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在客栈吃完饭放下银子就走,从不问多少钱,店小二也从不数银子的多少呢?

lotea


回答的人好多呀,说的是方方面面, 刘德华和王祖贤演的摩登如来神掌里面的大侠,大侠爱吃汉堡包拿着就走,麦当劳工作人员看呆了上前管大侠要钱,大侠来一句吃东西还给钱?老子从来就没给过钱。

古代打架比较常见法律也比较欠缺,官府通缉换个远点地方隐姓埋名,古代的大侠一般都是文盲从小打架斗殴匪气大,一进饭馆刀剑往桌子上一放店小二哪还敢要钱,弄不好把饭馆给砸了,大侠拍拍屁股走人没事了,店家可吃不消。

大侠来饭馆吃饭店小二都得上前赔笑。大侠吃完还给银子还给一定银子小二不得乐开了花。

喜欢我的就关注我吧





解溪


首先,电视里东西不要将他当做一个历史事实来看待。

其次,中国历史几千年,古人指哪个时期的古人呢?

所以,这个问题语焉不详,隐含前设有问题。但是,不等于没有讨论价值。

因为就我看到的历史资料显示,明清时代的就是普通老百姓,对银子的重量、成色的估算,确实特别在行。

这应该这是长时间使用银子训练出来的。

就跟今天一个杂货店老板,辨认人民币的真假,绝对不逊色于银行工作人员。

超市收银员女孩,收钱、找零、辨认真假的速度,应该又快又准吧?

说明一般人经过训练,可以达到收银员的水平。


所以,我对题主的问题中的「古人」,设定为明清时代。先假设问题的隐含前提成立。


----------------------------------------------------------

第一,我国古代以白银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是从元代开始的,而且标准单位是「两」。


那种像船一样的「元宝」,就是所谓「元代的宝货」。元朝的元宝银锭以两为单位,有「50」、「20」、「12、5」三种规格。

元蒙没有入主中原以前,受西亚国家的影响,曾经铸造过银币。

也受汉文化影响,也铸造过外圆内方的「大朝通宝」。

入主中原以后,主要货币就是「元宝」。

从元、明、清开始,白银成为主要货币,铜钱退居次要位置,即便是钞票等信用货币,其【标的物】也是白银,而不是铜钱。



引自:注1


所以,元、明、清三代,大部分时期银子都是以「两」做主要单位计算的。

到清末民国才有「银元」这种标准统一货币,「元」就成了货币单位,直到今天。


第二,在元明清三代,一两银子购买力是非常强的,一般的普通消费,一两银子绝对是要割开使用的。


我们知道,白银本身就是贵金属,是非常保值的货币。


(中国在古代就是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当时的丝绸、瓷器、茶叶贸易,使得西方在美洲殖民掠夺来的白银,大约三分之一都流入了中国。明代隆化以后,白银开始贬值,但即便是这样,白银的购买力依然很强。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在此不讨论。)


我看了一些学者估算的材料,如:明代嘉靖、万历时期一两银子可以买大米两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500——600元人民币。


详见换算过程就不讨论了,见【注:2、3、4】


在元、明、清三代,国家发型的银锭,最小的单位是「十两」。

「十两银子」在明清也能过几个月的日子。在唐宋时代是一笔巨款。

平时生活购物,银锭就要分割开来用,以「两」、「钱」做单位,或者再以铜钱作为辅助。

就跟今天「元」以下有「角、分」单位,作为辅助一样。


第三,明清时代的大妈、店小二。。。等市井小民,都是分割银子和识别成色、估算重量的高手。


银子跟金子一样很软,牙齿都可以咬出印记,所以,用铁器很轻松的就可以割开。

因此,久而久之,市场上购物流行的银子,都是「碎银子」。

十两、五十两一个的元宝银锭,用于大额支付、官方、银行结算等场合。

碎银子的形状是不规则,也很容易参假,那么做生意的小商人,饭店老板,平时买菜买米的大妈,经过生活经验的「千锤百炼」,就拥有了跟今天超市收银员一样的技能。

我看到过一些明清时代西方传教士著作史料,他们发现中国当时的老百姓使用白银的特色:


1、使用的不是标准单位的银币,而是形状随意的银条、金条。

2、妇孺老少对准确估算银子重量和成色的技能可谓「稳准狠」,让「老外」十分吃惊。

法国人杜赫德编写的《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有很详细的描述【注解5】:

