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148) ∣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关爱无国界 小字条接待特别的“客人”

昨天,渝中区最后一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经检测和评估后,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出院,实现了渝中区在院治疗确诊病例 “清零”。但“清零”并不等于“零风险”,随着复工复产加快推进,疫情防控仍不能松懈。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驻集中隔离观察点的医护人员仍然在防控一线,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继续坚守。

战疫日记(148) ∣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关爱无国界 小字条接待特别的“客人”

(李朋鹏、任佳庆在登记集中隔离观察人员信息)

“准备接客人,客人行李较多,请准备好推车,我们5分钟后到达。”

“收到。”

在中医骨科医院医疗观察群里,大家习惯把需要送往密切接触者集中观察点的人员称呼为“客人”,他们说这样更能时刻提醒自己在工作中要从“客人”的角度出发,尽力做好服务工作。

昨天集中观察点又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巴布·乔(化名)。巴布是法国人,他的妻子是重庆人。3月4日巴布和妻子从北京到重庆,因同乘航班中有一位疑似病人,因此巴布和妻子被送到了观察点进行集中医学隔离观察。但是按照相关规定,他们必须单独居住,隔离期间不能串门。

巴布和妻子是这个观察点接收的第三批“客人”了,医护人员对于如何做好“客人”的医学观察和生活照顾已是得心应手,可面对巴布却让他们犯了难。昨天医护人员给巴布送物品,他在门口比手画脚地说了几句话,医护人员一开始以为说的法语或者英语,站在门口反应了半天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才搞明白巴布是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的“等一下”。

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再次发生,护士罗莉动手做起了一张双语版的“温馨提示”。她借助翻译软件,用中法文告诉巴布他们每天早晚会对他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如果两次实验室核酸检测为阴性,他就可以解除隔离回家了。并且“温馨提示”上还告诉巴布,如果身体不舒服或者生活上有什么需要都可以告诉他们。巴布拿到这张“温馨提示”向医护人员连连竖起了大拇指。同时,医护人员还在他的饮食上特别备注以清淡饮食为主,忌内脏和辣椒。

战疫日记(148) ∣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关爱无国界 小字条接待特别的“客人”

在采访中隔离点工作者罗莉告诉我们,做这个“小字条”的目的一是希望能和巴布沟通顺利,第二虽然病毒是无情的,但是希望巴布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重庆人民的关爱与热情。(文/邓妮、图/邓妮、李本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