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缺乏安全感,作為家長,應該怎麼辦?

半夏微涼不成殤198167459


安全感是孩子在成長中建立對他人、對世界的信任感,是生存的基本需求。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膽小怯懦,外表強悍,內心脆弱,怕生,戒備心較重,不善交際等等,這些都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在將來人際交往中或者事業中都很容易出現問題。

孩子為什麼會缺乏安全感呢?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原因:

首先第一點:早期的成長經歷對孩子的安全感建立有很大的影響程度。當孩子感覺到危險或者害怕時,但是父母沒有及時出現,或者孩子在外面玩,摔了,很疼,需要有個人把他抱回家擦藥,可是父母卻指責孩子笨手笨腳,也不安慰一下孩子,孩子就會容易缺乏安全感。

第二點:夫妻關係不和睦。夫妻倆如果經常當著孩子的面爭吵,或者家裡婆媳關係不和,經常吵架,帶給孩子很多負面情緒,會直接導致孩子的安全感缺失。每個孩子在面對家庭矛盾時,都有強烈的無助感和恐懼感。

第三點:父母時常在孩子面前顯示出對家庭經濟情況的擔憂。有些父母甚至是為了讓孩子養成節約金錢的習慣,故意在孩子面前說:“家裡快沒錢了,要沒飯吃了。”孩子很容易把父母的話當真,由此產生了強烈的不安情緒,這也是孩子安全感缺失的影響因素。

第四點: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出現問題。有些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太高,孩子一達不到標準就就對孩子大吼大叫,考試沒考好就感覺天要塌下來了一樣,導致孩子整天小心翼翼,生怕做錯事,或者乾脆給自己的內心樹起一堵牆,防止自己被父母的語言攻擊傷害。

0-18歲這個年齡段都是可以建立安全感的,只是孩子越大這個建立的難度也會越大。那麼,針對孩子安全感缺失的情況,我們要怎麼做呢?

首先:找出孩子不安的原因。孩子在害怕什麼,父母要知道。有些孩子害怕跟人說話,那就瞭解一下他害怕的原因,是因為怕別人不喜歡他還是自己缺乏自信,找出原因之後,再去對症下藥。有些孩子缺乏自信不敢跟陌生人交流,父母可以在孩子身邊鼓勵孩子主動說話,提醒孩子怎麼說,等孩子慢慢放鬆下來了,他就會開始融入進去了。但是,父母在這個過程中一定不要著急。

二: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誰願意每天都在一個負能量爆棚的環境下待著,呆久了人都容易變得抑鬱。所以說,環境很重要,家庭和睦,沒有爭吵,父母也善解人意,一家子和和美美的,孩子就會覺得很安全,很幸福。

三: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很多父母平時工作忙碌,白天可能沒時間照顧孩子,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晚上的時間大家都在家,就可以關心下孩子,問下孩子在學校發生什麼事情,在父母的心與孩子的心中間架起一個溝通的橋樑。讓孩子明白不管他有什麼事情,父母都是可以依靠可以信任的人。


廖老思


隨著越來越多的父母親外出工作,把孩子留給祖輩來撫養,越來越多的“小候鳥”們,成為了留守兒童的縮影。小時候,我爸爸媽媽也是這樣子,經常奔波在外,所以我是由奶奶帶大的,我深深體會這些孩子的心情。

原本父母親是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環境,可是光有物質沒有精神,還應該有精神層次的交流與共鳴。平時多打電話與孩子交流和溝通,有節假日時,儘量安排跟孩子一起出去走走看看,讓他用腳步來丈量世界,這樣他也能消除一些不安和焦慮。最好的辦法就是,努力賺錢改變現狀,早日回到孩子身邊,陪他一起成長。


小王子愛上狐狸


安全感是個屢見不鮮的詞語,關於安全感的話題也不少。但是兒童安全感的建立,在家庭教育中,仍然是一個巨大的缺失。孩子安全感缺失,會形成性格的一些缺陷,不利於孩子今後的成長。那麼當孩子出現什麼樣的表現時,說明孩子極度缺乏安全感了呢?這時候家長又該怎麼做呢?

