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步枪中有哪些是仿制国外的?

卢韦冰


一说到我们仿制国外步枪的话,“天真”相信不少人肯定第一个想到的是“56式”突击步枪。



但其实在56式之前,我们还有一款仿制前苏联“莫辛纳甘”M1944卡宾枪的“53式”步骑枪。


“53式”装备部队的时间较短,1954年装备部队,1960年就开始停产了,其与“莫辛纳甘”最大的不同在于“53式”的准星基座比“莫辛纳甘”要宽,刺刀座也不一样。

而接替的“53式”的,就是大名鼎鼎的“56式”了,它是在前苏联AK47突击步枪的基础上仿制的产品。

“56式”与AK47的性能基本一致,外形也很像,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AK47的准星为半包式两侧护翼,而“56式”则为全包样式的护环,护环顶端有开孔,同时“56式”还采用了著名的折叠式三棱刺刀。


图注:56式与AK1型的对比。

“56式”目前可以说是我国装备最多,也是出口最多的突击步枪了,我们新闻影视剧中所看到的众多第三世界游击队所采用的AK47,其实都是我们的“56式”。



而与“56式”同一枪族的“56式半自动步枪”也就是“56半”,仿制于前苏联的SKS半主动卡宾枪,是解放军第一支列装的制式半自动步枪,它与“56式班用机枪”、“56式突击步枪”统称为“56式枪族”。


虽然“56式”以皮实耐操著称,号称世界三大游击“神器”之一,但“56式”毕竟定型时间太早,也有很多的缺陷比如“精度不足”。

所以在1980年起,“56式”逐渐被新式步枪所取代,开始退出一线部队,而接替“56式”的,就是最让大家怀念的“81式”。

“81”式自动步枪,在1981年正式设计定型,1983年开始大量投产。

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尽管“81式”看着和AK47很像,但它实际是我们自主研制的产品,它相比我们仿制的“56式”在结构简化上非常富有成效,例如自动机、发射机、机匣等都比“56式”要简单,但相比于简化结构,最重要的改变还是“81式”相比“56式”在活塞导气系统上的缩短。



以前“56式”突击步枪所采用的长行程导气自动系统,在射击时枪机会在后座的时候撞击机匣后盖,导致“56式”突击步枪的设计精度很差。

而“81”式所采用的短行程导气自动系统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所以“81”式的射击精度相对“56式”突击步枪有了极大的改善,同时它又继承了“56式”皮实耐操的特点,还简化了结构设计,维护保养也简单,自然就成了现在很多老兵口中的“神枪”了。

“81式”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一种枪型,而在“81式”之后,我们还在“56式”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出口用的“86式”自动步枪。



尽管“86式”看着与“56式”完全不同,但它实际上就是在“56式”的基础上所研制的,很多关键核心部件都与“56式”相同,性能指标也差不多,所以相对于“81式”来说,长的完全不一样的“86式”才更算是“56式”的后继产品。

以上,就是“天真”所了解到的建国后,我们所仿制国外步枪的情况,可能有所缺失,欢迎大家补充,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武备趣科普


中国步枪,仿制外国的历史由来已久,从清朝一直到新中国,都有仿制外国步枪的例子。下面就来细数一下,中国仿制的外国步枪:

1.解放前的仿制步枪

(1)汉阳造

汉阳造步枪,仿制自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汉阳兵工厂从1896年开始生产此型步枪,一直到1944年停产,一共生产了将近50年的时间。该型步枪可以说是中国近代战争史上的一款传奇武器,从清末编练新军一直到抗美援朝,一直活跃在中国军队当中。

(2)中正式

中正式步枪,因蒋中正而得名,由巩县兵工厂生产。为德国1924年式毛瑟步枪的中国版本,兼用为步骑枪,使用7.92x57mm尖弹。民国21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召开全国制式武器会议,决定用中正式步枪取代国民革命军所装备的汉阳八八式步枪。中正式最后一次上战场,是在朝鲜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有不少战士使用缴获的“中正式”步枪在朝鲜战场作战。

(3)晋造仿三八步枪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阎锡山急需武器弹药扩充自己的实力。可是山西地处内陆,不能走水路运输,陆路又容易被人卡脖子。于是阎老西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经过仔细研究,阎锡山没有选择,当时在中国最为流行的毛瑟步枪,而是选择了日本的三八式步枪,进行仿制,称之为“六五步枪”。而阎锡山选择三八式步枪的主要原因是,三八式步枪6.5 毫米的口径比毛瑟步枪7.92毫米的口径小,所以三八式步枪使用的子弹在用料上比毛瑟要节省一些。(阎老西完美的继承了老抠精神)

