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只要房價一跌下來,人口增長率就會升上去。你信嗎?為什麼?

職業農民蔣大叔


我不信房價跌下來了,人口就會漲上去。

房價和人口增長率的關係,曾經確實有人做過數據調查,得出的結果是房價上漲,人口增長會下降,但是,房價下跌,人口增加率既沒有明顯增加也沒有明顯減少。在後面,我會給出具體的數據。

房價下降還能有促進生育的功能?這是不現實的。

人口減少來源於現在生活的成本高、壓力大,高房價只是其中因素之一,起不到決定作用。

如果房價降、車價降、油價降等等大宗商品價格全線下降,也許可以刺激人口增加,不然,就沒有可能。

第一,難不成房價降了,就不停的生孩子?

高房價對人口減少有一定的影響,但降低房價不一定就能增加人口。

前面提到的數據調查結果顯示,在房價增長最快的地區,生育率下降最嚴重。相比之下,房價增長緩慢的地區,生育率的波動並不顯著。數據顯示,25-29 歲的育齡婦女中,房價每上漲 10%,人口出生率便會下降 1.5%。這是高房價對生育率的影響。

所以,高房價會減少生育,但是降低房價,也不會促進生育。

第二,人口增加,會導致購房需求增加,從而推高房價。這個事實和問題所說的房價下降,人口增長就減少的條件是有邏輯矛盾的。

人口增加直接導致的是房價上漲,而不是房價下跌。假設房價下降,人口增長減少這個條件成立,而人口增長卻導致房價上漲,這結果與條件矛盾,所以,房價下降,人口增長減少這個理論,在邏輯層面都是有矛盾的。

第三,房價的波動主要是由市場供求關係以及國家政策影響,房價的下跌只會影響購房的人數變化,而不能影響生育的人數變化。

房價下跌,明顯的應該是購房人數增加,但是並不會促進生育,畢竟養孩子不僅僅是買房子這一件事的,後續有許許多多的問題,除了金錢還需要精力、時間。

綜上所述,房價上漲會使人口增長率下降,但是,房價下跌和生不生孩子沒有直接關係,畢竟,多生個孩子不只是需要多買一套房子這麼簡單的。孩子的成長、教育以及生活,是需要很多年的時間和金錢的。

👉點贊、關注我👈,一起分享不同觀點。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世家


高房價不僅透支了年輕人的薪水,還限制了年輕人的生育意願。

說實話,我是81年出生,幾十年來感覺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富裕。過去的時候,父親一月掙30元。90年代增長到三四百元。千禧年之後漲到了一兩千元。2010年之後漲到了四五千元。現在退休了,仍然拿養老金5000元左右。

我大學畢業就業時,每月工資只有八九百元,經過十五六年的增長,現在每月工資三千五六百元。還好我們是雙職工家庭,妻子收入跟我差不多,沒有房貸車貸。雙方父母都可以幫助我們看孩子,要不我們也不敢生二胎。

但是,即使是這樣,我們的收入相對於每平米1.5~2萬元的房價,真的有心無力。

大家看看,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的生養成本,每個孩子至少需要200萬。

而很多大人的收入一年只有六七萬,一個大人收入全部攢起來也得需要30年。但是,經歷了房價暴漲的時代,更多的人擔心30年以後房價可就不是這個價了。所以很多人寧願背上一屁股債,也要現在把房購買下來,防止未來房價高不可攀。




說實話,房價現在已經太高太高。比如說我們這裡房價即使跌一半,到了8000到1萬元。要為孩子再準備一套房子,也非常難的。即使跌到五六千元,我們可以接受了,但是還有更低收入的人呢,每月掙兩三千元的人怎麼買房?

房價跌下來只會刺激人們買房的願望,並不會改善人們生育的意願。人們不願意生孩子,除了高房價,還有另外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孩子的生養成本太重。這一筆賬並不僅僅是經濟成本,實際上也包括精力成本。


孩子從出生就要優生優育,懷胎9個月,檢查就要做好幾次。從兩個月一次到一個月一次,又到一星期一次,各種檢查費用需要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為了顯示對孩子的重視,每次都要兩個人請假一起去,光耽誤的工資也不少了。產科仍然是最受人歡迎的科室,為了享受更好的生育條件,除了住院費用還要給主刀醫生送紅包。不管收不收,至少求的是自己心安。

孩子出生以後,各種奶粉、紙尿褲也就來了。孩子上了幼兒園,每月上千元的託運費,是每月家庭最重要的開支。還有孩子的特長班,大家都在報,你能不給孩子報?小學家裡有人照顧孩子一日三餐嗎?一般都需要給孩子報託管,每月也要五六百元。初中高中各種輔導班,一年上萬元絕對不止。

