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最後的決戰,30萬大軍為何敵不過1萬湘軍

天京之戰,是太平天國最後一戰,如果簡而言之,就是一句話:兵敗如山倒,從太平天國運動的革命烈度、推進速度和民眾響應度來看,這場革命本可成功,但由於所倡導與奉行的東西,有許多不合人倫常理之處,再加上領導者半途開始內部鬥爭,生活奢侈腐化,故而本可以成功的起義運動,最終卻以失敗告終。

太平天國最後的決戰,30萬大軍為何敵不過1萬湘軍


太平天國發展到巔峰時,在天京發生的‘天京事變’就預示了太平天國以後的衰敗。自從馮雲山與蕭朝貴戰死後,軍政大權便漸漸被東王楊秀清把持,天王洪秀全則長居深宮不出。楊秀清以外部戰事為由,把石達開和韋昌輝調離天京,整個天京便只剩下權利被架空天王,和握有軍政實權的東王。再加上東王楊秀清借天父下凡,屢屢欺壓天王洪秀全,甚至有人向洪秀全告密,說楊秀清有弒君篡位之心,洪秀全這才密調翼王石達開和北王韋昌輝進天京誅殺楊秀清。

韋昌輝先一步到達,在率軍殺死楊秀清之後,血洗了東王府內男女老少數千人,殺紅眼的韋昌輝又以搜捕東王餘黨為由,在天京大肆殺戮已經放下武器的東王部屬,血洗天京兩萬多人,天京駐防部隊骨幹幾乎被全部被誅殺,雖說後來韋昌輝被天王洪秀全處死,以示天下,但是經此一役太平天國元氣大傷,由於東王楊秀清在太平天國開始時,指揮有方,能攻善戰,基本打下太平天國的半壁江山,手中嫡系部隊也隨著定都天京後,被楊秀清分佈到天京,成為天京駐防部隊的骨幹力量,在天京同時面臨江南和江北兩座大營的圍攻,仍然可以堅守可以看出,前期的天京軍士的戰鬥素質很高。

太平天國最後的決戰,30萬大軍為何敵不過1萬湘軍


而在韋昌輝血洗天京後,雖說駐防部隊很快得以補充,但是士兵大多是新兵,甚至連戰場都沒有上過,這樣軍隊的戰鬥力可想而知,所以在最後的決戰中三十萬大軍,也沒有擋住湘軍一萬人的進攻,還有一點是湘軍裝備精良,採用購買西方先進槍炮,此時曾國荃的1萬湘軍是精銳,戰力超強是一支虎狼之師,而太平軍基本上還是大刀和長矛。

太平天國最後的決戰,30萬大軍為何敵不過1萬湘軍


不得不提的是洪秀全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填補楊秀清和韋昌輝留下的權利真空,提拔了自己的兩位哥哥,洪仁發和洪仁達為勇王和信王,和十位侄子同樣封為王,而此時石達開負氣出走,整個天京基本上都是洪家天下,洪秀全的兩位哥哥,既不勇敢也不講信用,整日就是在天京胡作非為,排斥異己,狂斂財,暴虐恣橫極其不得人心,整個天京怨聲肆起,對太平天國由開始的歡迎和響應變為排斥與痛恨,在曾國荃圍困天京長達四十天裡,城中百姓和軍隊餓殍滿地,以樹皮和草為食,此時的洪仁發和洪仁達卻還整日帶人,四處搜刮錢財,甚至二人還以每日搜刮所得多少比輸贏。在這樣的領導之下,不要說三十萬人了,就是五十萬人都不一定打過一萬人的湘軍。

太平天國最後的決戰,30萬大軍為何敵不過1萬湘軍


太平天國就像一把乾柴烈火,在他的前期發展階段很快蔓延到清朝的大部分地區,那是因為在那個階段,他引起了人民的共鳴,適應了矛盾趨勢。天京之役,太平天國統治集團自我矛盾的激化,和加強統治內部的腐敗,沒落已經註定,雖然有三十萬之中,但是已經沒有了之前的眾志成城,反而成了是各懷鬼胎烏合之眾,人心已經不能凝聚在一起,所以失敗也是必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