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是時候審視一下自己該不該讀研了

長久以來,都有這樣一個問題困擾著廣大傳統工科學生,那就是:我到底讀不讀研?

尤其是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如果說在前十年土木讀研還不是主流的話,那麼在2020年,土木讀研的學生們似乎越來越多了。

08年,金融危機,4萬億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挽救了中國經濟,也帶來了一場房地產的盛宴。與此相關,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也變得炙手可熱。那個時候放眼華夏神土,處處都是工地,學土木的學生極其吃香,211大學的土木學生在大四就早早被預定走了,起薪就到了8000,更別提同濟土木這種專業龍頭畢業的學生了。

那是十年前,2020年,有多少單位起薪能到8000的?

時過境遷,十年過去了。雖然疫情影響下,又一輪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據說是超過30萬億的基建)將會到來,但這次主要是圍繞著新基建。傳統土木雖然會繼續分一杯羹,卻不會像以往那樣風光了。

對於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來說,如果不讀研,未來在哪裡?

一般來說,土木專業的本科生去施工單位的居多,大多數是類似於中建、中鐵等等公司,項目分佈也是天南海北,有些項目環境很好,隔三差五能進城一趟,有些則鑽進深山老林,音信全無。除了施工單位,設計院也是一個好去處,但是

現在設計院都要研究生學歷了。好的大型房地產公司更加難進(尤其是今年這種雪上加霜的經濟形態),很多500強房地產公司都不招本科生了。大部分女生都選擇了讀研,因為就業實在困難。

@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是時候審視一下自己該不該讀研了

綜合全網信息來看一般的大學土木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大部分都去了施工單位,這個是無可爭議的實話。君不見,土木工程貼吧裡訴苦的帖子能圍繞地球一圈,工地勸退的帖子更是數不勝數

三分之一在經歷工地的毒打之後,會選擇辭職考研。因為工地上的環境實在太難熬,遠離城市,脫離社會,整日與鋼筋混凝土打交道,幾乎沒有社交娛樂時間。這不是吃不吃苦的問題,而是看不到發展前途的問題。在這種看不到未來的情況下,大家紛紛辭職,或者讀研再進一步,或者轉行。

土木讀研能做什麼?

大部分同學讀研應該不是出於對科學的嚮往。為了人類進步而奮鬥聽起來很美好,但是赤裸裸的現實問題還是拽回了愛做夢的腦袋。大部分同學讀研只是為了一個更好的文憑,進而能進入一個更高的平臺,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僅此而已。

讀研到底為了什麼?頂著禿頭的危險(根據觀察,去了施工單位脫得更快),每日在實驗室查論文,做實驗,擬合數據,到底是為了什麼?

@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是時候審視一下自己該不該讀研了

為了一個跳板。進入設計院也好,進入房地產公司也罷,考公務員也好,甚至繼續讀博然後找個高校任教都是不錯的選擇。讀到研究生,你的選項才開始豐富,才有資格挑選你想要的的生活。

設計院很累,加班畫圖是常事,但起碼會有基本的休息時間;大型房地產公司平臺更大,見識更廣;考取公務員或者事業編制,研究生就可以卡到很多人,對專業要求也沒有那麼多。你不需要面對鋼筋混凝土,不需要在遠離城市的地方過著苦行僧一般的生活。總而言之,一張碩士研究生的文憑,足夠開啟人生的新紀元。

設計院很累,加班畫圖是常事,但起碼會有基本的休息時間;大型房地產公司平臺更大,見識更廣;考取公務員或者事業編制,研究生就可以卡到很多人,對專業要求也沒有那麼多。你不需要面對鋼筋混凝土,不需要在遠離城市的地方過著苦行僧一般的生活。總而言之,一張碩士研究生的文憑,足夠開啟人生的新紀元。

為了

一個更好的圈子。本科期間可能你的老師可能連你是誰都不認識,你的同學大部分都去了施工單位,你的人脈圈子就限制在了這樣的一個層級上。讀研之後,起碼你的導師是認識你的,你的師兄師姐以及教研室的同學都會成為你的人脈,這能讓你跳出本科狹小的圈子,進入到一個更高的平臺。如果你能夠考上同濟或者清華或者東南這種國內top5級別的土木院校,那你的人生很可能在某個大佬的青睞下發生改變。

@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是時候審視一下自己該不該讀研了


為了一個更好的自己。本科期間可能每日划水,優哉遊哉地就讀過了四年。很多人在大學知識並沒有學到多少,別的技能也沒有學到多少。而從考研到研究生畢業這段時間,你可以把自己重新塑造一遍。

考研是一場關於人的能力的綜合性考試。在漫長的備考過程中,你會收穫耐心、收穫堅持、收穫成功。同樣的,在讀研期間,為了畢業,你要不停地查找論文、找實習、做實驗等等,你會和不同的人溝通交流,見識各種場面。最終在畢業的時候,你會發現一個和本科完全不一樣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