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出“连环计”,开启三国鼎立时代

都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活兵书,有《孙子兵法》的运筹帷幄,也有《三十六计》的实战演绎。自《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以来,古今中外,不少军事家都视之为瑰宝。据说清太祖努尔哈赤靠着一部《三国演义》,二十五岁起兵统一女真部落,建立了后金政权。而在日本则更甚,幕府时代开始,日本将领大多喜欢研读《三国演义》来学习兵法,并用于实战;直到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常用的战略战术基本上也源于此。

两出“连环计”,开启三国鼎立时代

图1:三国演义剧照

就《三国演义》的内容而言,为了更好地展现波诡云谲的时代背景、尔虞我诈的乱世人心以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作者罗贯中确实融入了许多计谋,诸如“美人计”、“反间计”、“借刀杀人”、“欲擒故纵”、“空城计”等等。如果要给书中所用计谋的评一个排行榜,不知道诸位心中的《三国》第一计谋是哪一计?

两出“连环计”,开启三国鼎立时代

图2:三十六计竹简

在歪歪君看来,纵观整部《三国演义》,论谋略的作用大小,“连环计”当推榜首。两出“连环计”,让曾经实力最为雄厚的两大枭雄落败,从此便开启了真正的三国鼎立时代。

01内闱连环计,除董卓混战开启

东汉末年,董卓利用汉末战乱、朝廷势弱之机占据京城,挟持汉献帝,并自封太师,手握重兵,把控朝政,东汉政权自此名存实亡。读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董卓最终被自己的部将兼义子吕布所杀,而幕后推手是大司徒王允。都说王允诱导吕布杀董卓使的是“美人计”,但实际上定义为“连环计”或者更为贴切,且看王允是如何施计的。

第一环:引狼入室

虽然大司徒王允决心要想办法除掉董卓,但当时董卓权大势大,出门入户都带着亲兵保护,想要除掉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稍有不慎,必会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王允冥思苦想了很久,才决定利用义女貂蝉,从吕布下手。

两出“连环计”,开启三国鼎立时代

图3:吕布剧照

吕布勇猛善战,无人能敌(“三英战吕布”都只是打了个平手),深得董卓的信任和重用,经常跟在董卓身边,而且能随便出入董府。王允既然认准了从吕布身上突破,就有事没事地去巴结他,经常搜罗奇珍异宝给他送去,这也使得吕布也放松了警惕,还对王允十分感激。

两出“连环计”,开启三国鼎立时代

图4:貂蝉剧照

一天,王允设宴款待吕布,特地让貂蝉给吕布斟酒。貂蝉的天姿国色、举手投足让吕布看得都发呆了。王允看到这种情况便对吕布说:“将军,我把你当做至亲好友,才让貂蝉与您相见。如果将军不嫌弃,我想将貂蝉许配给您,不知您同意吗?”吕布早就动心了,一听这话,乐呵呵地急忙起身拜谢。王允说:“我这就选个好日子,把貂蝉送到将军府中。”吕布大喜过望,眼睛直溜溜地一直盯着貂蝉看,貂蝉也故作很欣喜的样子,含情脉脉地回望着吕布。王允接着说:“我本来想留将军在我这里过夜,恐怕董太师会疑心的。”吕布听完也觉得在理,只好回过神起身告辞。王允的连环计第一环已然成功。

第二环:挑拨离间

王允刚答应把貂蝉嫁给吕布没几天,又把太师董卓请到府中做客,还故技重演,答应把貂婵送给董卓做妾,并特地让人把貂蝉进太师府的消息传到吕布耳朵里。吕布知道了以后,很是愤怒,他气急败坏地找到王允大骂了一通。王允贼兮兮地耐着性子挨完一顿骂,然后无比委屈地说是董太师无意间看中貂蝉,他得罪不起没办法啊,还添油加醋地说其实貂蝉一心一意要嫁给吕布的,被董太师强行娶走时本想一死了之,但有放不下吕布。于是成功地把吕布的怒火引向了董卓。

两出“连环计”,开启三国鼎立时代

图5:董卓剧照

吕布回去后也没闲着,虽然不敢公开与义父董卓抢女人,偷偷摸摸私会一下貂蝉总还是大把机会的。吕布与貂蝉幽会的事,很快被董卓发现了(当然这中间少不了王允和貂蝉的操作),而貂蝉却反在董卓面前说吕布调戏她,有意激化矛盾。董卓听了怒火中烧,恨不得一刀宰了吕布,但考虑吕布的战斗力,还需要留着他为自己出力,只好强咽下这口气,将貂蝉严加看管起来,不得见任何人。连环计第二环就此入扣。

第三环:借刀杀人

见董卓和吕布冲突已起,王允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就把皇帝下令诛杀杀董卓的秘诏给吕布看,并戳窜吕布:“董卓老贼,施弄淫威,罪该万死。将军若能弃暗投明,杀死老贼,必然得到皇帝重用,又可和貂蝉永远在一起。”

