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青島非遺】傳承二百年 宗家莊木版年畫“刻出”幸福生活

每年的歲末年初

《喜慶有餘》《喜上眉梢》《金玉滿堂》

等一幅幅被胖娃娃、大魚、喜鵲、梅花等

寓意吉祥的元素填滿的年畫

帶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憧憬

走上了千家萬戶的牆壁

【走進青島非遺】傳承二百年 宗家莊木版年畫“刻出”幸福生活

歷經200多年歲月的年畫底板

曾幾何時

一張張的年畫

就這樣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

承載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

從手工作坊,走進了千家萬戶

山東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平度宗家莊木版年畫是木版年畫在膠東的代表,自清朝從濰坊楊家埠傳到平度後,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與“師父”不同的風格,深受民眾喜愛,曾遠銷東北、日韓。2006年,宗家莊木版年畫被山東省政府收入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承人宗成雲年事已高,由於身體原因,這幾年已不親自刻版、印製,現在都是兒子宗衛亞、兒媳孫愛芹來承擔這一工作。

【走進青島非遺】傳承二百年 宗家莊木版年畫“刻出”幸福生活

木板年畫的底板是刻在質地堅硬的梨木上

這樣能夠保證長久不變形

據宗衛亞介紹,宗家莊木版年畫既和濰坊楊家埠年畫一脈相承,又在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其中尤以線條流暢、細緻、有力為主要特點。此外,宗家莊年畫色彩鮮豔、多樣,多者可達八色,在形式上主要有四大系列:牆畫、門畫、窗畫和神供畫。

精工細作世代傳承

自清朝嘉慶年間傳入宗家莊後,在宗家莊周圍逐漸形成產業,一個村子最多四、五十戶人家從事這個行業,中間雖然遭受戰亂,但手藝一直傳承下來。

【走進青島非遺】傳承二百年 宗家莊木版年畫“刻出”幸福生活

從清朝傳下來的木板,反覆的印刷浸透了顏料

宗衛亞正刻著一塊胖娃娃的版,“從十幾歲開始學習刻版,用了大概三年的時間,才能獨立刻出好看的版;刻版要用到多種工具,最細的工具僅兩毫米,要在刻的時候人刀合一,才保證線條流暢,不走偏;用來雕刻的底版用梨木最好,生長期慢,木質緻密,不容易變形。”當問到刻版用的梨木的原料是否充足時,孫愛芹說,前幾年屯了不少好梨木在家,夠用一陣子了。說到這裡,宗衛亞的眼神闌珊起來,“現在幾周刻不了一塊版,不當買賣來做了。”

【走進青島非遺】傳承二百年 宗家莊木版年畫“刻出”幸福生活

孫愛芹在印製木板年畫

技藝傳承遭遇瓶頸

宗衛亞表示,隨著人們生活的變化,傳統的木版年畫已經沒有了市場,一旦失去市場支持,整個傳承也出現了問題。“木版年畫的發展,基本完全依靠市場來支持,現在一方面,沒有人願意來學這個手藝了,大家都忙著掙錢;另一方面,請畫師設計新的內容也要花錢。”

在宗衛亞家中,有許多從清朝傳承下來的老版,200多年的時間,讓顏料深深地浸入到木版中,“這些老版依然在用,印製出來的圖畫依然精美無比,現在沒人設計新的圖案了,新版就很難再有這麼精美的。”孫愛芹說。

【走進青島非遺】傳承二百年 宗家莊木版年畫“刻出”幸福生活

宗衛亞展示木版雕刻技藝

精益求精力求創新

儘管這樣,宗衛亞一家仍在用自己的努力,讓宗家莊木板年畫傳承發展下去,宗衛亞每天也總會拿出一段時間來刻版,線條依然一絲不苟,追求著手藝上的極致;在內容上也不斷追求創新。

在宗衛亞家中還珍藏著一套梁山一百單八將的四條幅的畫。“這是我們花錢請人設計的,然後我們刻版印製的。”孫愛芹說,這一百零八名好漢神態各異,表情生動,充滿著藝術感染力。據孫愛芹介紹,將來如果有可能,像“金陵十二釵”的題材等等,也會去嘗試創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