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高考滿分作文點評:《一屋不掃,何掃天下》


故事:高考滿分作文點評:《一屋不掃,何掃天下》

2019年高考課標1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興夜寐,灑掃庭內”,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綿延至今。可是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願意勞動。有的說:“我們學習這麼忙,勞動太佔時間了!”有的說:“科技進步這麼快,勞動的事,以後可以交給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說:“勞動這麼苦,這麼累,幹嗎非得自己幹?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此外,我們身邊也還有著一些不尊重勞動的現象。

這引起了人們的深思。

請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統稱“復興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並提出希望與建議。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故事:高考滿分作文點評:《一屋不掃,何掃天下》

【高考滿分作文點評】

一屋不掃,何掃天下

親愛的同學們:(落實對象及文體要求)

大家好。很高興今天能在此發表我的演講。我演講的主題是:一屋不掃,何掃天下?(開篇點明主題)

(觀點1,勞動的意義)眾所周知,勞動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國之富強,始於勞動。祖輩們在荒蕪的土地上開墾出肥沃的農田,在落後的土地上澆鑄出堅硬的鋼鐵,在貧瘠的土地上建設出高聳的大樓。從古至今,中國人民用雙手,用勞動奉獻創造出一個個奇蹟,描繪出一幅幅畫卷。(總結句)

(引述材料,為下文批駁做準備)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社會上出現了一些對勞動的錯誤認識。有的同學不理解、不願意勞動,認為勞動辛苦且耗時,甚至輕視勞動,對勞動人民沒有給予應有的尊重。

故事:高考滿分作文點評:《一屋不掃,何掃天下》

(觀點2表明態度,強調勞動的現實意義:財富、人生價值)我認為,這些認識是不正確的。勞動是創造財富的源泉,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一些高校畢業生恃才傲物、眼高手低,不願放下所謂“身段”去踏實勞動,多年寒窗苦讀不過換來一紙文憑。要知道,勞動不僅是為自身提供生活保障,也是以一己之力回報社會。還道路以清潔,贈瀚海以蔚藍,賦土地以富饒。那些通過勞動用心播撒的成果,不是和在辦公桌前敲擊鍵盤得來的同樣有意義、有價值嗎?

(觀點3,勞動的意義:精神人格,與上文形成遞進)勞動不僅能創造物質財富,更能涵養精神、塑造人格。中華民族偉大的創造、奮鬥、團結、夢想精神,無不在勞動過程中得到體現。“鐵人”王進喜、“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學生村官”秦玥飛,他們的時代不同、身份不同,卻有著同樣一顆熾熱的、鮮活跳動著的熱愛勞動的心。他們的精神滋潤著一代又一代人,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自強不息、腳踏實地地不懈奮鬥。

故事:高考滿分作文點評:《一屋不掃,何掃天下》

(觀照自身,落實“從我”與“復興”要求)同學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怎麼能不為勞動之偉大而動容?人工智能或許能代替勞動,但代替不了精益求精的態度;書本或許能教會我們知識,但教授不了親身經驗與實際操作。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沒有一室之整潔,也就沒有一國之安定,沒有世界之繁榮。這其中,修的是心,養的是性,體現的是能力,更是態度。

同學們,勞動是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應該重視勞動、尊重勞動、積極投身勞動,哪怕只是對勞動人民的一句問好、一個微笑,也是對勞動的肯定與禮讚。熱愛勞動,從我做起,你我同出發。(總結呼籲,扣題)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落實文體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