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为什么没有产生一线城市呢?你怎么看?

飞雪恶人心


江苏其实已经产生了一线城市,只不过现在不属于江苏了,那就是上海!

今天即使上海已经不属于江苏管辖,但是江苏仍然可以享受上海的中心城市职能,上海也是服务于华东这个区域以及辐射东半球。

说起一线城市,要先明确什么是一线城市!不要以为广州那边一些街头小报定义的广州深圳都是一线城市,东莞佛山还是两座新一线城市!如果那样只是一个笑话而已!

真正的一线城市,必须是具有全国性的影响力、集散力已经决策力的城市。通俗地说,没有上级的城市才是一线城市,只要有一级上级的城市都不可能是一线城市,只能是二线以下的城市。所以,中国当之无愧理所当然的一线城市只有北京!不过如果说回交通物流、金融、经济贸易等职能,上海深圳武汉等也是一定职能的一线城市,在经济上同样具有全局性的影响力。

所以,话说回来,当前中国真正的一线城市,只有北京上海武汉深圳四座,我就是京沪武深四大一线城市。

至于广州所谓的一线城市,只能存在于幻想中。一座以摆地摊为支柱产业、总部经济薄弱,高端高技术产业几乎为0的城市,实际上和一线城市完全不沾边。广州在城市体系中的位置,顶多和南通常州差不多。


武大东湖


江苏省为什么没有产生一线城市呢?你怎么看?

确实,目前的四大一线城市,只有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也就是说,作为全国第二大经济省的江苏,并没有一线城市,而位列第一的广东省,则有两大一线城市。

那么,为什么江苏省没有产生一线城市呢?原因可能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江苏没有龙头城市。虽然苏州位列全国第七、南京第十一、无锡第十三,但是,从带动性事讲,似乎没有一个城市能够成为江苏经济的引领城市,没有能够像深圳、广州那样,带动全省经济发展,而是实力都很强,又没有强到可以当龙头的程度。特别是南京,明显缺乏首位度。自然,也就难以产生一线城市。

其二,江苏的经济实力相对平均。虽然苏州、南京、无锡的经济[实力在江苏比较强,领先程度比较大。但是,从江苏其他地区的发展来看,差距也不像广东那样大,最好的城市与最差的城市有天壤之别。所以,在经济总量不如广东的情况下,也就很难产生一线城市。

第三,江苏的人均经济量,在全国是比较高的。无锡位列全国第二,苏州第三,南京第五。但是,又不难看出,这些城市的人口又相对较少,那么,总量也就没有深圳、广州那么明显,地位也就会受到影响。所以,难出一线城市。

第四,江苏的经济结构存在一定问题。无论是苏州还是南京,以及无锡,在创新能力、企业规模、引领作用等方面,都没有一些影响很大、带动力很强的企业,且产业结构存在偏重、偏化、偏小型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城市带动力就受到影响,就无法诞生一线城市。

第五,成也上海、败也上海。靠近上海,可以让苏州、无锡,包括南通,都在上海的影响下,发展得很好。但是,却又受到上海的某些牵制,导致人才、资源等容易优先向上海集中,从而影响了江苏一线城市的产生。


谭浩俊


我觉得没有一线城市更有助于江苏各地百花齐放的发展模式,现在这样就很好。况且江苏是全国唯一拥有三个新一线城市的省份,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四五线城市的省份,全国百强市入围率100%,这已经很能说明实力,何必去在意一线的身份。

另外一线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市区规模大、城镇人口占比高、市区经济强于“县域”经济,而江苏三强目前都无法满足这样的共同点,南京人口少、经济规模也不够大,苏州和无锡都是县域经济远超市区经济,市区人口规模还没有县域人口多。此外一线城市的金融业和商业繁荣度都非常高,而苏州作为距离一线GDP最接近的城市,其金融和商业都还不及南京,距离一线水准还有差距。

其实以江苏现在的发展模式和节奏,未来诞生一线城市是迟早的事情,但我认为这个城市会是南京,而不是苏州。南京近些年来始终没有利用省会身份去和兄弟城市争夺资源,反而是把很多机会给了其他城市,自身作为江苏综合实力No.1,却没有把自己当做江苏的龙头,而是一个老大哥在帮助年轻人成长的感觉。江苏省里对各地也没有偏袒,均衡发展一直都是江苏的特点,曾经被冠以贫穷帽子的苏北城市,如今放在任何省份也都是拿得出手的,这正是江苏的优势。

