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學校夠“折騰”,老師在家不“消停”

2020的春節

因為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而變得特殊

2020的寒假

因為一種特異的病毒而變得漫長

特殊的假期

特別的學習環境

增強了我們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的信心

這次疫情,停課不停學的不僅僅是孩子們,石峰外國語的教師們同樣以積極的心態去提升自身的素養,不僅與全國人民教師一樣修煉起了“主播”技能,更是增強了自身教學水平和專業能力。線上學習“不消停”,充分利用空閒的時間為自己充電蓄能!

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

北師大名師培訓課程

唐波校長為老師們分享了北師大名師大咖線上講座資源,掀起了老師們線上學習打卡熱潮。

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
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
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
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
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

防疫培訓直播課

學校特邀防疫專家為老師們帶來了三堂關乎環境、健康、消防知識的專題講座。

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
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

教師防疫心理課程與其他課程

各學科、備課組以及老師們線上直播課程資源共享。

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

掀起老師線上學習打卡熱潮

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

向右滑動

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
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
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

來自老師們的線上學習感悟

張媛

庚子年春月,疫情肆虐。萬民苦,染著眾。眾居家未出,城市按下暫停之鍵。 新年的開端,一場新冠狀病毒疫情來得讓人始料未及。它改變了人們的假期生活,改變了生活軌跡,亦改變了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方式。我們作為教師,在陪伴孩子們成長的同時,我們也沒有停下成長的腳步,亦是開始了線上的學習。在十來堂課程之中,專家高屋建瓴的分析講解,讓我受益頗多。

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

生活生成課程的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棘手難耐,可以基於兒童視覺從多方面鏈接兒童的真是經驗和發展需求,生成活動與主題。把我們觀察到的、聽到的、感觸體驗到的統統收入課程內容。

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

從教師的初心及使命出發,堅持立德樹人,終身學習,不斷成長。而對於教育,我們不能只看到技能和知識,更要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自我認知和潛藏的能力素質。新的啟發,新的觸動,激勵我們不斷前行。 數月後,疫情褪去,萬象更新,神州如初。然,學習之路漫漫,定將上下而求索。

黃蕾

聽消防安全講座後的沉思

在古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從神界盜取了火種帶給了人類,從此以後人類社會文明逐步發展,從野蠻到文明,從落後到先進。火在這裡扮演著光明、熱情和文明推動者的角色。但是,萬事萬物都有兩面性,稍有不慎,星星之火就可以給人類帶來滅頂之災。遠的有燒了四個多月的澳大利亞山火,近的有犧牲了二十餘名消防官兵的大涼山山火,還有數不勝數的住宅、廠房起火,這些慘痛的經歷令親歷者心悸,令圍觀者痛心。 為了提高消防意識,提升防火技能,增加逃生自救技能,學校組織了一場消防安全直播講座。主講人陽智教官曾是一線消防官兵,所以他為我們宣講了不少實用的日常防火知識,以及當火災來臨時如何快速準確地逃生。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不是這些,而是他不斷地陳述著一樁樁悲慘的案件。造成如此結果的不是別人,而恰恰是我們自己缺乏消防意識!缺乏消防意識,根本上是我們缺乏對生命的敬畏,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對那些安全隱患視而不見,對一次次消防培訓敷衍了事。所以當火災真正來臨時,人們會慌亂地往高層跑,會乘坐“活棺材”電梯,會拿水潑起火的電器......

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

正因為有了生命的鮮活,我們才能體會生活的意義;正因為生命的五彩斑斕,世界才如此美好。用火防火不失火,為你為我為大家。讓安全意識常駐心間,讓生命的絢爛閃耀我們身邊!

