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懟“公司離開誰都照轉,誰工作幹不好就走人”,你會立馬辭職嗎

一次會議上,同事小張被老闆訓斥:

公司離開誰都照轉,誰工作幹不好就走人。

小張很憤然,漲紅的臉,似乎立刻就要拍案,離席而去。

作為小張的同事,我們亦然很憤怒,但是老闆真的說錯了嗎?


自我邊界的認知,告訴我們老闆說的是對的。


剛出生的嬰兒是無法分辨自我與外部的世界的。覺得我,即是世界。

一歲的嬰兒開始意識到,自己與外界的區別。

到青春期的時候,我們的自我界限已基本健全,我們開始意識到我們是獨立的個體,世界沒了我們,真的照樣轉。

那麼老闆說“公司離開了誰照轉”說錯了嗎?真的沒有,他只是在陳述一個客觀事實而已,只是這個客觀事實的主體,被縮小成一個公司而已。


被懟“公司離開誰都照轉,誰工作幹不好就走人”,你會立馬辭職嗎


其實自我邊界,是針對人際關係來說的。

對自我邊界不清晰,可能出現兩種情況:

1、侵入了他人邊界。

自我的人,他們會帶有攻擊性,侵入別人的邊界,掠奪資源,把自己的意識強加於對方。

就像老闆口中的,幹不好,走人一樣。

公司不養閒人,話糙理不糙,但總有那麼些淡薄人情。對於小張會有種被冒犯的感覺,實屬正常。因為他也正好戳中了要害,幹不好!走人!

如果你乾的好,他可能也不敢如此放肆,畢竟勞資關係,都是有利可圖,你尚有利用價值,我也不好把話挑得太明,當然一時情急的例外。

2、被別人侵入邊界。

另一部分人,相對柔軟,所以又容易被他人侵入邊界,佔了便宜,心裡憋屈。


但事物中究竟有兩面性,一面你覺得他說得有理,一面你覺得自己憋屈(而暫時的你,又還沒有說走即走的資本),那你何不化悲憤為動力?

被懟“公司離開誰都照轉,誰工作幹不好就走人”,你會立馬辭職嗎

為自己“設界”,明確責權利,劃清與他人的界限。

​有清晰的自我界限,才有安全感。

聯想柳傳志先生講說做決策是聽多數人的意見,和少數人商量,最後老闆自己拍板。

而我們都清晰,柳傳志先生口中的“少數人”,是我們提到的那些有核心競爭力,連老闆都不敢隨意冒犯的人。

那麼,我們如何以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為界限,明確責權利呢?


1、脫離舒適區,直面衝突。

我們大多數人的思維模式,是看到問題,繞道走。

就像最近看的一段自述是這樣的:

“我心裡清楚,我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
我已經二十八歲了,卻還在等著別人來幫我從生命的困境中解脫出來。”


但事實我們都清晰,能夠把自己從舒適區解救出來的只有我們自己。

而即使我們這次僥倖繞過了問題,但是你會發現,往後這個問題就像是升級版的“病毒”,再次來戰。

與其如此,不如出動出擊,盤點自己工作中的問題,與老闆、與同事的衝突。一條一行,記錄下來。


被懟“公司離開誰都照轉,誰工作幹不好就走人”,你會立馬辭職嗎


2、挖掘衝突背後的矛盾,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

說實話,我們大多數人制定計劃,都受傳統應試教育思維的限制,喜歡定得特別高。

好像有個故事,說是一位名人,定了個較高的目標,別人問他何故,他回,這樣,即使我只完成了目標的一半,也遠超別人。

這個故事的流傳挺廣,曾經我也視為真理。


但時間漫漫,我慢慢意識到,這個結果其實有個前提,是,你能堅持到最後,完成目標的一半。

而事實上,因為目標的難度,遠遠超出我們能夠承受的範圍,所以我們可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沒不久,這個計劃就暫停了。

這樣的結果,遠不如,當初我們只是制定了一個輕而易舉能夠完成的目標,日積月累,小目標終究匯聚成功大目標。


3、沉不住氣的人,不足以與之謀也。

時間是最偉大的魔術師,它總會在意料不到的時間,給人意料不到的驚喜。

但是如果你在老闆說“公司離開誰都照轉,誰的工作幹不好誰走人”之後,沉不住氣,立馬就離職了。你便失去了與你為謀的第一個機遇。

而當你的計劃制定完成,而你的憤怒消散,你的三分鐘熱度逐漸褪去,你又慢慢變成一個喪了氣的“老油條”的時候,你便將你撐起了腰板的另一個機遇給失去了。


被懟“公司離開誰都照轉,誰工作幹不好就走人”,你會立馬辭職嗎


人生即苦,只有接受,才能坦然。

心中鴻志,唯有雙手,才能實現。

加油~


我是夏伊,一個有溫度的職場人。

如果喜歡我的觀點,可以選擇【關注】我。

感恩,感謝!願我們相互溫暖,成就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