反而在此之前南京或者苏州成为了一线城市,那么资源必定会出现过渡集中的情况,人才和投资必然不会像现在这样四处出击,而是强力整合至这个一线城市去创造更为热点的价值,这样或许会加速让江苏出现一个新的巨无霸城市,但也会让更多其他江苏城市减缓发展速度。看看珠三角就知道了,两个一线外加港澳,其局域吸引力超强,所以导致广东在珠三角以外的城市根本毫无竞争力,以至于现在榜首和榜尾的经济规模差距高达26倍。而江苏完全不存在如此夸张的贫富差距,所以我认为目前的模式更有利于江苏长期发展。


城市发展报告


作为中国第二大省,江苏省只有三座新一线城市,分别是南京、苏州和无锡,二线城市三座,分别是南通、常州、徐州,剩余七座城市都为三线城市,分别是扬州市、泰州市、镇江市、淮安市、连云港市、宿迁市和盐城市。

江苏省没有产生一线城市原因较多:

一、江苏省重心没有明确。历史上的南京、苏州、扬州和镇江都曾经先后成为省会,所以江苏的重心未曾明确,没有足够的积累。就是现在,江苏省内部也是没有明确重心,省会南京、最强地级市苏州、人均gdp最高的无锡、淮海经济圈中心徐州,都是有着很强的实力,不可能集一省之力堆积出一个一线城市。

二、政策的影响。全国一线城市:北京作为首都、国家政治中心;上海作为国家经济中心;深圳作为全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广州作为全国最早开放省份的省会,四座城市都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江苏享受的政策较少,力度也不够。

三、地理位置原因。江苏的地理位置确实很好,必定会出一线城市,上海就是江苏的一线城市。不过后期被提拔为直辖市,吞并江苏一些地区,作为国家经济中心。上海带动江苏发展的同时,也降低了江苏省出现一线城市的可能性。

江苏省群狼政策也很不错,十三市全进百强市。省会南京虽然现在不是一线城市,但综合实力不弱,江苏也有意做大做强南京。江苏省以后会越来越好。


水寒qaq


说江苏没有一线城市那就错了,江苏是城市发展中的无冕之王,每个城市都有亮点,还发展的比较均匀,比如南京六朝古都是历史文化名城,他的城市韵味是独特的,南京是原国民政府的首都,也是我们江苏省省会城市,带动了江苏的整个发展,是江苏经济一直排在全国三强位置,苏州园林式花园城市,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州和杭州。可看得出位置举足轻重,苏州2017年经济总产值17319亿元排在全国第7名,可以和国家直辖市媲美。苏州的人均收入排全国第二,苏州的人均收入是一线城市中的一线。仅次于深圳,江苏其他城市都有特色无锡,常州,徐州,盐城,扬州,南通,连云港,淮阴,镇江,泰州,宿迁,江苏就是个特大型一线城市。


一步健康


在其他省或直辖市大肆扩张兼并情况下,江苏保持常态,各城市姚黄魏紫,各有千秋。江苏省城市正应了一花独放不是春,万花齐放春满园的老话。

为什么要一线城市?江苏人觉得没有必要硬拗成一线城市。若是想硬拗,不说别的,就是苏锡常三市一合并,就妥妥的是超深圳越广州比北京赶上海的一线城市,但是江苏人认为没有必要以兼并形式去夺取一个一线城市的虚名。

虽然江苏城市毫不追求一线,但不是一线胜似一线,为什么这样说,这是因为江苏交通发达,南北在三小时经济圈内,东西在一小时经济圈内。省内城际交通互通,城际企业宛如邻居,很多产业链配套厂家省内均有。所以对经济发展来说,全江苏特别是苏南地区宛如一个超级一线城市,从昆山起经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到南京,基本被厂区居民社区覆盖,从夜晚空间看去,基本连为一体,难道不象一个超一线巨大城市吗?

不做一线表面工作,保护各城市独有风韵,那才是江苏美不胜收的胜境。如果江南苏锡常合并变成一线城市,那才令人索然寡味。追求城市个性化美,江南温婉,苏北汉韵,一个城市一个品牌,一个城市一种风韵,那才是江苏人人文景观崇高之处。


东楚龙野虎


江浙一带自古就是富庶之地,江浙两省的发展本就以各城市均衡发展为主(虽然江苏在这方面做得显然不够好)。

首先老牌的公认一线城市只有四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所以客观上来讲江苏拥有一线城市的几率仅为约百分之十。没有一线城市很正常。整个江苏与浙江实力较强的城市只有杭州,苏州,南京。但这三座城市的全国排名却依次为第9、8、11。显然三座城市都没有特别突出的实力。但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而且再加上老大哥上海的加持,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依然是一枝独秀,十分发达。

