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风靡曾风靡上海滩的三款壶形,一百年来经久不衰!上海滩的三款壶形,一百年来经久不衰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有一个时代,它这么远又这么近。近的是感觉,说起来就像昨天,远的是时间,早已流淌近百年。


下面这三款壶形,都曾经在民国的上海滩名噪一时,权贵豪掷重金,只为求一壶。


图文|砂海墨韵


曾风靡曾风靡上海滩的三款壶形,一百年来经久不衰!上海滩的三款壶形,一百年来经久不衰


1


寿珍掇球


程寿珍的养父是邵友廷,邵所作壶式形制尚朴,技艺腴丽,尤其善于制作汉扁、鹅蛋壶和掇球壶。承其所学,程寿珍的代表作便是大名鼎鼎的掇球。


曾风靡曾风靡上海滩的三款壶形,一百年来经久不衰!上海滩的三款壶形,一百年来经久不衰

寿珍掇球


一代宗师顾景舟曾经评价寿珍掇球:“观其传器,少壮时基础扎实,器皿造型掌握颇准,高出友廷一筹。”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壶做的好,受到大老板大官人的青睐,进去那豪门大宅子有幸见识到外面的大千世界和珍贵藏品,对眼界的开阔和壶艺的制作有极大的裨益。


程寿珍凭借的高超扎实的技艺被铁画轩的老板戴国宝相中,进入大上海的十里洋场。

曾风靡曾风靡上海滩的三款壶形,一百年来经久不衰!上海滩的三款壶形,一百年来经久不衰

寿珍掇球


1915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程寿珍的仿古壶和掇球壶获得了优奖。一次次的荣誉让程寿珍在业内声名鹊起,慕名而来的定单应接不暇,要得到一把寿珍掇球亦是难于登天。

曾风靡曾风靡上海滩的三款壶形,一百年来经久不衰!上海滩的三款壶形,一百年来经久不衰

寿珍掇球


掇球壶,其构造是尤大中小三个圆球垒叠,器型圆润稳重,是紫砂光器中的经典之作。这便是程寿珍在时代篇章之中狠狠地刻下的一笔


而对程寿珍来说,每制作一把掇球,每改进一次造型,就好像在那时代之碑下刻了一笔,一笔又一笔,直到那刻痕深入骨髓,不可磨灭。

2


大生竹鼓


民国时,权贵中流行着一句话:“千金易得,大生壶难求”,大生壶指的就是范大生的壶。


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有一个令人称赞的细节,蒋经国托曾可达,送礼给中央银行北平分行经理方步亭,而礼物正是一套范大生的“竹鼓”茶具。

曾风靡曾风靡上海滩的三款壶形,一百年来经久不衰!上海滩的三款壶形,一百年来经久不衰

曾风靡曾风靡上海滩的三款壶形,一百年来经久不衰!上海滩的三款壶形,一百年来经久不衰


编剧特意设计用台词加特写的方式,展现该壶的价值连城。即使是位高权重的方步亭,看见这套茶具时,也动了心。


曾风靡曾风靡上海滩的三款壶形,一百年来经久不衰!上海滩的三款壶形,一百年来经久不衰

曾风靡曾风靡上海滩的三款壶形,一百年来经久不衰!上海滩的三款壶形,一百年来经久不衰


以竹入壶是清初以来的传统,以物抒情,颂竹之品格,赞竹之境界。范大生所制竹鼓壶,以宜兴特产翠竹入壶,整器线条流畅,富有节奏感。

曾风靡曾风靡上海滩的三款壶形,一百年来经久不衰!上海滩的三款壶形,一百年来经久不衰

大生竹鼓


仿竹节壶身,壶身微扁而不塌,盖面隆起,竹枝盖钮仿佛自然生长胥出。在民国时,范大生的竹鼓壶也是十分风靡,却一壶难求。

3


鱼化龙


“十里洋场”富丽繁华,甲于天下。茶榭、烟寮、戏园、酒楼、书场林立,构筑了发达的休闲娱乐体系。


自两宋以来享誉天下的江南天堂,在晚清已由苏杭移位于上海租界。


曾风靡曾风靡上海滩的三款壶形,一百年来经久不衰!上海滩的三款壶形,一百年来经久不衰


在这里有身份的人用的紫砂壶,都不是大路货的粗货商品壶,而是细货精品,而其中又尤以鱼化龙为最。


曾风靡曾风靡上海滩的三款壶形,一百年来经久不衰!上海滩的三款壶形,一百年来经久不衰

鱼化龙


鱼化龙壶以其寓意鱼跃龙门而深受欢迎,为经典的紫砂茗壶造型。壶身通体作海水波浪云,壶身两侧各塑一鱼一龙浅浮雕,神韵灵动,栩栩如生。


壶盖也有一活动龙首耸出云端,龙舌伸缩吐注,妙趣横生。配以龙尾执把,浑然一体。


曾风靡曾风靡上海滩的三款壶形,一百年来经久不衰!上海滩的三款壶形,一百年来经久不衰

在当时上海,人们争相求购鱼化龙,这是身份和格调的体现,这样的细货才体现主人的品味和身份,一时在上流社会供不应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