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怎样才能在社会上越混越好?《大染坊》告诉我们这几点

在国产讲述商战的影视中,《大染坊》是一部不得不提的经典之作,它讲述的是商业奇才陈寿亭从乞丐变成商业大亨的故事。


一个人怎样才能在社会上越混越好?《大染坊》告诉我们这几点

从周村的染布坊到青岛的染布厂再到济南数一数二的印染厂,陈寿亭创造了一个个的商业奇迹,从智斗日本人人藤井,到教育上海的林祥荣,陈寿亭每走一步都成竹在胸,不管什么困难,最终总能巧妙解决,陈寿亭的足智多谋让人拍案叫绝。

分析陈寿亭的成功可以发现一个人要想立足社会,以下几点必不可少

一是胆识


一个人怎样才能在社会上越混越好?《大染坊》告诉我们这几点

陈寿亭胆识过人这在他还在周村时便可看出,大昌染坊王掌柜收买陈寿亭不成就让土匪绑了他,想吓唬吓唬他逼他就范,没想到陈寿亭根本不吃这套,直接拿香往自己胸口上戳,这一下把土匪头子都吓住了,乖乖放了他。

在青岛开厂时,陈寿亭也受到地痞何大庚勒索,还给他“开彩”,陈寿亭也不惯着他,他割一块陈寿亭吃一块,最后这小子受不了了,认了陈寿亭当大哥。来到济南以后,青红帮头子白志生也找陈寿亭麻烦,陈寿亭也不惜和他刀枪相对。

除了和这些社会恶势力,陈寿亭的胆识更多的是表现在商战上,爱用险招,出其不意,但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是智商


一个人怎样才能在社会上越混越好?《大染坊》告诉我们这几点

陈寿亭叫花子出身,没读过书,不识字,但他目光并不短浅,对人、对事、对市场,对局势都有自己的深刻见解。小时候他听书,什么《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都耳熟能详,不仅听会了,还把计策用在了实战上。到青岛后,他又让卢家驹每天给他读报纸,了解时局。

青岛学生闹游行,陈寿亭捐出四十多匹布给学生们做成横幅,但在背面却印上了自己布的品牌,一支持了学生的爱国运动,二也替自己做了宣传。对于日本供货商藤井,因为时局特殊,藤井的商船运来的几十万坯布无人购买,藤井急于出货,开始降价处理坯布,陈寿亭趁机坑了藤井一回,逼得藤井心甘情愿降价到35一匹。

三是情商


一个人怎样才能在社会上越混越好?《大染坊》告诉我们这几点

说到情商,很多人理解为做事圆滑,做人八面玲珑,这也是情商的一种,不过却是最低级的表现,真正高情商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毕竟人们的生活其实就是处理一个个关系。

陈寿亭脾气暴躁,不过他对人就两个字,善良。一工人抬硫酸违章操作,导致硫酸外溢,陈寿亭怒打小工,回头对账房老吴说:“从柜上拿两块钱,记到我账上,我打了他,事后想想觉得忒重,去,替我赔个不是。”老吴说:“这是打一巴掌给个枣吃。”寿亭瞪眼:“我打他,是因为他错了;给他两块钱,是因为我错了,这根本不是一回事。”你看,从这件小事就能看出陈寿亭的品行。

归根到底,陈寿亭的成功还是他坚持做人的原则,尽管他也偷奸耍滑,也与人处处玩心眼,但他从没想过害人,而在大是大非面前,他更是能守住本心,不忘本,明大义,做实事,虽然陈寿亭是被影视化了的人物,不过依然不愧商界楷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