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战败危机的德国,为什么很快又成为二战的发起国?

大马哈鱼12


大家好,我是诗涵果果。

首先小果想说的是,大部分一战后的德国人并不承认自己是战败国,其次德国之所以会再次发起战争,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英美法的身上!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与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殖民地利益的分配上产生了严重分歧,并且在欧洲这个遍地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土地上本身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比如俄国和奥匈帝国之间的领土问题,法国和德国在普法战争之间的遗留问题,英国和德国在权力争夺上的问题等等,这些都促进了欧洲各国之间相互结为盟友,一起对抗共同的敌人,比如德国和奥匈帝国的结盟,法国和俄国的结盟,这一军事同盟的出现成了欧洲两大阵营相互冲突的导火索,随着意大利,英国,美国,奥斯曼帝国的加入,终于爆发了终极大战!

作为战败国的德国为何在一战失败后,迅速推动了二战的发生呢?

一,德国人为何不承认自己在一战的失败

德国属于一战时期同盟国阵营,在英法美等协约国的共同打击下,以德国和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被迫投降。但是德国人为何不承认自己是战败呢?这个原因大概就是德国在战争后期,统治者威廉二世迫于协约国的巨大压力,抛弃了德国独自跑路了,意大利作为同盟国的一员在战争开始之初转投了协约国的怀抱,奥匈帝国则在后期退出了战争,君主的逃跑和盟友的背叛,使得德国独自面对20多个协约国的进攻,功亏一篑的德国人在心里肯定是不服气的,认为这是协约国对德国的无耻的瓜分。

二,一战失败后的德国

一战结束后,协约国主要成员国汇聚凡赛尔签订了凡赛尔条约,同时就战后对同盟国的索赔,也就是分配利益达成了统一,德国现在成了案板上的鱼肉,在背负了巨额的战争赔款外,德意志帝国原来的疆土被肢解,波兰被英法扶持重新复国,获取德国土地的同时,控制了但泽地区,隔断了东普鲁士,大大削弱了德国的实力。战后的德国可谓哀鸿遍野,工业基础被摧毁殆尽,大量的失业人员无处安顿,连吃饭都成了问题的德国人心中充满了对英法的仇恨,在凡赛尔中体现的条约内容,被德国人看成了耻辱。

三,希特勒上台后的德国

整个德国弥漫着一种愤怒和悲哀的情绪,聪明的希特勒正是看到了德国目前的处境,所以大肆拉拢政府官员,在民间鼓吹自己有办法解决德国人的困境,直到希特勒登上了总理的宝座,在前期试行的一系列经济措施,极大的刺激了德国的工业,希特勒积极打开外交局面,前往欧洲各地进行游说,对德国的恢复元气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大肆修建铁路和工厂,就业岗位的增加也让德国人看到了希望,此时的希特勒得到了德国民众的信赖,为以后发动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二战发起的帮凶是英美法

苏联在爆发了十月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政策逐渐被共产主义所替代,在遍地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欧洲,共产主义成了所有人的公敌,以英法等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发起了共同抵制和孤立俄国的政策,但是随着俄国共产主义政权的稳定,逐渐有向外爆发的趋势,英法等国正是看到了潜在的威胁,所以在扶持波兰复国后,决定重新恢复德国的军事实力,并且加大对德国的贷款和工业建设,用德国遏制俄国的发展是英法等国共同的愿望。这也是德国可以快速组建军队和拥有众多工厂的原因,这些在二战初期,有效的帮助了希特勒可以快速占领和摧毁敌方的国家。

总结:德国正是在英法等国的扶持下得以快速成长,但是他们昭然若揭的阴谋也被希特勒看在眼里,在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的侵略中,英法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选择性的遗忘了凡赛尔条约中的条件。英法的纵容被希特勒当做了默许,祸水东引的英法永远也不会想到,正是他们自己亲手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诗涵果果解史


