫一個梁山關羽。而在宋朝關羽已經封神。關羽的地位極高,那麼關勝就是梁山的門面。而林沖綽號豹子頭,又有綽號小張飛,又用丈八蛇矛。活脫脫梁山的一個張飛。而宋江在某些方面和劉備很像,很有心機,很會收買人心。又會哭。我們可以從鄆城縣宋江,朱仝,雷橫就可以看出,這就是一個劉關張的配置。而朱仝只是長得和關羽像康。而關勝不僅像而且還是後代。所以關勝在梁山的座次要高過美髯公朱仝。

而自古都知道劉關張三人結義兄弟。而關羽排在張飛前面。關勝是梁山的關羽,豹子頭林沖又是梁山張飛。那麼關羽排在張飛前面。那自然關勝排在林沖前面。

至於戰績武功那都是作者讓他們能有一個高座次準備的。因為座次早已排好,要的是戰績符合座次,至於上山早晚,功勞大小,作者才不管,該怎麼排就怎麼排。

所以就算關勝最後一個上梁山一點功勞都沒有,該排在林沖前面還排在林沖前面。因為這是作者排座次的時候就設定好的。


泠朔




想想宋江也真是可悲,《水滸傳》中的大小黑鍋最終都得由他來背,典型的一枚背鍋俠。其實,我想奉勸林粉們就不要斤斤計較了,關勝排第五,林沖排第六,只是排名低了一位,絲毫沒有掩蓋林教頭的萬丈光芒,鑽牛角尖也很累的。

坦白來講,我認為這個排名無可厚非,你非要雞蛋裡面挑骨頭誰也沒辦法。關林二人的武藝在伯仲之間,估計二人纏鬥三天三夜,也難分勝負。書中有一個小細節,這裡單獨提出來說一下,關勝領兵攻打梁山,宋江和吳用在陣前看到關勝威風凜凜,一表非俗,不禁對梁山眾將稱讚道,關勝英雄,名不虛傳。

梁山一號人物和二號人物齊聲喝彩,這在梁山來說是頭一遭,可見施耐庵刻意將關勝塑造成出類拔萃的人物,在人設上不敢說絕對高於林沖,但至少與林沖平起平坐,高於其他武將。



林沖聽到宋江和吳用的稱讚後怒不可歇,書中交代:說言未了,林沖忿怒,便道:“我等弟兄,自上梁山泊,大小五七十陣,未嘗挫了銳氣。軍師何故滅自己威風!”說罷,便挺槍出馬,直取關勝。

話說,林教頭如此莫名其妙的發火,也是頭一遭,為什麼?就是他感到了壓力,他以前的優越感在關勝面前蕩然無存,施耐庵明顯將二人對照寫,一個是小關羽,一個是小張飛,堪稱對手戲。

此後,秦明加入戰鬥與林沖合力戰關勝,書中明確交代關勝處於下風,但以二打一,梁山明顯勝之不武。我覺得這裡施耐庵給讀者耍了一個小心眼,如果安排林沖和關勝一對一,那到底誰勝?林沖勝吧,將來關勝排名高於林沖,那可成了林粉們打抱不平的鐵證了。關勝贏吧,又無疑貶低了全書最出彩的人物之一林教頭,施耐庵也於心不忍。



思來想去,讓林沖和秦明二打一,這樣關勝即使落了下風也不丟臉,同時也保證了林教頭的得勝率,一舉兩得。另外,林沖相比關勝,有一個劣勢,就是他的統兵能力不如關勝,事實上,林教頭在上山之前根本沒有領兵打仗的大規模兵團作戰經驗。

林沖是梁山得勝率和斬將率最高的武將,但他只是一個將才,而關勝是一個帥才,從他降水火二將和智擒張橫阮小七的戰例中能得到明證。林沖和關勝都曾是朝廷的人,但林沖和高俅有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走的路子也偏野偏江湖一些。

關勝卻是根正苗紅的朝廷命官,雖然官職也不是很大,但在此之前,關勝的路子都是官路,基本和江湖草莽絕緣,同時他又是三國名將關羽的後人,無論出身資歷都勝過林沖。在梁山的座次排名中不難看出,朝廷體制內的好漢是佔有先天性優勢的,因為梁山要為將來謀取招安大業增加更多的籌碼。要知道,梁山上絕大多數人是贊成招安的,尤其是這些無奈落草的朝廷降將。



