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玑图(汪润林)

 扶风县法门寺宝塔酉侧,有一街巷,过去名叫织锦巷(现名小西巷)。织锦巷西,有一池塘,碧波涟涟,叫绞坑。和绫坑遥遥相对的北城门上,高悬着砖刻的四个大字:西望绫坑。城门外西边墙上,镶有一块八寸见方的方砖,上刻八百余字,纵横二十九行,往复回环读来,皆成诗句,组成诗数千余首。这就是千古闻名的“苏氏织绵回文璇玑图”法门砖刻。

  织绵回文的由来,在民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东晋末年,有个姑娘名叫苏若兰,父亲苏道质曾任陈留县令。苏若兰自幼长得容貌出众,天资聪颖。三岁学字,五岁学诗,七岁学画,九岁学绣,十二岁学织锦,到了十五岁,描龙锈凤,纺纱织锦,作赋吟诗,琴棋书画,样样能行。

  一天,苏若兰跟随父亲前来法门寺游玩,见寺西池边有一少年十分英俊,穿一身白绞绣花紧身袄,使一张金丝霸王弓。只听“嗖”地一声,一只飞鸟应声落下;又听“嗖”地几声,水而上顿时漂起几只带箭的大鱼。苏若兰甚是惊奇,钦佩之情汕然而生。父亲苏道质也连连称赞:“好箭法,好箭法!”

  那少年听见赞声,收了弓掉转脸来一望,见一老翁领一年轻女子正在看他。只见她:杏眼泛春波,秀眉弯如画,玲珑小口若含丹,桃花粉面艳如霞,不由得也有几分动情。

  苏若兰和这少年彼此间产生爱慕之情,被苏道质看得一清二楚。

  苏老心中暗喜:何不为小女成共佳缘?于是回府便托人一打听,方知那少年是扶风名将豆真的孙子,名唤豆滔。他满心欢喜即刻请人说媒。不想豆家早慕苏若兰才貌双全,自然欢喜。

  二人婚后,每日若兰纺纱织锦,豆滔习拳练武;有时二人临窗赏景,对月吟诗,相敬如宾,十分幸福。后来豆滔从军,有万夫不当之勇,屡建战功,威名大震,秦符坚遂封豆滔为秦州刺史。后因豆滔功高位显,奸臣嫉妒进谗,被革职发配边关受苦。

  豆滔发配离家,苏若兰送别至池池塘边,见那萧瑟秋风,黄叶飘零,秋水冷清,满目凄凉,触景生情,吟诗一首:

  银箭昔日穿红线,

  何故今日断线弦?

  送君池边千秋泪,

  漠漠流沙几时还?

  豆滔安慰道:

  阳春飞鸟戏鱼时,

  边关壮士自回还。

  送至城门外,夕阳西下,见天空一孤雁凄鸣,向北飞去。苏若兰心如刀绞,遂又吟诗一首:

  瑟瑟秋风孤雁鸣,

  故城西望泪湿巾。

  野日惨惨照荒草,

  佳音不知几度春。

  豆滔又安慰道:

  冬尽雪化春草芳,

  自有鸿雁回佳音。

  豆滔走了,苏若兰每日面对孤窗,盼望鸿雁快快捎回佳音。但是,望穿秋空,汉见一只鸿雁飞来。

  苏若兰为抒发思念丈夫的心情,每日写诗一首。共写了三千六百多首,还是不见豆滔回来。

  为要把这三千六百首诗用锦线织成,苏若兰纺了三千六百余尺纱,去池塘洗得净净的;又买来五彩颜料,染成五彩线。织啊织啊,织了三百六十多天,终于织成一幅八寸长、八寸宽的五色彩锦,上面织有八百四十一字,纵横各为二十九行,回环往复吟读,皆成诗句。她起名叫“璇玑图”。

  以后,苏若兰托一使者,将“璇玑图”捎给豆滔。豆滔读着想着,敬佩思念之情无以复加。他面对苍苍关山,茫茫沙海,无限感慨。遂将“璇玑图”遣人献于秦王符坚。符竖看后,深被苏若兰的奇才和对丈夫的一片忠贞之情感动。立即下令遣回豆滔,让与苏若兰团聚。又诏拜豆滔为安南将军,让其携带苏若兰镇守襄阳。

  至今,苏若兰织锦回文的故事仍在扶风一带民间广泛流传。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苏若兰,遂把她当年居住织锦的街巷取名“织锦巷”。把她当年洗过绫纱的池塘起名“绞坑”。在她送别豆滔前往边关的县城北门上刻了“西望绫坑”四个大字。还把她的“织锦回文璇玑图”刻在砖上,镶在城墙上。

出处: 《宝鸡民间风物传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