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德专栏:曼市德比,索肖重回索圣的第一步

曼联vs曼城的比赛日,是曼彻斯特的大日子。

内德专栏:曼市德比,索肖重回索圣的第一步

虽然双方球迷平日里总想着和对方撇清关系,但却始终无法无视对手的存在。一个老牌贵族,一个新晋爵士,平常大家相安无事甚至还能以亲戚相称,但每到曼市德比就会摁不住那种一山不容二虎的气势。于是,市民们纷纷涌进球场和酒吧,屁股一坐外套一脱,“来,让我们看看谁的内衣才是这座城市的底色!”

只可惜,仓廪丰实的曼城本赛季饱受伤病困扰,在瓜帅依然坚持4-3-3的情况下,球队只能让费尔南迪尼奥和奥塔门迪组成双中卫,罗德里和京多安组成双后腰,配上两个替补边后卫,然后福登强行点亮自己的右边锋技能。总之,曼城11有7个凑合用的,够资格登上球队最强首发的其实只有阿圭罗、斯特林、B席和埃德森(飞鸟不在自己的位置上)。

从拜仁到曼城,瓜帅的大脑中总有一套成熟的战术模板,即便人手不够也会强行拉郎配。虽然影视剧的主角经常会有“本来不想干,但是一干就特别上手,一上手就成了牛逼人物,然后一路打怪升级所向无敌”的直白设定,但足球场上却没这么便宜的事儿。

比如,福登小朋友一直是当中场大师培养的,打边锋就真不如丹尼尔-詹姆斯那种一根筋突破传中热血青年。比如,伯纳德-席尔瓦的组织属性在边锋位置属于上乘,但真让他掌控大局就欠着火候。也许有球迷会建议福登和B席换位置,那么马蒂奇会说:“就你这小身板,当我是吃干饭的?”

内德专栏:曼市德比,索肖重回索圣的第一步

所以,我们是如此怀念德布劳内和大卫-席尔瓦。

有这哥俩在的时候,曼城的进攻是这样的。两位大师每一次的肋部挑传和跨越千山万水的直塞都能成功刺中球迷的G点,然后前方队友再把一个个G点编织在一起,彼此之间融会贯通,画面漂亮,气韵悠长,风景绝美,最终带给球迷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爽。

而没他俩在的时候,曼城的进攻是这样的。中路进攻要么靠阿圭罗回撤要么靠B席强吃,一旦撞墙京多安就会把球慢悠悠的分给边路,让俩边锋靠个人能力碰运气。

于是,上半场曼城的进攻可以浓缩为三个画面。

A.斯特林左路单挑万比萨卡失败,助万比萨卡达成全场8次抢断全部成功的数据。

B.福登过了威廉姆斯还有卢克-肖,过了卢克-肖还有马奎尔,一山更比一山高。

C.斯特林、福登、坎塞洛、津琴科排着队传中,誓要把阿圭罗喂成空霸。

内德专栏:曼市德比,索肖重回索圣的第一步

现如今,曼联的三中卫体系很难靠单点爆破打穿,所以红魔在谨小慎微防守了30分钟之后突然发现……好像,曼城也不怎么可怕啊。

于是,曼联开始对着曼城的软肋下刀了。

其一,津琴科和坎塞洛都是攻强守弱的主儿,京多安和罗德里在补位方面都是慢车,而曼联派出了丹尼尔-詹姆斯和马夏尔这俩超音速小飞机,就伺候着打你边后卫身后。

其二,费尔南迪尼奥是客串的,奥塔门迪是爱失位的,俩中卫平均身高才181cm,一旦马奎尔在定位球里当桥头堡,立刻就是茹毛饮血的画风。

总之,曼城这套拼凑的防线本身就带着自爆属性,如果他们无法以进攻弥补,那就四处都是坑。然后,曼联一个任意球挑传身后,马夏尔反越位破门。那一刻,曼城的防线甚至还没组织成型……

内德专栏:曼市德比,索肖重回索圣的第一步

所以,还是要夸布鲁诺-费尔南德斯。

B费给曼联带来了什么?

当你习惯了一根筋佩雷拉和铁憨憨林加德的时候,会感觉到拥有B费是多么幸福。他不仅是一个敢插上的小快灵、敢传威胁球的组织者、随时起脚的重炮手、无处不在的前场接球人、想象力和创造力兼具的艺术家,更重要的是,他的能量之火会撩遍整个曼联的进攻体系——终于有人传球能匹配马夏尔的智商,终于有人跑位让弗雷德不用陷入围抢举目无亲,终于有人能让丹尼尔-詹姆斯在反击中只需要专心做好冲刺跑这一件事,以及,曼联以前的定位球战术找不到马奎尔,罚球的要负全责!

内德专栏:曼市德比,索肖重回索圣的第一步

从上半场30分钟到下半场60分钟之间,曼联完全打出了自己的进攻方式。之所以没再进球主要因为两点。

A. 林加德站过的热点位已经有了排斥磁场,导致B费在空位要了半天球,马夏尔愣是不给倒三角。“对不住,我有点儿恍惚,以为那里站的还是林皇。”

B. 万比萨卡的进攻还是老样子。虽然增加了油炸丸子这种风骚的操作,但后续进程依然是:强起速度,突破防守,原地懵逼,和对方后卫互相沉默静止对峙五秒,然后一脚抽在后卫身上,总想着先闷死对方后卫再好好传中。

内德专栏:曼市德比,索肖重回索圣的第一步

眼瞅这么下去就没指望扳平了,瓜帅做了两个边路调整。马赫雷斯换下B席,门迪换下津琴科……等等,你仓库里这不是有杀器吗?

马赫雷斯上场之后,他有内切打门的本事和个人局部操作的突破能力,再加上曼联的左路进攻这会儿已经玩嗨了,大头提高位,卢克-肖前插,然后威廉姆斯小朋友渐渐开始扛不住。于是索帅连扔三张换人卡:

——拜利换下威廉姆斯,在保持三中卫的同时让卢克-肖去怼马赫雷斯。

——麦克托米奈换下马夏尔,腰部增加力量。

——伊哈洛换下费尔南德斯,你以为人家在中国吃胖了,其实人家那是中超力量扶贫。

虽然很多曼联球迷赛后讨论换下两位进球功臣是否明智,但是从曼城的角度来看,在自家的后腰偏慢、中卫海拔低的情况下,对手前场摆着一个短跑选手和一个肌肉型支点,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怕。

最终,曼城极限提高位,埃德森的手抛球给出了十几米的提前量,麦克托米奈成功接到助攻,远距离吊射破门……

内德专栏:曼市德比,索肖重回索圣的第一步

这就是本场比赛。索帅带领曼联主场2-0完胜曼城,10年来首次单赛季三杀对手,距离前四又近了一步,也在自己的执教生涯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赛后,索尔斯克亚的执教轨迹更新如下:

第一阶段:莫尔德—卡迪夫城—莫尔德。

第二阶段:索圣—索帅—索肖—索嗨—索肖—索帅—索圣。

无论我们如何玩文字游戏,也无法否认现在这支曼联的变化。球队的打法正在成型,目前的DNA是专杀精锐,团队气氛空前高涨,前腰位置电瓶车换大奔,以及费雷德最后阶段的一抢四,赛后索尔斯克亚望向看台找爵爷……虽然球队本赛季有太多支离破碎和流言蜚语,但在这么破罐子破摔的世界观里,依然有什么东西在熊熊燃烧着。

这样的曼联,你想不想看到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