传教士利国安神父的信中,对中国不铸造标准金币和银币,而是使用不规则的金块、银块十分惊奇。


信中描述中国人善于辨别金银的成色,银子经常被分割小块(页118):

如果是大额支付,也就是以【两】为单位的银子,中国古人都会随身携带一个小秤。而且户部官员随时要校验:

法国学者布罗代尔的《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册1,页538)引用西方传教士的著作,描述了明清时代的中国人,如何使用白银【注6】:

  • 随身携带剪刀和一种叫戥(děng)子的东西

  • 估算白银的成色、分量的技巧令人惊讶,中国小孩子都会。

  • 随身带着蜡块和盒子,收集白银的银屑。

这就是传教士口中的【戥子】

-----------------------------------------

综上所述:

因为古代中国没有标准化的白银货币,吃饭、购物这种小额支付,当时的古人必须将以「两」为单位的白银,分割为「钱」这样更小的单位。

久而久之,人人熟能生巧。

那么,收银的店小二看一眼客人付的银子,就大概知道分量,以及银子成色,跟今天超市收银员一样,并不值得稀奇。

那么结论是:

这就是经常使用「非标准单位」的白银货币训练出来的。

-------------------------------------

  1. 温才荣. (2006). 中国货币发展史. 广东教育:页225-226

  2. 舞起. (2007). 古代的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人民币. 产权导刊(2), 70-70.

  3. 钟正和. (2007). 古代银两价几何. 知识窗(3), 18-18.

  4. 林泉. (2016). 我国古代的物价. 社区(2), 39-39.

  5. 杜赫德, & 郑德弟. (2005). 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 大象出版社.页118

  6. 布, 罗, 代, & 尔. (1992). 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卷,日常生活的结构: 可能和不可能. 三联书店.页538


小汉字见大历史


想必这一幕很多人都是从古装电视剧中看到的,虽然说影视剧有些虚假与夸张的成分在里面,其实在古代这种场景还是比较合理的,古代的货币不像如今这样有着明确的数额,他们对金钱多少的估算是要靠眼睛来看,用手来掂量的。那么顾客从来不问多少钱,店小二也从来不数银子多少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一,货币的差异

古装电视剧中描述的生活大多都是元朝之后的,也就是元,明,清三代,这个阶段的货币是白银,标准单位是两。我们对白银的形象并不陌生,无论是从电视剧中看到或者保存下来的白银,形似一条小船的元宝就是当时标准的货币。白银本身的价值也是非常高的,保值率也很高,因此购买力特别强,所以人们通常都是把白银割开使用,一块掂在手里看上去非常小的白银就足以支撑一次日常的花销。

二,店小二估算金钱的经验丰富

相信这个是不难理解的,就像如今餐馆的服务员或者前台服务员,真钱假钱他们一看便知,经验甚至不输银行的服务员,他们每天和银子打交道,熟能生巧久而久之快速掂量出一些银子的重量自然不在话下。一顿饭的价格也是估算的,因此相应的白银数量也没有严格的标准,店小二简单的用手掂量一下心里就有了答案,毕竟白银看的不是数量而是重量,店小二也没必要去计较这些,况且那时候的人们几乎都是多给钱,很少出现钱数不够的情况。

三,古代人对金钱的意识淡薄

由于当时市面上流通的都是看重量不看质量的白银,因此他们心中对钱的多少没有明确的概念,其实这未免不是一件好事,起码他们不会因为一些金钱产生矛盾或者发生冲突,这一方面他们做得比现代人要好,对于像吃饭娱乐这样的日常花销他们的态度都是无所谓的,钱多钱少在他们心里只是一个概念,大额支付通常用特定的工具来衡量白银的多少,类似于现在使用的秤,不过他们还是不会因为一点钱去斤斤计较的。

看到这里想必很多人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更加了解了古代的生活,就像电视剧中那样,对于吃饭这种小额支付,顾客一般都是多给而不会少给,因此他们不会去问多少钱,店小二也自然领情,不去细数白银的多少,而是简单的从手里掂量一番,数量多少他们心里有底,这是元明清时期的一种习惯,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


其实古代的很多生活细节值得我们去关注,更值得去学习。就比如说顾客吃完饭就走,从不问多少钱,宁可多给也不少给,店小二象征性的掂量一下白银,不去细数钱财的多少,这既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信任,也体现了古代人简单质朴的生活,他们对金钱的重视程度完全不同于当代人,这是他们对社会,对生活的态度。


尚武菌


我们在古典侠义公案小说,以及当下的影视古装剧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情节。就是客人在客栈吃饭住店以后,往往从口袋里抓住一把散碎银子,在手中掂一掂,随手往桌上一撒就走了。店小二走过来,也是抓起银子在手中掂一掂,就目送着客人离去。也不敢说银子给少了,也不会追着客人说,银子多了,要找补他一点。那么,古代住店吃饭,真的是这样的吗?

