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糖新国标,二氧化硫指标不再限制,我们还能安心用糖吗?

1、二氧化硫仅是三类致癌物

二氧化硫仅是三类致癌物,三类意思是尚不明确,其次二氧化硫100 mg/kg这个含量是相当低,要达到影响健康的水平,每天吃糖的量估计得超越常人。

2、二氧化硫加入量在甘蔗制糖工艺中是一个关键参数,不可随意改变

二氧化硫在白砂糖生产中是在前段工艺加入,通过与蔗汁中预先加入的石灰生成亚硫酸钙絮状物,沉淀和吸附蔗汁中的各种杂质,一般来说二氧化硫一旦过饱充,微溶的亚硫酸钙会变成可溶的亚硫酸氢钙,沉降效果就会被破坏,不存在国标放开厂家就往巨量地加的情况。

砂糖新国标,二氧化硫指标不再限制,我们还能安心用糖吗?

3、二氧化硫只是影响白砂糖色值的因素之一,甚至不一定是主导地位

白砂糖在储存过程中色值变化,并不是惯常认为的二氧化硫对色素漂白作用只是暂时而做成的,这与温度,酚类,铁质含量都有关系,过高的二氧化硫含量会在生产中腐蚀管道引入更多的铁,这反而会加速成品糖的的变黄。

4、我国制糖工业很早之前就有能力稳定产出低二氧化硫的优级糖

广东中山糖厂1983年初生产了5000t优级糖,二氧化硫7~8 mg/kg,1990年又生产了30000t优级糖(占该段时间白糖产量的绝大部分)。目前实际生产中,随着交通条件的进步,甘蔗积压的情况日渐减少,大部分厂其实都在逐年下调硫熏强度,再不济,降硫的同时加大磷酸用量,也是可以稳稳地保证产品质量。

砂糖新国标,二氧化硫指标不再限制,我们还能安心用糖吗?

5、碳酸法制糖存在环保缺陷

碳酸法用二氧化碳代替二氧化硫,澄清效果还更好,但是会产生大量难以处理的碱性滤泥,堆放不佳遇到下雨天会直接污染附近土地和水源,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应该慢慢消失,除非糖价因为此次问题暴涨达到成本平衡。

6、不要轻易相信市面所谓的红糖

市面上很多红糖都只是赤砂糖,赤砂糖其实可以认为是色值超标的白砂糖,并无本质差异,而且小厂土法制糖的总菌落和大肠杆菌计数是一个难以解开的结。

7、建议

如果真的如此担心二氧化硫问题,可以选用甜菊糖苷,其工艺路线与传统白砂糖完全不一样,可以放心选用。

砂糖新国标,二氧化硫指标不再限制,我们还能安心用糖吗?

白砂糖(耕地白糖)在国外并不是主流消费模式

由多少有点本国特色的一步法制糖工艺及其产品白砂糖(优级、一级、二级、赤砂糖)为前提的强制性标准GB和推荐性标准GB/T,其参数与国外相应标准直接相比并不合适。国外主流是先制原糖,后炼制精糖的二步法。

精糖在我国消费习惯条件下最大问题是吸潮性很明显,难以以散装的形式在市场上廉价销售。

二氧化硫用量与蔗汁质量相关,甘蔗收割方式和运输堆放时长直接影响蔗汁好坏

两广地区多以行政命令限制糖厂只能就近收购甘蔗,可以较好地控制甘蔗质量。

二氧化硫并不是衡量白砂糖品级的主要指标

主要指标是色值。

亚硫酸/碳酸法澄清工艺并不能直接生产精制糖

精制糖严苛的色值要求,需要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过滤、活性炭吸附之类的工艺深化加工。在马云家广州华侨糖厂红棉牌精制糖25元1kg,手头宽裕的朋友可以选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