其實從幼兒園到小學,到初中高中,家長最操心的就是孩子的學習。一年開四次家長會,每天老師都會發作業,家長要盯著孩子寫完。尤其是孩子學習不好或者不配合的情況下,家長簡直操碎了心。

自己每天工作累得要死,回家還得耐心輔導孩子作業,總覺得這才是負責任的家長。可是,很多情況下卻被孩子氣得要死。家裡有兩個孩子,忙完大的忙完小,另外還要顧及夫妻之間的感情,這樣操心實在太累太累。難怪人家國外很多女性都是全職太太在家呢。

第二,女性的職業生涯。說起來國外很多女性是全職太太,但是中國培養的女性都是女強人。

大家想想,經歷過獨生子女時代,你願意將自己唯一的女兒培養成一個家庭主婦嗎?大家當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有所作為的女強人,至少不用看別人的眼色行事。

家庭生活中,沒有生活收入來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特別是近年來,中國的離婚率很高,女性真的得為自己的後路考慮。

可是生孩子呢?從懷孕開始,女性的工作能力就開始下降。3~6個月產假,一整年的哺乳期。哺乳期結束以後還需要帶小孩,每天陪孩子做遊戲,哄孩子睡覺。你還能出差、加班嗎?你還想職業晉升嗎?甚至現在很多企業招聘女職工,都要問你生孩子了沒有?未來要不要打算生二胎?直接導致了女性的就業前途暗淡。

所以,影響生育率低是多方面的因素,並不簡簡單單是一個高房價引起的。大家看看,日本、韓國收入水平都很高,相對於他們的收入水平,房價是可以接受,可是呢?他們的出生率又高到哪裡去呢?日本已經負增長好多年了。


暖心人社


算一下,三四線城市幼兒園3周開始送中等的學校,都不算吃喝穿,4年每年1.6萬學費,在小學6年3年級開始補課每年10000元,初中每年補課1.6萬元,高中每年補課1.2萬元,在就上大學四年,等,出來找工作若干元,娶媳婦,嫁姑娘若干元,壓力的多大,還有什麼房貸等不算車,


房產解答專員


想生的人,再窮也會生。不想生的人,經濟再好也不想。那些嘴上說房子不值錢了就生娃的,到時候還會有其他藉口不生的。因為我也找各種接口拒絕生二胎。房子也是我其中之一的藉口。爸媽催二胎我們就說沒人帶,公婆催生二胎我們就說房子小。七大姑八大姨催生二胎我們就說要把所有的愛給寶寶,各種藉口。


跳蚤遇上貓


從理論上説,如果房價跌下來,跌到多數人都買得起的程度,人口增長率就會提升。因為,房價跌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就可以去生孩子了。此外,房跌下來了,很多城市的年輕人可以結婚了,而結婚率的上升,國內人口的增長率也會上升。總之,房價降下來了,對人口增長率的反彈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不過,導致中國人口出生率斷崖式下跌的因素,除了房價過高之外,還有以下幾大原因:第一,現在很多家庭打破了傳統的多子多福的觀念。過去多生孩子是為了傳宗接代,延續香火,而且由於社會福利不好,所以養兒防老。但是,現代社會各種社會保障也逐步完善了,無需 養兒防老了,更何況社會上啃老情況越來越多。現在養娃越多的家庭,各種生活壓力就越大。

第二,如果房價跌下來了,但是養娃的成本卻沒有降,這也是無濟於事。現在養個孩子與60、70年代不同了,那個時候只要多加雙筷子就可以了,現在孩子出生後要用進口奶粉,用最好的嬰兒用品,上小學時要報興趣班學習各種技能,而上中學時要報各種課外輔導班,否則成線跟不上,而到大學時就要到海外留學。所以,現代人多養孩子就意味著支出大幅上升。就算房子降了,很多人也會把錢省下來提高晚年生活質量。

第三,即使房價降下來了,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國的結婚率,但國內大城市裡有上千萬剩女,農村還有四千萬光棍還是解決不了結婚問題,人口增長率無法得到快速提升。因為,剩女要找有錢男性,房價降了,可能會用多少存款和年收入多少作為擇偶標準。而農村光棍主要還是男女比例嚴重失調,還有農村女性都跑到城市裡去了。所以,就算城市房價下跌,農村光棍們也沒機會結婚,人口出生率也就無法提高。