有人可能会说,肯定不是这样的。之所以在影视剧及侠义公案小说中被演成这样,有几个原因。

其一,影视剧及侠义公案小说中,所描写的对象主要都是侠客。侠客们都是带刀弄枪的,可能一言不合,那刀剑“铮”的一声就拔出来了,砍翻桌椅,打碎门窗,都是常有的事。甚至砍死个把人,也没人敢管。因此,不会有店家在乎银两的问题。谁在乎,谁可能就没命了。

其二,既然写的演的都是大侠的故事,大侠们给出的钱绝对不会少,用不着去斤斤计较。为什么不会少呢?一是大侠们的钱,大都是依靠暴力得来的。因为得来得非常容易,就不会去珍惜。二是大侠们都是有身份的人。江湖就是社会。写江湖,也就是写社会。既然是有身份的人,给钱的时候给少了,那可是一件丢脸失名头的事情。

其三,影视剧的每个镜头都是很珍贵的,常常是按秒计算的。如果还要拍摄找补钱的过程,既无趣,又浪费时间。所以,影视剧中都不会拍这个。但是,也不能拍不给钱。不给钱,显然是不合常理的。又不是公社食堂,怎么可能不给钱呢?同时,不给钱还意味着吃“霸王餐”,其所代表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影视剧拍一个恶棍吃“霸王餐”也就罢了,拍侠客也吃“霸王餐”,那可就不恰当了。

这几个说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无论是公案小说,还是影视剧,都是文艺作品。文艺作品肯定要对生活进行提炼,不可能完完全全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来写。

那么,这里就遇到一个问题,如果不考虑住店吃饭的人是不是侠客,是不是带着刀剑,他在吃饭住店的时候,是不是就是这样给钱的呢?

当然了,实际上,古代住店吃饭后结账,给出银子,通常是需要用秤来称的。如果给出的银块,数量不够,就需要再添加一块。但如果给出的银块,数量多了,就需要用剪刀剪下来,直到合适为止。

除了称重量以外,店小二还要判断银块的成色是否充足。也就是说,要判断是真银还是只在上面镀了一层。因此,一般都会用刀割一下,或者用牙齿咬一下。银子很软,轻轻咬一下就能够判断。

不过,话说回来,实际上,一般住店吃饭,真正用银子来支付的情况,其实是不多的。银子比较贵,住个小店,吃个小饭,都用不了这么多。因此,真正揣在身上,起流通作用的,是铜钱铁钱。后来,在发明钞票以后,很大额的面值,会用钞票来替代。

那么,是不是就说,影视剧及侠义公案小说中写的演的那些,都是假的呢?

说是假的,这个也不对。

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到,侠客在给钱,以及店小二在收钱的时候,都有抓起银两,在手中掂一掂的这个动作。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在判断银子的成色和重量。根据外观的体积,再掂一掂轻重,就可以判断这银子是真是假。同时,用手掂一掂,有经验的店小二,一般都会判断出轻重。

对于店家来说,只要不是太离谱,就不会追究。毕竟人家手中拿着刀剑呢!

而影视剧在拍摄的时候,这个掂的动作,既表达了“称重”这样一个意思,而且动作也极为潇洒。两个目的就达到了,所以影视剧就不会显得假了。


张生全精彩历史


气质这种东西是藏在细节里的,倘若一个大侠进了一个客栈吃了点牛肉喝了点酒,然后找店小二结账,掏出来丑陋的铜钱或者一两银子,然后等着店小二找钱,店小二拿过银子来仔细看了看,然后拿过剪子来在银子上剪下一小块来,用戥子称一称,多退少补,这一个过程至少需要五分钟的时间。大侠抱着剑在旁边冷眼旁观,如果作为观众的我们看到这样的场景,脑海中会浮现出的一个字大约只能是“俗 ”。