两出“连环计”,开启三国鼎立时代

图6:王允剧照

吕布一想到能跟貂蝉长相厮守,两眼冒光,想都没多想,既然皇帝都看董卓不下去了,那就当顺应天命、奉旨锄奸吧,当即就同意了。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王允设计了一场完美的“连环计”,利用吕布将董卓诛杀,而后董卓旧部李傕和郭汜为了争夺权力互相火拼,皇帝与朝廷流离失所,各地州牧、刺史、太守割据属地自立,完全脱离了朝廷的控制,开启三国前期的混战时代。

02赤壁连环计,败曹操三国鼎立

我们再来看看《三国》中的另一出连环计,它出现在赤壁之战中。据《三国演义》的描述,曹操亲率数十万大军南征,一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且拿下了刘表的荆州及其战力不弱的荆州水军。纵然孙吴联盟,其实根本没法对战,实力悬殊太大了。所以东吴大都督周瑜,便给曹操下套,还是连环套,用一出“连环计”将曹操一举击溃。

两出“连环计”,开启三国鼎立时代

图7:周瑜剧照

第一环:将计就计

东吴决定联刘抗曹,本来想着以自己擅长的水军还有不少胜算。但奈何曹操夺了荆州,不仅收了荆州水军,还降服了蔡瑁、张允两名水军将领,使东吴已无任何优势可言。而周瑜很发愁之际,曹操却派他的老同学蒋干去东吴刺探军情。天赐良机,周瑜将计就计,利用“蒋干盗书”让曹操把蔡瑁、张允给斩了。曹军将领皆是北方人,不习水性,更别说训练水军和指挥水战了。所以,赤壁连环计第一环靠着这个天赐的蒋干给办成了。

两出“连环计”,开启三国鼎立时代

图8:蒋干剧照

第二环:苦肉诈降

“蒋干盗书”只是赤壁连环计的开始,东吴老将黄盖自愿承担了第二环的任务,于是耳熟能详的“周瑜打黄盖”就上演了。

两出“连环计”,开启三国鼎立时代

图9:黄盖剧照

一天,诸将按例集于都督周瑜帐内开会,周瑜有意说道:“曹军势众,非一日可破,各将领取三十日粮草,准备御敌。”黄盖出班顶撞周瑜:“莫说三十日粮草,就是三十个月也不顶事,不能破敌,就不如投降。”周瑜以违抗军令为由,要将黄盖斩首,众将苦求,才免于死,但仍下令处罚一百军棍。打到五十下,黄盖已经不支,昏死才停刑。后来黄盖便嘱托阚泽去曹营送诈降书,曹操从密探那里也得到了关于黄盖被辱打的消息,便对黄盖率众来降深信不疑。连环计第二环成了。

第三环:铁索横江

按理说,赤壁之战之所以孙刘联盟能胜,蒋干应居首功。曹操第二次派蒋干到江东探听虚实,这时恰值庞统向周瑜说出“愿到曹营说服曹操用铁环锁战船,引他上当”的计谋,周瑜正愁无人引荐庞统给曹操,蒋干一到,周瑜喜不自胜,立即加以布置。

两出“连环计”,开启三国鼎立时代

图10:庞统剧照

被周瑜有意禁锢的蒋干,在西山古寺,与凤雏先生庞统不期而遇,相见恨晚,便连夜“说服”庞统,带着他逃跑去推荐给曹操。曹操见了庞统大喜,并邀他观看营寨。看了水军营寨之后,庞统向曹操献计说:“北方人不习水战,盖因船中颠簸,如能将大小战船,分排分列,用铁环扣紧,船面再铺上木板,各船连为一体,即可稳如平地,北方人行船不再吃苦头了。”曹操一想,确是好计,立即命令军中铁匠连夜赶造,不日即成,曹操命令水军,每船用铁环扣牢,铺上木板,果然安稳如平地一般。连环计最重要的一环搞定之后,十月,赤壁开战。

黄盖如约率众来降,曹军官兵上下出迎,也不作戒备。黄盖点燃的一场大火就势扑向曹军……赤壁之战以曹军损失过半的惨痛代价结束。“赤壁之后,三国已成”。

03天下最大的迷局

所以,若要评出《三国》中效用最大的计谋,“连环计”是绝对是谋略之最,两出“好戏”便将天下三分。同时,从结果上我们也能看出,“连环计”是多么恐怖的迷局,设局者、趟局者、受局者都搅和其中,几乎无法破局。

《兵法圆机》说:“大凡用兵者,非一计之可孤行,必有数计以襄之也。以数计襄一计,由千百计练数计……故善用兵者,行计务实施,运巧必防损,立谋虑中变。”按语指出的“一计累敌,一计攻敌”,是指连环计的指导思想,不可生硬地把它理解为拖累和攻杀两个招法的简单相加。

即使就拖累而言,为了形成敌方的自我拖累,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比如诱之以利,使敌人上钩;迭施一计,引发两股或多股敌人对利诱产生共同的兴趣,进而形成争利的局面,这就是相牵相钳、互拖互累;追加一计,使敌人为利而斗,自相残杀;再附之以隔岸观火,一俟时机成熟乘胜出击,如此计计相随,招招相牵,一步步把敌人逼向绝路。无论如何强大的敌人,怎禁得了这番折腾!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连环计——天下最大的迷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