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他眼花手抖拼不了模型,四驱车就不会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在长大成人之前,孩子是通过玩具来了解这个世界的。

太阳照在成人世界上,投下了玩具的影子,我们从这里开始人生最初的预演。

直到有一天你发现,这两个世界其实没有区别。

折纸飞机的孩子眼里充满飞行员的浪漫,做模型的孩子心中也会迸发出工程师的执著与创造力。

玩具就是世界——没有人能说清它从何时开始,但我们知道,它永远不会结束。

要不是他眼花手抖拼不了模型,四驱车就不会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我们的童年曾出现过非常多可以深深刻在记忆里的玩具:游戏王、铁胆火车侠、爆旋陀螺、悠悠球……

要不是他眼花手抖拼不了模型,四驱车就不会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也曾风靡大街小巷的爆旋陀螺

它们每一款无不霸占了当时孩子们大部分课余时间,但它们都不及长盛不衰,曾风靡全国的迷你四驱车——一种拼装简易,在家长的指导下便可以完成的模型。

要不是他眼花手抖拼不了模型,四驱车就不会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迷你四驱车因为耗时短,在日本被称为“周末模型”

因为售价低廉很快便成为学校门口文具店的明星,“奥迪双钻,我的伙伴”的广告语仍能直击多数人的内心深处。

要不是他眼花手抖拼不了模型,四驱车就不会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影响力巨大的四驱车大赛曾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

要不是他眼花手抖拼不了模型,四驱车就不会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每当放学,文具店门前的“闪电飞龙”跑道就会被围得水泄不通。

排了许久的队,终于迎来那一刻,站在跑道前的那个少年紧张又激动,满怀期望地等待这自己的四驱车能脱颖而出,告慰自己曾为它付出的心血。

不论是至今还有一票粉丝回味不绝的主题动画片,还是每个孩子都梦想参加的全国迷你四驱车大赛,它都是我们记忆中最为厚重的一笔、

动画片《四驱兄弟》中耳熟能详的主题曲

但作为迷你四驱车之父的田宫俊作,起初从没有打算设计这样简易的模型。

要不是他眼花手抖拼不了模型,四驱车就不会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田宫株式会社社长田宫俊作

田宫俊作从小就是个彻底的军事模型狂热者。

1942年的日本正值战争年代,四处宣扬着军国主义,教育部指示各小学手工课必须包括飞机、舰船等模型制作。

那是他第一次做模型,在学校课堂上制作的飞机模型。

飞机从手中飞出就像亲手栽下的树苗开花结果,莫名地感动着田宫俊作。

战时,一次空袭让田宫父亲失掉了事业。

但工厂里的飞机、大炮、坦克都深深地印在了田宫俊作的脑海里。

战后的日本物资匮乏,人们没有什么可供娱乐,父亲决定将刚成立的木材厂转型为军事模型生产厂。

这不仅正合田宫俊作的胃口,更让模型制作成为人们当下最应景的生活乐趣。

要不是他眼花手抖拼不了模型,四驱车就不会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田宫公司早年生产的军事模型

刚成为田宫公司掌门人的他对模型有着执著的追求,为了保证公司的产品能够真实还原实物的细节,田宫俊作多次远赴美国参观各大军事博物馆收集材料。他的恪守也打响了品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

要不是他眼花手抖拼不了模型,四驱车就不会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田宫模型在外观细节上的追求令人叹为观止

美国玩具测评员马克·琼斯曾这样说道:“田宫模型的准确与精良只有瑞士的钟表可以比拟。”

面对市场“快餐文化”的日渐兴起,各模型公司均推出了不需要拼装的成品模型产品,而田宫俊作却从未打算讨好市场,田宫的产品依旧需要精心拼装上色等复杂的步骤。

要不是他眼花手抖拼不了模型,四驱车就不会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追求极致的田宫也生产专用的模型颜料

然而,这一份坚持终有被打破的那一天,并不是因为田宫俊作忘记初心,丢失了那份追求。

而是步入中年的田宫俊作视力已经大不如从前,完成精密模型组装上色对于他来说已是巨大的挑战。

要不是他眼花手抖拼不了模型,四驱车就不会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制作仿真静态模型是一项非常耗费精力的爱好

这让他感到苦恼,他开始思考他的模型玩家生涯,精密的模型对于曾经的自己何尝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也许没有当初的这份热情,自己也从不会踏出第一步,错过了模型这个让人着迷的东西。

年幼的孩子们会被模型复杂繁琐的拼装步骤给吓跑,这也正是市场偏爱成品模型的原因,孩子们需要一款充满乐趣但又拼装简单的模型。

要不是他眼花手抖拼不了模型,四驱车就不会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于是他便从孩子们喜爱的遥控模型车入手,去掉复杂的电子控制系统,去掉复杂的转向机构,缩小比例,仅仅保留底盘与车壳两大部分,大大简化传动系统,动力由一个小型直流电机提供,1/32的比例也正好能容纳两节5号电池作为能源。