大侠的时间是多么的宝贵,或者急着去劫富济贫,或者急着和某个女孩子有约,或者和谁有一场决斗等等,因此在这样的时刻,还是扔下一两银子最为妥当,不仅姿势帅气,显得豪爽大气,又最大程度节约了时间。这是两全其美的事,至于给的银子是不是能够买十桌二十桌刚才的消费,又有什么关系呢,毕竟银子也不是自己种地或者打工得来的,而是劫富济贫来的,或者自己本身就是富二代,不差那点钱,还是时间最宝贵。

这一场景相信但凡看过古装剧的人都有印象,一位大侠进了一个客栈,吩咐小二:“上二斤牛肉,一壶酒。”很快大侠就起身告辞,来一句“小二,结账”,然后在桌子上留了一两银子轻飘飘的走了,小二一边说“客官慢走”一边把那银子收起来,似乎全然没有计算这账目是不是正确,大侠有没有少给。

除去这种付钱的方式,古装剧中还有几种别的方式,比如,住店的那种,会将每天吃饭住宿所需要的钱计算在一起,等着最后走的时候结算,反正也不会出现找零的情况。再比如还有一种是来吃霸王餐的,不会付钱也就更没有找零的情况。

然而更多的情况是,当时在店里吃饭的那些人,在电视剧中不曾演出来的普通人的付款,就是贴近生活的,他们会付碎银子或者铜钱,可能大方点的会给小二一点小费,更多的人则是花多少付多少,毕竟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白捡的。这是普通人的生活,他们只是群演,在客栈里凑人头而已,自然没有必要在电视剧中出现他们付款的场景,出现也没有什么意义。毕竟,在电视剧中,吃饭这件事都不是特别重要,更不用说是付钱找零了。

分析完了这几种情况,我们再来看看吃完饭扔下银子就走这种情况,为何大侠从不问饭菜多少钱呢?而店小二也从来不数呢?难道他们都是傻子吗?自然不是的。

实际上,客栈在古装剧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它提供的不仅仅是食和住,还有消息。古代消息闭塞,不向现在的我们,足不出户,只要能上网,就能知道天南海北各种各样的事情,而在古代,你想知道更多的事情就要走出去打听,客栈就是很好的一个地方。天南海北的人都可能来到客栈吃饭,说说话,聊聊天,有些事就不知不觉传开了。所以很多人与其说是在客栈吃饭不如说是传递消息和打听消息,吃饭是顺便而为,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自然愿意付多出菜饭的价格。

而且这些大侠走南闯北,吃饭大部分都是在客栈解决,自然对饭菜的价格了如指掌,不用店小二告知就能大体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付的时候自然多付点。而店小二即便还没有看到大侠付了多少钱也会让他走,这其中有一个信誉的问题,一个大侠要想在江湖上混,必须要注重自己的名声。倘若自己少付了钱,传出去就丢大了,日后还怎么在江湖上混呢?客栈这种地方传递消息如此迅速,说不定自己前脚少付了钱后脚自己就背上了坏名声。明显的得不偿失啊。

所以大侠们只会多付钱,但是古装剧中这种动不动就付一两二两银子的情况是不是真是情况呢?一大半是假的,因为一般的一顿饭是不可能花掉那么多钱的。

实际上古代用银子付款的朝代只局限在明清时期,在更早的朝代,很少会有银子在普通百姓的日常消费中流通,而一直流通的多是铜钱。现在很难准确计算出古代的一两银子与人民币的换算数值。因为不同的朝代甚至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之间的购买力都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只能大体上估算一下。

拿唐朝来说,贞观年间的斗米有时候是三四钱,有时候是五钱,永徽年间曾达到了斗米十一钱。当然在开元年间有的达到了斗米十五钱,而低的时候能达到斗米二钱。

按照斗米四钱来算,一贯钱(1000文铜钱)能买250斗米,也就是25石,折算成现在就是2950斤,而且一两银子多是大于一贯钱的,所以一两银子能买三千多斤大米。如果再换算出人民币的话,就只能是大概了,按照一斤大米两元来算,一两银子大约是五六千块钱。

如果斗米十五钱的话,一两银子可能就是一千五百多块钱,而斗米二钱的话,则一两银子就相当于一万块钱了。当然这些换算是非常不严格的,只能大体上得知一两银子是非常多的。二斤牛肉再加一壶酒无论如何是花不上一两银子。

那扔下银子就走的这种情况会不会在古代有真实的存在呢?应该是有的,只是不多见,比如富二代请客就会有这种情况,呼朋唤友吃一顿,还是可能花上不少的,即便花不上,也会赏赐一些给店小二,毕竟铜钱多了带在身边不方便,对他们来说,带银子比带铜钱方便。


尚宫女史


我们古代的历史总是会留给我们很多遐想的空间,比如很多电视剧里面的客官吃了饭放下银子就走了,小二从不清点银子是否够不够,难道饭店老板不怕客官给的不够做赔本生意吗?