2.解放以后

(1)53式步枪

53式步枪,是新中国从苏联引进整套M1944莫辛纳甘卡宾枪的生产线而诞生的,是新中国第一种制式军用步枪。该枪的生产始于1953年,是以定名为53式。生产目的是为了解决当时解放军迫切的万国牌武器后勤补给问题。53式的口径是7.62X54毫米,和莫辛纳甘枪族一样。

(2)56式半自动步枪

56式半自动步枪是中国根据原苏联西蒙诺夫SKS半自步枪仿制而来,具有重量较轻、射击精度好、机构动作可靠等优点。同时,56式半自动步枪的外形可以说是既有美感又有视觉冲击力。因此,成为了我国三军仪仗队的礼仪用枪。

(3)56式自动步枪

56式自动步枪,是我国根据前苏联的AK-47/AKM仿制的武器。1951年根据中苏友好条约,在我国的要求下苏联提供了AK47步枪的全套图纸,以及样品,机械设备。我国开始仿制工作,1956年开始定型,命名为56式自动步枪(也称为56式冲锋枪)。

(4)79式狙击步枪

79式狙击步枪。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从越军狙击手那里缴获的前苏联德拉贡诺夫(SVD)半自动狙击步枪仿制品,1979年正式定型。老山作战时期,大量我军狙击手使用该枪投入对越狙击作战。使用该枪,战绩最高的中国狙击手为47军141师421团8连的五项全能射手郑珏,狙杀越军50余人。

(5)八一式自动步枪

81式自动步枪,于1981年设计定型。1983年正式投入大量生产。其研制目标是要用一个班用枪族取代正在装备的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冲锋枪和56式轻机枪,但仍采用56式7.62mm枪弹。在老山前线的战斗中,通过实战表明,81式自动步枪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武器,精度好、动作可靠、操作维护简便。

(6)八一杠

“八一杠”,是81式自动步枪的改进型,81-1式自动步枪的俗称。“八一杠”与81式自动步枪的主要区别是。81式自动步枪使用木质枪托;“八一杠”使用折叠枪托。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非常欢迎大家来吐槽!!!

我是东斯坦因,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尽最大努力详尽透彻的回答每一道问题。(当然有时可能篇幅有点长)。希望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上方的“关注”。


东斯坦因


  下面就将国产步枪中采用仿制技术的型号,逐一列举如下:

  1、53式步骑枪:仿制苏联M1944式莫辛-纳甘步枪。

图示:53式步骑枪

  2、56式半自动步枪:仿制苏联SKS半自动步枪。

图示:56式半自动步枪

  3、56式冲锋枪:仿制苏联AK-47突击步枪。

图示:56式冲锋枪

  4、79式狙击步枪:仿制苏联德拉贡诺夫(SVD)半自动狙击步枪。

图示:79式半自动狙击步枪


慕什塔戈


可以说目前为止,中国除了95式是自助研发的以外,在此之前的步枪都是仿制的,而且因为早期由于和苏联勾搭上了,所以中国的武器都是苏制风格。所以只有95式才是中国的“亲儿子”。

以上的枪支都有自己的中国名,你知道的有几个?

从56式的全自动和半自动步枪到63式,以及很多喜爱的81式都流淌着苏联的血液。哪怕是大改之后的81式依然算是仿的,就像59坦克你再怎么改都是五队负重轮。



如果让一个外行的人来看,你觉得他觉得81式像AK47还是95式像?

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可以直接借鉴前人的技术,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取其精华。而枪支的内构几乎差不多,所以其识别主要是外型构造,如果你的外型构造没有打破重铸而是不变的话,那么你依旧是在改,包括沈飞的歼-11/15/16都是一样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在建国之前,中国的很多步枪都是仿制的国外步枪。

首先就是大名鼎鼎的汉阳造步枪了,汉阳造步枪实际上仿制的是德国1888式步枪,自19世纪末开始生产以来,一直未曾停止,即使到了抗战时期也是很多中国军队的制式武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际上,老套筒步枪和汉阳造步枪是一个型号,但是老套筒主要就是因为为了防止炸膛,所以在枪管外又套了一层,因此得名老套筒。

中正式步枪。这也是建国前十分著名的国产步枪,不过中正式仿制的不是毛瑟98K,而是毛瑟24式,相对来说更加简化一些,于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生产,装备国民党军的精锐部队。这款步枪由于材料不足等原因,实际产量不到100万支,而且后期的质量参差不齐。

建国之后,我国的轻武器十分混乱,为了尽快实现统一标准化,便从苏联引进了一系列武器,作为解放军的制式武器。首先就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了,其仿制的是苏联SKS半自动步枪,装备我军搭近30年,至今依然在民兵训练、大学军训等使用。

最后就是五六式冲锋枪了,其冲锋枪的称呼也只是当时的叫法,实际上属于突击步枪。五六式冲锋枪仿制的就是著名的苏联AK47突击步枪,也是我国最后一款仿制的国外型号的步枪。


