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五点半下班的都是什么公司?

0801521


这段时间,身边有两位朋友,都跟我说他们是五点半下班。当时我没去想什么,但今天看到这个题目,用心想了想。感觉他们的上班时间,真不值得羡慕。


第一,开发区的公司,五点半下班,到家也将近七点。

朋友给我来电话时,我正忙着。我说稍后给她回电话,她提醒我,要在五点十五分之前。我说不确定那个时点,是否能完成手上的事情。她说,那就等第二天再回复她,因为她们公司是五点半下班,她要跟班车回市区。这才想起,她们公司在黄埔开发区,那里有很多公司都是五点半下班的。很多年前,我看到过开发区的公司招聘,条件不错,但就是因为路上的时间太长,我决定不到那边工作。因为,说是五点半下班,若是不堵车,路上时间会是一小时左右,到家也要七点。若是堵车,路上需要多少时间,就很难说。而且要跟班车,早上也要很早出门。


第二,是位医生朋友。早七点出发,傍晚五点半下班。

医生朋友,每天七点出发,要八点正到医院。我好奇问他,这么早就要上班,是不是五点就下班?因为我想我们九点上班,六点下班。他们应该是八点上班,五点下班。医生说他们要五点半才下班,因为中午休息时间长。想想也有道理,医生中午要有充分的休息,下午才有精力,看好病人。



我在想,题主为何要问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想找五点半下班的工作?在我看来,那些五点半就下班的工作,如在开发区工作的朋友,晚上她到家还是要七点左右,不比我们早太多;像医生朋友,五点半下班,但要早上八点就要到单位。相比之下,我宁愿做九点到六点,中午不用那么长的休息时间,早上也不用那早到单位。


金鱼每天进步一点点


这个问题答案很简单,朝九晚五的公司都五点半下班。

翻翻招聘广告会发现,写着五点半下班的公司很多,普通公司一般都会是这个时间下班。

结合我的经验和见闻,五点半下班的公司有下面三个类型。

第一、银行工作人员

说到朝九晚五很多人想到的几类人肯定有银行。

银行作为国家企业,严格执行规定的工作时间,到了点就下班,完全不会多待一分钟。

就像我之前银行卡出了问题去银行办业务,就晚了一分钟就关门了,而且很多银行五点就下班了。

第二天又是周末,银行不上班,最后等到周一才办好。

所以像银行这类国家企业,大部分都是五点半左右下班,甚至更早。

时间自由还福利好,怪不得那么多人想去银行上班。

第二、自媒体公司

现在自媒体兴起,涌现出一大批自媒体公司。

坐班的自媒体公司,也大多都是五点半下班,实行朝九晚五的时间管理。

我大学毕业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自媒体相关的公司,是轮班制,分白班和夜班,白班的人朝九晚五,五点半下班。

而且自媒体的很多工作可以带回家,只要有电脑就可以,所以时间可能更自由一些,不需要一直守在公司。

第三、节奏比较慢的公司

最后一类就是节奏比较慢的公司。

现在很多公司不能五点半下班,是因为节奏太快,要不断加班才能赶业绩。

但并非所有公司都是这样,有些公司因为业务关系,并不需要那么快的节奏,所以可以按时下班。

例如咨询公司,一般就不会加班,能够基本实现五点半下班。

其实五点半下班也不一定是好事,很多人下班回家还有工作要做,所以好工作不看下班时间,而看适不适合自己。


狐小胖


五点半下班,是正常的公司啊,没有什么特别的。

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在一家大型海运物流公司上班,职位是订单操作员,每天早上8:30上班,下午5:30下班,周末双休,法定节假日休息。一般情况下,都是按时上下班,但每年有一个季度会是业务旺季,非常忙,常常需要加班。记得有连续三个月时间,我和一个同事手上订单特别多,我们俩每天晚上都加班,早的话八九点可以下班,碰上复杂的订单,得加到将近11点(因为末班车是11点,得赶车。虽然公司会报销打车费,但路途太远,半夜一个女生独自打车感觉不太安全),很多时候恨不得加通宵都做不完。