一、孩子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1、孩子過於羞怯內向。很多人覺得內向可能是一種常見的性格,因此經常不以為意。但是過度和內向,並且伴有羞怯,就不是性格如此了。因為內向的孩子,在慢慢熟悉後,是不會有羞怯和不安的情況的。他們的內心是安定,並且從容的。

只有安全感缺失的孩子,才會一直內向並且非常的羞怯,對環境和人群感到不安。

2、孩子離開媽媽就會焦慮不安。

孩子離開媽媽會哭鬧,這都是正常現象。但是一般過段時間,孩子的情緒就會得到平復。如果孩子一直在處於母親離開後,焦慮不安的狀態,那麼就是孩子極度的缺乏安全感。而不能適應母親離開後,自己和安全感以外的人生活、玩耍。

3、孩子做事缺乏專注力。

很多人發現自家孩子,在做事的時候。喜歡抬頭看媽媽在嗎,或者看周圍有沒有人看自己。若是媽媽離開了,或者周圍有陌生人在看自己,孩子就會做不下去事情。其實這種做事缺乏專注力的表現,就是孩子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4、晚上睡覺不踏實。

孩子晚上睡覺不踏實,喜歡說夢話。並且夢話多是不安、哭泣的表達,或者睡覺總是蜷縮,說明孩子安全感也是非常的缺失。

二、家長應該如何做

1、家長在發現孩子安全感缺失後,要及時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平時家長要多陪孩子,同時要經常給予孩子肯定。讓孩子明白家長的愛,是她永遠堅強的堡壘,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2、同時家長要注重家庭氛圍,不要經常吵架、冷戰,更不能暴力相向。建立良好和諧的家庭氛圍,也有助於孩子建立安全感。

3、家長也要注意自己的情緒表達,做個積極的正能量的人。少給孩子灌輸負面情緒,這樣也有利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家長也不能整天怨天怨地,要積極向上。





我家大孟小孟成長記


很高興能回答孩子缺乏安全感,作為家長,應該怎麼辦這個問題。在現在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人人忙於工作,對孩子的關愛就會變少,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缺乏安全感,那麼作為家長我們要如何去做,才能把孩子的安全感建立起來呢。

作為一個二胎媽媽來說,首先我認為家長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分析孩子為什麼會缺乏安全感,是內在因素引起的還在來自外界的因素。弄明白這個之後我們再對症下藥。父母可以通過傾聽、表達同理心以及通過遊戲的方式幫助孩子分享他們的心事。在孩子說完之後,我們可以幫助他們總結或者複述他們說的,詢問是否這就是他們的感受,並且盡力幫助他們淋漓盡致地訴說清楚。要想讓孩子們清楚地表達他們的憂慮,父母和其他的看護者需要善於傾聽、善於換位思考並且善於合作。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說,當知道有人願意傾聽我們的心聲,並且確實有人可以讓我們傾訴,會讓我們更加感到無比欣慰。

第二、家長和孩子共處的時間要增加,要多陪伴孩子。當你有足夠多的時間和孩子相處,孩子身處其中並受到保護,這時他就會感到周圍世界裡的每一天都是可靠和安全。慢慢得孩子就會放開心扉,逐漸產生安全感,因為當家人待在一起時,每個人都會感到安心。

第三、家庭和睦,良好的家庭關係對於嬰幼兒說必不可少,對十幾歲的孩子和青年來說也相當重要。同時,這種家庭關係對父親、母親以及其他家庭成員來說也同樣重要,因為這種安全感,只產生於溫暖的、充滿關愛的家庭關係中。

第四、擴大社交,多參加集體活動。當參加活動時,全身心的投入並且配合隊員完成一件事時,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都是滿滿的。在活動中,孩子放開心扉的融入集體生活,久而久之,他在團體中獲取的安全感會越來越深。


二次元羅麗


在早教的過程中,接觸過許多家庭和孩子,大家提及最多的問題是關於“孩子缺乏安全感,該怎麼辦?”,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孩子的安全感對於整個家庭教育來說至關重要,不同的家庭環境,孩子接觸不同的事物,那麼孩子的成長方向都是不一樣的。關於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幾個建議:

①、家長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

孩子就像是在家庭生長的樹苗一樣,在初始階段,孩子的茁壯成長需要依靠周圍的環境。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作為家長,要營造溫暖的家庭氛圍,給孩子傳遞生活中的正能量,這樣很容易可以帶給孩子安全感,孩子在成長中會覺得家庭的溫暖,內心會變得充實而歡樂,家長也不會擔心孩子缺乏安全感了。