古代没有像现代一样高超的技术和高端的科技,所以在金钱方面就让很多人感到不解,等价互换一直都是买卖的一个平衡点,在古代也有同样的交易规则,可是像电视剧里那样的剧情在古代是真的存在吗?

古代的银子作为一种交易的工具,在当时的交易来说是很不完备的,对于当时金属的开采和冶炼技术也是很落后的,能带银子出来消费的基本都是有家底的人,一般像普通的老百姓来说都是用铜钱来买日常商品的。


古代很多人出门都会拿一个荷包装碎银子或者金子,根据当时的兑换标准,一两银子相当于2000个铜板,假如一个人去饭店吃饭,花了五百多文钱,放下一两银子的话,相当于老板得给这个人返回来一千五百文钱,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得花费很长时间去数,而且在古代,像银子那样经常流通的工具已经经过多次的转手,一两银子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一两。

很多电视剧中都是客官吃了饭随手放下一把银子,小二也只是乐呵呵的收起来,从不清点银子到底够不够数,其实这个事情到底是不是真事还得从银子说起。银子是从元朝开始普及的,以前在饭店里面会有专门衡量银子的一个东西,但是每一个朝代的衡量标准也不一样。

如果把古代的财物跟现在的东西作为价值等量互换,古代的银两是非常值钱的。其实在落后的古代,银子的具体交易标准没有准确指出,一两银子到底是什么,概念是模糊的,反正是比铜钱值钱的东西,反正一两银子可以兑换很多很多铜板,再加上去饭店吃饭的人一般都是有钱人,放下的银子其实已经远远的超出了这个人的饭钱。


当时的人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所以用银子支付的话相当于很多个铜板,所以放下银子就好,其余多余的都可以算作是小二的小费,这些多出来的钱都可以放进小二自己的兜里,这样的事情小二又怎么会阻拦,没有任何一个小二非要给客官退多出来的钱的。

所以当我们看到很多人吃完饭以后打个招呼放下银子就走了,其实在古代是存在的,只是这样的消费方式只是有钱人的做派,像穷苦的寻常百姓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给小二小费,所以那些放桌子上的银子超出了本来消费的饭钱,多出来的钱都进了小二和老板的口袋,这样的财物谁不喜欢呢?所以这样的情节是科学的,并没有虚拟的成分。

有的电视剧中导演确实加入了自己的一些想象和思想,所以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一定保持多思考的态度。


小小嬴政


我们经常可以从电视上看到这样的桥段:行走江湖的大侠们在客栈里吃完饭后大手一挥,留下不知道多少的银两扬长而去,而店小二也很少会数银两的多少,可能最多就是用牙咬一咬。那么以前的店小二,是怎么区分银两的金额呢?又是如何确定银两是否足够呢?

首先,即使叫“历史电视剧”,但一些情节是刻意进行美化的,因此并不一定具有真实性。电视剧里为了突出“大侠”们的豪爽洒脱,往往会用很多艺术手法,“一掷千金”可以说是常用手段了。而且现在的电视剧经常以明清两个朝代为背景,这两个朝代不仅是中国古代金融业发展的巅峰——钱庄、票号的兴起,还有小说的繁荣——四大名著。所以很多“小说”情节就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并不一定符合事实。

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真金白银都是很珍贵的,黄金就不必说了,那是只有皇家和非常有地位的大臣家或者富贵的商贾才会有,寻常平民百姓可能一生都不会用到。白银虽然早早在汉朝就已经出现,成为通用货币之一,但可以说是除黄金外最贵重的,普通老百姓当然是很少用到的,能随意拿出银两的人必定是身份地位很高的豪强。平常百姓多用铜钱交易,而且在客栈里吃喝一般是消费不到银两这么高的货币单位,可能一顿饭钱最多几十文钱,而一两银子就可以兑换一千文钱,就算是散碎银子也绰绰有余了。