要不是他眼花手抖拼不了模型,四驱车就不会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随着日本经济复苏,很多家庭也为孩子添置更多玩具,1982年推出的迷你四驱车因为趣味性和较低的售价,渐渐地被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和购买。

田宫也推出了相关主题的漫画动画,很快让迷你四驱车风靡日本的大街小巷,原本售卖糖果和动漫贴纸的普通杂货店也开始售卖起了迷你四驱车。

要不是他眼花手抖拼不了模型,四驱车就不会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小卖部售卖四驱车在中国也曾非常普遍

迷你四驱车发售不久便有了庞大的玩家基础,田宫俊作开始考虑将孩子们带入模型的美妙世界。

他决定研发出扩展性更强、可玩性更高的迷你四驱车,推出了种类繁多的各式改装零配件,让组装迷你四驱车变得像组装电脑一样个性化,同时也开始筹备全国性的迷你四驱车赛事。

要不是他眼花手抖拼不了模型,四驱车就不会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专业的改装让许多手工爱好者们痴迷

没有转向能力的四驱车需要在设计好的轨道中竞速,这让比赛省去了操作上的比拼,只强对孩子而言门槛更低的策略配置。

例如选用更窄的底盘以提升弯道性能,选用扭力更大的马达提升爬坡能力,田宫俊作让小小的迷你四驱车在竞技上变得多元化。

要不是他眼花手抖拼不了模型,四驱车就不会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自1988年举办第一届日本全国迷你四驱车大赛以来,在田宫俊作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到这项运动。

他们不再止步于购买成套的迷你四驱车产品,而是根据自己心中那个完美的构想,精心选购每一样配件。

要不是他眼花手抖拼不了模型,四驱车就不会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爱好者改装的拥有避震装置的迷你四驱车

看到孩子们亲手把自己制作的迷你四驱车送上赛道,田宫俊作仿佛想起了自己的第一个模型——那个简陋的滑翔机模型,自己为了它忙碌到深夜,直到父亲呵斥才肯睡下。

我们在学校的操场上试飞刚做好的滑翔机。

在一阵风迎面吹来的完美瞬间。我握着机身,小心让两侧机翼保持水平,然后轻轻地把它往前推出去。

就在那一刻,它的机鼻似乎被风抬高了一些,但机身随即像是切过空气一样,缓慢地沿着与山坡平行的轨迹漂浮前进。

成功了!我发出了胜利的欢呼:“我做到了!” 那一天,我一次又一次的让它起飞,一点都不觉得厌倦。我们一直沿着山坡跑上跑下,直到夜幕低垂为止。

从那天起,天底下最让我兴奋的事,就是在工艺课上制作模型。

田宫俊作

而自那以后,日本制造的田宫迷你四驱车,经久不衰,销量长年居高不下。

光是迷你四驱车配件已有两百多种,也推出了性能更加强大的中置马达底盘,至今仅四驱车,累积销量已经突破175000000台。

要不是他眼花手抖拼不了模型,四驱车就不会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2012年,停办13年的四驱车大赛在玩家的期待中回归,大赛停办期间田宫俊作却从未间断过研发,还推出了更加先进的底盘。

迷你四驱车变得越来约专业,但是更高的门槛却并没有导致玩家的流失。

这一届的大赛出现了很多家长与孩子一同参赛的队伍,当年热血的小朋友变成大朋友却依然热血不减,在赛场中四处可以看到玩家们不分年龄一起研究赛道,讨论战术。

要不是他眼花手抖拼不了模型,四驱车就不会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2012年第12届日本杯全国迷你四驱车大赛

随着大赛的回归以及四驱车漫画再度连载,迷你四驱车迎来了第三次热潮。

13年四驱车大赛的参赛人数更是翻了一番,达到两万人之多,这对诞生超过30年四驱车来说已经是一个奇迹。

要不是他眼花手抖拼不了模型,四驱车就不会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近年来许多当年热爱四驱车的孩子已长大成人,秉承着迷你四驱车带给他们的创造精神,他们当中已有不少成为或职业或业余的创客(maker)。

至今依旧热爱迷你四驱车的创客们,用上了3D打印这样的新技术重新筑起心中的完美赛车。

要不是他眼花手抖拼不了模型,四驱车就不会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3D打印的迷你四驱车作品

如今这么多孩子参与到模型制作中来,已为人父的田宫俊作心中一定是欣慰的。

尽管不是他曾经追求的高仿真精密模型,但他将自己的创造与投入传递给了一代又一代的玩家,让迷你四驱车不仅承担了一个玩具应有的趣味性,也让很多孩子满腔热血地第一次抓起了工具。

要不是他眼花手抖拼不了模型,四驱车就不会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是他让长大的我们面对故障的自行车时不再无助,是他让年少的我们面对精准的石英钟时充满好奇,是他让我们的童年不仅仅是充斥着书本和动画,是他让稚气的我们面对精美的模型时产生了冲动。

是他的模型,让我们有了勇气,不再畏惧世界的复杂与繁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