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如何通過閱讀修煉內功?

最近的朋友圈和微信群裡除了疫情的各種新聞,另一個引起共鳴的恐怕就是無聊了,封閉在家的日子好像讓很多人覺得難熬,大家不知道該乾點什麼,於是出現了很多無聊空虛之下的惡搞圖片和視頻,看到的人認同一笑之後也只能繼續茫然的待著。


疫情期,如何通過閱讀修煉內功?


問了幾位朋友,發現大家普遍不停的刷手機之外,並沒有心思靜下來去做那些往常我們沒精力做的事,比如看書、寫字、畫畫、聽音樂、做美食......這些曾經在繁忙的工作和瑣碎的生活之間我們以沒時間為藉口不曾認真體會的精神生活,在我們明明有了大把時間的時候卻並沒能讓更多人一下子投入其中獲得愉悅,那些平日需要算計時間抽空來進行的閱讀、鍛鍊和愛好,在這時也並沒有獲得地位的優先級提高,從而成為我們的主要生活方式。


疫情期,如何通過閱讀修煉內功?


人心惶惶之際大家被氾濫的信息和別人的時間綁架,而不斷刷新的數據和對未來的判斷又加重了個人的心理負擔,很多人還沒有感染冠狀病毒卻先得了精神缺失症,身體沒發燒可精神已癱瘓。


疫情期,如何通過閱讀修煉內功?


叔本華曾說過,“一個愉快的人,隨時都有可以讓他產生愉快的原因,因為他本人就是一個愉快的人“。每個人的感知能力和自我精神世界的豐富程度都不一樣,而毫無疑問,最高級、最豐富多彩以及維持最為恆久的樂趣是精神上的樂趣。可惜這一點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挺難體會,畢竟生活的常態像是在套子裡的人,只能享受感官的樂趣、低級的社交、庸俗的消費和閒適的家庭生活。


疫情期,如何通過閱讀修煉內功?


每個人根據不同的職業、社會身份、家庭角色、人際定位扮演著不同角色,以這個角色要求的狀態和標準說話做事生活,所有的選擇絕大部分都是為這個設定而存在,既沒時間也沒心境去感知精神愉悅的樂趣,久而久之也失去了這種能力。於是,突然被封閉在家裡的絕大多數人在失去一直用生命的百分之八十扮演的社會人這個角色後,連剩下的那百分之二十自己都找不到了,變成了充滿焦慮與煩躁不安的可憐蟲。


疫情期,如何通過閱讀修煉內功?


不過,我寧願把這樣的狀態看作是一種緊急狀況下的應激反應,我們需要的是靜下心來坦然面對。每個人擁有的不同地位和財富賦予了個人不同的角色,但其實我們的內在幸福並不會因外在角色的不同而產生對應的區別。


當一個人擁有強大的精神世界和豐富的內心情感,外在空間的隔離和物質世界的缺失並不會帶來多大的失落,甚至從某種程度來說,反而會成為一種機緣。


魯迅先生說“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這是自嘲更是一種自信的人生態度;


陶淵明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安慰更是一種禪意的意象追求;


蘇軾說:”試問嶺南應不好,此心安處是吾鄉“,這是豁達更是一種超然的強大。


平凡如你我,也一定有方法在面對共同的災難時積極安頓自己的靈魂,建造自己的精神世界,獲得個體內心的平靜和力量。在我看來,最好的辦法就是閱讀。


我所說的閱讀,是一種相對自由的閱讀,是信息時代全面感知、客觀思考、知行合一的能力,是讀書,讀人、讀世界。這和傳統意義上的讀書是有一定區別的。


疫情期,如何通過閱讀修煉內功?


這閱讀既不是”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的功利,也不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市儈,


這閱讀可以是讀懂你的身體,給自己制定在家也嚴格遵守的健身計劃;


這閱讀可以是精心準備食材,讀懂烹飪和美食的奧秘;


這閱讀可以是拿起久違的名著,讀懂年輕時的沉重與晦澀;


這閱讀可以是列出電影清單,讀出造夢的精彩;


這閱讀可以是從名畫中讀出潮流,從音樂中讀出四季,


這閱讀可以是回憶整理過往,讀懂自己的生命,重新思考人生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