第四,現代社會由於各種原因,很多家庭都選擇了少生或者不生。有人的收入本來就不高,無法給孩子提供較好的保障,所以就選擇不生或者少生。還有的女性處於職業的高峰期,害怕一生孩子就會原來的工作和前途泡湯,結果錯過了生孩子的年齡。更有甚者,覺得生孩子太累,而且生出來家裡也沒有老人照看,他們喜歡過二人世界,於是只能選擇丁克生活。

實際上,高房價只是導致社會離婚率高,結婚率低,人口出生率下跌的重要因素。但除了高房價之外,近年國內人口出生率逐步下降的原因還有:養兒防老的時代已經過去、養娃成本不斷上升、結婚人口不斷下降、喜歡少生或者不生孩子的家庭在上升。所以,如果房價回落到合理水平,結婚率和人口出生率會有所回升,但是並不會太過明顯。


不執著財經


房價降下來,肯定是好當亊情了了,但說房價一降,人口就上升,也不一定。

現在的人,生活成本高,房價是首當其衝,其次是教育,教育雖沒有收費,但各種培訓班比收費更厲害,老師上課不認真授課,專搞輔導班,各種培訓班也是害人不淺。

其次是育兒成本太高,現在生孩子,從幼兒園一直陪讀上大學結束,壓力可想而知。

孩子上學下學要接送,不然家長不放心,要很大的精力。

現在的人,職場壓力大,競爭激烈。生孩需要時間,帶孩子和培養孩子更是難以承受之重。這些因素都是決定生孩子的根本原因。

所以說,不一定房子下降了,生育就上來了。綜合因素很多。


名列前茅307


馬雲對於未來曾經有過預測,他首先認為未來的房價一定會降低。因為人口減少,買房的人自然也就減少了,到時候房價雖然下跌,但是物價可能並沒有什麼改變,所以人們的生活成本也會提高。想來也不無道理,人口的減少首先會導致社會生產力的下降,即使有人工智能的幫助,但是在某些領域還是無法彌補人口數量減少引起的後果。

不過人口減少還會帶來許多問題,比如生活壓力的增大,因為中國正在步入老齡化社會。在未來,老年人會越來越多,並且由於現在的獨生子女比較多,所以年輕人可能會面臨贍養多位老人的情況,這也是經濟和精神上的雙重負擔。雖然因為現在人口數量較多,所以房價一直居高不下,但是一旦人口數量減少,房價勢必也會大跌。而中國之所以能夠在短短几十年取得這樣巨大的進步,與我國人口眾多是有很大關係的,畢竟人多力量大,所以人口銳減帶來的問題是非常值得重視的。





標峰理評論


不信!

從歷史上看,人口生育高峰時期房價。

人口生育高峰,應該是現在50、60後,但是回想當時的房價是非常低的。

反觀計劃生育以後的房價,對應的是80、90後,其成長過程正好是一部房價成長史。

如果單從數字上看,好像房價與人口確實是相反的關係,即房價高人口少;人口多房價低。


邏輯上講

但是從邏輯上講是不通的。

市場經濟的邏輯看,人口多了房價才能上升,人少了需求少了房子沒有人需要了,房價自然就降下來了。

說房價下降人口就會上升的邏輯,我想應該是說目前人們不敢生育的主要原因歸結於房價太高,一是孩子多就要有改善性住房,換不起大房子自然就不敢生;二是孩子多就要多準備幾套房子,準備不起自然就不敢生。

不過以上的這個邏輯成立有兩個重要的前提:

1.人們不生育的主要原因是房價太高!

2.生育沒有政策約束。


顯然這兩個前提都是不成立的。

1. 據一項調查顯示,70%的人不生二胎的原因是壓力太大,其中壓力包括金錢上的壓力,也包括精神上的壓力。其中教育成本和無人照料問題雄踞前兩位,其次是二胎媽媽的職業和就業問題,而大家關心的房價問題其實並不是主要問題。

以下是衛計委的調查:

所以,解決了房價問題,也不代表大家就會騰出手來生孩子。


2.生育沒有政策約束。

這個更是不可能,所謂計劃生育是一項基本國策,請好好默讀三遍!


(家族財富密碼:金鐮刀)


家族財富密碼


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在《人口論》中說:“人口按幾何級數增長,而生活資源只能按算術級數增長,所以不可避免地要導致飢餓戰爭疾病的發生,人口再次減少”,這就是為什麼直到清朝之前中國人口快速增長後,無法長期保持的原因。

而清朝大力發展農耕,著力開發荒廢的土地,同時引進各種易種易熟作物,人口的基本需求吃飯問題被滿足後,就迎來了人口大爆發,直到繼承了四萬萬人口的新中國建立後,又再一次發生人口大爆發,而這次人口爆發的根源是社會穩定導致人均壽命增加,從而推升了整體人口數量。

以上兩次人口爆發都和房價沒關係,那麼現在如果房價下降,人口增長率就會上升嗎?