所以与其说是江苏没有一线城市还不如说是在现在的大中华地区经济发展态势与格局战略下冮浙两省暂不需要冒出新的一线城市。


未呈


目前我国四个一线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其中2个在广东,北京、上海是直辖市,至于经济位居国内第二的江苏为什么没有产生一线城市,个人觉得主要原因如下:

一、经济中心变动较频

这跟朝代的变更有很大影响,历史上南京、镇江、扬州、徐州都曾是江苏的经济中心,但由于朝代的更替它们都没有一直保持经济的中心地位;到了现代,国家改革开放之后,苏州、无锡、常州等大力引进外资,发展现代加工业,经济迅速发展,江苏的经济中心转向了苏南,南京虽然是省会,但经济总量已落后于苏州、无锡,城市首位度和辐射能力大大降低,跟北上广深更是不在一个层次。一线城市中的北京是首都,上海是金融中心,成为一线城市是顺理成章的事,深圳是特区,借助政策优势发展迅速成为了一线城市,四个一线城市中只有广州是经历二千多年的商业发展奠定自己的一线城市地位,历史上至今广州一直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中心,两千多年这个地位一直没变过。

二、城市定位

这个跟国家的政策有一定关系,但这个跟各城市的实力和地理分布息息相关,北上广是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务院地位的三大门户城市,对华北、华东、华南起到巨大的辐射作用,江苏虽然经济发达,但无论是南京还是苏州都不具备北上广的地位和实力,对周边的辐射和带动有限,比较有上海这个龙头的强势存在。

三、国际化程度

要成为一线城市,国际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目前北上广深都已成为了世界一线城市,国际化程度最高。很多江苏人喜欢拿历史和教育比较,其实一线城市的地位划分跟这个没有太大关系,深圳就是一个例子。

整体来看,江苏经济发展相对均衡,但要成为一线城市,跟均衡没有什么关系,一线城市拥有更强的实力和影响力,这也是杭州、成都、武汉、重庆大力提升城市首位度的原因。





么爷的舅舅


作为全国第二经济大省,江苏没有产生一个一线城市确实有些让人不解。但是,除了广东省有两个一线城市外,又有哪个省有一线城市呢?浙江没有,山东没有,河南河北更没有。

如果去问度娘,什么是一线城市,她会告诉你:一线城市是指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都市。但是一线城市的标准是什么?现在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实际上,现在公认的四个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也是口口相传里的一线城市,也是唯四的的2万亿级别的城市。至于有人说”北上广深“要变成”北上深杭“或者”北上深武“或者”北上深蓉“等,更多是对一些二线城市强势发展的认可,也有自娱自乐的成分在里面。尤其是各地的开放商喊的最想,恨不得喊出世界级的城市,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买房。

而北上广深这四个城市,之所以能成为一线城市,其中更多是政策成分在里面。北京、上海自不必说,一个首都,一个直辖市,都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一个居北,一个居东。而南部也需要一个地区性的政治文化中心,一开始是广州;改革之后,深圳脱颖而出,虽然经济总量等一些指标已超过广州,但受制于城市半径偏小,文教卫依旧偏弱,带动区域发展能力相对有限,尚不能完全压倒广州。广州深圳两个城市并驾齐驱,也就不奇怪了。

而江苏省内,现在经济总量接近2万亿的是苏州,南京距离依旧较远,更不用提无锡等地市了。苏州虽然经济强劲,但在其他城市资源上,落后南京不是一个身位的问题,而且苏州本身又属于上海都市圈的核心城市。至于南京,经济风头被苏州给抢走了,省会首位度又相对不高,辐射苏南人家并不领情,辐射苏北鞭长莫及,倒是周边的安徽马鞍山、滁州等地看到南京是乐呵呵的!

所以,江苏没有一线城市的关键,就在于没有集中资源去建设一个各方面都异常出众的白富美、高富帅。但是,和广东珠三角地区富的富、非珠三角地区穷的穷相比,江苏城市发展好学生一抓一把,省域均衡发展能力比较强。所以,江苏没有一线城市并不一定就是江苏的弱势,恰恰相反,江苏是共同富裕的代表省份之一。虽然在这点上,江苏比浙江差了那么一点点。


单问者


江苏没有一线城市说明江苏均衡发展,各大城市经济发展都很好,苏北发展缓慢一点

江苏真的达到贫富差距缩小的第一省份!其它省真的达不到!

江苏的农村都发展很好!经济发展普及到了农村!除冮苏可能没有第二个省达的到,就大城市城乡差距是很大的

江苏的发展可以借见,真的不是吹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