也是那段时间,把胃熬坏了。当然,加班费非常可观,把加班时间一半换成了加班工资,一半换成了补休。工作淡季的时候,休个长假,去一趟旅行,也算是对辛苦工作的补偿。

所以我觉得,5:30下班的公司,非常正常,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得996,也不是5:30下班的公司效益就不好。上下班时间是有行业,工作性质,个人做事效率决定的,并不是公司本身的问题。



聆su


我的上一家公司,就是五点半下班的公司,至于五点半下班的公司都是什么样的,我结合自己的经验分享一下,欢迎大家评论。


1、真正牛逼的互联网公司,几乎不会五点半下班

现在互联网996上班制,相信大家早有耳闻,有一个在腾讯工作的朋友,上班已经不是用996来形容了,而是9127,并不是说每天人都留在办公室一直待到晚上12点,而是在下班以后,依然有一大堆的事情需要占用下班时间去处理,周末也很难有完整的时间,经常被工作切割。

但是,待遇没得说,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下班晚了宵夜、打车报销,加班费一分不少,多劳多得,干得也心甘情愿。

2、几点下班,也分岗位

据我所知,在我们公司销售的时间是最自由的,因为工作内容以业绩为导向,所以他们自由分配上下班时间,只需要月末销售达标就行了。而像行政、财务这一类岗位,日常工作基本都被固定住了,所以他们是下班最准时的,五点半闪人。


3、公司几点下班不重要,重要的是员工花了多少时间在工作上

虽说每天工作8小时,但很多人的实际工作时间,2小时都不到,只是把一件事可以用2小时做完的工作,拖长到了8小时。所以公司制定几点下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员工的注意力集中到工作中,员工真正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有多少,这才是公司该重视的事。

五点半下班,在大城市来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利用好下班后的时间,那是你与别人拉开差距的黄金时期。


共央君


朝九晚五是有一个时间轴的。记得2000年前,大家还是很遵守朝九晚五,之后不知道为什么会越来越忙,以至于现在,996,007都不足为奇了。

曾经在机关,it公司,电视制作机构,报刊杂志,地产公司呆过,自己也做过公司,回想那些5:30就可以下班的日子,有点像是做梦。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在南方工作,每天早上7:30上班,骑着自行车,穿过人流,南国的风拂在脸上,现在回想起来,有一种说不出的温热。那时的工作都是程式化的,到单位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水擦桌子,然后把头天计划的事情做完。工资不高,事情也不多,中午到点大家都回家吃饭午休,下午到单位没多久,就又开始盼着下班。大家都是这样,不管什么样的单位,没有多少人例外,所以下班后有大把的时间逛街,买菜,做饭,很有一种温馨的烟火气。

来到北京最初的那一段日子,在中关村一个it公司工作。那是一个比较有名的电脑公司,当年在国产电脑品牌中排名前几位,后来还曾经借壳上市。那时候基本也还是朝九晚五,周末或者节假日加班,单位都会有加班费,公司发展朝气蓬勃,同事的关系也很融洽。

慢慢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换的公司越来越忙,加班越来越成为常态,也不再有加班费了。别说是朝九晚五,就是996都是很奢侈的。看到别人加班,你提前一点走都觉得不好意思。有时候就在想,为什么科技发达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反而越来越忙,幸福感越来越差。但我想经过这种高速发展期,以后人们的生活还是会回归正常的轨道。




17谭


对于几点下班的问题,各个地区还有城市是有一些区别的,比如一些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些大城市,因为城市面积大,地域广阔,所以有的人可能住的地方和上班的地方距离比较远,所以一般早上上班的时间都是九点左右,中午休息时间也比较长,晚上下班自然也会延长,大概都在六点左右。

而五点半下班的基本都是在一些小城市,或者机关事业单位,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作息时间去工作,比如本人工作的单位,县城医院,夏季作息时间是早八点,中午十二点,下午两点半,晚上五点五十,冬季作息时间是早上八点十分,中午十二点,下午一点半,晚上五点就下班了,节假日期间会稍作调整。

比较特殊一点就是,县城属于城乡结合部,我们这边乡下都是吃两顿饭,所以比较特殊,患者九十点钟才回来看病,下午两三点结束,所以春节期间我们是早上九点上班,下午四点下班,中间不休息。其他单位也会稍作调整。