從理論上來說會,但實際很可能不會,因沒有房子娶不上媳婦的人肯定有很多,這些人都結婚後,就都會生孩子嗎,未必。

1離婚率增高。

2年輕人不願被老式生活觀念束縛。

3持丁克,同性,無性生活觀念人口在增加。

4照顧孩子的意願越來越小。

5除了房價還有其他的經濟壓力。

6錢永遠不夠花。

國外很多發達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很低,而且公共福利,教育,醫療水平世界領先,為什麼其國家人口增長率也是很低。

很多發達國家的繁榮都是建立在負債的基礎上,不光政府負債,民眾的負債率也很高。想過好日子就必須刷信用卡已經成為了一種共識,而且這種風潮早已刮到了我們這裡,很多年輕人在上學期間就利用各種渠道去貸款,也不乏發生了很多悲劇的事件,試問這些年輕人走向社會並結婚後,願意把錢花在撫養孩子上嗎?

結婚是一種責任,撫養下一代也是一種責任,但是明顯結婚的責任要比撫養下一代的小得多,結婚是兩個成年人之間的事情,有什麼問題,兩個成年人只要能達成共識就可以直接說拜拜,如果有了孩子,不管是取得撫養權的一方,還是每個月給撫養費的一方都要揹負責任至少18年,很多年輕人連生育孩子的責任都不願面對,更不要提撫養責任了,所以很多人乾脆就不生孩子。

房價和人口增長率都不是重點

降低房價,讓民眾願意生孩子來拉昇人口生長率的目的,其實是為了增加未來的勞動力人口,就拿最近很多人都在議論外國人入籍中國“綠卡”問題的討論,國家已開始著手換個方式增加勞動力人口了,通過前面的分析可以得知,房價即使降低了,也會有很多人因各種原因導致不願生育,那麼不如直接將適齡勞動力人口引入,緩解人口增長率低造成未來勞動力減少的問題。


屬狗的水瓶座


首先個人認為房子現在不會跌,房價下跌會有什麼影響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番:

1、很多高負債家庭會破產

假如一個家庭在一線城市800萬元買了一套房子,其中貸款500萬元。但是房價暴跌一半後,如今房子只值400萬元了。但是貸款還是那麼多,還了多年後還差450萬元,剩餘貸款都能再買套更大的房子了。

如果放棄貸款,銀行就會收走房子,還會再索賠一百萬的貸款。而家庭除了房子和有限的存款外,並沒有更多的資產了,理論上已經破產。

至於其他城市,除了數字上會有差別,實質都是一碼事。

有其是工作不穩定的時候,遭遇房價下跌更是雪上加霜。

2、出售房子的難度會加大

買漲不買跌是普遍的投資心理。商品價格上漲的時候,很多人會有繼續漲價的預期,所以會跟進買入。而一旦商品價格下降,則都會產生降更多的預期,購買會更加保守,以免吃虧。

相應的,手裡持有多套房產的炒房客變現的難度會加大。假如房產都有貸款,手裡又沒有足夠的現金還房貸的話,那麼房產就有可能被銀行收走。

3、銀行的壞賬會急劇增加

家庭破產迫在眉睫,欠的貸款足夠買套更大的房子,反正還貸也是虧本,不如揹負不良信用不還了。

當無數貸款人這樣選擇時,銀行的壞賬就會大量增加。

4、銀行會成為最大的房東

銀行收不回貸款,就可以收回房子,每家銀行少說收回幾十萬套房子,就可以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房東。

這麼多房子遭遇房價下跌,顯然出售不容易,降價銷售只會讓市場更壞,價格下跌更慘,所以只能出租。

租售同權這時候就有用武之地了,看到前瞻性沒有。

5、金融風險的可能性加大

銀行壞賬規模過大,就有可能造成個別銀行破產,一旦形成擠兌現象,多家銀行破產都有可能發生,進而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比如破產銀行裡的企業資金提取不出來,企業生產也會陷入困境。賬款如果在該銀行,收不回來也會造成虧損。存款保險制度每個賬戶可以保證賠償50萬元,但是假如企業賬戶裡有一個億呢?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講,房價的下降會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會有很多力量支撐和護盤。

6、土地價格下降,靠賣地賺錢行不通了

所以,要靠房產稅,三年內出臺的可能性還是不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