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像,現代人的自我建構——淺析網紅李子柒

薩義德曾以伊斯蘭研究為中心分析過歐洲的東方學,他把這種學問視為一種根據東方在歐洲西方經驗中的位置而處理、協調東方的方式,在這種方式中,東方成為了歐洲物質文明和文化的內在組成部分,是歐洲自我得以建立的它者。

——360百科《東方主義》

李子柒火了。

在李子柒的視頻中,我們目睹了農耕勞作與農耕文化的諸多元素。春播、夏耕、秋收、冬藏。一聲聲雞鳴犬吠,一道道水流潺潺,一團團灶火滋燃,一回回挑水砍柴,在光影與聲線的交相律動中,觀眾心底的皺紋被熨平了。

於是,從泥土的質地裡,可以嗅到寧靜悠遠的意境;從農耕勞作的形象中,可以回味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從唯美的視頻畫面裡,可以讓焦慮的神經系統分泌多巴胺。


鏡像,現代人的自我建構——淺析網紅李子柒

不容否認的是,李子柒爆紅於網絡,並非靠奇葩言論和出格舉止瞠目出名,也非急功近利作秀炒作的產物。兩年來,她與她的團隊潛沉在鄉村,在還不知名的情況下,精雕細琢完成了一段段唯美視頻的拍攝和創作。從視頻中,李子柒嫻熟的動作和粗糲的手繭,表明她和團隊確實是用心在土地上勞作,用情在希望中播種。

不容否認的是,李子柒並非展現鄉村生活的全部。她只是截取了一個個細微的片段,由創作團隊加以藝術的處理和唯美的呈現,所以,視頻中充分運用色彩原理,呈現低飽和度、低對比度的色調以及濾鏡等拍攝技法。這些無法囊括鄉村生活的大部分,無法承載鄉土文化的大部分,更無法表達當代三農面臨的工業化、信息化和城市化的衝擊及其代價。它只呈現一種原初純粹的意象,一種能引起生物學本能反應而不是理性化批判的意象。正是由於視頻中的純粹、質樸和並不縹緲的意境,城市人疲憊的心態得以略作舒緩,這也是李子柒視頻爆紅的重要原因。


鏡像,現代人的自我建構——淺析網紅李子柒

田園牧歌的生活,作為一種嚮往而不是作為一種現實選擇成為時代主流,幾乎是伴隨著資本主義和商品經濟體系的全球擴張一路水漲船高。尤其是信息化革命以來,資本的無孔不入,科技對人的異化,商品拜物教的席捲,人被裹挾進各種現代性和技術化的場景、分工體系和價值鏈中。高壓力、快節奏成為現代人的常態。人被自身創造出來的事物所奴役,這種異化亟待尋找代償物。於是田園牧歌的生活成為人人嚮往卻又難得的狀態,滿足了幾乎所有人的想象。

與其說是李子柒創造了鄉村烏托邦,不如說是無數現代人孕育出了李子柒。現代人通過視頻,運用想象構建了一個異域的“他者”,這個“他者”反過來參與現代人自身的現代性構建,成為內嵌在現代人自我維護的一個組成部分。

美籍巴勒斯坦裔學者薩義德在其1978年的專著《東方學》中,對基於西方視角和價值體系構建東方世界的理論體系,進行了深刻的批判。通過構建一個可供批判(或欣賞)的異域的“他者”,西方文明完成自我構建。所以,東方不是遙遠而陌生的領地,而是內嵌在西方話語內部的一個組成成分。

李子柒的視頻,正是在餵食現代城市人的飢渴,也猶如鏡像一般,反襯出現代城市的心虛。細心的觀眾可以發現,視頻中幾乎都是急促變化的短鏡頭場景。這種快速切換、包含大量陌生變化的視覺語言,正暗合了現代人浮躁不安的心理。從這種變化的信息量中,我似乎聽到了現代人匆忙的腳步聲。這個時代的審美,已經不同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可以慢慢欣賞第五代導演陳凱歌、張藝謀等人在《黃土地》、《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中擅長的長鏡頭和靜止畫面。

李子柒的視頻猶如一枚硬幣的兩面:正面是在表白鄉村農耕生活,背面卻是在向城市現代生活投懷送抱。薩義德指出了通過想象來建構異域生活和異域人,以達到自我建構的一種認知和理論體系,同樣,李子柒視頻的全部鄉村,既是真實的又是虛假的,既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這種鄉村的底層邏輯是現代性和城市化的。

它的爆紅始於城市,燃點是現代人對生活的不滿和壓力所產生的燃點指數。經城市生產力的代表——信息化技術應用——而流傳擴散,最終歸結為鉅額財富的城市兌現和現代城市觀眾的滿足。


鏡像,現代人的自我建構——淺析網紅李子柒

喜愛李子柒的觀眾得到了滿足,而李子柒和她的團隊也收穫了鉅額財富。這是一場知己之間的把酒言歡,一方誠意滿滿的“訴說”,讓另一方老淚縱橫,心理滿足。

李子柒成為網紅和富人後,她還會老老實實地製作視頻麼?她還繼續發佈鄉村烏托邦,觀眾會產生審美疲勞以致最終拋棄她麼?在互聯網人肉搜索之下,捧紅的同時必定會有各種圍剿和罵傻,小女子李子柒經得起聚光燈下的細細挖掘麼?

無論怎樣,希望李子柒和她的團隊可以繼續創作更多樣化的內容,可以不被公眾預期的邏輯所綁架,比如,如果我們得知她離開鄉村開始享受奢華的城市生活時,可以報以理解和寬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