②、陪伴孩子共同成長

很多時候,我們家長因為工作或者其他事情,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當孩子在他們的視線看不到家長的時候,內心會感到焦慮或者害怕,負面情緒會干擾孩子的判斷,從而孩子會缺乏安全感,變得患得患失,內向且不善言辭。

家長如果儘可能抽出時間和孩子共同成長,這當然是最好,如果要短暫的離開或者忙於工作,那麼就要和孩子說清楚,自己要去哪,大概什麼時間會回來,這樣減少孩子的焦慮。

③、給孩子更多的鼓勵

作為家長,在生活中給孩子更多的鼓勵,這樣孩子不會感到缺乏安全感。鼓勵孩子做正確的事情,讓孩子勇敢的邁出自己的腳步,即便孩子在某些事情上做的不是很完美,但是家長對孩子的支持和鼓勵,會讓激發孩子的信心,從而有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以上就是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歡迎大家留言區評論互動,喜歡別忘記轉發關注哦。更多關於早教和育兒方面的知識,我會持續給大家分享。


紐哈頓國際早教


什麼是安全感呢?所謂安全感就是人在社會生活中有種穩定的不害怕的感覺。是來自一方的表現所帶給另一方的感覺;是一種讓人可以放心、可以依靠、可以相信的言談舉止等方面表現帶來的。對於兒童來說安全感是:對世界對人間的基本信任。兒童必須懷有這樣的信念:“世界是可靠的,生活是美好的,父母(以及他人)是可信賴的。”才能獲得生存的動力、勇氣和毅力。

很多第一次當父母的人,不懂得怎麼照顧孩子,或者在疲憊,壓力大的時候,忽略了孩子,都會讓孩子感覺不安全,比如:喜歡大哭,不敢探索,膽小,語言及行動發育緩慢,怕人等。

孩子缺乏安全感,我覺得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給孩子足夠的依戀

家長可以多擁抱孩子,給孩子足夠的依戀,可以給孩子帶來舒適感、互動交流和情感支持,更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家庭氛圍要融洽

擁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對孩子建立安全感是至關重要的。在開心快樂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是不會缺乏安全感的。

給予孩子有效、高質量的陪伴

父母經常陪伴孩子,更有利於孩子建立安全感,為了孩子,父母應該在工作之餘,多陪伴孩子,陪孩子玩遊戲。

家長要避免情緒化影響到孩子

孩子有很強的敏銳力,能敏感的觀察到父母的情緒變化,所以平時在家中,當寶寶吵鬧、不聽話時,家長不能過於嚴厲、生氣。正確的做法是,用溫暖的語言,來安撫寶寶,並且心平氣和的講道理。

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其實都是在一些很小的事情上面,累積起來的。安全感,每個人都想擁有,擁有了會覺得更幸福。作為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在安全感建立的最初階段,一定要注意,多抱抱、多親親他,及時的回應,讓孩子在建立安全感的黃金時間,有足夠的安全感,這對於他的一生,都非常重要。

點明六億心燈,幸福三億家庭!

一心明家庭教育:國內經驗豐富的互聯網家庭教育服務平臺!


一心明家庭教育


我是一名教師,接觸過許多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有些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通過捉弄別人、或者吵鬧打架來吸引老師、同學的關注,用強勢的態度掩飾內心的不安;如果我們不能安撫好他們的情緒,只是粗暴地處罰,只會把孩子推向深淵。也有一些孩子,表現得非常乖巧,學習成績也很好,但是他需要不斷向老師、父母尋求肯定,因為他的安全感建立在乖巧、優秀上,所以他會不斷壓抑自己的情緒去討好老師、家長,一旦受到挫折、“不優秀”了,很容易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


真正有安全感的孩子,首先有健康的自我認知,不需要不斷去向外界尋求肯定,能夠正確認識自己,自己做決斷;其次,有勇氣面對孤獨,即使沒有人關注自己,也能安安靜靜完成自己該做、想做的事。


如果孩子沒有安全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影響孩子:


1、耐心傾聽,讓孩子在你面前能夠做真實的自己

許多青少年易得的心理疾病,比如抑鬱症,都來源於不能接受真實的自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更是如此。他們覺得真實的自己不值得被愛,傾向於把自己藏起來,偽裝出”我不需要愛“,或者”我得變優秀才能得到愛“,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們很難感受到、或者很難相信,別人是真的關心他、在意他,他對我們來說有多麼重要。