1918年11月11日,德意志帝国在投降书上签字,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最终胜利而结束。时隔21年的后的1945年9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再次发动战争。

一战后德国受到《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军队人口被严格控制在10万人,并严禁有重型火力装备。禁止装备空军。不得拥有海军,船舰方面只能有6艘排水量1万吨吨位的战列舰,不准拥有潜水艇。在领土和经济方面,德国损失了13.5%的领土,12.5%的人口,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所有的海外殖民地也被瓜分。德国成为了一个被“阉割”的国家。

为何短短20年,德国迅速成为世界强国,并有能力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战结束后,德国面临着2698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相当于9.6万吨黄金。为偿还战争赔款,德国大量发行国债,马克贬值严重,导致通货膨胀。伴随着大规模的裁军,和轻重工业的萎缩,德国的失业人口飙升,整个国家萎靡不振。

希特勒上台之后,用政府力量强势干预经济,重新整合企业,兴办工厂,解决了大量人口就业的问题,大幅度兴办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业生产,抑制住了德国农业人口外流的趋势,德国从1933年希特勒上台前高达20%的失业率,到了1938年,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了0.95%。1938年,德国的钢产量达2330万吨,居欧洲第一位。

希特勒为恢复国家经济,花样百出。剥夺犹太人资产,淘汰中小企业,扩大垄断组织,企业国有化。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重整军备。1932年,德国的军费支出为6.7亿马克,约占当年国家总支出的十分之一。1933年-1939年秋的六年备战期间,德国全部备战支出在400亿马克以上,约占同一时期国家预算总支出的五分之二。巨额的军事订货使德国垄断资本集团获得了高额利润。

而德国的经济迅速崛起,也离不开英美两国的纵容。当时的法国想做欧洲大陆的唯一霸主,而英国作为欧洲“搅屎棍”自然对德国不会太过打压。而美国一直想谋求世界霸主的地位,更是给德国提供巨额贷款。一战时,英法等国向美国申请了贷款,战后英法向德国索要赔款,以偿还美国的贷款。而美国战后又向德国提供巨额贷款,帮助德国赔款。德国向英法等战胜国赔款后,英法又拿这笔钱偿还了美国的贷款。美国没花什么钱,却让德国经济快速增长。

后来全球范围的爆发经济危机,谁都不好过,全球各个国家都忙这恢复经济,没工夫管他。而德国偏重军事发展,二战前期德国的赤字危机已经非常严重,政府面临破产,只能发动战争,和其他国家争夺资源来缓解经济危机。


班副


一切战争都是为了利益。

一战结束,德国意识到战斗力的重要性,不断发展科技、军工,招揽众多科学家为他所用,著名纳粹组织就是代表。什么飞机,大炮,坦克,机枪等等,都是当时顶尖武器,德国面积不大,资源匮乏,造这么多武器装备没有资源啊,就得想方设法到别处捞点,又不能无故发起战争,就在周边收拢小弟,小弟受欺负了就有理由出手了,后来不断自我膨胀,想把势力扩展到苏联,想占领欧洲大部分土地,最终由于希特勒在军事上的指挥失误,断送了德国强大的后勤力量,前线接连溃败,成为战败国。


双环数控


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是其再发动战争的根源。一是德囯人对于一战失败的复仇心理,二是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的猖獗,三是德国日曼民族盲目自大的优越心态,四是德国人具有的一种民族征服心理,五是自感自身具有强大的尖端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水平。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好战必亡的哲学理论。


南疆军旗


一战德国是战败了,但德国工业体系仍然是完整的,教育和科技仍然是完整的,战败只是伤了德国的皮,但没有伤到德国的骨。德国只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就养好了一战的创伤,重回欧洲第一强国的地位,它再也不能容忍一战失败,给德国带来不合理的架构。


无所谓213478592


一:复仇

二:经济高速发展实力大增。

三:希特勒


八桂美


大乱大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