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心聲 ‖《在溫暖中與你同行》 ——致社區鄰居的一封信

戰“疫”心聲 ‖《在溫暖中與你同行》  ——致社區鄰居的一封信

各位鄰居:

您和家人還好嗎!我是您的鄰居馬永坡,住小區36棟。我、妻子、兒子(17歲)、女兒(1歲),同大家一樣困在家裡44天了!

這44天我們是怎麼過來的,我感覺是一天數著,一天天盼著,一天天等著,一天天一天天熬過來的!

從1月23日封城開始,面對新冠病毒,面對封城,我們都經歷了什麼和承受了怎樣的心路歷程!

我們每一個人,有很多相同,也有許多不同。

相同的是,我們共同遭遇了這場突如其來的瘟疫,共同面臨被感染的危險,共同遇到了未曾經歷甚至聞所未聞的封城,共同面對防護物資和生活物資的緊缺,共同被關在家裡不能下樓,共同面對很多未曾經歷過的和很多的未知,共同被各種網絡信息包圍,正面的負面的、好消息壞消息、真信息假信息的鋪天蓋地和真偽難辨,就業、就學、就醫等生活節奏全被打亂了!

看著每天新增的確診數字,我們各種恐慌、憂慮、擔心、迷茫,感覺無力無助!

不同的是,在我們當中,有的和家人在一起,有的和家人分離,有的是勇敢的逆行者,有的是默默的堅守者,有的感染了病毒,有的疑似感染病毒,有的家人和朋友感染了病毒,更有很多的在抗擊著病毒。

還有不同的是,每個人每個家庭面對的困難和問題。有一個人在家的孤獨,有孤寡老人的無助,有的疾病在身卻不能就醫,有的自己或家人要夜以繼日的工作,有的自己或家人奮戰在危險的抗疫一線。

還有很多寶爸寶媽們,孩子小的哺育之憂,上了學的網課之累,面臨中考高考的學習備考之慮,更有甚者還要為生計發愁,等等……。

44天來,或因抗疫上一線,或因感染奪去生命,有的父母見不到孩子的,有的丈夫見不到妻子,有的兄弟見不到姐妹,有的戀人見不到戀人,有的爺爺奶奶見不到孫子孫女,有的外公外婆見不到外孫和外孫女,那是一種刻骨的思念,刻骨的痛!

有親人不能見,有家不能回。這些都影響著我們的情緒,考驗著我們的心理承受力。

這麼多天來, 我們每個人都在煎熬中度過,但都堅強的挺過來了。

能堅持到今天,我們每個人都是好樣的!

疫情蔓延至今,從最初的恐慌、焦慮、煩躁、憤懣,到幻想、焦躁、失眠、抑鬱,再到現在的靜寂和沉悶,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都或多或少的帶有這些情緒。

這些在心理學當中都是心理問題的表現,我個人稱其為負面情緒。因為心理問題是負面情緒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後仍無法消解,才能稱其為心理問題。當下,我們這些情緒是在這個特殊情況下產生的,它會隨著疫情的逐步好轉和勝利慢慢改善和消解。

當然,在疫情中被感染、親人被感染或者被感染失去親人的,以及參與救治患者的醫護人員和其他人員,他們會不同程度地產生一些心理問題,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去消解,有的還需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我自己觀察,我們每個人在疏導和調節自己的負面情緒方面都做的很好。每個人都是自己最好的心理醫生。

大家永遠不會忘記年初二的晚上,武漢全城齊唱《我和我的祖國》,高喊“武漢加油”!

這是集體情緒的宣洩。那天,連我1歲大的女兒都跟著喊,雖然她不懂大人在唱什麼,喊什麼。

大家唱出來了,喊出來了。那一刻,我知道,武漢一定可以挺過去的!

2020年,武漢成為淚點最低的城市,年初二的晚上,整個武漢都流淚了,大家眼裡噙著淚花給自己加油,給武漢加油。

那是一種悲壯的呼喊!

那以後,我有時會流淚,究竟為什麼流淚,自己說不清楚。會因為一個電話,一個音頻,一張照片或者誰的一句話,甚至一個想法和思考。

是悲傷,好像不是,是憂鬱,好像也不是,是恐慌,也不是,因為我早已熬過了恐慌期。

我想,也許是為這座城市之觴吧!

疫情以來,我們每個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疏導著自己的情緒,並且做的非常好。

有的採用在線視頻的方式家庭聚會、朋友聚會、同學聚會、戰友聚會,進行溝通交流,拉家常、吐心事、談情誼,相互關心、相互問候、相互鼓勵。這都是很好的心理撫慰。

有的成了烹飪高手,各種菜餚,各種麵點,各種烘培和小菜醃製等等,在勞動中消磨時間,體驗勞動的獲得感,極大地消解了負面情緒。

有的則趁著這次大把的時間,用在讀書、學習、研究和提升自己的知識、學識和能力上。每天安排一定的時間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給自己加油充電。

還有好多的人去做了各種志願者,在災難面前,勇敢地站了出來,奮戰在戰線的各個角落。大家在關心幫助他人的同時,也是在幫助著自己,這是給予自己最好的心理撫慰。

每個人都有意識無意識的用不同的方式疏導著自己的情緒,也有意識無意識的幫助著家人、朋友和他人疏導著情緒。

災難面前,我們每個人都是承重者,都不同程度承受疫情傷害之重。然而,在遭受苦痛的同時,我們也發現了很多美好的,不斷給我們以溫暖和感動的東西。

醫務工作者、幹警、軍人、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等等,那麼多逆行者自不必說,就說說我們鄰居間的故事吧。

以前,我們鄰居之間很少聯繫和走動,如果不是同事和朋友,很多人頂多是見面時的點頭之交,哪怕是樓上樓下,隔壁對門,姓甚名誰都不一定清楚。

這次疫情面前,我們建立了樓棟群,成立了志願服務隊。有什麼任務,群裡一聲招呼,大家有時間的都積極響應。誰家缺什麼,在群裡發個信息,家裡有的會第一時間無償支援。

大家還經常在群裡交流探討著各種烹飪技術技巧。儼然成了一個大家庭,更讓我感覺溫暖的,幾次準備下樓丟垃圾,出門發現垃圾早不知道被哪位鄰居帶下樓了。我想,這不應該是個例,肯定還有很多類似的情況。 這些都是寒冷中注入的溫暖。

我們在溫暖中攜手同行。

這個春季,雖然,我們辜負了春光,辜負了綠水,辜負了鳥語,辜負了花香……,辜負了太多太多,但只要我們人安好,它們會無恙!

陰霾終究會散去,陰霾一定會散去, 勝利會在我們的堅持中到來。

世界雖然給我們以傷,我們必報之以堅強,讓我們靜靜等待全城沸騰的那一刻,到那時,我們一同走出家門,彼此相擁著任淚水流淌,泣看山河無恙,滿目春光!!!

2020年3月6日晚 於武漢東湖社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