論武藝、人品、能力、出身、資歷等等方面,關勝無疑是降將集團裡最強的,他是降將派的代表人物。所以,把這麼一個出類拔萃的人物列為五虎大將之首,排名位列梁山元老林沖之前,也就無可厚非了。

其實,關勝這個人物也很出彩,青出於藍,關羽的優點他都有,關羽的缺點他一樣沒沾。比如關羽的剛愎自用,關勝身上絲毫沒有,反而多了幾分謙虛謹慎。只可惜關勝戲份太少,存在感比較低,而林教頭又寫的過分出彩了,再者關勝後來居上,才讓讀者產生了林教頭被刻意打壓的錯覺。

我想說,這個排名真的如此重要嗎?無論排名高低,出彩的照樣光芒四射,平庸的照樣黯淡無光,更何況林沖只是比關勝低了一位,也沒看出有多麼嚴重的影響和差別。我是一枚不折不扣的武松迷,但我從來沒覺得武松排14位低了,只要人物刻畫的立體豐滿,排名高低又有什麼關係。

我是西嶽頑石,一個放浪形骸的歷史神侃手,一個狡猾多變的腹黑腫裁,一個半打節操的現實教主~~~


西嶽頑石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名義裡是上應天數,其實就是一個最好的註腳的託詞,實為黑三郎等人的詔安做鋪墊。

大刀關勝本是朝廷命官,雖然階位不大,但好歹也是官家的人,收剿梁山反被捉拿上山,轉而賣身投靠,足以見得關勝其人也是個見風使舵的人物。

後來受石碣英雄排座次,關勝力壓林沖,排在了總英雄榜的第五位,恰好蓋過了豹子頭林沖。

林沖是何許人也?他乃一介走投無路的末路英雄,迫不得已才殺了陸虞侯富安幾個,雪夜上的梁山,歷經了白衣秀士王倫、托塔天王晁蓋兩屆寨主,後來晁天王曾頭市中箭,才換成了呼保義宋三郎。

林沖和關勝都是梁山泊的五虎上將。在五個人中,除了林教頭苦大仇深一心要與高俅作對以外,其餘都是朝廷命官降將,都和梁山泊有過你死我活的敵對關係。

林沖不僅是三朝元老,還是響噹噹的一名武將,豹頭環眼燕頷虎鬚,生來雄闊凜然,一杆丈八蛇矛更是出神入化神鬼皆愁。單論武藝,林沖不僅不在關勝之下,甚至完全有可能戰而勝之。但就是這麼一位才不世出的能征慣戰之將,卻被硬生生壓制在了降將之下,實在是一種不公和無奈。

究其原因,我想脫不出以下幾個窠臼:

一是關勝等人雖降,但身在曹營心在漢,一心想著為官家效命駑馬封妻廕子,所以迴歸本位是遲早的事兒。

而宋三郎恰好就利用了這一點,為他的屈膝朝廷鋪腳墊步,夢想有朝一日芟旗卷甲,重回朝廷,做一個安善良民。

二是關勝得益於他的祖上陰德。漢壽亭侯可是大漢王室的封號,也足以顯示乃祖的忠義氣象。雖然曾經“屯土山約三事”,但後來還是迴歸了漢室政權。關勝不惟是其後人,還被彪炳為忠義千秋的義士,自然會壓制住不如乃祖風光的林教頭。

沒辦法,人家可是沾了祖上的光。

三是林沖明裡暗裡早已顯示出了和黑三郎背道而馳的意願,只是囿於沒有鬧破弄僵,暫且寄人籬下而已,骨子裡是堅決反對宋公明上表詔安的。宋江和吳用何等樣人,哪容得下具有反骨的人物佔據高位而沒有制約?更不能讓他等兀自做大,反不好收場,莫不如先給套上枷鎖桎梏,叫你欲反不能,欲語還休。

