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所未有的影像,去窺探蜜蜂群體最隱祕的私生活

數千公里之外,

德國朗根的一個小院子裡,

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

半路出家的“養蜂人”Ingo Arndt

以你難以想象的方式、

外加異乎尋常的努力,

終於拍到關於蜜蜂前所未有的珍貴影像。


以前所未有的影像,去窺探蜜蜂群體最隱秘的私生活

攝影:INGO ARNDT


野生動物攝影師Ingo Arndt把照相機藏在一個樹洞裡,為了拍出好作品,他不惜成為“半個養蜂人”,終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像,讓我們所有人得以“窺探”到蜜蜂群體最隱秘的“私生活”。


以前所未有的影像,去窺探蜜蜂群體最隱秘的私生活

攝影:INGO ARNDT (本圖片來源於攝影師官網ingoarndt.com)


全球蜜蜂公認的惡敵是大黃蜂。

西方蜜蜂遠非歐洲黃蜂對手,

大黃蜂體長達4釐米,

這種大蟲子一個火柴盒都很難裝下。


它們配備強勁的顎,

可以輕易撕碎小蜜蜂,

它們還會把蜜蜂抓住帶走,

帶回巢咬碎再餵給幼蟲。


攝影師Ingo Arndt住在德國朗根,這窩蜜蜂就在他家院子裡。起初他一籌莫展,心想:如果一直有大黃蜂進犯,他辛辛苦苦招引來的野蜜蜂可能就要被殺光了。


以前所未有的影像,去窺探蜜蜂群體最隱秘的私生活

攝影:INGO ARNDT

但一個禮拜後,

蜜蜂開始扭轉戰局了,

它們開始群集於巢的入口,

結成“蜂肉護壁”。

每當一隻黃蜂逼近,

就會有些護衛奮不顧身衝過去,

把大黃蜂按倒,

轉眼間黃蜂被壓得層層疊疊。


以前所未有的影像,去窺探蜜蜂群體最隱秘的私生活

攝影:INGO ARNDT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十幾只蜜蜂一起振翅,

中間的黃蜂被活活烤死了!


這種“火牢”是禦敵的強大武器,

但也會誤傷友軍,

最裡面的蜜蜂往往會和黃蜂同歸於盡,

它們會選擇犧牲小我而保住整個蜂巢。


以前所未有的影像,去窺探蜜蜂群體最隱秘的私生活

攝影:INGO ARNDT


蜜蜂鬥黃蜂的場面曾見於亞洲相關物種的觀察記錄,在以色列和埃及也有人目睹過,但只有Ingo Arndt捕捉到了這獨家決鬥實況。


Ingo Arndt意識到,只靠觀察養蜂人為採蜜而搭建的人工蜂箱,永遠不可能真正瞭解這種昆蟲的生平秘事,他渴望的是對一個天然蜂巢進行拍攝。


以前所未有的影像,去窺探蜜蜂群體最隱秘的私生活

攝影:INGO ARNDT

新長成的蜜蜂咬破小室的蠟封鑽出來。蜂像蝴蝶一樣要經歷幾個生命階段:從卵孵化成蠕動、貪食的幼蟲,必須由工蜂一刻不停地悉心餵養;幾天後,工蜂用蠟給小室封頂,幼蟲得到信號,便結繭化蛹,完成變形。一兩週後,形體完備的新蜂出巢面世。


而為了拍到真正的野蜂,

攝影師把半棵樹帶回家!


2019年2月,Ingo Arndt得到德國林業管理部門許可,進入當地林區拖走半棵山毛櫸,樹幹上有黑啄木鳥遺棄的空洞——西方蜜蜂最喜歡這樣把巢選在這種地方。


仔細安裝“偷窺”設備——


Ingo Arndt用膠合板蓋了一個攝影掩體,緊挨著那截兩百斤原木;然後安裝打光設備和一個小窗,以便偷偷摸摸微距鏡頭從樹洞背面探進去。


以前所未有的影像,去窺探蜜蜂群體最隱秘的私生活

Ingo Arndt這次拍攝的蜜蜂凝結成一本攝影集《蜜蜂:神秘的森林居民》


最後,

Ingo Arndt幹了件更雞賊的事,

他把別人家的“女王”偷走了!


他從附近的蜜蜂群偷走了一隻蜂后,

不一會兒,

舊巢的偵查蜂出來找人,

但找到後就不走了,

而是停在樹洞口,


以前所未有的影像,去窺探蜜蜂群體最隱秘的私生活

攝影:INGO ARNDT


飛來的野蜂臣民越來越多,

整個蜂群多達數萬只,

它們全部追隨“女王”的腳步喜遷新居。


以前所未有的影像,去窺探蜜蜂群體最隱秘的私生活

攝影:INGO ARNDT


這時Ingo Arndt高興壞了,

6個多月時間“偷拍”了6萬多張照片!


以前所未有的影像,去窺探蜜蜂群體最隱秘的私生活

攝影:INGO ARNDT

德國朗根的西方蜜蜂用麥管狀舌頭吸水帶回巢穴,用來調控巢內的微氣候。


他發現,

天暖的時候,

蜜蜂頻繁尋找水源,

用麥管狀舌頭吸飽水分,

轉交給一組專門負責灑水的蜜蜂,

後者把水吐在蜂巢表面以降溫;


天冷的時候,

蜜蜂就互相勾住腿,

在巢外結成一條“活體毯子”,

而且網眼可大可小,

便於調節巢內溫度。


以前所未有的影像,去窺探蜜蜂群體最隱秘的私生活

攝影:INGO ARNDT

阿恩特在六個月時間裡拍了六萬多張照片,鏡頭裡的野生蜜蜂肖像以前從未有人見過。


“我們太習慣把蜜蜂想成住在白色木箱裡的樣子,但那只是在養蜂人豢養的蜜蜂。蜜蜂自己億萬年來在野外的生活,真不是那樣的。”康奈爾大學教授Thomas D. Seeley如是說。


以前所未有的影像,去窺探蜜蜂群體最隱秘的私生活

攝影:ANTOINE MORIN

它們可為許多野生植物,以及西紅柿、南瓜等重要作物和漿果授粉。


時至今日,

就算是蜜蜂群體最討厭的敵人、

自然界最重要的傳粉者之一——

大黃蜂也陷身囹圄。


在北美,本來隨處可見的大黃蜂

與1974年相比降低近50%;


兩週前《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研究人員藉助一個複雜的建模程序,發現大黃蜂的減少很大程度上由氣候變化造成。自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追蹤全球氣溫的139年來,過去5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5年。大黃蜂或許能忍受較高溫度,但高溫也對植物和花卉產生間接影響,導致大黃蜂捱餓。


其中鏽色斑紋的熊蜂 (Bombus affinis)

自1990年代以來,

種群數量驟減近90%。


以前所未有的影像,去窺探蜜蜂群體最隱秘的私生活

55%的美國人把蜜蜂排在他們想拯救的物種清單首位,這是國家地理學會和“早間諮詢”調研機構的統計結果。而排在最末位的物種呢?是鯊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