工作时间基本都是差不多的,也就是早一会晚一会的事,各地区习惯不同,作息时间肯定也会不同,但不会有太大差别。






小于医学影像技师


我们公司早八点半晚五点半周末双休,偶尔也要加加班,一个月估计不超20H吧,月会那天要开会到晚上八点,其他时候都责任制没人管你也没人看着你,我感觉和公司理念有关,我们总部老板还说要减负让我们全都五点半到点就走。


LeonQu


进入社会,都是为了生活,好多公司,工厂虽然说五点半下班,可是又有多少做的到,差不多都要加班。

我所知道的公司有五点半下班的基本上都是效益不好的,才会五点半下班,我是干机械机加行业的,好多工厂签合同的时候是,拿月薪26天8小时,可是等上班了永远都是每天早八点到晚八点,吃饭时间只有半小时,全天下来工作12个小时。如果忙起来。一两个月没一天休息,和签合同的时候相差甚远,而且还是免费加班的。但要是工厂闲下来,差不多每星期双休,一个月下来没上够26天班,直接扣工资一点人权都没有。

社会就是这样现实,工厂无人道压迫,生活却如此紧迫。那些每天奋斗在两点一线的同仁,如果不是为了生存,谁愿意拿健康去赌这未知的明天。




悔梦逝忆


现在考勤作为核算工资奖金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多数公司都是有比较完善的考勤制度,题主说的五点半下班都是什么样的公司,先以目前所在公司为例:

坐标上海、民企、快消行业。在上海总部上班的员工有三种考勤时间,8:30-17:00、9:00-17:30、9:30-18:00,主要是考虑上海的区域比较大,弹性的工作时间可以让员工自主选择,非常的人性化。如果选择了第一种,就是你所说的每天五点半下班的那种公司了。这种弹性考勤也越来越普及了。

所以说五点半下班的公司也不是很稀少的,我们再来看看行业情况:


1、事业单位、国企、私企之分。国企和事业单位一般下班都挺早的,私企时间则比较不统一,大的正规的民企基本是965(早9晚6),但是如果是小型的私企,特别是加工制造类的,经常长达12小时甚至更长,有些会实行两班倒或者三班倒。

2、销售类、科研类、技术开发类、电商类等等通常以节假日、项目开发有关,时间更是多样化。别人休息他们可能在上班,晚上也是销售旺季无法正常下班,都是比较不固定的。而人事类、财务类、行政类比较按点下班,主要也是工作量和工作性质有关系的。

3、超市、便利店和服务类的领域也是不固定的,要么属于多做多得,要么是性质决定没法正常休息的,这里不多阐述。


五点半下班好坏与否不能片面而论,有可能是效率高,有可能是不饱和,有可能性质决定,无论哪种首先要明确企业招你来上班肯定不是让你来享清福的,肯定是要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如果是每天5点半下班,晚上的时间是否可以去选择运动、学习和提升自我技能呢;如果每天下班比较晚,是否可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效率或者增加人手分摊劳动量呢。

我们选择一个企业重要的因素应该是考量企业实力背景和发展前景,这样未来的增值空间较大,考勤时间可以作为参考但不是评估好坏的因素。

我们选择、我们热爱,顺带赚钱,足矣。


人在快消十年


有人说,银行五点半就可以下班,殊不知银行的精算或者主管人员一样会工作到晚上八九点;有人数,好企业不会五点半下班,都是996,这显然是拿了部分明星企业作为”好企业“的代言人。

其实,任何行业、任何性质的企业都有下班准点的,也有下班不准点的。而决定是否能够在五点半下班的决定性因素有三个,一个是企业性质,一个是企业形势,还有一个是企业理念。

企业性质,决定了决定了不少公司普遍意义上的作息特点。

1.机关、编制单位或者国有企业等是遵守劳动法规的典范

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每天工作8小时制。如果上午9点上班,午休1小时,下午就是5点下班。这种作息方式,适合大多数与国家有关的机构或者单位。这些企业的大多数员工都是朝九晚五的作息方式。

2.民营企业在作息问题上,弹性空间更大。

一方面,民营企业会给予业务的繁忙程度,业绩的压力大小和所在行业的淡季或者旺季来进行弹性作息时间控制;另一方面,民营企业普遍不采用朝九晚五的作息方式。但是在8小时工作制和工作时间控制上,基本上遵守劳动法规。