所以,如果希望孩子重獲安全感,停止指責孩子、或者停止誇獎孩子”真乖“,創造幾次輕鬆的聊天機會,聽聽孩子的心裡話,這個過程可能不會很容易,取決於你和孩子的關係,有些孩子把自己的內心包裹得很緊,所以耐心一些。少些評論,多些傾聽和理解,甚至儘量去欣賞孩子的某些想法和做法,讓他更願意在你面前表現出真實的自己。


2、引導孩子全面認識自己

孩子畢竟處於成長期,如果自我意識不夠強,往往對自己沒辦法有全面的認識,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往往容易自卑。這時候如果我們能夠引導孩子去全面認識自己:發現、發展自己的長處,悅納自己的短處,那麼孩子的心理壓力會小很多,更能夠在學校、在家裡放得開。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也是最瞭解自己的孩子的,當然如果怕自己對孩子的印象有偏頗,可以多跟老師、親人、孩子的同學溝通,多角度瞭解孩子。然後再尋找合適的場景,一點一點“不經意”地說出你對他的認識,這樣的效果會更好。


3、幫助孩子處理情緒、應對困難

在嬰幼兒時期,如果我們能夠及時、適當地回應孩子的哭鬧(他的需求),那麼孩子的安全感會更強,對情緒的把控力也會更強,因為他不需要亂髮情緒就能夠得到足夠的回應。而如果孩子沒有得到足夠的回應,或者他習慣了你過度的關注,那麼當他長大了,反而會不知道如何處理這些“多餘”的情緒。對此,我們可以做以下引導:


(1)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引導孩子確認情緒背後的需求,並培養他戰勝困難的能力。

遇到困難,孩子難免產生情緒。比如,當遭到不公平的時候,同樣是發火,有的孩子很明確自己生氣的是什麼,那麼他就更容易通過爭吵等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往往對自己的情緒沒有那麼強的洞察力,更多時候只是一種模糊的感覺,當他無法或者說不敢去明確自己的需求的時候,和外界的溝通就變得困難,就會有一種被忽視、被誤解的感覺,從而加深他的不安全感。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可以嘗試用猜測的方式,向孩子確認他的需求。


比如我朋友家的小孩,四年級突然不願意去學校了,通過裝病的方式逃避去學校。我們帶他去醫院看看,回來的路上嘗試詢問:

“最近是不是作業太多了,學習壓力太大了?”

“有沒有同學鬧矛盾呢?”

“是否被老師誤解了?”……

給孩子一些時間確認自己的情緒,然後逐條給出自己的建議:

比如:如果學習壓力太大,可以請我們或者老師幫忙,我們對你有信心。現在一點一點打好基礎,我們不會因為一兩次的成績而否認你,爸媽和你一起努力……

最後發現朋友家的小男孩是因為寫作業速度慢一直完不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所以不敢去學校。朋友和他一起去了學校,接下來幾天通過細緻的觀察,找到了幾點孩子寫作業慢的原因,帶他去網上找解決方法,並和孩子做了針對性的糾正訓練。


朋友通過詢問的方式,引導孩子確認自己情緒背後的需求,安撫了他的情緒,和他一起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朋友跟我說,這小子現在再遇到困難,就會自己去考慮需要什麼樣的幫助,申請上網,努力去查解決方法,並尋求媽媽的幫助。一次耐心的引導,對孩子的改變原來這麼大。


(2)建立原則,讓孩子知道有些情緒是多餘的

其實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最多餘的情緒就是“父母愛不愛我”等,一定要明確地告訴他:不管你是什麼樣子的,爸媽永遠愛你。還有一些你在家裡建立的規則,比如玩遊戲的頻率和時間等等,一旦制定了就要堅持不懈地執行,孩子鬧過幾次情緒之後,慢慢就會遵守。


如果你對我的觀點有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希望能和您一起學習,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幸福發芽


孩子長大後缺乏安全感,多半因為父母的這3種行為。

1、不重視孩子

上次看到一個女生這樣說:“我缺少安全感,是因為父母從小的時候就對我十分漠視,一點不重視我的想法,反而總是關心弟弟要什麼,缺什麼,對於我採取“放養”的態度,以至於到現在我還是很自卑。”,這個女生是典型重男輕女的二胎家庭中的一員,對孩子來說,小的時候不被重視,說什麼做什麼都得不到父母一絲一毫的關注,那麼是很難有幸福感的,而生活沒有幸福感,又怎麼能夠自信起來,怎麼能夠挺起胸膛?所以父母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注意對他的尊重,平時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尤其是與孩子息息相關的事情,多和他交流溝通,這樣的話,孩子會越來越有主見有想法,會擁有自信和安全感。