战争之王


其实,现代的中国步枪大部分是仿制国外的产品,中国自己研制步枪并大规模列装的时间还真不长,基本上都是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

仿制产品中,最著名的是汉阳造,仿制德国1988委员会步枪。中正式,仿制德国的1924式步骑枪。

另外山西的太原兵工厂还仿制过三八大盖。

在解放战争中,国民党还仿制过M1迦蓝德。

建国以后,大陆方面开始制式化,首先是仿制苏制1944式卡宾枪,大陆的型号是53式步骑枪,到了1956年,仿制SKS半自动步枪,型号是56式半自动步枪,仿制的AK-47自动步枪,型号是56式冲锋枪,之所以叫冲锋枪,是因为当时认为可以连发的单兵武器应该就是冲锋枪。

大陆方面大规模列装的步枪,仿制品就是这些,为了外贸出口,还仿制了M16,型号是CQ,仿制的M4型号是CQ-A,这两种枪,前几年给了老杜一批。

台湾方面,仿制过M14,型号是57式步枪,而借鉴了AR-18的设计,生产出来65式步枪,并且一直改进到了现在。


红色手电筒


汉阳造——毛瑟委员会M1888

中正式——毛瑟标准型M24

53式步骑——莫辛纳甘M1944卡宾

56半——SKS

56冲——AK47

CQ——AR15

79/85——SVD

步枪差不多就这些了。估计还有些保利和萝莉控纯抄然后做外贸的,但一下子去也是想不出


疯狗的轻武


中国的步枪基本上都是仿制的。所谓自主研发也是在仿制的基础上改进而已。


一叶枫流O灵似舞妖


中国仿制的步枪有不少。

最著名的应该是汉阳造啦。该枪原型为德国1888式委员会步枪(Gewehr 88或简称Gew 88),德国商人谎称1888式步枪为毛瑟步枪,成功地将设计资料和生产机械卖给了清政府。故从1896年开始,汉阳兵工厂开始生产此型步枪,定名为八八式。1899年江南制造局也开始生产此型步枪,一直到1944年,此型步枪在中国前后生产了将近50年,为当时中国生产时间最长的一种轻武器,也是自清政府的新军到抗日战争时期,国内各个武装部队的轻武器装备的主要枪型。

中正式步枪,是德国1924年式毛瑟步枪的中国版本。因蒋中正(蒋介石)而得名。中正式步枪使用7.92毫米尖头型毛瑟步枪弹,1935年10月10日,“中正式”步骑枪正式批量生产,正式定名为中正式骑步枪,后来逐渐取代汉阳八八式步枪,从而开始了其长达14年的生产历程。

元年式/四年式步枪,这两种步枪算是抗战主力步枪之一,原型皆为毛瑟1904外资型步枪,外界称之为毛瑟1907步枪,采用7.92毛瑟步枪弹。大多是巩、沪、粤、桂等地生产。

辽十三式步枪,主要参考了德国毛瑟1907步枪与日式三八步枪,主要装备东北军和过去的奉军,使用毛瑟79步枪弹。它采用了三八式的泄气阀、防尘盖和枪栓,其余参考了德国毛瑟步枪,因为东北工业较为发达,基本月产量可达到400至4000支。

晋65式步枪 ,民国6年,北洋政府曾从日本购买过40000支三八步枪,这是中国购买的第一批三八步枪,之后民国15年,苏联曾援助广州国民政府4000支三八步枪。在此之后国内也开始仿制三八步枪,而仿制最多的当属山西,且称之为“六五步枪”。

浙铁造七七步枪,浙铁是指浙江钢铁工厂,而七七步枪属于比利时FN1930步枪的翻版,使用7.92毛瑟弹。枪如其名字,它就是为了纪念七七事变而进行的生产。

粤造21年式步 21年式步枪原型是比利时FN1930外资步枪。该步枪只在民国20年至民国25年6月生产。

53式马步枪 ,仿莫辛纳甘m1944卡宾枪。

56式半自动步枪,是苏联SKS半自动步枪的仿制品。

56式冲锋枪,即56式7.62毫米自动步枪,是仿制前苏联AK-M型7.62毫米自动步枪的产品,1956年生产定型,1963年改型56-1式,1980年改型56-2式,1991年改型QBZ56C式。

85式狙击步枪,是仿制自前苏联德拉贡诺夫SVD狙击步枪。

CQ突击步枪,是中国北方工业仿制M16A1/A2的突击步枪制造的出口型号武器,在中国军警中也有少量装备使用。


永乐二年霜月廿之一


😂你问反了吧??你该问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之前有哪款不是仿制的??😂这么说吧,建国前后我们工业基础薄弱,靠苏联提供的全系列工业体系发展起来的。苏联模式很重,也就从80年代中期95的设计开始尝试走自己风格的武器路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