企业形势决定了大部分企业的作息特征。

1.竞争激烈的公司,作息时间一般不规律

正如一些朋友说的那样,不少明星企业都是996,为什么?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竞争。明星公司所在的行业普遍是竞争激烈的行业。一方面,如果不持续保持领先和高效,就可能被其他尾随者赶超;另一方面,一旦失去快节奏和竞争优势,就面临倒闭或者破产的风险。

为了达到优势领先或者竞争优势的目的,他们在员工的工作时间上进行延长,企图以时间换成果。

那相反,竞争不激烈或者生存压力不大的公司,其作息就要规律的多。朝九晚五完全可以实现。

2.资本回收期限的要求与战略紧迫度的要求

不少企业看上去挺风光,其实背后是有资本的控制。作为一些巨额投资的机构或者自然人,为了避免投资风险和最大的投资收益,要求企业以最快的速度实现投资回收和效益增长。给予资本或者投资者的压力,企业不得不要求员工加班加点,马不停蹄的工作。

这种情况下,想要5点多下班,就比较难了。

另一方面,投资回收已经完成,资本压力小,资金流充盈的企业按时作息,5点多下班的可能性就要大得多。

另外,不同企业的战略紧迫度是不同的。一些企业没有紧张感,小富即安。这样的企业,员工日子相对舒服一些,晚上班,早下班都有可能;而战略紧迫度比较高的企业,比如华为,其紧迫感比较强,战略周期较短,就会要求员工加班加点了。

3.利润高峰期和利润低迷期,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会比较高。

在不少行业,一年之中都会有淡旺季的情况。在旺季的时候,企业要全力以赴赚钱,会要求员工满负荷工作。当然,工作时间也比较长;在淡季的时候,为了节省成本,降低消耗,企业不但会准时下班,甚至提前下班,有可能5点之前就下班了。个别企业还会给员工放假。

另外,一些企业在创业期或者利润不景气的时候,对员工的要求比较高,会加班加点。

对于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决定能否5点半下班的,其实是企业的理念。

1.重视员工发展、视员工为伙伴和财富的公司,下班时间比较早。

这里不得不说,很多人仿效、学习和尊崇的明星企业,他们实行996的重要思维因素,就只是把他们当作可替代性的岗位工具而已。除了个别站在塔尖上的人以外,绝大多数都是很苦逼的。

而一些公司,可能不是明星公司,但是比较重视员工、比较珍惜员工,就会采用较为规范的上下班作息。

2.追求人均效能的公司与追求人海战术的公司,在作息上差别很大。

员工的工作效率是公司重视的一面,很多公司为了追求员工劳动成果的输出,就不断延长工作时间。其实,这样的做法未必能够高效,只能靠人海战术或者不断的员工流动来弥补。

而一些公司不断缩短员工的劳动时间,其前提是增加员工单位时间的劳动效果输出。不少企业想尽办法改变员工的劳动效率,在其提升的前提下,将单休改为双休,将996改为朝九晚五。

我个人认为,现在不少的明星企业,之所以能够独步市场,靠的不是其管理有多厉害,不是效率有多高,而是其资源和资本优势。所以,在管理上未必是学习的榜样。员工工作时间管理,真正要做的,是其单位时间的劳动效能和有效工作时间,而不是漫无边际的拖长劳动时间。

3.传统层级制非平台企业工作时间较长,而平台类企业员工作息时间自主性较强

大多传统企业,其管理的理念也是传统的,甚至带有浓厚的小农思维,在劳动时间上非常苛刻,员工就如同零件一样,不停的转动。

而平台类企业,其主流思维是激活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工作时间更多交给了员工自己。这个时候,几点上班、几点下班就是员工自己的事情了。当然,前提是保障绩效输出。

所以,理念的不同决定了企业管理风格的不同,直接影响到考勤、作息等与员工密切相关的事宜。

综合以上几点,如果想要朝九晚五(不是五点半,而是五点),可以努力进入编制单位,而是不能担任主要角色(编制单位的很多负责人连双休的机会都不一定有);可以寻找平台型公司、寻找发展平稳、资金充足、管理规范的公司,且只能作为普通员工(因为领导层随时会有任务)。

至于说,什么样的部门比较清闲,这个也要看公司,不同公司不一样。比如行政部门,在很多公司是非常忙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