其实在古代的真实生活中,老百姓们一般的消费用的都是铜钱,并串成串挂在身上,就像我们现在社会中用的硬币一样,虽然方便但是太重,所以出趟远门还是会带几两银子的。而用到银子的时候,店小二也不是像电视剧中表现在的那么草率,用嘴咬一下就能判定银两的真伪,而是要用来一种很准确的称量工具“戥子”来称量那些成块的银两,而能用银子的地方,当然也是比较像样的酒楼、茶馆等。那些随意给出的碎银子其实是将大块的银元宝直接用利器剪开,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进行交易,碎银子只是为了交易的时候方便而用的。

而且这些碎银子就像我们用现在的一百元现金买六七十元钱的东西,只能是多给不会少给了,图个携带方便,不用找钱。

所以,在金属货币奇缺的年代,寻常的交易只能用铜钱甚至是以物换物,一般的人家是没有能力进行大量金银钱币的交易,普通老百姓并不会像电视剧中表现的那样,随随便便就因为一桌酒菜就用银子来结账,而真正能进行这类交易的商家都有非常专业的工具来度量重量。需要进行大量银两交易时,通常是到银庄进行交易,这样的话,就会有专人过来进行称重,而交易的双方也是要付一定的费用,有钱庄的出面,交易就可以保证真实性和准确性。


邓海春


在一些武侠剧中,大侠们在吃饱喝足后往往不问价钱,直接扔下一锭银子就离开。而收下银子的店家总是会激动的说:“谢谢客官,客官您慢走。”


店家之所以会这么激动,是因为银子在古代的购买力非常强,在普通饭店里面吃饭,一顿饭根本花不到一两银子。我国的古装武侠剧大部分都是以宋朝或者明清时期为背景,宋朝时期银子的购买力非常强,宋朝的一两银子大约可以买300公斤到500公斤大米,在小农社会能够每天吃大米的人就属于中等家庭,如果不进行奢侈消费的话,宋朝的一两银子可以足够一个普通家庭几个月的开销了。

而我们的大侠们,每一次扔下的银子都是10两、20两、甚至50两,这些银子足够店主人几年的开销,这也难怪店主人会不停的说“谢谢客官”。


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请黄蓉吃一顿饭就花了接近20两银子,只能说郭靖去的是一家黑店,因为按照宋朝时期的物价,这20两银子足够一个平常人家消费两年了。不过在宋朝一掷千金的人并不少见,因为宋朝是一个贫富差距较为严重的朝代,很多人有钱没地方花。在去饭馆吃饭的时候,一些官吏和富豪可能真的会不问价钱,直接扔下足够的银子就离开。

宋朝的普通的小商小贩一个月的收入充其量不过三五两银子,宋朝的官员一个月的工资能领上百两银子。像我们熟知的大清官包拯,他每月的俸禄是300贯铜钱,大约相当于100两银子。而且包拯每月还能领100石(6000多公斤)粮食,这些粮食又可以换算成20两白银左右。


而且包拯家里面的其他日常开销全部由宋朝政府支付,多余的物品还能自己再卖掉换钱,所以说包拯的100两俸禄几乎没有地方去花。

宋朝的大商人以及地方豪强的收入要比官吏高得多,月入上万两白银的人十分常见。同明清时期不同,宋朝人非常喜欢消费,商品经济十分的繁荣。明清的富豪喜欢存钱和买地,宋朝的富豪喜欢娱乐和享受,宋朝一些大富豪心情好的时候,奖励小饭馆几十两白银,也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到了明清时期,银子的购买力大大下降,富豪的数量大大增多,一些富商的资产甚至能够超过数百万两白银。明清时期的物价上涨的很厉害,一些酒店的消费水平也相应的提高。不过影视剧中的大侠,都不喜欢去大酒店吃饭,往往在路边摊吃饭,或者在一些规模比较小的小餐馆吃饭,这样的地方显然是不需要用银子支付的。

而且明清时期的贫富消费差距不如宋朝明显,明清时期的有钱人喜欢买地置产业,消费的欲望不如宋朝强烈,像宋朝商人那样一掷千金的现象少了许多,店家能够碰到“土豪”的情况并不常见。

这样看来,古人吃饭不问价钱的情况还是少数,用银子付款的情况更不多,除非是去了五星级大酒店,或者像郭靖那样遇到了黑店。而影视剧中大侠吃饭不问价,主要是为了显示大侠们的豪气,假如大侠为了饭钱斤斤计较,那么大侠也就不是大侠了。


历史总探长


这种剧情常见于各种武侠剧,大侠们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酒足饭饱之后,大呼一声“痛快”,然后长袍一卷,桌上掷一锭银子,飘然无踪。

店小二脸上堆满笑容,目送大侠远去,不问饭资。

其实能掏出银子来,支付这顿饭钱是绝对绰绰有余了,以古时的消费水平,一家人一年的消费也就五六两银子。

也就是说,银子这个东西是妥妥的大额交易现金,一般人不会随身携带,就是吃一顿大餐,也不过是几十个铜板罢了。

银子在手,店小二不亏。

既然银子贵重,为什么古人还要用它来支付呢?