如此這般,就出現了後來者居上的情況,也叫鴆佔鵲巢,竊得大位。沒辦法,林教頭只能在關勝、秦明、呼延灼、董平等人的眾目睽睽之下,暫且偃旗息鼓,另作他圖。



龍吟148119260


既然說到了排位,就一定要說說宋江的位次了,可以說,宋江的位次決定了林沖關勝的排名。

宋江自打上梁山以後,晁蓋就說要把老大位子讓給他,宋江以前一直叫晁蓋哥哥的,怎敢要他的位子。不過呢,明面上的位子不敢坐,實實在在的權力宋江可是毫不客氣,很快就勾結吳用掌握了梁山實際的控制權。後來晁蓋被射死,這時候大夥早已經把宋江當成實際的老大了,晁蓋死了,宋江正好繼位。可是呢,平日裡一貫沒頭腦的晁蓋估計覺得死得憋屈,臨死前居然擺了宋江一道,告訴兄弟們說以後誰捉到射死我的,誰就是老大。宋江是個十分好面之人,晁蓋這麼一講,宋江的位子就不那麼名正言順了。不僅不名正言順,根據宋江的小心思,他甚至還多了幾層擔心,因為憑藉他自己的武力值,絕對捉不住射死晁蓋的人,萬一有哪個不長眼的兄弟真捉了,那到時候怎麼辦。

有兩個人宋江是最擔心的,一個是林沖,一個是魯智深,儘管在我們外人眼裡這兩個都絕不會做老大。林沖壓根就沒這方面心思,他是刻意迴避這個老大的位子,晁蓋上位的時候他就讓了。魯智深倒不會刻意迴避老大位子,但他對老大也不熱衷,何況他是個直腸子,管理個小山頭可以,掌控整個梁山是管不住的。不過宋江不會這麼想,憑藉宋江的城府,林沖是梁山元老,魯智深曾經統領著二龍山一眾人馬,他是特別擔心這兩個弟弟要篡位,於是在被兄弟們推上老大位子以後,他又裝模作樣的來了三讓。



這一讓是要讓位給盧俊義,這盧俊義絕對是個人物,河北玉麒麟,身高貌又美,棍棒世無雙。還沒等人家上山,宋江就巴巴的說要人家來,以後老大的位子也讓給他。說實話,玉麒麟無論是外形武功還是影響力,都有著做老大的潛質,但是他有一點十分薄弱,那就是在梁山沒有絲毫的勢力,跟宋江根本不是一個層面的。所以宋江就算讓了盧俊義,他也一點不擔心,只有盧俊義不是傻子,打死他也不敢真的做老大,有了他反而可以牽制林魯二人。

二讓就是關勝了,關勝也很厲害,名門之後,武藝高強,在朝廷也算是有頭有臉。宋江一讓盧俊義被他拒絕了,緊接著看到關勝又要同樣的謙讓一番。在這個過程中,林沖已經有點看不過眼了,他要去打關勝,宋江一看這不行啊,你林沖要把關勝打了我還怎麼推讓啊,所以宋江竭力制止,也因此錯過了一場林沖關勝之間一對一對打的機會。

要說盧俊義,關勝確實有幾分大本事,相讓客氣一下到說的過去,可是後面還有一次相讓就比較匪夷所思了,那就是相讓董平。董平武藝不錯,而且精通各種雜項,是個風流才子,但是董平人品很差,宋江對他偏偏也有相讓的舉動。


宋江到了這會兒怎麼逢人就讓呢,原來如果聯繫全文一看,宋江相讓盧俊義以後,那射箭的史文恭就被盧俊義捉住了。這下盧俊義身份不一樣了,他變得就是晁蓋遺言裡指定的梁山老大啊。不過盧俊義也是聰明人,死活不當。宋江為了把戲做足,再想了一個法子,他說跟盧俊義打賭,他自己攻打東平府,盧俊義打東昌府,誰先攻打下來誰就是老大。這次打賭可是當著鐵面孔目和眾多兄弟面,是要當真的了,宋江內心是忐忑不安的。所以在面對東平府董平的時候,宋江都激動的語無倫次了。這次不同於之前,是要動真格的,宋江儘管有很大把握,但是風險係數比較大,但是隻要趁早拿下董平,宋江就穩穩當當。



就這樣,一直到最後忠義堂排坐次,宋江的位子才算是名正言順,不僅有實權而且有名分,是上天的旨意,這一系列事情操作完,宋江終於可以徹底放心了。而宋江三次相讓老大,實際上每一次都是讓自己的位子變得更穩固。當然了,宋江也不能虧待這三人,盧俊義直接做了老二,關勝擠掉林沖成為五虎上將之首,董平資歷最淺,人品也一般,可即便如此,也撈了一個五虎上將,整體排名也十分靠前。

就是因為宋江的存在,林沖是宋江提防打壓的,關勝是宋江用來壓制林沖的,顯然排名是老大制定的,關勝排在林沖前面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一覽眾河小


《水滸傳》中,大刀關勝很晚才出場,卻力壓功勳卓著的林沖,成為代表梁山武將最高峰的五虎之首。為何關勝可以後來居上呢?除了血統優勢讓他擁有與生俱來的光環外,還是他的文韜武略更勝一籌?又或者是領導者宋江刻意的政治考量呢?

