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调剂,出国家线前加了导师微信,到复试前需不需要时不时和老师聊聊天?

段槿年


作为考研过来人,也经历过提前联系老师,这里回答一下你的问题。如果打算调剂到该学校的话,并且也想选某个老师的话,可以提前聊一聊,但是需要注意几点,下面说明一下。

第一,先和学长学姐打听一下老师的性格,提前私聊是否妥当。

有些老师是不喜欢没有录取的学生私聊自己的,但是有的老师则很喜欢和学生打交道,手下没有学生的老师则会很欢迎学上提前联系自己的。这点,你需要和学长学姐打听清楚。

第二,在聊之前提前把握一下老师的研究方向,就是老师是做什么的。

冒昧聊天的话,如果不了解老师的研究方向,很容易尬聊。如果提前了解老师的方向,可以和老师聊学术方面的东西,顿时就会打开话匣子,自然也会吸引老师对你的兴趣。提前在网上查找一下老师近5年发表的论文,可以快速了解老师的研究方向,同时,如果老师带领的团队有官网的话,一定要仔细查看官网信息,官网信息包含很多东西,团队研究方向、学生文化生活、学生就业去向等等,这样你很方便的掌握老师团队的信息。

这点很重要,不同的聊天方式,可以把握对方不同的反应程度。这点我们都清楚,面聊的话我们很容易把握老师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电话聊同样可以把握对方的语气等信息,而微信是把握对方信息最少的方式。所以,这点你也要把握清楚。但是鉴于目前疫情原因,面聊的可能性不大,现在人们更多的是用微信进行聊天,那么我建议可以微信跟老师问候一下,问老师方便不方便聊天,看老师想怎么与你进行交流。可以参考一下我简短写的一个例子。


最后,和老师交流的时候一定要自信、不卑不亢、谦和、不要不懂装懂。祝你调剂成功,有问题欢迎继续和我交流~~~


斯亦好


时常和老师保持沟通是有必要的,不然到时候老师都把你忘记了,但是我们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然很可能还会起到反作用,同时也要尝试联系一些学长学姐。

1.多久联系一次?

我觉得一周左右联系一次是差不多的频率,不要太多,因为你也不知道老师的工作量,老师忙不忙,如果老师工作量较多的话你联系太频繁可能会占用老师的时间较多,因此我认为一周联系一次是比较好的频率,同时这也能够给自己复习和阅读一些资料和文献的时间。

2.聊天的内容最好是什么?

我认为学生想要和导师聊天最好可以是导师的研究内容,穿插一些复试的情况等等。首先想要和导师打好关系最好的方式就是向老师请教问题,这时候通过一周的时间去看一下老师最新的研究文章或者代表性的文章,整理归纳之后把问题写出来联系导师,同时聊天的时候可以穿插一些比如导师这样内容的基础知识复试比较重要吗?这样来和导师沟通是比较好的,给导师树立一些好的学习形象。

3.调剂联系导师也要联系学长学姐。

既然已经打算调剂了,那么也要联系一些有调剂经验的学长学姐,避免掉下一些坑。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发布了需要调剂的专业和人数,比如西南大学有机化学招收调剂生、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招收调剂生等等,看到自己合适的可以去问问相关的情况,看这些学校调剂情况如何,避免遇到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学校,比如一些211高校调剂更倾向于985高校和本校等等,这些信息一定要打探清楚,不然去复试了还白费力气!


高校研究生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在小西看来,这肯定是一位正在准备调剂的学生,应该是对比往年院校复试线后预估自己进入复试概率不大。
不管是一志愿复试或调剂,提前沟通导师的考生不少,其中大部分都会收到导师回复,如接受、拒绝、待定。不过,能通过合适推荐人、或导师主动让添加微X的学生较少,绝大部分是以邮件联系。

与导师沟通过程中,已搭上线后如何保持联系是不少人关注的问题。长时间不联系,且有其他学生沟通,导师是否会忘记自己?反之,时不时联系是否让导师厌烦,认为自己比较闲呢?
事实上,正在等待复试的准硕士们,才是刚开始与导师接触,总是感觉难以相处自如。之前,她们更多地是接触亲友、恋爱对象、同学、朋友等,并不知道将导师处在什么位置,尤其是“有所求”下。

在小西看来,不管是什么渠道下,导师同意添加微X就是比较认可的表现。比如说,往年我们课题组老师也会在复试前添加一些意向学生的微X,推荐一两个研一学生辅导下她们复试。
初试成绩不错,过来人辅导后复试准备更有针对性,录取几率更大。学生选好导师,导师一样抢优秀学生,双向选择前多聊下总归是没坏处。
作为导师群体一分子,个人觉得你和导师是不是聊下没问题,增进彼此了解、混个脸熟。并不是闲聊,而是带着问题去交流,如复习遇到难题,精读文献对某个点有疑惑等。类似情况,大部分导师都是不排斥的。

相比考研一志愿复试,调剂可能的变动更大。国家线划线之前,导师也是依据往年录取情况推断课题组或个人可能有招生名额空缺。
要是真没啥问题,也没必要尬聊或硬撩。小西建议在国家线公布、院校复试公告发布与调剂系统开放等关键时间节点,及时联系下导师确认信息,比如是否有新变动或限制。
其实,要是觉得问题比较零碎,试着让导师给你推荐个师兄师姐,学生间聊起来,话题更有针对性。2020年比较特别,调剂复试前见导师一面比较难,更有可能采用在线面试。

那么,询问哪些复试细节呢?复试需要准备哪些东西,往年出哪些题,复试小组面试专家成员组成,面试问哪些问题等细节都是不易在网上检索知晓的。
另外,对于导师的简短回复不要过度解读,基本是在10几秒或半分钟内回复,背后并不存在深度含义。不放心时,可以回个信息,如“XX老师,看了您的信息后,经过一段时间思考,......”。

注意!导师对于复试、调剂的帮助有限,甚至是帮不上忙。在沟通的过程中,放宽心态,太强的目的性会让人焦虑。安心准备复试,同时定期关注下国家线、调剂院校信息。
最后,小西想对各位准硕士说,读研后会和导师相处2-3年。如何与导师互动是必须经历的,提前熟悉下是好事情,加油!
⚪ 若是我的文章对你稍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或转发,让更多人看到,非常感谢!

帅小西De


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