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學王羲之,就這一點,已經牛氣沖天了

王鐸學王羲之,就這一點,已經牛氣沖天了


王鐸學王羲之,就這一點,已經牛氣沖天了

王羲之行書筆法

公開課系列之九


#9

空際擺宕


王羲之有一種魔術般的抖筆技巧,本來平正的常規間架,經他凌空一抖,便在空際散落開來,線條像柳枝般莫名地擺宕,波挑翻轉,風起雲湧,打開一片片奇幻的充滿透明感的魔力空間。


王鐸學王羲之,就這一點,已經牛氣沖天了


藝術體操帶操運動員連續快速地抖出紅絲帶,注意那紅絲帶連綿不絕、層層疊疊的落勢,《二謝帖》的“愛”字就是這樣的。


王鐸學王羲之,就這一點,已經牛氣沖天了


《喪亂帖》的“當”字,短豎尖鋒斜插,而後那空際飄拂而出的反覆翻折炫麗至極,筆鋒的起倒與鋒面的轉換幅度劇烈,空間分割的美妙生動簡直超出了想象力的極致,令人聯想起皰丁解牛時刀鋒的神奇舞動。


懷仁集王字為《聖教序》時,精心擇選了一些“空際擺宕”的字例,有效地起到了為 全碑佈勢“活氣”的作用。


王鐸學王羲之,就這一點,已經牛氣沖天了


“水”字豎鉤立其中軸,左側折筆貼近推挑,右側折筆飄然遠去,悠揚迴旋,大開大闔,輕舉灑落。“真”字凌虛破空,拋轉輕盈,細勁的弧線宛若游龍。


王鐸學王羲之,就這一點,已經牛氣沖天了


“承”字入筆折挑短促如點,豎鉤與之相距甚遠,大幅右傾,把常規結構鎖釦在一起的關節輕巧地抖落開來,接下來一條短斜線左向勁直地一撐,筆鋒隨即順勢右宕,使空間橫向展開充分寬舒,全字搖曳生情的逸姿使人如睹王羲之袒腹東床的魏晉風度。


王鐸學王羲之,就這一點,已經牛氣沖天了


“尋”字落筆輕空,彷彿踏雪無痕,點畫銜接在若有若無之間。“悚”字振起精警,擺筆挺直,擺幅大而張力強,右部上端空間尤為疏宕。


即使像王鐸這樣的絕世高手,當他也學著王羲之去變這空間魔術時,終還是出盡了洋相,筆鋒抖不開,自然復現不出那無比迷人的空際透明感。


王鐸學王羲之,就這一點,已經牛氣沖天了

王鐸學王羲之,就這一點,已經牛氣沖天了

王鐸臨懷仁《集王字聖教序》字例


八大山人在用筆技巧方面弗如王鐸遠甚,可對於造型原則的穎悟宿慧卻堪稱“宋四家”後第一人,頗能意會空際擺宕的精神所在。


王鐸學王羲之,就這一點,已經牛氣沖天了

八大山人《山水花卉冊》局部

更多八大山人書法,點擊圖片欣賞《信札30通》


【王羲之行書筆法公開課】

01、王羲之“骨法用筆”,誰與爭鋒?

02、王羲之的“切筆”,不是誰都能學到的!

03、王羲之的“尖鋒”筆法,已被蘭亭世俗化

04、王羲之的“萬毫齊力”筆法,小王亦是不如

05、王羲之的實錘“牽絲引帶”用筆

06、王羲之的“點”,神妙“衄挫”筆法

07、王羲之的“橫”,“變起伏於鋒杪”

08、王羲之的“折釵股”,篆籀圓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