關勝軍事素養高過林沖

關勝與林沖的武力孰高孰低呢?這個問題怕是辯上三天三夜也辯不清楚。但關勝的武力至少不遜於林沖,是大多數人可以接受的事實。

在《水滸傳》第63回中,關勝力戰林沖、秦明這兩員五虎上將的圍攻,在場面上不落下風。雖然文中關勝自我感覺不敵二人,但是在大多數觀戰者看來,關勝優於林沖應該問題不大。在水滸後半部分中,關勝出戰不在少數,對手也大都可圈可點,除了一次因為馬的原因之外,幾乎毫髮無損。

而林沖卻有多次中箭、中石子的負傷經歷。可見關勝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是強於林沖的,而另外在統軍上,關勝有過統帥上萬精銳朝廷正規軍的經歷。又在智擒張橫、阮小七一幕體現出高超的軍事智慧,因此在領軍獨當一面和兵團級的大規模作戰上,關勝與林沖相比有壓倒性的優勢。

可以設想,關勝列五虎之首,林沖在關勝帳下聽令是順理成章。若二人排名顛倒,要關勝在林沖帳下聽令,卻容易導致將帥不和,不利作戰。

一朝天子一朝臣

功勞曾經是林沖最大的資本,首先火併王倫,後擁戴晁蓋坐上寨主之位,都是林沖的功勞。但隨著梁山領導易主,林沖在晁天王時代的所有功勞,慢慢成為後期梁山領導層,乃至整個梁山都非常回避的一個敏感話題。

在新一代領導者宋江看來,林沖殺王倫,這就是弒主的行為,再加上宋江繼位沒遵從晁蓋遺囑,更不能算作是晁蓋的合法繼承人。因此作為晁蓋最倚重、最感激的林沖,顯然宋江是防之又防,忌之又忌的人物,正所謂敵人的朋友自然就變成了敵人。

作為決定眾好漢排名的關鍵人物,宋江對關、林二人的政治考量,便理所當然成為排名先後的決定性因素了。

《水滸傳》對林沖的刻畫非常生動,武藝高強,愛憎分明,迎合了眾多讀者的感情。但是在領導者宋江看來,林沖是晁蓋遺留的舊臣,且有犯上作亂弒主的前科,武藝越高就越需要制衡。因此在梁山後期,林沖的絕大部分功勞都是被人為抹殺,甚至在他未死之時,宋江早早就把他列到了陣亡的名單裡。

但關勝則不同,宋江首次看到關勝就對他傾慕不已。《水滸傳》第63回寫到:宋江看見關勝天表亭亭,與吳用指指點點喝彩,回頭又高聲對眾將道“將軍英雄,名不虛傳”只一句,林沖大怒,叫到“我等兄弟,自上梁山,大小五七十陣,未嘗挫銳氣,今日何故滅自己威風?”

可見關、林二人在宋江心目中的地位,畢竟關勝是宋江自己收降的,算嫡系。並且在招安的戰略上,比林沖更加具有價值。果然,上山之後,關勝對宋江是心悅誠服,幹勁十足,成為宋江的得力干將。這蹊蹺的安排,可謂是一石二鳥,一舉兩得,即壓制了林沖,又籠絡了關勝,體現了宋江縝密的政治陰謀。


王銘葦


關勝在梁山中為啥比人氣超高的林沖排名要高?



這其實好理解,打個比方,就像三國時,劉備進位漢中王,給漢獻帝上表,表文中的排名,第一位是馬超,超過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這些跟隨劉備多年的老部下,就更不用說了。因為馬超雖然資歷淺,入夥晚,但因老爸關係,代表一方諸侯,是當時職位最高的。



林沖在梁山,主要一是武藝高強;二是火拼王倫,扶持晁蓋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為梁山基業打下基礎。但是,當年的老領導死了,接班的宋江心裡另有打算,武藝高只是一方面,武藝高的不少,比如五虎將、八驃騎都不是平庸之輩。宋江需要政治覺悟高、能和新領導保持一致,而林沖和武松、李逵、魯智深等反招安,且屬於急先鋒、比較堅決,難以勸說回頭。



特別值得一提的,林沖與李逵等人不同,有一定文化知識,有頭腦,不是那種魯莽無知、單純蠻幹之類,這與宋江準備接觸、甚至進一步聯通的高俅,林沖不共戴天,誓死不屈反差太大,實在是大麻煩,不論啥手段都不好處置。將來總不能歸順了朝廷,又和人家當朝太尉槓起來吧,那多為難多彆扭?