其一,装逼;有钱人大部分都还是比较低调的,就像是如今,出租车司机就可能在深圳有三四套房,捡破烂的人就可能有几百万存款。

那么不低调呢?好说,花钱,摆阔。举两个例子,北宋蔡京喜欢吃两种菜,一为鹌鹑羹,做一道这个菜就需要杀掉300只鹌鹑;一为蟹黄包子,一道蟹黄包子要花掉1300贯钱(五十户中产阶级一年生活费)。

童贯宴客,第一道菜使银碗,第二道菜使金碗,第三道菜使玉碗,饭毕,这些个餐具直接不要了,赠与来客,来客将之变卖,立成当地首富。

蔡、童二人如果出门吃饭,扔出去的东西怕不是银子可以相比的,毕竟身份在那儿,不能掉价。

其二,就大侠而言,扔下银子就走比较符合他们的形象;大侠当然是豪迈不羁、不拘小节的,花钱自然也不可能扣扣索索,而且,大侠不缺钱。

我们看电视剧也好,小说也罢,就没有几个大侠是正经打过工的,也就是说他们够富,不需要靠薪水活命,否则他们哪有什么时间去行侠仗义、打怪升级?

乔峰是丐帮帮主,座下十几万弟子打工;张无忌是明教教主、武当第三代高层,马仔众多,况且,他的女人们也非常有钱;“小李飞刀”李寻欢是“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世代簪缨……
当然,不论是身为大侠,还是为了装逼,用银子付账都属于上层圈子的消费方式,财大才能气粗,放之古今皆准。


浮沉于史


古时候的人真正有钱啊,在客栈吃完饭放下银子就走,从不问多少钱,而店小二也大方得吓人,从不数银子的多少,太有钱,真是太有钱了!


之所以会得岀这样的印象,完全是那些电影电视剧瞎胡闹、瞎胡扯给骗的。你看那些武侠片里,那些个侠客一入客栈,从胸前掏岀大锭白花花的银子,往柜台上一放,立马嚷嚷:“小二,给几间上房,好酒好菜尽管上来,不用找啦!”小二呢?拿过银子,看都不看,接过银子就往口袋里塞,屁巅屁巅安排去了。


看《水浒传》,无论宋江,鲁智深,还是李逵,还是其他梁山好汉,每进饭店,也必是大锭的银子往餐桌上一放,叫道:“小二,上菜。”不但从不问饭钱菜价,只管上。 不禁感叹,古人真有钱!古人真大方!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这你也信,那就上足当了! 其实啊,我们的古人穷得很呢,穷得滴血啊,哪有这么阔绰! 真正要了解古人如何用钱,要从古人的经济学里去了解。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将纷繁复杂的仿形货币统一为黄金和半两方孔圆钱。在此后的几千年中,白银一直作为流通货币被中国的历朝历代所采用。 虽然银子在古代作为流通货币的历史很长,但在大多数时间里,人们还是更多地用铜钱进行交易的。因为作为古代时期的一种贵金属和大额支付货币,直到明朝时期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用税折银,才使得白银开始在民间流行。


至于在很多古装剧中出镜的银元宝,在实际生活中很少会出现,因为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那么大锭,而且,古人也不是一锭大锭的用,大多数时候,是用剪刀剪散,然后用秤称,几钱几分地使用。 因此,在古代,完整使用银元宝的,很少很少,在酒店饭庄这样用,就更少了。平时小用,几个铜板就够了,哪要大锭银子,那样的钱锭,值成千上万的铜板,小生意人找都没法找散,哪里用得着银锭。



如果粗略折算,一两银子在唐朝时相当于现在的3000-4000元左右,在北宋相当于2000元左。 所以,古人不可能拿着银锭去吃饭住店,一锭相当于多少两?你会拿着几万块钱去吃饭住店,还不用找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