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診所:“國色天香”是特指


語文診所:“國色天香”是特指


“國色天香”只能形容牡丹和女性

趙丕傑

導 讀

“國色天香”形容花時只限於牡丹,形容人時只限於女性。

“國色天香”形容牡丹花的顏色和香氣不同尋常(國色:冠絕全國的美色;天香:天然的芳香)。語本唐·李正封《詠牡丹》詩:“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例如宋·羅大經《鶴林玉露·物產不常》:“又如牡丹,自唐以前未有聞,至武后時,樵夫探山乃得之。國色天香,高掩群花。”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四:“水仙冰肌玉骨,牡丹國色天香。”凌力《少年天子》三章:“一進院門,滿目奼紫嫣紅,處處盛開著牡丹,勞香四溢,招得整個院子裡充滿蜜蜂的嗡嗡聲,各色蝴蝶翩翩飛舞,和這國色天香的花王爭奇鬥豔。”後也形容女子美貌非凡。例如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二:“值十娘梳洗方畢,纖纖玉手,揭起舟旁短簾,自潑盂中殘水,粉容微露,卻被孫富窺見了,果是國色天香。”清·李汝珍《鏡花緣》三十四回:“渾身玉佩叮噹,滿面香氣撲人,雖非國色天香,確實嫋嫋婷婷。”姚雪垠《李自成》四卷十九章:“江南名媛,國色天香。”

“國色天香”不難理解也不難使用,但是一定要注意,這條成語形容花時只限於牡丹,形容人時只限於女性。這從它的出處和古今典範用例中可以得到證明。因此絕對不能用錯對象。請看誤用的例子:

1

陸游吟唱梅花,最得梅花儀容風姿的美……像《正月十五出遊》“細柳拂頭穿野徑,落梅黏袖上海舟”,《初春書懷》“清泉冷浸疏梅蕊,共領人間第一香”,寫盡梅花國色天香。(中國經濟網,2010年4月27日)

2

荷,國色天香;藕,人間極品。(《京江晚報》,2015年7月3日)

3

胡椒兮“天之綠珠”,檳榔兮“天之驕子”;蓮霧兮“天庭仙果”,楊桃兮“天上仙桃”;龍眼兮天下無雙,荔枝兮國色天香。(《光明日報》,2009年2月2日)

4

禁不住葡萄精靈的誘惑,我走進葡萄架下,近距離地欣賞這些“國色天香”。(《兵團日報》,2013年12月16日)

5

為確保每一批東阿阿膠都是“國色天香”,從古到今,阿膠煉製技藝都是遵從師帶徒的傳承方式。(中國經濟網,2013年12月11日)

6

烤鴨國色天香,綻放APEC國宴。(《大江晚報》,2014年11月12日)

“國色天香”在前四例中分別形容梅花、荷花、荔枝和葡萄,形容的都不是牡丹,顯然用錯了對象。例5形容阿膠,例6形容烤鴨,錯得更加離譜了。

7

誰都希望自己國色天香、英武過人、天資聰穎、出類拔萃……可惜這不符合事物發展規律,是一廂情原的白日夢。(畢淑敏《心靈七遊戲》,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4年5月版)

8

陳凱歌評價他(按,指在新版《紅樓夢》中飾演賈寶玉的演員于小彤)國色天香,現在卻淪為18線男星!(東方網2016年5月27日)

例7的“誰”指代任何人,包括男女兩性,並非專指女性,例8的“于小彤”純屬男性,用“國色天香”來形容,顯然都是錯誤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