再說關勝,本身就是朝廷降將,身份比林沖小小教頭高出幾倍,還有一個絕無僅有的名頭---武聖關羽的嫡系子孫,這一點不說林沖,就是同為降將的呼延灼、秦明,董平等人也沒法比。對於以舞槍弄棒、打打殺殺混江湖的梁山好漢,其威懾力號召力不可估量,更重要的是:關勝不反對、甚至積極擁護招安。



從一百零八將的天罡地煞排位看,宋江想到了林沖的資歷、功勞以及威望,排名沒敢太苛刻。關勝是天勇星,林沖是天雄星,僅排關勝之後一位,總排名關勝第五,林沖第六,還是排在呼延灼、秦明、董平、花榮等人之前。對於林沖來說,已經心如死灰,泯滅了宏大志向追求目標,名利地位早不是很看重,根本不想爭,也無需去爭。(20:35)


流譽後


看了看其他網友的回答,總結了一下基本都是林粉,而林粉大多數是沒看過原著的,只是將電視劇和頭條裡的碎片信息稍加整理,僅此而已。

梁山好漢排座次和馬軍五虎八驃的排序是不一樣的,排座次有遠近親疏,搞平衡,促和諧,而五虎八驃基本就是按武藝和統兵指揮能力來排名的。我們來看,秦明,呼延灼,董平這三人本就是朝廷降將,而且官職都不小,都有統兵指揮的能力,尤其是武藝也不分伯仲。這裡面只有林沖不會帶兵,而是和武師,但關鍵是他確是梁山的元老,武藝方面也不輸這幾人,為梁山的發展壯大立下了汗馬功勞。

我們再來看關勝,原著中介紹為武聖關羽後人,(這個沒必要去論證小說而已)被蔡京拜為領兵指揮使攻打梁山。一個祖上,一個官職在當時就很有影響力了,這令林沖很難望其背項,但這不是重點。

各位帥哥美女,關勝圍魏救趙之計迫使宋江從大名府撤兵回援梁山,關勝的第一仗就是單挑林沖,秦明二虎,這在整部書中也是絕無僅有的一次,重點是林秦居然沒有速勝,而且還是轉燈般廝殺了一陣子。從這一點就已經奠定了關勝武藝要高過四虎。(不服氣的觀眾可以對照杜壆和秦明的死法,這裡不再贅述)

再看關勝上山後首次戰鬥,那就是大戰大名府急先鋒索超,令人驚訝的是不到十合索超即被關勝打的斧怯。索超什麼人?那可是梁山的宿敵,曾和楊志比武五十合平手,而楊志可是與林沖四十合難分高下的狠人。縱使秦明和索超二十合也難見分曉,由此可見關勝武力除了盧俊義的確難逢對手。可能這裡有人會說索超有箭傷云云,請仔細閱讀原著,從索超中箭到關勝上山再打大名府這段時間有多長,而且書中言明箭傷已愈,不明白的可以查查“起病”的正確打開方式。

招安後徵四寇的過程中,關勝的表現更加搶眼,大戰玉田縣彰顯了突出的統兵能力,斬殺大遼第一猛人兀延光,單人匹馬義降壺關守將,徵方臘出任先鋒刀劈正將錢振鵬,斬殺元帥刑政,烏龍嶺逼死石寶,陣斬鄭魔君等等。在這裡我們發現關勝每次都是以首將出戰,對陣敵對方首將從無敗績,反觀林沖幾乎都是對陣副將,而且斬殺率頗高,並不是某些林粉所說什麼隱忍之心,不忍殺戮等等,這只是沒有贏過高手的藉口罷了,況且他還有中箭和被飛石打臉的悲慘經歷。