黃文燕

停課不停學,老師也要學

關掉視頻,摘下眼鏡,揉了揉酸澀的眼睛,向窗外望了望遠方,有高樓,有遠山,還有昏昏沉沉的天空。身體雖然說不出的疲乏,但是心裡卻無比充實,因為知道自己這一天有一點收穫,有一點所得,有一點感悟。

2020年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為保障全國近3億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教育部下發了2020年春季延期開學通知,鼓勵廣大師生利用信息化教育資源和平臺合理開展線上教學。然而,從傳統“面授教學”轉到“在線教學”,不少教師對於線上教學頗感壓力,如何設計在線課程?線上教育教學如何實施?如何把控和提升在線學習效果?如何在疫情期間保護自己和家人?如何自主規劃這多出來的假期生活?如何在疫情結束後安全的復產復工…… 面對這一系列的問題,外國語石峰學校組織全校教師通過網絡學習由北京師範大學推出的系列直播課程。在線直播課程一共12次,涵蓋基礎教育開展在線教學亟需的技術平臺、教學設計、課程資源、教學模式、支持工具、教學評價等系列專題,幫助廣大教師提升在線教學能力,為教育教學保駕護航。不僅如此,學校還為我們特邀了相關專家,進行網絡講座的學習。

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
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

在這些課程學習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堂環保講座課。

說到環保,有誰能夠快速回答以下問題?

你能區分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嗎?你知道室內裝修如果汙染嚴重會導致什麼後果嗎?你瞭解“醉油綜合徵”嗎?你知道城市水塔由哪些部門負責嗎?我國十大致命疾病你瞭解嗎?亞健康的表現你有嗎?哪些不好的生活習慣會導致身體亞健康,你知道嗎?

反思這次來勢洶洶的疫情,難道不是因為人類對自然保護意識不夠才引起的嗎?破壞環境,捕殺野生動物,從天上,地上到海里,每天有不知道多少種物種在這個世界上徹底消失。

當我們的子孫後代看著書本上的圖片,問我們這些在哪裡的時候?我們又該如何去向他們解釋。

人和環境和其他生物是息息相關的,就像太陽雨露之與所有生物一樣,沒有誰離得開誰,如果某天一個好不容易保持的平衡遭到破壞,那麼誰也不知道在未來還會有什麼再等著人類!

醒醒吧!同類們!

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

馬靜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春節裡,由於新冠病毒的來襲,導致本來不到一個月的寒假,硬是放了一個半月了,且不敢說何時才是盡頭。

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學”,我想這不僅僅是針對返不了校的學生,還有我們所有的一線教師,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荀子也說“學無止境”,或許這對宅家的我們來說,也是一次在家靜心學習的大好機會。

我們學校除了組織老師們認真觀看北京師範大學的專家學者們講授的12堂如何開展在線教學的直播課以外,還組織我們學習了環保、健康、消防等方面的知識。我個人印象比較深刻的還是關於環保的這一節課。

環保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我記得還是我讀書的時候,那會很多同學寫文章常常就喜歡往這個話題上靠,以此來博得閱卷老師的好感。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的環境問題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就垃圾分類這一個問題來講,做得好的國家大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日本,然而,鮮少有人知道,最早提出“垃圾分類”這一概念的其實是中國。說到這裡,大家不禁會有疑問了,為什麼我們國家最早提出來,而到現在很多民眾卻還沒有形成一定的垃圾分類意識呢?的確,掣肘垃圾分類深入推進的因素很多,但導致垃圾分類原地踏步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居民未能有效參與進來。這當中也包括我自己。

这所学校够“折腾”,老师在家不“消停”

去年的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開始實施,一時間,大家都把垃圾分類當作了茶餘飯後的談資,可回收物、溼垃圾、幹垃圾、有害垃圾,傻傻分不清楚。哪怕是上學期帶著孩子們做過垃圾分類的各種資料,包括組織了學生上街向廣大居民們普及垃圾分類的知識,很多細節之處我還是似懂非懂。

這一次羅旭老師的直播講解生動易懂,除了讓我們鞏固了垃圾分類的知識以外,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那句如果長沙這座城市的垃圾一個星期不處理,那麼這座城市將會被垃圾掩埋。多麼可怕的場景!雖然我們有清潔工,有垃圾處理的工作人員,可是如此多的垃圾,在源頭(我們自己)上不進行分類,而指望在垃圾處理的末端一一解決,可想而知,這給工作人員增加了多大的難度!

誠然,大家都聽過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也知道國家正在大力提倡、要求民眾做到垃圾分類,上海的“強制執行”已正式上線,或許,離我們也不遠了。希望通過這次的學習,我們能夠帶動身邊的家人、朋友也投入到垃圾分類的實施當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