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蛎,餐桌上美味,更守护洛阳古桥千年

一、千年古桥洛阳桥

洛阳桥,建于北宋皇祐年间,在中国桥梁界有“北赵州,南洛阳”的说法,泉州在申办“海上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洛阳桥也作为申遗的历史史迹之一列入其中。洛阳桥的造桥三法至今为人所称颂,即“筏形基础、浮运架桥、种蛎固基”。

海蛎,餐桌上美味,更守护洛阳古桥千年

泉州洛阳桥


二、何为种蛎固基

蛎,即为大家当今所熟悉的牡蛎、生蚝,闽南语称蚵仔,可见当时人们就食用海蛎并懂得如何“种植”。种蛎固基是在桥的基石上养殖牡蛎,使之胶结牢固,以此抵御海水的冲蚀,这是世界上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中的先例。

海蛎属于固着型贝类,由于斧足已经退化,一旦扎根了就只能固定在一个地方,当它附着在桥基石的缝隙中时,将壳微微张开,通过过滤海水中的微生物为生。在生长过程中,它的钙质外壳的形状会根据附着的环境发生改变,幼体也能附着在其它成体外壳上,层层叠叠生长的牡蛎就把桥基石中的缝隙填满了,相当于建筑中凝固后的水泥砂浆,把所有的石块都连接在一下,桥基相当于成为一整块的大石头。洛阳桥如今仍横亘海上,历经千年潮水冲刷而不倒,这与种蛎固基密不可分。如果没有它,也许就不会出现诗人余光中所写的“多少人走过洛阳桥,多少船驶出泉州湾”的诗句了。


海蛎,餐桌上美味,更守护洛阳古桥千年

海蛎


三、护桥使者也能建房子

蛎壳可以烧制成灰,名为“蛎灰”。《天工开物》介绍说,“燔(烧)蛎灰者,执椎与凿,濡足(涉水)取来,叠煤架火燔成”,蛎灰可以“粘砌成墙、桥梁”,也可以“调和桐油造舟”·····。离洛阳桥一公里远的浔埔渔村,至今仍有用蚵仔壳加海泥建的“蚵壳厝”,既蚝壳房子。

这种牡蛎是珍珠牡蛎,据专家考证,这种蚵仔产于非洲东海岸。当时,泉州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大部分载满丝绸、瓷器的商船从泉州港起航,运往全球。返航的时候,如果舱内不载货就会形成空船,重心不稳则不利于航行,于是船员们就将散落在海边的蚵仔壳装在船上压舱,载回来后就堆放在泉州港海边。“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国对外贸易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而作为“海丝文化”的重要遗产,“蚵壳”见证了泉州“海丝文化”的繁荣。


海蛎,餐桌上美味,更守护洛阳古桥千年

蛎壳房子


四、海蛎的种植

为何是说种海蛎,而不是养殖海蛎,从当地人至今仍可见的养殖方法可以得知,泉州惠安地区自古盛产石头,当地人以前建的都是用长条形的石头建房子,而当这些条石插在沿海的滩涂上,海蛎的幼苗附着在石头上生长,就像在滩涂上列阵的士兵一样,这是属于海蛎养殖方法中的“立石养殖”。这片养殖海蛎的滩涂也叫做“蚝石田”,只不过种下去的是石头,收获的却是海蛎。


海蛎,餐桌上美味,更守护洛阳古桥千年

海蛎种植


五、洛阳桥海蛎特色

每年四五月,滩涂上列阵的蚝石就该贴蚝花了,蚝石上密布芝麻大小的白点,那是新生的小蚝。洛阳江一年到头总有蚝可撬,大的叫大蚝,小的叫黄蚝,其实都是一个品种。受潮水的影响,桥下因海水淹没过蚝石的时间多,能长成大蚝,往出海口方向的蚝石田里,都是薄壳肚小、蚝肉微黄的黄蚝。这就是袁枚在《随园食单》海鲜篇中所载的蛎黄,其所写到“蛎黄生石子上,壳与石子胶粘不分。剥肉作羹,与蚶、蛤相似。一名鬼眼,乐清、奉化两县土产,别地所无”。

袁大才子寥寥几句话就将蛎黄的特性、做法、产地描述清楚,然而我国从南到北皆有海蛎分布,却说了只有乐清、奉化两县才产蛎黄,我认为蛎黄就和洛阳桥的黄蚵一样,属于当地特有的品种!本地黄蚵生长于出海口,咸淡水交汇,所产的黄蚵也区别于其它地方所产的海蛎,显得黄且瘦,不是那种所谓的肥美,却更能显现出另一种鲜甜滋味。


海蛎,餐桌上美味,更守护洛阳古桥千年

蛎黄


六、海蛎美食

蚵仔是闽南地区餐桌上常见的食材,比较出名的有海蛎煎、海蛎豆腐羹、浮粿(炸海蛎饼),另外还有晒成的干制品,既蚝干(蚵干),用来煮闽南咸干饭、咸粥或者作为配料添加到粽子里,其中又以厦门的沃头蚝干粥最为出名。

(一) 海蛎煎

闽南人口味偏清淡,但却好一口甜鲜,当日从蚝田里运上岸的海蛎现挖,泉州的古早味,海蛎煎一定要用这种黄蚵为最佳原料。


海蛎,餐桌上美味,更守护洛阳古桥千年

海蛎煎


二) 浮粿(海蛎饼)

浮粿以泉州泉港最为出名,又是地瓜粉和海蛎的另一种组合方式,炸得好得浮粿外皮较薄,一口下去是如薯片般爽脆得声响,后咬到软而弹牙的内里,到最后中间的瘦肉和海蛎会有一点汁水爆出,又是另一种鲜甜滋味。


海蛎,餐桌上美味,更守护洛阳古桥千年

浮粿

作为建桥者的宋代美食家宋襄公,不知道是否也是因为爱吃、懂吃才想出了种蛎固基这个方法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