縱觀全書,林沖無論在武藝還是統兵指揮能力方面都不如關勝,所以關勝五虎之首當之無愧,毫無懸念。個人淺見,歡迎討論。







特別開朗不靠譜88


梁山一百單八將的排名本來就是有貓膩的,這都是宋江和公孫勝吳用等人一手策劃的,宋江作為梁山第三任寨主,為了創立自己的威信,坐穩老大的位置,為以後招安做準備,實施了梁山好漢大排位的策略。


就關勝排在林沖之上的問題,一直是大家爭論的話題。今天在以這個話題談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關勝在水滸傳中出場順序的比較晚,大概也就是在歸順梁山半年左右的時候,宋江就開始了梁山好漢排座次,所以說關勝上梁山是比較晚的。關勝算是一個降將,原本在蔡京手下為官,是一個小小的蒲東巡檢,也就相當於現在的營級幹部。官位雖然是正職,可是名氣卻沒有林沖的八十萬禁軍教頭大,儘管林沖只是個教官而已。


後來關勝奉命攻打水泊梁山,結果被梁山擒獲,宋江不僅沒有殺他,而且把關勝視為上賓,以禮相待。宋江的用人之道那是相當的了得,他心中明白關勝是個可塑之才,如果能為自己所用,那將是梁山的福氣。於是宋江採取攻心戰術,最後不僅成功的勸降了大刀關勝,連和他一起受降的宣贊和郝思文也一起歸順了梁山。

所以說關勝的排名高於林沖,除了跟他的出身名門有關係外,很大程度上是沾了宋江的光,宋江對關勝特別賞識,為了能讓降將關勝死心塌地的跟著自己,為梁山效力,宋江不惜得罪資深元老林沖,而給足了關勝的面子,所以這個排名林沖自然要被擠下來。本來林沖輪資歷,論武功,論貢獻,林沖都應當在關勝之上,可是偏偏送老大把關勝排前面了。


有人說關勝仗著自己是關羽的後代,排名靠前的,這純屬天方夜譚,假如關勝啥也不是,就單憑一個關二爺的光環照著,怎麼可能位居天罡星前五名,那樣的話宋江也不幹啊,就因為關勝武功可以,是個實力戰將,有利用價值,所以宋江才刻意的這麼安排。關勝除了排名靠前之外,還是梁山上五虎將之首。可見宋江在關勝身上沒少下功夫。

因此我認為關勝排名高低,完全取決於宋江本人。這也就苦了林沖,本來就是梁山元老,又是梁山兩次改制的功臣,卻被一個外人,一個降將,一個後來者居上的關勝搶佔了位置,可伶林沖本是可以上位之人,(甚至有好幾次幾乎完全可以做上梁山老大的位置),卻因為他膽小怕事的性格埋沒了自己的前程。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宋江的梁山好漢大排名是假,真正的目的是宋江為了籠絡人心,精心設計的一場陰謀罷了。


任馳贏天下


其實水滸人物或多或少都有三國人物的影子,就拿關勝和林沖來講,二人的形象完全是按照關羽和張飛來刻畫的,可別覺得林沖是個白麵小生,人家在原著裡可是“豹頭環眼”的存在。而在性格方面,施公又把張飛的性格轉接到了秦明身上,所以按照關二張三的“潛規則”,讓關勝的排名壓在林沖和秦明之上,這沒什麼問題。

林沖武力不差,也是元老,但關勝的武藝可是比林沖更高。關勝曾在林沖和秦明的夾攻下全身而退,我們也能發現關勝在南征北戰時面對的敵手基本都是敵營中的一流悍將。林沖斬將不少,但你能告訴我他擊敗過哪個一流高手嗎,所以在人物定位以及於梁山的重要性上,關勝好林沖太多。

關勝除了武藝高強外,其大局觀與作戰指揮能力也是一絕。如果說梁山上要派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去帥兵征戰,這個人不是盧俊義,不是武松,更不會是孫立,這有智勇雙全的關勝能搭檔這個位置。而林沖的特長更多是在衝鋒陷陣上,在作戰經驗方面不能和關勝相比。

最後我們說一下二人上山前的官職,關勝征討梁山時的官職是蒲東巡檢,放到現在就是華北某軍區的高級大將,而林沖則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是訓練槍棒禁軍的教官。如果把一個教官放在梁山F4之下,那麼於招安來講也不太好看。

所以就是這麼幾點,註定了關勝會力壓林沖成為F4外的第一人!


誰能告訴我林沖擊敗過哪個一流武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