2、缺少陪伴

0到3歲的孩子是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有些家長常常會因為“工作忙、沒時間”沒有辦法擔負起自己身為家長教育孩子的責任,的確現在的生活壓力是很大,有些父母需要很努力的工作才可以維持家庭的正常開支,但是孩子是不能夠理解的,他只會感覺爸爸媽媽不太愛自己,孩子會和陪自己玩耍的人親近,如果父母長時間缺乏對孩子陪伴的話,那麼親子關係會出現裂痕,而且孩子會出現缺乏安全感的行為,所以家長即便是工作太忙,也要抽出一些時間帶孩子做些親子活動,給他高質量的陪伴,那麼孩子會更加開心和幸福。

3、經常打罵

有些家庭至今依然奉承者“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對孩子動輒打罵,稍有不順就打孩子出氣,並不說不讓父母動用武力,畢竟有時候孩子觸碰了底線,不打不能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家長一定要注意,當孩子沒有錯的時候,千萬不要打罵他,我們小的時候,被冤枉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悲憤和無奈,所以家長在處理孩子犯錯的問題上一定要弄清楚原因;還有些家長喜歡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打架,吵完之後還會抱著孩子哭,這樣的行為大錯特錯,孩子只會越發無助,隨之缺乏安全感。

孩子長大後缺乏安全感,多半因為父母的這3種行為,現在改還不晚!生活在沒有溫度的家庭,孩子難以獲得安全感,家長有責任和義務給孩子一個溫馨的生活環境,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讓孩子獨立自信,祝願我們的小天使都可以健康快樂的長大!

那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首先,家長要面對自己的情緒,對自己要有要求和覺察。當感覺有情緒時,能夠很快做出反應,離開跟孩子在一起的環境,深呼吸,讓自己的情緒重新整合,避免發火,傷害孩子。

其次,當意識到自己的態度傷害了孩子,自我反省後,要向孩子道歉。家長要學習情緒管理,否則每次只是事後跟孩子道歉,時間久了,會失去孩子的信任。

最後,如果家長願意,可以找專業的諮詢師進行諮詢,瞭解情緒背後的真正原因,從而喚醒當事人強烈的改變意識,為自己和家庭負責,更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負責。

如果孩子和家長在一起很開心、很放鬆,孩子的安全感就建立起來了,當然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當孩子有了足夠安全、踏實的感覺,她會願意跟更多的小朋友交往,內心的懼怕也會逐漸消失,當別人搶她的玩具,她也有力量保護自己。適當的時候,也可以在家裡做演練,讓孩子學會這一部分內容,從而既能保護自己,又能夠和小朋友發展友誼。


簫家大公子


一個健康的家庭系統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也是極有幫助的。家庭系統的核心是夫妻的親密關係,健康的家庭系統並不是沒有爭吵和衝突,而是有了衝突之後的良性溝通。孩子在父母的良性溝通中,也會學習如何溝通。小孩子都是極敏感的,即便嬰兒,也能感知到外界環境是危險還是安全的。在有愛的家庭氛圍中,家人間彼此愛的流動,能夠讓孩子感受到TA生活在一個極其安全的環境裡。


jingjing2013


固定的生活節奏能給孩子帶來強大的安全感。

早晨的起床曲,去陽臺給小花一杯清水,家庭大掃除,午睡後的手工,用餐前的水果切放,晚間的烘焙……是我們家孩子每次必參與的項目,讓孩子參與我們日常的家務活是一門真正的藝術,我試圖提前做好一切準備,這樣就不會臨時手足無措,而且,令人驚喜的是,孩子的表現會非常好。品嚐經由自己動手而制的食物,看到經由自己的雙手擦亮的凳子,光潔的地板,擺舞的花草,一定閃爍著勞動喜悅和滿足。雖然不曾有人告訴過她勞動是什麼,雖然他們不知“勞動”是什麼?但“勞動”的深層含義或許已慢慢滲透入內在:生活是可經雙手創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